第115章 易筋经
萧峰没有注意到林涛的脸色,自顾自的说道:“我从十六岁起便通略了前十八掌,但此后十年间,后十掌竟是一式也未能练成,想来应该是口诀有误,根本无法练成。”
“不过这后十掌也有许多精妙之处,若是直接舍弃未免可惜,故而萧某便打算将后十掌的精妙处融入前十八掌。变二十八掌为十八掌,只是苦苦专研了五年,仍是不得要领。”
“今日观林掌门天纵之才,又对降龙十八掌知之甚详,何不与萧某一起修缮此功,到时传之后世,必为一件美谈。”
若是之前,萧峰自然是不会愿意将门派秘籍传于他人,只是现如今他已叛出了丐帮,行事间没了那许多顾虑。
林涛听到这话也是眼前一亮,他原本还在考虑怎样从萧峰那里搞到秘籍,没想到他竟是自动送上门来了。至于萧峰说的后十掌无用,林涛却有不同的看法。
在他看来,这降龙二十八掌流传已经有些年头,不能修炼成后十掌,最大的可能是他们修为境界不够。就好像明教历代教主费尽心力也练不成乾坤大挪移,到了张无忌手中却瞬间便成。越是高明的武功,对修为内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林涛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萧峰也不禁恍然大悟,抚掌叫绝。不过到底是不是这样,却还需要认真研究一番。
这降龙十八掌的后九式虽然不是林涛所创,但他身负无数绝世武学,更贯通九阴真经这种天下武学总纲,眼界见识已不下于洪七公,和萧峰谈论起来也是棋逢对手。
两个就这般一连探讨了十几天,终于确定,降龙二十八掌最后的十掌是可以实现的,只是对内力的要求太高,非金丹境不能成功,而金丹境在天龙世界早已成为传说。
其后几日,林涛又和萧峰着手将洪七公版的降龙十八掌和正统的降龙二十八掌相融合。洪七公果真不愧是一代宗师,其自行研究的后九式已经超脱了原版的框架限制,自成一派,与其说是融合,倒不如说是直接叠加上去。
又耗数日,两人终是敲定了最后的招法口诀,一共分成十八式,每式分两掌,共计三十六掌,这般分法仍可称为降龙十八掌,只是后五式需要金丹境才能练成。
将降龙十八掌修改完毕,萧峰算是了结了最后一番心愿,向众人一一辞行,便要带着阿朱远赴大漠。
林涛前去送别,还未等转身,便见萧峰又去而复返,扔给他一个油布包裹,说道:“这是少林派的易筋经心法,阿朱易容改装盗了出来,只是我已决心不问江湖之事,这东西对我没什么用处,便请林兄帮忙送回少林吧。”
林涛自然是满口答应,待回到剑湖宫大殿,便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油布包裹,见里面是一本书,随手一翻,每一页上都写弯弯曲曲的文字,没一个识得,想来应该梵文。
他又将一条浸了水的毛巾覆在其上,没多时便见书页上的弯弯曲曲之间,竟出现一个僧人的图形。这僧人姿式极是奇特,脑袋从胯下穿过,伸了出来,双手抓着两只脚。
看到这,林涛已经确定这是易筋经无疑,心中更是欢喜。天下武功出少林,而少林之中最有名、最强大的功法莫过于这易筋经了。传言只要学会易筋经,无论是什么招式,都能发挥出绝强的威力。而且其也具备提升资质、洗经伐髓的效果,可谓是一等一的内功心法。
林涛心热难耐,便按着图中僧人的姿势摆了起来。易筋经还有一重作用,便是可以净化真气。他体内的九阴真气虽只有一缕,但始终觉得如鲠在喉,只盼易筋经能消除这一隐患。
可惜他这般试了,却毫无神奇效果,一连试了几幅图,均是如此,不由大感疑惑。但转念一想,易筋经存于少林千百年,也没听说有多少人学会,想来其中另有关窍。
林涛这一猜测倒是与真相不谋而合。易筋经实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只是入门条件十分艰难,须得看破‘我相’、‘本相’,也就是说心中不能存了武学之念。
但能够接触到易筋经的高僧,哪个不是修为至深之人,都想要从中得到好处,以期修为暴涨,要‘心无所住’,当真是千难万难。
林涛研究不出便没有过于纠结,他本就习得上层心法,对这易筋经也不是如何执着。
见林涛左右无事,左子穆这才走上前来,但见他龙行虎步,虽不刻意,但每走一步皆暗合周天之理,身上有股无形的气势散出,让人不敢小瞧,正是刚刚突破到先天境的征兆。
林涛回到无量剑派后,便将菩斯曲蛇的蛇胆分发了下去。无量剑派一众长老本就习练了九阴真经上的易筋锻骨篇,只是内力积攒还有不足,得此蛇胆正如鱼儿得水,不过半月功夫便有四五人突破成功,直令那些修为不够的长老红眼嫉妒,更加努力的修炼。
左子穆走到林涛身前,先是一拜,然后拿出一张大红贴子,恭恭敬敬递过,说道:“这是少林派送过来的英雄帖。”
林涛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少林寺住持玄慈,合什恭请天下英雄,于九月初九重阳佳节,驾临嵩山少林寺随喜,广结善缘,并睹姑苏慕容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之风范。”
他心中了然,这信中虽只写明见识慕容氏的武功,但广邀天下英雄,所图怎么可能只有这些。他依稀记得倚天世界的时候少林派也召开过一次武林大会,那次他们的目的是谋夺武林至尊之位,想来这次也差不了多少。
此时距离九月初九还有几月时光,林涛也没太在意,直接将帖子扔到一边。处理完这些俗世,他也该履行对王语嫣的承诺,送她回家了。毕竟他这一路已经对王语嫣失言几次,实在有些过意不去。
王语嫣听林涛要送她回家,脸上到没露出什么惊喜之色,反而说道:“我看这大理美景不下于江南春色,留在这里也是好的。”
“不过这后十掌也有许多精妙之处,若是直接舍弃未免可惜,故而萧某便打算将后十掌的精妙处融入前十八掌。变二十八掌为十八掌,只是苦苦专研了五年,仍是不得要领。”
“今日观林掌门天纵之才,又对降龙十八掌知之甚详,何不与萧某一起修缮此功,到时传之后世,必为一件美谈。”
若是之前,萧峰自然是不会愿意将门派秘籍传于他人,只是现如今他已叛出了丐帮,行事间没了那许多顾虑。
林涛听到这话也是眼前一亮,他原本还在考虑怎样从萧峰那里搞到秘籍,没想到他竟是自动送上门来了。至于萧峰说的后十掌无用,林涛却有不同的看法。
在他看来,这降龙二十八掌流传已经有些年头,不能修炼成后十掌,最大的可能是他们修为境界不够。就好像明教历代教主费尽心力也练不成乾坤大挪移,到了张无忌手中却瞬间便成。越是高明的武功,对修为内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林涛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萧峰也不禁恍然大悟,抚掌叫绝。不过到底是不是这样,却还需要认真研究一番。
这降龙十八掌的后九式虽然不是林涛所创,但他身负无数绝世武学,更贯通九阴真经这种天下武学总纲,眼界见识已不下于洪七公,和萧峰谈论起来也是棋逢对手。
两个就这般一连探讨了十几天,终于确定,降龙二十八掌最后的十掌是可以实现的,只是对内力的要求太高,非金丹境不能成功,而金丹境在天龙世界早已成为传说。
其后几日,林涛又和萧峰着手将洪七公版的降龙十八掌和正统的降龙二十八掌相融合。洪七公果真不愧是一代宗师,其自行研究的后九式已经超脱了原版的框架限制,自成一派,与其说是融合,倒不如说是直接叠加上去。
又耗数日,两人终是敲定了最后的招法口诀,一共分成十八式,每式分两掌,共计三十六掌,这般分法仍可称为降龙十八掌,只是后五式需要金丹境才能练成。
将降龙十八掌修改完毕,萧峰算是了结了最后一番心愿,向众人一一辞行,便要带着阿朱远赴大漠。
林涛前去送别,还未等转身,便见萧峰又去而复返,扔给他一个油布包裹,说道:“这是少林派的易筋经心法,阿朱易容改装盗了出来,只是我已决心不问江湖之事,这东西对我没什么用处,便请林兄帮忙送回少林吧。”
林涛自然是满口答应,待回到剑湖宫大殿,便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油布包裹,见里面是一本书,随手一翻,每一页上都写弯弯曲曲的文字,没一个识得,想来应该梵文。
他又将一条浸了水的毛巾覆在其上,没多时便见书页上的弯弯曲曲之间,竟出现一个僧人的图形。这僧人姿式极是奇特,脑袋从胯下穿过,伸了出来,双手抓着两只脚。
看到这,林涛已经确定这是易筋经无疑,心中更是欢喜。天下武功出少林,而少林之中最有名、最强大的功法莫过于这易筋经了。传言只要学会易筋经,无论是什么招式,都能发挥出绝强的威力。而且其也具备提升资质、洗经伐髓的效果,可谓是一等一的内功心法。
林涛心热难耐,便按着图中僧人的姿势摆了起来。易筋经还有一重作用,便是可以净化真气。他体内的九阴真气虽只有一缕,但始终觉得如鲠在喉,只盼易筋经能消除这一隐患。
可惜他这般试了,却毫无神奇效果,一连试了几幅图,均是如此,不由大感疑惑。但转念一想,易筋经存于少林千百年,也没听说有多少人学会,想来其中另有关窍。
林涛这一猜测倒是与真相不谋而合。易筋经实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只是入门条件十分艰难,须得看破‘我相’、‘本相’,也就是说心中不能存了武学之念。
但能够接触到易筋经的高僧,哪个不是修为至深之人,都想要从中得到好处,以期修为暴涨,要‘心无所住’,当真是千难万难。
林涛研究不出便没有过于纠结,他本就习得上层心法,对这易筋经也不是如何执着。
见林涛左右无事,左子穆这才走上前来,但见他龙行虎步,虽不刻意,但每走一步皆暗合周天之理,身上有股无形的气势散出,让人不敢小瞧,正是刚刚突破到先天境的征兆。
林涛回到无量剑派后,便将菩斯曲蛇的蛇胆分发了下去。无量剑派一众长老本就习练了九阴真经上的易筋锻骨篇,只是内力积攒还有不足,得此蛇胆正如鱼儿得水,不过半月功夫便有四五人突破成功,直令那些修为不够的长老红眼嫉妒,更加努力的修炼。
左子穆走到林涛身前,先是一拜,然后拿出一张大红贴子,恭恭敬敬递过,说道:“这是少林派送过来的英雄帖。”
林涛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少林寺住持玄慈,合什恭请天下英雄,于九月初九重阳佳节,驾临嵩山少林寺随喜,广结善缘,并睹姑苏慕容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之风范。”
他心中了然,这信中虽只写明见识慕容氏的武功,但广邀天下英雄,所图怎么可能只有这些。他依稀记得倚天世界的时候少林派也召开过一次武林大会,那次他们的目的是谋夺武林至尊之位,想来这次也差不了多少。
此时距离九月初九还有几月时光,林涛也没太在意,直接将帖子扔到一边。处理完这些俗世,他也该履行对王语嫣的承诺,送她回家了。毕竟他这一路已经对王语嫣失言几次,实在有些过意不去。
王语嫣听林涛要送她回家,脸上到没露出什么惊喜之色,反而说道:“我看这大理美景不下于江南春色,留在这里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