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技术突破
磁力引擎的小型化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只要把现有导弹的直径放大几公分,就能装下新型磁力引擎。
但凡对军事技术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磁力引擎的小型化意味着什么,消息传出,共和国的高层弹冠相庆,相关的试验和设计任务马上下达到各级研究部门,并要求各部门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最优的设计和最负责的精神,一定要尽快让部队装备上新型导弹!
只要安装了新型磁力引擎的导弹装备部队,那么军方就不必再浪费宝贵的传送晶体制造晶体导弹。
单枚晶体导弹消耗的传送晶体虽小,但是挡不住舰队需要的数量多,总数加在一起,消耗的传送晶体不是个小数目。
而磁力引擎则不然,人类本身对电和磁就有极深的研究,再加上机械文明留下的资料,绝不存在原料供应方面的问题。
从性能方面讲,晶体导弹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两万多倍,这样恐怖的速度将是所有敌人无法遗忘的梦魇;而磁力引擎的最高速度只有百倍光束,只不过是晶体导弹的零头而已。
不过百倍光速飞越十光分的距离也只需要六秒而已,虽说达不到晶体导弹发射即命中的强悍能力,但是在导航系统的配合之下也足够用了。
为了配合新型导弹的服役,现役的战舰必须进行大幅度的改造。
人类的导弹按发射动力可以分为两种发射方式,一是热发射,二是冷发射。
热发射就是导弹的引擎直接点火,这种发射方式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战舰采用热发射的时候,必须安装排焰设备或者增加发射井的直径。
在无超光速飞行能力的简化版磁力引擎应用到导弹上之后,尾冲式引擎彻底退出了战争舞台,热发射已经和温度沾不上边了,而是变成了导弹在战舰内部启动引擎,依靠自身动力飞离战舰的代称。
储存在战舰内部的导弹基本上使用这种发射方式。
冷发射则是采用压缩空气或者其它的外部动力将导弹弹出发射装置,到达一定的距离之后导弹再启动自身的引擎。
目前采用这种发射方式的武器,主要是光速鱼雷和行星爆裂弹。
前者的特点是发射的速度快,但是必须使用精确的导航系统,才能在导弹飞离战舰后及时改变方向,锁定敌舰。
后者的启动速度要慢一些,不过可以在导弹启动引擎,刚刚开始加速的时候调整好方向,避免导弹进行大角度的机动飞行。
新型导弹的弹径不会比目前的导弹高太多,因此在装备舰队后,将安置在战舰内部的弹巢中,以前一种发射方式为主。
但是超光速版的磁力引擎,启动之后能够立即进入超光速,采用冷发射的方式从战舰里弹出去再启动引擎,势必要耽搁一点时间,所以军方打算将现役战舰进行大幅度的改进,把发射方式改为冷发射,并将导弹的发射装置由位于重重保护之下的战舰内部,挪到战舰的表面。
如此一来,导弹就不必从深达一公里厚的战舰内部弹出,发射时可以节约一点时间。
别看节省的时间只有一点点,可在动辄秒速数千的战场上,一点点时间优势就是生死胜败的冰火两重天。
要不是磁力引擎在超光速飞行的时候,会把周围的物体一并带走,军方肯定会以导弹为炮弹,直接把新型导弹的发射装置设计成安装在战舰表面的大口径速射炮。
虽然装备新型导弹之后,会因为挖空了部分装甲而导致装甲的防御力下降,但是已知的任何一个种族都不具备科幻小说里那种物质和能量双重防御的能量护罩,所以进攻始终是最好的防御,装甲只要够用就行,一点点强度方面的下降完全可以忍受。
因为所有的技术都非常的成熟,新型导弹只用了几天就完成了实验型的设计组装,一次性定型成功。
军方立即收缩兵力,除了留守太阳系的第一舰队之外,将所有的舰队招回蓝光星。
蓝光星的技术实力有限有,只能同时展开十艘战舰的改装工作,而其它的战舰也没闲着,在战略指挥中心的协调下,舰队不断往返于蓝光星和云州星,将云州星所有的民众全部接回蓝光星。
云州星距离超新星有三百多光年的直线距离,三百年内,超新星的重核离子不可能飞到云州星,并没有立即撤离的必要。
只是若不趁着云州星目前人口还不多的机会及时把平民撤回来,三百年后云州星很可能会有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人口,到时候再想把人撤回来可就难了。
因为这个原因和军方需要在云州继续保持军事存在,云州舰队而只撤回蓝光星一半儿,云州星只留下了一个二十艘战神级战舰的分舰队。
反正人类与碟族已经达成了和解,亚特兰蒂斯人自顾不暇,云州星发生战事的可能性极小,再者说蓝光星可以随时通过传送门支援云州星,二十艘战舰进可攻退可守,足够用了。
对商族的研究也渐渐进入状态,除了重点研究项目还以继续,普通的研究全部暂停,所有研究架得住集中在与商族的研究之上。
可惜科技壁垒令使得超光速大炮的研究进展缓慢,对其它设备的研究也没得出多少有用的成果,预计研究还要持续一段不短的时间。
商族的俘虏则全部交给了一号实验室,实验室刚刚接到通知,就迫不及待地提前组织了专门的商族研究室,坐等俘虏运达。
对人类来说一号实验室代表着神秘,对外星人来说一号实验室则代表着噩梦,任何外星俘虏进入一号实验室后的实验经历都可以写一本酷刑大全,
不过谁会在乎呢?人道主义只适用于人类内部,外星人并不受国际公约的保护。
人类对商族的了解在俘虏的惨不忍睹中飞快地增长。
但凡对军事技术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磁力引擎的小型化意味着什么,消息传出,共和国的高层弹冠相庆,相关的试验和设计任务马上下达到各级研究部门,并要求各部门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最优的设计和最负责的精神,一定要尽快让部队装备上新型导弹!
只要安装了新型磁力引擎的导弹装备部队,那么军方就不必再浪费宝贵的传送晶体制造晶体导弹。
单枚晶体导弹消耗的传送晶体虽小,但是挡不住舰队需要的数量多,总数加在一起,消耗的传送晶体不是个小数目。
而磁力引擎则不然,人类本身对电和磁就有极深的研究,再加上机械文明留下的资料,绝不存在原料供应方面的问题。
从性能方面讲,晶体导弹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两万多倍,这样恐怖的速度将是所有敌人无法遗忘的梦魇;而磁力引擎的最高速度只有百倍光束,只不过是晶体导弹的零头而已。
不过百倍光速飞越十光分的距离也只需要六秒而已,虽说达不到晶体导弹发射即命中的强悍能力,但是在导航系统的配合之下也足够用了。
为了配合新型导弹的服役,现役的战舰必须进行大幅度的改造。
人类的导弹按发射动力可以分为两种发射方式,一是热发射,二是冷发射。
热发射就是导弹的引擎直接点火,这种发射方式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战舰采用热发射的时候,必须安装排焰设备或者增加发射井的直径。
在无超光速飞行能力的简化版磁力引擎应用到导弹上之后,尾冲式引擎彻底退出了战争舞台,热发射已经和温度沾不上边了,而是变成了导弹在战舰内部启动引擎,依靠自身动力飞离战舰的代称。
储存在战舰内部的导弹基本上使用这种发射方式。
冷发射则是采用压缩空气或者其它的外部动力将导弹弹出发射装置,到达一定的距离之后导弹再启动自身的引擎。
目前采用这种发射方式的武器,主要是光速鱼雷和行星爆裂弹。
前者的特点是发射的速度快,但是必须使用精确的导航系统,才能在导弹飞离战舰后及时改变方向,锁定敌舰。
后者的启动速度要慢一些,不过可以在导弹启动引擎,刚刚开始加速的时候调整好方向,避免导弹进行大角度的机动飞行。
新型导弹的弹径不会比目前的导弹高太多,因此在装备舰队后,将安置在战舰内部的弹巢中,以前一种发射方式为主。
但是超光速版的磁力引擎,启动之后能够立即进入超光速,采用冷发射的方式从战舰里弹出去再启动引擎,势必要耽搁一点时间,所以军方打算将现役战舰进行大幅度的改进,把发射方式改为冷发射,并将导弹的发射装置由位于重重保护之下的战舰内部,挪到战舰的表面。
如此一来,导弹就不必从深达一公里厚的战舰内部弹出,发射时可以节约一点时间。
别看节省的时间只有一点点,可在动辄秒速数千的战场上,一点点时间优势就是生死胜败的冰火两重天。
要不是磁力引擎在超光速飞行的时候,会把周围的物体一并带走,军方肯定会以导弹为炮弹,直接把新型导弹的发射装置设计成安装在战舰表面的大口径速射炮。
虽然装备新型导弹之后,会因为挖空了部分装甲而导致装甲的防御力下降,但是已知的任何一个种族都不具备科幻小说里那种物质和能量双重防御的能量护罩,所以进攻始终是最好的防御,装甲只要够用就行,一点点强度方面的下降完全可以忍受。
因为所有的技术都非常的成熟,新型导弹只用了几天就完成了实验型的设计组装,一次性定型成功。
军方立即收缩兵力,除了留守太阳系的第一舰队之外,将所有的舰队招回蓝光星。
蓝光星的技术实力有限有,只能同时展开十艘战舰的改装工作,而其它的战舰也没闲着,在战略指挥中心的协调下,舰队不断往返于蓝光星和云州星,将云州星所有的民众全部接回蓝光星。
云州星距离超新星有三百多光年的直线距离,三百年内,超新星的重核离子不可能飞到云州星,并没有立即撤离的必要。
只是若不趁着云州星目前人口还不多的机会及时把平民撤回来,三百年后云州星很可能会有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人口,到时候再想把人撤回来可就难了。
因为这个原因和军方需要在云州继续保持军事存在,云州舰队而只撤回蓝光星一半儿,云州星只留下了一个二十艘战神级战舰的分舰队。
反正人类与碟族已经达成了和解,亚特兰蒂斯人自顾不暇,云州星发生战事的可能性极小,再者说蓝光星可以随时通过传送门支援云州星,二十艘战舰进可攻退可守,足够用了。
对商族的研究也渐渐进入状态,除了重点研究项目还以继续,普通的研究全部暂停,所有研究架得住集中在与商族的研究之上。
可惜科技壁垒令使得超光速大炮的研究进展缓慢,对其它设备的研究也没得出多少有用的成果,预计研究还要持续一段不短的时间。
商族的俘虏则全部交给了一号实验室,实验室刚刚接到通知,就迫不及待地提前组织了专门的商族研究室,坐等俘虏运达。
对人类来说一号实验室代表着神秘,对外星人来说一号实验室则代表着噩梦,任何外星俘虏进入一号实验室后的实验经历都可以写一本酷刑大全,
不过谁会在乎呢?人道主义只适用于人类内部,外星人并不受国际公约的保护。
人类对商族的了解在俘虏的惨不忍睹中飞快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