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通婉静静的竖起耳朵,看能不能听到外面的声音,但是,现在脑中迷迷糊糊的,似乎听得到声音,又似乎什么也听不到,想要张口喊一喊,但发出的声音像是耳语,低的她自己都听不清楚,通婉知道,失血过多让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抱起水中的壶喝了一口水提了一下神,通婉开始想办法自救,手下意识的抚摸着抱在手中的水壶,猛地,眼前一亮,通婉拿下发间的发钗,然后,用发钗试探着敲了敲水壶,有声音,虽然低沉,但通婉想,总算是多了点希望了。
很累,很想要睡过去,但她不敢闭眼,她怕闭上眼睛后,再也没有机会睁开,平缓的放慢呼吸,用没有受伤的手拿着发钗敲打着壶。
“织绣姐姐,怎么办?”小麦惊慌的看着织绣,所有的事情一直是通婉替她掌舵,如今,突然间与通婉隔离开,且通婉还处在危险之中,心中叫喊着赶紧救主子,但她不自觉的开始惊慌。
“立马让景仁宫所有宫人都来正殿,娘娘一定在里面等着我们救她。”织绣虽然也是惊慌,但处理事情依旧有条有理。
“对,娘娘一定在里面等着我们救她,我立马让所有的宫人都过来。”不敢多想的小麦立马去组织人手。
“动作快点,但手上必须要轻。”织绣苍白着一张脸说道,虽然面上震惊,但她心中仍然不时的闪过各种不好的念头。可以说,她是景仁宫通妃的第一心腹,所以,在娘娘有了意外的情况下,她必须要镇定,策划搬动倒塌的东西,救娘娘出来。
心中再如何有坏想法,哪怕这座宫殿依旧塌的不成样子了,里面的人看着就无法活命,但是她不相信,她不相信通妃娘娘会送命,所以,如今,通妃娘娘一定是在里面的某个地方等着她们去救呢!
宫人们将各种塌陷的东西搬开,织绣这个平时不做粗活的人也顾不上什么,拼命的用着自己的力气,每每搬开些东西,她就要趴在地上仔细的听一下,看里面是不是有动静传出来。
因为看准了康熙出来的地方是正门处,她猜想,她们主子一定也是在门的附近,所以,便先是从门的地方开始清理。
因为人比较多,不一会,大门的地方便清理完了,没有主子的身影,景仁宫众人都是松了一口气,门的地方塌的最严重,几乎就成了一堆土,若是她们主子在这里,怕是很难活着。
一个小太监快步跑出了景仁宫,他一口气跑到了乾清宫梁九功跟前,喘着气道:“梁公公,奴才们已经将景仁宫正门的方向清理完了,未曾发现通妃娘娘。”
“真的?”梁九功一脸惊喜的问道,他是康熙的贴身太监,跟康熙相处的时间比宫中得宠的嫔妃还要多,自然他也是最了解康熙的人,有时候,康熙一挑眉一咳嗽,他就能知道康熙要干什么,所以,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景仁宫通妃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呢!尤其是刚刚,康熙的神情,感动、萧索,还带着点绝望,尤其是看着景仁宫塌陷的宫殿,那神情,都让他这个做奴才、又急皇上所急的开口替皇上哭一场了。
作为乾清宫的大太监,康熙的心腹,人精的他怎么会猜不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怕是景仁宫娘娘做了什么感动皇上的事情,让本就十分喜爱她的皇上更加喜欢她,将她放到了心上吧!
他的主子,皇上才刚刚将人放在心上,这转眼就是噩耗,他们主子被打击的狠了,都不敢面对景仁宫,生怕直面通妃娘娘去世的事实,逃避的离开了现场。
虽然皇上人在乾清宫安排着各项事宜,但那心,怕还是在沉痛中,而他作为皇上最重用的太监,自然要照顾着皇上的心情。
记得皇上刚刚自言自语时说,“门前都塌成那样了,她怎么有可能生还”,如今,他得到的消息来看,门前既然没有通妃娘娘的尸体,那就是说,通妃娘娘当时根本就不在塌的最严重的门前,所以,通妃娘娘说不得还活着,这可是个好消息呀!
因为书中有记载,地龙翻身不是一次就结束,后续还会有动静的,所以,这会康熙实在用用皮子搭好的帐篷里办公的,看和皇上商量大事的几位大人脚步匆匆的离开,梁九功收拾了一下表情,便进了帐子。
康熙正在一脸沉痛的看着什么,梁九功上前道:“皇上?”
康熙抬头,心情不好的看着打扰他的梁九功。
梁九功缩了缩脖子,但坚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他还是道:“皇上,景仁宫的小太监来报,翻遍了正殿大门附近,都未曾发现通妃娘娘。”
低着头的梁九功未曾看见康熙眼中一闪而过的光彩。
“你,亲自带二十身强力壮之人去搜索,务必找到通妃,记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喳!”梁九功应答一身,躬身退出,他的判断果然没错,不然,皇上也不会让他这个太监总管办这事了。而且,皇上最后的那句“死,要见尸”的语气可不平常。
救人如救火,梁九功不想看到他们挪开了倒塌之物,却发现通妃娘娘因为被困太久而失去生命,带着手下脚下生风的跑到了景仁宫,他们到的时候,发现景仁宫的宫人们已经清理出了不少的地方,他们还在清理,未曾看到通妃的尸体对他们来说便是好消息。
“行动”梁九功一声令下,他带来的人便迅速的加入了进去,这时,梁九功看见家人景仁宫的织绣翘着屁股跪在地上,头贴着地面,样子好不怪异。
梁九功上前,道,“织绣姑娘,你这是?”
织绣转过头来,梁九功被吓得后退了一步,衣衫凌乱一脸灰尘的人,看过来的眼神黑黝黝的,亮的吓人,就想他小时候见过的饿了几天又猛然看见食物的豺狼。
“我在听。”
“听?”与救通妃娘娘有什么关系吗?这人是不是因为失去主子疯魔了?
“娘娘聪慧,怎么可能会出事?而且,翻了这么久了,未曾发现娘娘,那便说明娘娘好好的,以我们娘娘的聪慧,一定会给我们提示的,所以,我在听,娘娘被困在了那里。”
随着织绣的解释,梁九功的神情便越是认真,仔细一想,织绣所言很有道理,他这个局外人自然可以看懂通妃是少有的聪慧又通透的人,如此人物,若是活着,一定会想法设法向外传递消息的。
“若想要听动静,便交给我吧!不敢说大话,我的这一双耳朵,厉着呢!”梁九功解释完之后,便学着织绣的样子趴在了地上,将耳朵搭在地上,集中注意力细细的听着。
夹杂在各种声音中,似乎有些不同寻常的声音,梁九功神色更加慎重的去听,但是,恍恍惚惚的根本听不清楚。
“都不许动!”梁九功一声厉喝。
织绣从梁九功的神色中似乎察觉了什么,连忙看着景仁宫的众人,道:“都不许动。”
一片静悄悄的,众人连脸呼吸都不敢大声,梁九功将耳朵再次放到了地面上。</div>
第144章 康熙通嫔
阳春三月,白龙镇上赶集的人吵吵闹闹,一招牌为“绣坊”的店铺开了门,瞬时,等在门口的人都挤了进去。
这绣坊中卖的绣品那都是格外精美,有去过京城的人说,这绣坊里卖的绣品那是比京城里的都要好。
可是,这绣坊中绣品的价格定的却是格外的高,普通人根本就舍不得花钱,于是,就有了这么一群人,她们每天去绣坊里看人家的绣品,然后回去模仿,之后卖到镇上的店铺里,居然收益不错。
按理说吧!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之后,店家一般都是会阻止的,可是这家绣坊的老板却很奇怪,竟然不阻止,你想要看久看吧!只要不弄脏绣品就好,于是每天每天,都有一大部分的人来绣坊,就是为了看看这绣坊的东西是怎么绣的,回去好学学。
这绣坊开张都有好几个月了,大家都知道,这绣坊是一个叫陈氏的寡妇开的,说是死了丈夫,无儿无女的,又被人夺了家产,只好靠绣点刺绣来维持生活了。
“夫人,你在做什么?”
“我在种菜啊,等这些菜长大了,我们就可以吃上自己种的菜了。”
“夫人,你看,你脚上手上都是泥土,还是我来吧!”
“没关系的,你看看,如今换下了一身的绫罗绸缎,穿着布衣,是不是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
听到这话,十一重新打量夫人,夫人穿着一身淡青色的布衣,头上也没有那么多的头饰,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木钗,额头上留下点刘海,看着比以前年轻了好多,也活泼了好多。
“夫人是比以前清爽了,也比以前年轻了。”
“呵呵,那你就别管我了,能在院子里种种菜,我会更年轻的,你也不想想,当初买院子的时候,我提的要求,我要的店面,偏僻点不要紧,但一定要有后院,而且后院要大,冬春晚的还要有阳光,这并不单单是因为我喜欢晒太阳,在院子里种上点菜,菜也是喜欢晒太阳的。本来吧,去乡下才好呢,那里能找到好的种菜的地方,可是乡下太偏僻了,都不会有人肯卖我们的刺绣的。”
“夫人,你的心态也年轻了好多。”
很累,很想要睡过去,但她不敢闭眼,她怕闭上眼睛后,再也没有机会睁开,平缓的放慢呼吸,用没有受伤的手拿着发钗敲打着壶。
“织绣姐姐,怎么办?”小麦惊慌的看着织绣,所有的事情一直是通婉替她掌舵,如今,突然间与通婉隔离开,且通婉还处在危险之中,心中叫喊着赶紧救主子,但她不自觉的开始惊慌。
“立马让景仁宫所有宫人都来正殿,娘娘一定在里面等着我们救她。”织绣虽然也是惊慌,但处理事情依旧有条有理。
“对,娘娘一定在里面等着我们救她,我立马让所有的宫人都过来。”不敢多想的小麦立马去组织人手。
“动作快点,但手上必须要轻。”织绣苍白着一张脸说道,虽然面上震惊,但她心中仍然不时的闪过各种不好的念头。可以说,她是景仁宫通妃的第一心腹,所以,在娘娘有了意外的情况下,她必须要镇定,策划搬动倒塌的东西,救娘娘出来。
心中再如何有坏想法,哪怕这座宫殿依旧塌的不成样子了,里面的人看着就无法活命,但是她不相信,她不相信通妃娘娘会送命,所以,如今,通妃娘娘一定是在里面的某个地方等着她们去救呢!
宫人们将各种塌陷的东西搬开,织绣这个平时不做粗活的人也顾不上什么,拼命的用着自己的力气,每每搬开些东西,她就要趴在地上仔细的听一下,看里面是不是有动静传出来。
因为看准了康熙出来的地方是正门处,她猜想,她们主子一定也是在门的附近,所以,便先是从门的地方开始清理。
因为人比较多,不一会,大门的地方便清理完了,没有主子的身影,景仁宫众人都是松了一口气,门的地方塌的最严重,几乎就成了一堆土,若是她们主子在这里,怕是很难活着。
一个小太监快步跑出了景仁宫,他一口气跑到了乾清宫梁九功跟前,喘着气道:“梁公公,奴才们已经将景仁宫正门的方向清理完了,未曾发现通妃娘娘。”
“真的?”梁九功一脸惊喜的问道,他是康熙的贴身太监,跟康熙相处的时间比宫中得宠的嫔妃还要多,自然他也是最了解康熙的人,有时候,康熙一挑眉一咳嗽,他就能知道康熙要干什么,所以,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景仁宫通妃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呢!尤其是刚刚,康熙的神情,感动、萧索,还带着点绝望,尤其是看着景仁宫塌陷的宫殿,那神情,都让他这个做奴才、又急皇上所急的开口替皇上哭一场了。
作为乾清宫的大太监,康熙的心腹,人精的他怎么会猜不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怕是景仁宫娘娘做了什么感动皇上的事情,让本就十分喜爱她的皇上更加喜欢她,将她放到了心上吧!
他的主子,皇上才刚刚将人放在心上,这转眼就是噩耗,他们主子被打击的狠了,都不敢面对景仁宫,生怕直面通妃娘娘去世的事实,逃避的离开了现场。
虽然皇上人在乾清宫安排着各项事宜,但那心,怕还是在沉痛中,而他作为皇上最重用的太监,自然要照顾着皇上的心情。
记得皇上刚刚自言自语时说,“门前都塌成那样了,她怎么有可能生还”,如今,他得到的消息来看,门前既然没有通妃娘娘的尸体,那就是说,通妃娘娘当时根本就不在塌的最严重的门前,所以,通妃娘娘说不得还活着,这可是个好消息呀!
因为书中有记载,地龙翻身不是一次就结束,后续还会有动静的,所以,这会康熙实在用用皮子搭好的帐篷里办公的,看和皇上商量大事的几位大人脚步匆匆的离开,梁九功收拾了一下表情,便进了帐子。
康熙正在一脸沉痛的看着什么,梁九功上前道:“皇上?”
康熙抬头,心情不好的看着打扰他的梁九功。
梁九功缩了缩脖子,但坚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他还是道:“皇上,景仁宫的小太监来报,翻遍了正殿大门附近,都未曾发现通妃娘娘。”
低着头的梁九功未曾看见康熙眼中一闪而过的光彩。
“你,亲自带二十身强力壮之人去搜索,务必找到通妃,记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喳!”梁九功应答一身,躬身退出,他的判断果然没错,不然,皇上也不会让他这个太监总管办这事了。而且,皇上最后的那句“死,要见尸”的语气可不平常。
救人如救火,梁九功不想看到他们挪开了倒塌之物,却发现通妃娘娘因为被困太久而失去生命,带着手下脚下生风的跑到了景仁宫,他们到的时候,发现景仁宫的宫人们已经清理出了不少的地方,他们还在清理,未曾看到通妃的尸体对他们来说便是好消息。
“行动”梁九功一声令下,他带来的人便迅速的加入了进去,这时,梁九功看见家人景仁宫的织绣翘着屁股跪在地上,头贴着地面,样子好不怪异。
梁九功上前,道,“织绣姑娘,你这是?”
织绣转过头来,梁九功被吓得后退了一步,衣衫凌乱一脸灰尘的人,看过来的眼神黑黝黝的,亮的吓人,就想他小时候见过的饿了几天又猛然看见食物的豺狼。
“我在听。”
“听?”与救通妃娘娘有什么关系吗?这人是不是因为失去主子疯魔了?
“娘娘聪慧,怎么可能会出事?而且,翻了这么久了,未曾发现娘娘,那便说明娘娘好好的,以我们娘娘的聪慧,一定会给我们提示的,所以,我在听,娘娘被困在了那里。”
随着织绣的解释,梁九功的神情便越是认真,仔细一想,织绣所言很有道理,他这个局外人自然可以看懂通妃是少有的聪慧又通透的人,如此人物,若是活着,一定会想法设法向外传递消息的。
“若想要听动静,便交给我吧!不敢说大话,我的这一双耳朵,厉着呢!”梁九功解释完之后,便学着织绣的样子趴在了地上,将耳朵搭在地上,集中注意力细细的听着。
夹杂在各种声音中,似乎有些不同寻常的声音,梁九功神色更加慎重的去听,但是,恍恍惚惚的根本听不清楚。
“都不许动!”梁九功一声厉喝。
织绣从梁九功的神色中似乎察觉了什么,连忙看着景仁宫的众人,道:“都不许动。”
一片静悄悄的,众人连脸呼吸都不敢大声,梁九功将耳朵再次放到了地面上。</div>
第144章 康熙通嫔
阳春三月,白龙镇上赶集的人吵吵闹闹,一招牌为“绣坊”的店铺开了门,瞬时,等在门口的人都挤了进去。
这绣坊中卖的绣品那都是格外精美,有去过京城的人说,这绣坊里卖的绣品那是比京城里的都要好。
可是,这绣坊中绣品的价格定的却是格外的高,普通人根本就舍不得花钱,于是,就有了这么一群人,她们每天去绣坊里看人家的绣品,然后回去模仿,之后卖到镇上的店铺里,居然收益不错。
按理说吧!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之后,店家一般都是会阻止的,可是这家绣坊的老板却很奇怪,竟然不阻止,你想要看久看吧!只要不弄脏绣品就好,于是每天每天,都有一大部分的人来绣坊,就是为了看看这绣坊的东西是怎么绣的,回去好学学。
这绣坊开张都有好几个月了,大家都知道,这绣坊是一个叫陈氏的寡妇开的,说是死了丈夫,无儿无女的,又被人夺了家产,只好靠绣点刺绣来维持生活了。
“夫人,你在做什么?”
“我在种菜啊,等这些菜长大了,我们就可以吃上自己种的菜了。”
“夫人,你看,你脚上手上都是泥土,还是我来吧!”
“没关系的,你看看,如今换下了一身的绫罗绸缎,穿着布衣,是不是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
听到这话,十一重新打量夫人,夫人穿着一身淡青色的布衣,头上也没有那么多的头饰,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木钗,额头上留下点刘海,看着比以前年轻了好多,也活泼了好多。
“夫人是比以前清爽了,也比以前年轻了。”
“呵呵,那你就别管我了,能在院子里种种菜,我会更年轻的,你也不想想,当初买院子的时候,我提的要求,我要的店面,偏僻点不要紧,但一定要有后院,而且后院要大,冬春晚的还要有阳光,这并不单单是因为我喜欢晒太阳,在院子里种上点菜,菜也是喜欢晒太阳的。本来吧,去乡下才好呢,那里能找到好的种菜的地方,可是乡下太偏僻了,都不会有人肯卖我们的刺绣的。”
“夫人,你的心态也年轻了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