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八十九章
  韩霁在琼林宴上被封为开封府少尹, 因着太子为府尹的缘故,直接把这个官位提上了二品官,这对于一个初登恩科的人来说, 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韩霁既然领了这官职, 那就一定会做好。
  琼林宴过后,礼部的任命书正式下达,官服、印鉴等物一应配齐之后, 韩霁便去开封府走马上任。
  而林悠这边也从从五品的艺学升做正五品的画学正, 原本画院只有四位画学正, 因为她的加入,这个官职变成了五个。
  而画学正就等同于大学教授,是有资格和大学士、大儒等给太学、国子监, 甚至尚书房未成年的皇子们授课的。
  不过林悠没有授过课, 开始的时候便在太学里旁听,听听其他四位画学正是如何教人画画的。
  这还比较有趣, 因为林悠可以跟着众学子一同去郊外采风, 出行的一切皆由太学或国子监准备, 当天往返,服务周到。
  今日带队的画学正行彭, 是个五十多岁的先生,最擅长画山水,今日带着二十多名太学的学生, 一同前往郊外, 林悠跟在彭学正身后学习,给他打打下手。
  但彭学正觉得林悠和他品级相当, 又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 每每林悠帮忙他都说不敢当, 怎么也不肯要林悠动手,让她跟着一路看看风景就成。
  林悠本就不是个勤快的人,既然不要她帮忙,那她就四处看看风景也挺好。
  现在的时节,正是一年中风光最好的时候,漫山遍野的野桃花一簇簇的盛放,他们歇脚的地方是专门供太学生采风的小村庄,村里住的都是姓白的村民。
  据说这里原本是单独的县,后来陛下登基以后,重新规划土地,把这个县给划分到了汴京郊外,但当地人还是以白县人自称。
  知道今日太学的学生过来,村长和几个乡绅早早就在村口等候,接到人以后,沿路就和太学生们讲解他们村的历史。
  林悠走在最后,捡捡有趣的花花草草拿在手里编草环,听到村长说他们这里村民都姓白,而他们都以白县人自称的时候,林悠编草环的动作愣住了。
  白县人……
  那天晚上,她和韩霁在御街夜市中遇到的姑娘就是说自己是白县人。
  林悠小跑着上前追上村长和彭画正他们,对村长问:
  “请问其他地方的人知道你们这里原来是白县吗?”
  村长不认识林悠,彭画正赶忙介绍:
  “这位也是画学正,姓林。”
  村长和几位乡绅都觉得很神奇,因为林悠怎么看都是女人模样,纷纷在心里纳闷:世道变了,女人也能当官了?
  不过疑惑归疑惑,问题还是要回答的。
  “要么是行脚多年的商人,或是我们自己告诉别人,其他人应该只知道我们是汴京郊外的白村,不知道白县的。”村长回答了林悠的疑惑。
  林悠脑内一震,随即问:
  “那你们村最近有人失踪吗?”
  村长想了想,为了慎重起见,还特地问了问身边的两个乡绅,三人都摇头:
  “都是乡里乡亲,没听说谁家丢人了。大人怎会这样问?”
  林悠差点把那天晚上集市遇到自称白县人姑娘的事情脱口而出,但话到嘴边,终究还是犹豫了,胡诌了个说辞:
  “路上在一处茶寮里歇脚,听人说起近来郊外有人拍花子,听得心惊胆战,你们村没人丢最好,可得把孩子看好了。”
  村长和乡绅连连称是:“是是是,那些拍花子的丧尽天良,大人放心吧,我们村一家挨着一家,孩子不让独自出村,外人没本村人带也进不来。”
  “如此甚好。”
  就这样,算是把事情给圆回去了。
  然后这一天,林悠在白村里该干嘛干嘛,没有再多问一句,申时过后,一天的采风结束,在林悠和彭学正的辅导下,带出来的二十几个学生,每人都画出了一幅还算像样的白村风景。
  太学的十几辆车马已经排排停靠在白村村口。
  林悠和彭学正谢过村长和几位招呼他们一日的乡绅们,正准备上车,忽然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疯老太婆从不远处跑来,她头发枯槁打结,像是绑住了,又像是缠住了,衣服破旧不堪,身上脏得都出味了,只见她右手拿着个拨浪鼓摇来摇去,念念有词听不懂的歌谣,看见地上有个小孩吃剩的萝卜头,疯老太婆也不嫌,捡起来就啃。
  “哎,婆婆,那脏了不能吃。您吃我这个。”
  有个太学生开口制止,并从自己的包袱里拿出两块雪白的馍馍,外加两颗村里给他们准备的果子,他是打算带了回城路上的吃的。
  老太婆那浑浊的眼睛看着手里的馍馍,又看看那好心的太学生,一边看他一边吃,馍馍甜的,却有点干,老太婆嚼得费劲,却仍梗着脖子往下咽,估计是真饿了。
  那太学生怕她噎着,又把自己的水壶拿出来,喂她喝了几口,最后连水壶也送给她了,老婆子不说话,一个劲的冲他笑。
  林悠问村长:“那婆婆怎么了?”
  村长说:“唉,几年前脑子就不好了,老忘事儿,糊里糊涂的。”
  看这样子,林悠猜就是老年痴呆,又问:“她家里人不管她吗?”
  一个胖胖的乡绅说:
  “有个儿子,管不住她!她自己会开门往外跑,她儿子也不能成天看着她。所幸她知道回来的路,这附近村民都认识她,自己回不来,别人也会把她送回来。”
  彭学正感叹:“唉,也是可怜。”
  他们上车离开,车走了一阵,林悠因为性别原因,独自被分到了一辆马车,她掀开车窗向外看,原想看看沿路风景,没想到却看见那婆子跟着马车走了好长一段路,一个劲的笑着追,不知道在追什么。
  要不是村里出来几个人把她给拽回去了,她还不知要跟多久呢。
  林悠总是见不得这样的画面,一路心情都闷闷的。
  太学的马车直接把她送到国公府,林悠下车跟彭学正和太学生们打过招呼后就回去了。
  洗过澡,随便吃了些东西,就坐在书房里画画,十分专注,连韩霁什么时候回来的都不知道。
  还是林悠蘸墨的时候觉得光线不太好,准备剪烛芯去才看见他。
  林悠赶忙放下笔问:“怎么回来不出声,吓我一跳。”
  韩霁从桌子一侧绕到林悠这边,说:“见你画得兴起,便没打扰你。画什么呢?”
  韩霁见林悠画了个疯疯癫癫的老婆子,不解问:
  “这是……”
  林悠长叹一声,将画纸拿起说道:
  “今日在白村遇见的个老婆婆,据说脑子不太清楚了,家里人管不住她,总是往外跑。”
  韩霁了然:“哦,是有这样的。人年纪大了,脑子不如年轻人,糊里糊涂的,我以前也见过。你因为这个难过?”
  林悠犹豫片刻,说:“也不全是。”
  韩霁在林悠的画椅上坐下,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又张开双臂,邀请林悠坐上来。
  林悠心情正低落,需要人安慰,便听话坐了上去,半个身子倚靠在韩霁胸膛上,被他圈在怀里。
  两人亲亲近近的靠着坐了会儿,也不说话,就那么静静的待着,靠着,好像彼此都在用沉默充电般。
  过了好一会儿后,林悠才开口说:
  “你还记得那天晚上我们遇到的姑娘吗?”
  “嗯。”韩霁回应了声。
  “她被抓走之前说自己是白县人,我今天去的地方叫做白村,他们是十多年前才被朝廷新划分为汴京郊外白村的,之前好几辈人都住在哪里,很多本村人出去仍旧自称白县人。”
  林悠缓缓将自己憋在心里的事情说与韩霁听,她也只能说给韩霁听。
  韩霁将她的话稍微捋了捋,顿时明白林悠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那姑娘有可能不是官|妓?是白村人?”
  林悠的脸颊在韩霁心口蹭了蹭,说:
  “我是这么想的,不过我也问了白村的村长,他们村儿一家挨着一家,都是邻居,最近并没有听说谁家丢姑娘的。”
  说完了自己的心事,林悠才想起来问韩霁:
  “开封府事多吗?”
  韩霁说:
  “不算多。原来没有府尹,下边人自有一套办事的章程,除了那些陈年悬案未结,倒是没多少新发的案子,我与太子贸然接位,没什么要做的,就看了几日卷宗。”
  林悠叹道:
  “干什么都不容易。说白了,那些人从前自主惯了,如今要受你们管束,若是你们不做出点功绩来,只怕那些手下们根本不会信服。若是太子殿下声望很高,或许还能压得住,但咱们这位太子殿下……”
  别说声望了,就皇帝对他和对皇后的态度来看,朝中大臣们能够见面尊称他一声‘太子殿下’都算是客气的。
  从强主弱的情况,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阳奉阴违,被彻底架空。
  “唉,开封府尹是最得罪人的位置。你这个少尹的日子,只怕跟着也不会好过。”
  韩霁疑问:“你怎知道?”
  林悠笑答:“因为我从前看过一个话本,内容就是讲开封府尹的。”
  “有这样的话本?”韩霁不信。
  林悠坚持:“当然有!”
  “那你且说个一两回与我听听。”韩霁仍旧以为林悠是信口胡诌的。
  “好!”林悠振作了精神,要说让她咬文嚼字的背诗她背不了,但讲个一两则小故事还是绰绰有余的。
  “那就听我细细与君道来,那位开封府尹,姓包名拯,江湖人称铁面无私包大人……”
  ※※※※※※※※※※※※※※※※※※※※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马汉在身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