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别说老百姓了,各地的那些个大户乡绅,只怕也是砧板上的肉啊。就连那些几百年的望族只怕也少不了牵连。而他们家在来京之前,把一些产业交给了族人与一些亲朋好友打理,怕也是有去无回了。这些还有些是浮产,最重要的是,以后该何去何丛?所谓丛龙之功,可不是人人都能拿得到的。搞个不好,就是掉脑袋的呢。
第67章 而归
“到了,总算到了。”谢五欢快的声音打断江大山与谢公子的沉思。
原来他们已经到达三岔道口了。
“我们先四下里看看。”江大山说着,率先下了马。
三个人在分开沿着三条道路,分别往前走了约一里地。经过他们的仔细观察,可以肯定,另外两条路也一样有快马跑过。除了中间的那条明显象是官道的路,马蹄印没加隐释,很清楚的留了下来。其余的两条包括他们走的这条,马蹄肯定是被包住了,只留下了一些不仔细查看,还无法发现的浅浅印记。不过当中那条路,曾经有条桥已经被他们烧了,也不知道那些人会怎么办?
“他们很小心。也不知道在搞什么鬼?”江大山说。
“你们说,中间这条路上的人,被河水阻挡了脚步后,会转向哪里?”谢公子问。
“还说那么多做什么?要是跑得快,他们都该回来了,与他们碰见了可不好。”谢五说。
“恩,我们是要快点离开这里。不过,我们也学他们的样子包了马蹄,不让人发现我们的行踪。”江大山提议。
“是要小心点。把这里的痕迹也弄乱吧。”谢公子点点头,很是赞成江大山的说法。
如此,三人牵着马在这三条路上都猛转了几个圈,路上留下了一地杂乱的足印,希望能扰乱别人的视线。
然后在进入芦苇村的那条道上,他们也用粗布包好了马蹄,不让它们留下足印。
走到那条被水淹了部分的小路时,马蹄虽然被包住了,但因为马踩在湿地上,依旧能留下清楚的痕迹。
“怎么办?”谢五问。
“不能怎么办?只希望下场雨,水涨起来,这条小路就完全消失了。”江大山摇摇头,说。
他们总不能飞过去吧。要是干的路,还能想想办法,这水一泡,有些地都成了稀泥,不留下马蹄印才怪呢。
谢公子看着如此清楚的足印,沉思了片刻,说:“有办法了,我们去砍些树枝垫起来,等马过去后,然再把树枝收走来。”
“但砍掉了树枝,那树不一样也有痕迹留下来了吗?”江大山反问。
“哦,那就返回去,弄些树枝或者茅草等物。”谢公子脑子转的快,很快就又想出了对策。
三个人尽量在隐蔽处割了几捆旧年的枯茅草,再加一些新鲜的树枝,粗粗弄了几个类似垫子的厚草席,扔在路上,让马踏过去。谢五就跟在后面,边走边捡。这样虽然也有一些痕迹,但却不象先前那样清楚了。虽然消耗了不少时间,但效果还算明显。
等他们走完这段涉水的小路到达小山坡时,路面就都是干的了。大家在此里休息了一会儿,重新再拿干布绑好马蹄,连带着把滴水的柴草也带上,才往村子里去。其实这里离村子还很远,并且七弯八拐的,不熟悉的地形的人,真的很难找得芦苇村。
这时候可不比冬天四处都是厚厚的雪,一眼看去都差不多。现在这个季节,原本被冰雪掩盖的小河小沟,小路全露出来了。看起来四通八达的,其实最终都会通向广漠的芦苇林,迷失在里面。
当初谢家人就迷失在芦苇林里,转了三天都没转出来。那可是冬天,芦苇林里其实很安全,有水的地方都结冰了。这要是夏天秋天,四处是水,芦苇林又长得更加茂盛,四周的小路上野草也长得茂盛起来后,很多小路就又会被遮盖住了。想要转出来就更难了。所以这芦苇林可以说是芦苇村的一道天然屏幛。
一进入芦苇村的范围,三人就发现了熟人。谢姝儿正和大郎辛湖刘大娘在割野菜呢。
“大郎,我们回来了。”江大山大叫一声。
看着满载而归的三人,所有人的都扔下手中的野菜篮子,欢呼起来。
“哇,买了这么多粮食啊。”大家围着马儿直叫唤。看着这么粮食,个个都恨不得流口水。
“终于有饭吃了。”辛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笑道。
他们要是再迟几天回来,或者还带不回来粮食,她都觉得自己要支持不住了。天天吃菜,不吃主粮,那胃就象无底洞似的,无论吃多少总觉得没吃饱,而且还饿得快。
“来,饿了吧。先一人吃几块点心垫下肚子。回去热包子馒头吃。”谢公子看着他们这个样子,连忙说。
看着一大篮子的包子馒头,还有各类点心,谢姝儿开心的差点要跳起来,这几天可把她害苦了,虽说家里炖蚌肉还能让大家吃饱,但每个都馋粮馋的慌,也害怕哥哥他们出去弄不到粮食。此刻见到这么多粮食,笼罩在众人心中的阴影立马散退了。
谢公子翻出点心,每人分了几块点心,迫不及待的吃起来。
说实话,这些点心都不算多好,但人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大伙儿边走边吃,说笑着回村里,一路上热闹的很。
回到村子里,其他的人看到他们这大包小包的,也兴奋的不行,就连谢老夫人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这几天要不是辛湖弄出来的湖蚌肉,所有人真的只能光吃野菜充饥了。一村子的人,真正过过苦日子的可能就只有平儿一个了。要真是天天靠清水煮野菜充饥,怕是一村子的人都要饿倒下。
“好,总算回来了。”谢老夫人眼角微湿,声音都有些发抖。
三人总共带回来了八百斤粮食,和两头野猪。
刘大娘家和大郎家分了的稍微少一点,毕竟谢家人都是青壮年人吃的多些。所以谢家三百斤粮,另外两家各二百五十斤。野猪肉谢家分了约五十斤,另外两家分了约四十斤。带回来的点心包子馒头类,一家分了十多斤。盐用了约两斤,剩下谢家分了十斤,另外两家各分了八斤。油一家分了一坛子。然后,就是鸡蛋,一半分给张婶婶了,毕竟她要哺乳。那些杂七八拉的粗食杂粮,各家也分了些。剩下的一对箩筐和大背娄,直接留在谢家了,只有他们家壮劳力多,用得上这么大的家伙。
各家分得的这些粮食,他们省着点吃,可以吃上几个月了。
江大山买回来的那块花布自然是给辛湖一个人用了。另外的一大匹布,整个村子的男孩子都用得上。谢家人自然不需要,阿土的衣服足够多。而张婶婶也没要多少,小石头的衣服也还够,她只需要一些布给小初八做两身衣服。
剩下的布足够给平儿,大宝和阿毛每人做两身单衣了。只不过,做衣服这种活儿,就不能指望辛湖了。
布一拿出来,刘大娘就已经在和张婶婶谢大嫂讨论该如何做了。
“这布还不错。给孩子们做衣服使得,又经脏,布料也还软和。”刘大娘说。
“恩,别说小子们可以用,其实还可以裁些下来给阿湖做衣服用。光是一块花布,还是得插点其他布色,更加好看一些。”谢大嫂说。
“是的,是的。要是一整身都是花的,也太闹眼睛了。”张婶婶在辛湖身上比划了一下,也非常赞同谢大嫂的说法。
女人们全挤在一块,讨论怎样做衣服。就连谢姝儿也在一边凑热闹。辛湖看着这块花布,其实心里一点儿也不喜欢,觉得实在是太花了。要是做上一身,从上到下都这样的花,她可真不想穿出门。
可是江大山就觉得小姑娘家就该穿花衣服,人家还特意挑了颜色鲜亮的买回来的。辛湖简直恨不得好好和江大山说说,这太花了,干嘛不买素净的布。但这话,她可不敢对江大山说。再说了,人家好心好意的在讨论给她做衣服,她也不好表现出不喜欢,况且她真的没单衣,夹衣还可以拿大人的去改,但单衣里衣这些,还是要先做比较合适。
她只得装出开心的笑容,说:“谢谢大家啦。”
第67章 而归
“到了,总算到了。”谢五欢快的声音打断江大山与谢公子的沉思。
原来他们已经到达三岔道口了。
“我们先四下里看看。”江大山说着,率先下了马。
三个人在分开沿着三条道路,分别往前走了约一里地。经过他们的仔细观察,可以肯定,另外两条路也一样有快马跑过。除了中间的那条明显象是官道的路,马蹄印没加隐释,很清楚的留了下来。其余的两条包括他们走的这条,马蹄肯定是被包住了,只留下了一些不仔细查看,还无法发现的浅浅印记。不过当中那条路,曾经有条桥已经被他们烧了,也不知道那些人会怎么办?
“他们很小心。也不知道在搞什么鬼?”江大山说。
“你们说,中间这条路上的人,被河水阻挡了脚步后,会转向哪里?”谢公子问。
“还说那么多做什么?要是跑得快,他们都该回来了,与他们碰见了可不好。”谢五说。
“恩,我们是要快点离开这里。不过,我们也学他们的样子包了马蹄,不让人发现我们的行踪。”江大山提议。
“是要小心点。把这里的痕迹也弄乱吧。”谢公子点点头,很是赞成江大山的说法。
如此,三人牵着马在这三条路上都猛转了几个圈,路上留下了一地杂乱的足印,希望能扰乱别人的视线。
然后在进入芦苇村的那条道上,他们也用粗布包好了马蹄,不让它们留下足印。
走到那条被水淹了部分的小路时,马蹄虽然被包住了,但因为马踩在湿地上,依旧能留下清楚的痕迹。
“怎么办?”谢五问。
“不能怎么办?只希望下场雨,水涨起来,这条小路就完全消失了。”江大山摇摇头,说。
他们总不能飞过去吧。要是干的路,还能想想办法,这水一泡,有些地都成了稀泥,不留下马蹄印才怪呢。
谢公子看着如此清楚的足印,沉思了片刻,说:“有办法了,我们去砍些树枝垫起来,等马过去后,然再把树枝收走来。”
“但砍掉了树枝,那树不一样也有痕迹留下来了吗?”江大山反问。
“哦,那就返回去,弄些树枝或者茅草等物。”谢公子脑子转的快,很快就又想出了对策。
三个人尽量在隐蔽处割了几捆旧年的枯茅草,再加一些新鲜的树枝,粗粗弄了几个类似垫子的厚草席,扔在路上,让马踏过去。谢五就跟在后面,边走边捡。这样虽然也有一些痕迹,但却不象先前那样清楚了。虽然消耗了不少时间,但效果还算明显。
等他们走完这段涉水的小路到达小山坡时,路面就都是干的了。大家在此里休息了一会儿,重新再拿干布绑好马蹄,连带着把滴水的柴草也带上,才往村子里去。其实这里离村子还很远,并且七弯八拐的,不熟悉的地形的人,真的很难找得芦苇村。
这时候可不比冬天四处都是厚厚的雪,一眼看去都差不多。现在这个季节,原本被冰雪掩盖的小河小沟,小路全露出来了。看起来四通八达的,其实最终都会通向广漠的芦苇林,迷失在里面。
当初谢家人就迷失在芦苇林里,转了三天都没转出来。那可是冬天,芦苇林里其实很安全,有水的地方都结冰了。这要是夏天秋天,四处是水,芦苇林又长得更加茂盛,四周的小路上野草也长得茂盛起来后,很多小路就又会被遮盖住了。想要转出来就更难了。所以这芦苇林可以说是芦苇村的一道天然屏幛。
一进入芦苇村的范围,三人就发现了熟人。谢姝儿正和大郎辛湖刘大娘在割野菜呢。
“大郎,我们回来了。”江大山大叫一声。
看着满载而归的三人,所有人的都扔下手中的野菜篮子,欢呼起来。
“哇,买了这么多粮食啊。”大家围着马儿直叫唤。看着这么粮食,个个都恨不得流口水。
“终于有饭吃了。”辛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笑道。
他们要是再迟几天回来,或者还带不回来粮食,她都觉得自己要支持不住了。天天吃菜,不吃主粮,那胃就象无底洞似的,无论吃多少总觉得没吃饱,而且还饿得快。
“来,饿了吧。先一人吃几块点心垫下肚子。回去热包子馒头吃。”谢公子看着他们这个样子,连忙说。
看着一大篮子的包子馒头,还有各类点心,谢姝儿开心的差点要跳起来,这几天可把她害苦了,虽说家里炖蚌肉还能让大家吃饱,但每个都馋粮馋的慌,也害怕哥哥他们出去弄不到粮食。此刻见到这么多粮食,笼罩在众人心中的阴影立马散退了。
谢公子翻出点心,每人分了几块点心,迫不及待的吃起来。
说实话,这些点心都不算多好,但人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大伙儿边走边吃,说笑着回村里,一路上热闹的很。
回到村子里,其他的人看到他们这大包小包的,也兴奋的不行,就连谢老夫人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这几天要不是辛湖弄出来的湖蚌肉,所有人真的只能光吃野菜充饥了。一村子的人,真正过过苦日子的可能就只有平儿一个了。要真是天天靠清水煮野菜充饥,怕是一村子的人都要饿倒下。
“好,总算回来了。”谢老夫人眼角微湿,声音都有些发抖。
三人总共带回来了八百斤粮食,和两头野猪。
刘大娘家和大郎家分了的稍微少一点,毕竟谢家人都是青壮年人吃的多些。所以谢家三百斤粮,另外两家各二百五十斤。野猪肉谢家分了约五十斤,另外两家分了约四十斤。带回来的点心包子馒头类,一家分了十多斤。盐用了约两斤,剩下谢家分了十斤,另外两家各分了八斤。油一家分了一坛子。然后,就是鸡蛋,一半分给张婶婶了,毕竟她要哺乳。那些杂七八拉的粗食杂粮,各家也分了些。剩下的一对箩筐和大背娄,直接留在谢家了,只有他们家壮劳力多,用得上这么大的家伙。
各家分得的这些粮食,他们省着点吃,可以吃上几个月了。
江大山买回来的那块花布自然是给辛湖一个人用了。另外的一大匹布,整个村子的男孩子都用得上。谢家人自然不需要,阿土的衣服足够多。而张婶婶也没要多少,小石头的衣服也还够,她只需要一些布给小初八做两身衣服。
剩下的布足够给平儿,大宝和阿毛每人做两身单衣了。只不过,做衣服这种活儿,就不能指望辛湖了。
布一拿出来,刘大娘就已经在和张婶婶谢大嫂讨论该如何做了。
“这布还不错。给孩子们做衣服使得,又经脏,布料也还软和。”刘大娘说。
“恩,别说小子们可以用,其实还可以裁些下来给阿湖做衣服用。光是一块花布,还是得插点其他布色,更加好看一些。”谢大嫂说。
“是的,是的。要是一整身都是花的,也太闹眼睛了。”张婶婶在辛湖身上比划了一下,也非常赞同谢大嫂的说法。
女人们全挤在一块,讨论怎样做衣服。就连谢姝儿也在一边凑热闹。辛湖看着这块花布,其实心里一点儿也不喜欢,觉得实在是太花了。要是做上一身,从上到下都这样的花,她可真不想穿出门。
可是江大山就觉得小姑娘家就该穿花衣服,人家还特意挑了颜色鲜亮的买回来的。辛湖简直恨不得好好和江大山说说,这太花了,干嘛不买素净的布。但这话,她可不敢对江大山说。再说了,人家好心好意的在讨论给她做衣服,她也不好表现出不喜欢,况且她真的没单衣,夹衣还可以拿大人的去改,但单衣里衣这些,还是要先做比较合适。
她只得装出开心的笑容,说:“谢谢大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