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问题都来了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唐浩然虽然考上了秀才,但他本人也是读死书的深受其害者。现在作为知府的最高父母官,负有教化百姓的责任,所以一瞬间就发现了阿拉伯数字的巨大发展前景。
  “公子,根据你的指令,我正在各县筹办官学,急需工学方面的教授人才。能不能从这些人里面抽调一批出来,把九天玄女传授的天书教授下去?”
  李宪有些犹豫:“她们刚刚入门,目前才认识一百以内的数字,只能把九九歌诀背诵清楚,从而完成加法和乘法计算。个十百千万的区位,以及后面的东西我还没讲呢。而且我要把勾股弦的计算方法传授给她们,这样才具有更大的实用性。”
  唐浩然已经迫不及待了:“那就采用轮训的方式传授,因为普通农家弟子能够计算加减,对于日常生计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补充,不会被奸商欺诈。第一批人先下去传授基础,她们回来继续跟着公子学习的时候,再派第二批人下去就能够衔接起来。再说了,古人云:教学相长。在教授别人的时候,能够促使她们融会贯通。此乃一举两得之法,何乐而不为之?”
  旁边的梁艳有些吃惊:“我这里都是女娃子,从来都被别人瞧不起,难道也能够给别人当先生吗?”
  唐浩然开始摇头晃脑:“非也!子曰:有教无类,达者为师。圣人都没有分过男女,全是后人曲解圣人教诲,误人子弟。”
  李宪突然想到后世的扫盲培训班,顿时微微一笑:“既然要开天辟地,那就把事情做到底。我看你的知府衙门应该增加一个部门,就叫做支教司,对百姓培训全部免费。任命梁艳担任司长,彻底改变我们辖区内的男女平等问题。”
  “我的观点是,支教司优先培训的对象,就是百姓家里的女孩子。因为她们不能承担家里的重体力活计,就让她们在心智方面发展一步,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尽可能发挥作用,这样就能够让男女平等的政策落到实处,你看如何?”
  唐浩然还没有发话,萧姵已经高声说道:“好主意!教书先生是最受人尊重的,直接让女人当先生,就可以彻底改变百姓对女人的看法。如果发现可造之材,就推荐到公子这里接受更高深的教育,成为我们李家军的栋梁之才。”
  萧芸娘冲着牟长霞、薛沁儿、姜四娘等人小手一摆:“我们都同意!我们萧家女子在大辽国的时候虽然有些地位,但还上升不到给别人当先生的程度。现在只有六个县,人口不多,更容易执行下去,为今后奠定基础,我们全力支持公子此举。”
  唐浩然最兴奋:“反正都是公子提供俸禄,我这里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帮手越多越好。有了一大批精通算经的人在身边,我今后征收关税、田赋、军需就方便多了,只需要派出车马队配合即可。哈哈——”
  经过一晚上的协商,李宪留下了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百二十人,其他的全部跟着梁艳进入支教司编制,每个县分配五十人组成支教局,任命一个局长。
  女兵连、内卫营的女兵已经提前完成了弓马、刀枪的训练,所以支教局还有另外一个任务:传授乡村少女弓马骑射功夫,作为全民皆兵的一个重要步骤。
  正因为如此,支教局的女兵可以带走自己全部装备:一匹战马、一把绣春刀、一杆花枪、一张弓。
  与此同时,萧姵的女兵连撤销,单独配备一个警卫排,多余的人进入内卫营。并且正式作出规定:李家军的女兵必须接受文化教育,能够背诵九九法诀,可以完成基础计算。
  因为一个很单纯的想法,而且李宪是赌气和兵器总监陈老幺说出九天玄女,结果所有人都信以为真,就连蜂窝煤和小煤炉都带上了神秘色彩,李宪头顶上的光环更加诡异莫测,身边的人开始产生一种莫名的畏惧心理。
  李宪没有时间想这么多,他把一百二十个小姑娘分成两个班,四则运算成为主修课程。而且每天上午讲课,然后留下一大堆作业,李宪下午就忙自己的。
  原来,李宪觉得游标卡尺应该比厘米尺更难弄。没想到有了标准量具之后,弄一把游标卡尺并不难。
  而且一直在李宪身边的铜匠郝大根、锡匠霍高明,现在对制作量具入迷了,只要李宪有什么新想法,他俩就开始挖空心思去弄,节省了许多时间。
  现在,李宪忙碌的东西,就是祁三郎护旗连弄回来的两根榆树,直径七十厘米,笔直的树干六米多,不过现在已经被锯成了四节。
  李宪要做的事情,就是“雕刻”一枚变形炮弹,作为铸造炮身的模具样板。
  是样板,并不是模具,也没有木头做模具的。
  制作步枪现在还不具备条件,所以李宪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铸造铜炮上,一定要弄出自己的杀手锏才会罢休。
  现在,模具样板已经做好交给铜铁总监姜琦,让他去琢磨翻砂制作模具,然后浇铸一根炮身出来看看效果。
  李宪另外制作了一个模型,也就是标准的炮弹模型,锥形弹头底径一百毫米,长度一百五十毫米;弹壳长度八十毫米,底径一百二十毫米,连接部分长度二十毫米。
  因为没有发射药,所以李宪设计的炮弹底部没有撞击装置,但是留下了一个五毫米直径的小孔,这是准备插入导火索的预留孔,和炮身弹仓的预留槽吻合。
  “你们看清没有,下面的弹壳部分用黄铜敲出来,就和你们制作的铜壶一样的厚度,三毫米,上面的弹头采用铅铸。郝大根负责制作弹壳,霍高明负责把弹头镶在弹壳上。给你们十天时间,到时候交给我检查。”
  郝大根和霍高明两个人分头去忙,李宪的注意力又转到了其他方面。
  铸造铜炮身需要经过数百上千次的试验,不是短时间能够出成果的,李宪绝对等不及。
  所以李宪把一节榆树干从中剖开,然后用锛子、圆凿挖出了炮管、弹仓、炮碗,然后让铁匠用铁箍把炮身箍起来,这是后世榆木火炮的前半部分。
  因为李宪从来就没有想过什么前装火炮,而是一开始就想到了炮弹,所以整个设计思路就是后装火炮。
  如何才能把后面的炮碗和弹仓扣在一起,而且能够抵抗炮弹发射的巨大后坐力呢?
  “他娘的,搞发明真是麻烦啊。老子不就是想弄一门最简陋的火炮吗?首先就设计了一批量具,现在竟然还需要设计紧密扣件!”
  不能生产螺杆,紧密扣件就必须另想办法,所以李宪一连三天没有给女兵们上课,让她们自己复习。
  “只能使用杠杆原理,在炮身一侧安装铰链,另一侧安装锁扣,在炮碗上兜底焊接上铰链槽。”
  想起来简单,结果又是好多天的失败实验,总算是把铰链和锁扣设计出来,究竟能否把炮弹“发明出来”,然后还能够打出去,火药是关键。
  快马加鞭返回县城司令部,新木炭还没有烧制出来,李宪只能从库房里面挑选了一批品相较好的木炭,然后用手碾碾成粉末。
  自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没想到更大的麻烦又来了:如何称重呢?
  既然要生产炮弹,那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就必须是标准的火药配方,称量必须绝对准确。
  “老子设计的是标准后装火炮,和明朝的那种前装残次品根本就是两码事。黑火药的配方完全是剽窃马克沁重机枪子弹,绝对不能搞什么大概加估计,否则就有可能出现炸膛的严重事故。”
  李宪自怨自艾大半天,最后只能命令祁三郎带领一个排,把硫磺、芒硝分别搬两桶,另外装了两马车木炭到白云山庄。
  “发明”机械天平势在必行,否则就没有标准了。
  麻烦一个接一个。
  要想发明标准称重的天平,制作天平其实并不困难,首先就要制作出标准砝码。
  为了标定天平,起码应该有1克、2克、5克三种小砝码若干个,然后才能有10克、20克、50克的大砝码。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弄出砝码?称重的依据是什么?
  好在李宪对宋朝历史不算太白痴,心急火燎之下,竟然被他想起一个人来。
  宋朝主管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硅,这家伙发明了我国第一枚戥(等)秤,通称戥子!其精度前面没有古人,过了好多百年之后才有来者。
  经过考古测量,戥铊重六分(1.875克)。第一纽(初毫),起量五分(1.5625克),末量(最大称量)一钱半(4.69克);第二纽(中毫),末量一钱(3.125克);第三纽(末毫),末量五分(1.5625克)。
  “三郎,立即派人分头到匠做营、冶炼场、县城药铺,把所有的戥子都给老子借回来。动作越快越好,不然就小心你的脑袋!”
  李宪心里知道如何制作天平架,但是精巧的铁匠活计却从来没学过,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做一个“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在一旁指手画脚还差不多。
  这必须要最精干的铁匠、铜匠和锡匠才行,只能赶紧把陈老幺找过来。
  “你记住,最核心的部分,首先就是上面的刀口必须经过多次淬火,然后打磨出来,越锋利越好。其次,就是两边的悬臂,一定要材质均匀。第三就是秤盘一定要不容易上锈。第四,底座和支架一定要厚重沉稳,称重过程中不能出现轻微摇晃。”
  有人制作衡具,李宪才想起来另外一件大事。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所谓的火炮还是废话。就算勉强弄出来,也没有实用性,等同于废物。
  现在距离自己的榆木火炮横空出世越来越近,如果这个事情不赶紧解决,那就不是一般的糟糕。
  导火索,或者叫火捻。在没有发射药的年代,这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如何才能制作出抗拉、抗热、防潮、燃烧快速的导火索,成为接下来的核心工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