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平息
皇帝遇刺,无论是宫里还是宫外,全都是沸沸扬扬,人心惶惶。比起上一次,这一次闹得更厉害了,正所谓可一不可二,牵扯到这种事情没人不害怕啊!
连张居正都在忙着扫清首尾,更何况其他人,那可真就是一日三惊。
只不过让人没想到,这件事情很快就有了消息了。
经新任东厂厂公张鲸的调查,事情已经有了眉目了,是陈洪的亲信太监秦海干的。因为陈洪被冯保陷害到了东厂监狱里面,所以秦海毒死冯保为陈洪报仇。
事情的经过也很简单,在皇上将杏仁酥赏赐给冯保的时候,是秦海将杏仁酥端过去的,在这个过程之中,秦海给冯保下了毒,致使冯保丧命的。
这件事情与刺杀皇上没有关系,凶手就是想要刺杀冯保的。
消息一出来,无数人松了一口气,不是刺杀皇上就好。至于冯保死了,没什么人在意,反正死的是一个太监,死就死了。
宫里面的太监和宫女也跟着松了一口气,这件事情到此了结再好不过了。
冯保的死,有人怀念,但是没什么用,皇宫大内是什么地方,这里没人听你喊冤。
当然,无论是宫里还是宫外聪明人是有的,冯保之死结案过于草率,事情经过也过于荒诞,但是没人傻到站出来说。能够看破的人,那都是人精,深谙看破不说破的道理。
李太后在得到了张鲸的禀告,心里面跟着松了一口气。
张鲸说了,试吃的太监没事,那就证明下毒是在端上来这个过程之中进行的。端给皇上的正是试吃太监,没经过其让人的手,可以保证没问题。
于是怀疑是端给冯保的过程之中出了问题,自己就审问了秦海,结果就问出来了。
事情很合理,李太后没怀疑,只要不是刺杀自己的儿子,那就没什么大问题。不过李太后心里面也生气,这要是误伤了我的宝贝儿子,那可怎么办。
李太后那关过了,自然没人出来叽叽歪歪的,事情很快就有了结论。
陈洪发配南京充为净军,秦海处以极刑,雷声大雨点小,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王大臣那边,自然也过去了,王大臣在牢里面畏罪自杀了,事情也就不追究了。
高拱那边确认是冤枉的,撤掉锦衣卫,让高阁老好好的养老。
事情消弭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随着冬天的到来,天气渐冷,朱翊钧给学宫里面的学生放了假。自己除了每天锻炼身体,朱翊钧的注意力就放在了玻璃上面了。
玻璃已经烧出不少来了,只不过前面的质量不太好,全都被武清伯李伟拿去做大棚了。
如果放在后世用玻璃做蔬菜大棚肯定要被人骂的,但是那个时候有塑料,这个时候没有。蔬菜大棚就建在皇庄,武清伯李伟已经准备入冬之后大赚一笔了。
乾清宫。
武清伯李伟坐在椅子上,有些如坐针毡的意思。在他的不远处,外孙皇帝端着茶杯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大殿里面的气氛有些沉闷,武清伯李伟扭了扭屁股,实在是忍不住了。
“陛下,马上就过年了,咱们的玻璃器是不是该开始卖了?”
武清伯李伟有些委屈,依着他,玻璃器早就开卖了,怎么会等到现在。
“姥爷,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朱翊钧倒是不着急,笑着说道:“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尤其是做生意,那就更要想着抬高物品的价值。”
“准备完全一些,什么都能赚回来。”
伸手拿过几张纸,朱翊钧笑着说道:“这里面有一些东西,姥爷你拿回去让人做出来,只要你做出来了,咱们马上就开始卖玻璃,怎么样?”
李伟连忙将那张纸拿过来,脸上全都是笑容:“好好,我回去就安排人做。”
那些纸上面的东西其实也简单,有望远镜,当然是单筒的,还有就是镜子。当然,不是后世的镀银镜子,那东西在实验室里面少量弄一些还有可能,大批量生产不现实。
化学镀银法在这个时代做起来非常的困难,这种方法是将硝酸银溶于水中,加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并稀释成氢氧化银氨复盐,制成镀银液。
不说还原剂,单单是镀银液就能让化学镀银胎死腹中了。
不过还有一种简陋的方法,那就是用汞在玻璃上贴附锡箔的锡汞齐法
这种方法有害,但是却简单,能够大规模的生产。朱翊钧在后面详细的列举了如何控制对身体的伤害,不过朱翊钧也知道,这种方法必然会害到很多人。
可是朱翊钧也没办法,毕竟这种事情避免不了,后世发展经济都要以环境为代价。
经济和环境协同发展,那是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才有资本说的话,你连饭都吃不起,随时都要饿死了,还谈什么保护环境。朱翊钧能做的就是告诉姥爷,严格执行,他也会派出太监盯着。
“姥爷,生产镜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然会出人命的。”
“咱们的镜子都是钱,真出了人命,那会耽误生产的。”朱翊钧嘱咐武清伯李伟说道:“而且死的人多了,会出问题了,御史弹劾起来,很麻烦。”
武清伯李伟一摆手,笑着说道:“这个好办,那些危险的活,让囚犯来干。我会让人弄一些囚犯,这么做还能给衙门省一笔银子,何乐而不为。”
“干着活的都是自家的心腹人,我可舍不得让他们去送死。”
朱翊钧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点了点头:“那行吧!就这么定了。”
虽然朱翊钧答应了,但是他还是准备派人盯着,他觉得真要是规模大了,会出现买卖奴隶的事情。买卖奴隶这个时代倒是允许,可是逼良为奴就不行了。
“要废除贱籍啊!”
朱翊钧在心里面给自己的改革加了一条。
对于清朝的皇帝,朱翊钧佩服的不多,包括康熙和乾隆,但是有一位皇帝他是佩服的,他就是雍正。历史上就是雍正改革废除了贱籍,还实行了摊丁入亩。
只不过他死的太早了,很多东西没来得及做,到了乾隆就是崽卖爷田不心疼了。
连张居正都在忙着扫清首尾,更何况其他人,那可真就是一日三惊。
只不过让人没想到,这件事情很快就有了消息了。
经新任东厂厂公张鲸的调查,事情已经有了眉目了,是陈洪的亲信太监秦海干的。因为陈洪被冯保陷害到了东厂监狱里面,所以秦海毒死冯保为陈洪报仇。
事情的经过也很简单,在皇上将杏仁酥赏赐给冯保的时候,是秦海将杏仁酥端过去的,在这个过程之中,秦海给冯保下了毒,致使冯保丧命的。
这件事情与刺杀皇上没有关系,凶手就是想要刺杀冯保的。
消息一出来,无数人松了一口气,不是刺杀皇上就好。至于冯保死了,没什么人在意,反正死的是一个太监,死就死了。
宫里面的太监和宫女也跟着松了一口气,这件事情到此了结再好不过了。
冯保的死,有人怀念,但是没什么用,皇宫大内是什么地方,这里没人听你喊冤。
当然,无论是宫里还是宫外聪明人是有的,冯保之死结案过于草率,事情经过也过于荒诞,但是没人傻到站出来说。能够看破的人,那都是人精,深谙看破不说破的道理。
李太后在得到了张鲸的禀告,心里面跟着松了一口气。
张鲸说了,试吃的太监没事,那就证明下毒是在端上来这个过程之中进行的。端给皇上的正是试吃太监,没经过其让人的手,可以保证没问题。
于是怀疑是端给冯保的过程之中出了问题,自己就审问了秦海,结果就问出来了。
事情很合理,李太后没怀疑,只要不是刺杀自己的儿子,那就没什么大问题。不过李太后心里面也生气,这要是误伤了我的宝贝儿子,那可怎么办。
李太后那关过了,自然没人出来叽叽歪歪的,事情很快就有了结论。
陈洪发配南京充为净军,秦海处以极刑,雷声大雨点小,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王大臣那边,自然也过去了,王大臣在牢里面畏罪自杀了,事情也就不追究了。
高拱那边确认是冤枉的,撤掉锦衣卫,让高阁老好好的养老。
事情消弭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随着冬天的到来,天气渐冷,朱翊钧给学宫里面的学生放了假。自己除了每天锻炼身体,朱翊钧的注意力就放在了玻璃上面了。
玻璃已经烧出不少来了,只不过前面的质量不太好,全都被武清伯李伟拿去做大棚了。
如果放在后世用玻璃做蔬菜大棚肯定要被人骂的,但是那个时候有塑料,这个时候没有。蔬菜大棚就建在皇庄,武清伯李伟已经准备入冬之后大赚一笔了。
乾清宫。
武清伯李伟坐在椅子上,有些如坐针毡的意思。在他的不远处,外孙皇帝端着茶杯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大殿里面的气氛有些沉闷,武清伯李伟扭了扭屁股,实在是忍不住了。
“陛下,马上就过年了,咱们的玻璃器是不是该开始卖了?”
武清伯李伟有些委屈,依着他,玻璃器早就开卖了,怎么会等到现在。
“姥爷,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朱翊钧倒是不着急,笑着说道:“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尤其是做生意,那就更要想着抬高物品的价值。”
“准备完全一些,什么都能赚回来。”
伸手拿过几张纸,朱翊钧笑着说道:“这里面有一些东西,姥爷你拿回去让人做出来,只要你做出来了,咱们马上就开始卖玻璃,怎么样?”
李伟连忙将那张纸拿过来,脸上全都是笑容:“好好,我回去就安排人做。”
那些纸上面的东西其实也简单,有望远镜,当然是单筒的,还有就是镜子。当然,不是后世的镀银镜子,那东西在实验室里面少量弄一些还有可能,大批量生产不现实。
化学镀银法在这个时代做起来非常的困难,这种方法是将硝酸银溶于水中,加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并稀释成氢氧化银氨复盐,制成镀银液。
不说还原剂,单单是镀银液就能让化学镀银胎死腹中了。
不过还有一种简陋的方法,那就是用汞在玻璃上贴附锡箔的锡汞齐法
这种方法有害,但是却简单,能够大规模的生产。朱翊钧在后面详细的列举了如何控制对身体的伤害,不过朱翊钧也知道,这种方法必然会害到很多人。
可是朱翊钧也没办法,毕竟这种事情避免不了,后世发展经济都要以环境为代价。
经济和环境协同发展,那是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才有资本说的话,你连饭都吃不起,随时都要饿死了,还谈什么保护环境。朱翊钧能做的就是告诉姥爷,严格执行,他也会派出太监盯着。
“姥爷,生产镜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然会出人命的。”
“咱们的镜子都是钱,真出了人命,那会耽误生产的。”朱翊钧嘱咐武清伯李伟说道:“而且死的人多了,会出问题了,御史弹劾起来,很麻烦。”
武清伯李伟一摆手,笑着说道:“这个好办,那些危险的活,让囚犯来干。我会让人弄一些囚犯,这么做还能给衙门省一笔银子,何乐而不为。”
“干着活的都是自家的心腹人,我可舍不得让他们去送死。”
朱翊钧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点了点头:“那行吧!就这么定了。”
虽然朱翊钧答应了,但是他还是准备派人盯着,他觉得真要是规模大了,会出现买卖奴隶的事情。买卖奴隶这个时代倒是允许,可是逼良为奴就不行了。
“要废除贱籍啊!”
朱翊钧在心里面给自己的改革加了一条。
对于清朝的皇帝,朱翊钧佩服的不多,包括康熙和乾隆,但是有一位皇帝他是佩服的,他就是雍正。历史上就是雍正改革废除了贱籍,还实行了摊丁入亩。
只不过他死的太早了,很多东西没来得及做,到了乾隆就是崽卖爷田不心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