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153章 元春求和
贾赦自己也郁闷了好一阵子, 甚至情绪低到连膳食都不大用, 在房里一连窝了好几天不愿意见人。邢夫人自然难免被他迁怒, 被冷嘲热讽了一大通。幸好邢夫人早就习惯了贾赦的各种古怪脾气, 只是被训斥几句当不了什么的。事实上, 她只要一想起那天见到王夫人被按在璎华公主脚边哭的声嘶力竭, 史太君一脸凄惶的向她投来求救的目光, 她就亢奋的全身火热, 喝三杯凉水都降不下去的那种热血沸腾。
亢奋的邢夫人一直把这种状态维持到入宫,今年她和贾赦都没有借口了, 必须要入宫去给皇上拜年。璎华公主照例是不肯进宫去的,宁珊也报了病, 随意找了个受凉惊风的借口,太上皇一心惦记着璎华公主肚子里的孩子,巴不得这夫妻俩都养的好好的, 千万别影响了孩子,当下一口就准了。皇上憋了一肚子气,还想等宁珊和璎华公主入宫给他磕头的时候找补回来呢, 结果人家两口子面都不露, 他想出气都找不到地方。
幸而贾嫔的存在提醒了他,宁珊还有个十分看重的老子, 皇上一时犹豫不决, 不知道是应该捧一捧贾赦好让宁珊高兴呢, 还是狠狠踩一脚给自己出气。倒是元春决断的很快, 那日史太君一出护国公府的门就叫人设法传信入宫, 把她的“悲惨遭遇”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元春听了唯有苦笑,那一位长公主是谁都敢去招惹的吗?连皇上在她面前都要吃亏,曾经独霸盛宠的贵嫔也吃过她的巴掌,自己一个无宠无子的嫔,还敢如何?
非但不能帮她娘讨个说法,还得低声下气去赔不是,求着人家把这个茬儿揭过,千万别过完年继续找。故而,邢夫人才从皇后那里集体请完安出门,就一头雾水的被请去了凤藻宫,主位的庆妃敷衍两句就命人把她领去偏殿了。
这是邢夫人第二次见到元春。当初她嫁进门的时候,元春早就入宫了。后来即使在宫里混出头,可以让亲眷入宫探望,也从来没她的份儿,每次都是王夫人趾高气扬的入宫,然后回来就是一通得瑟。故而邢夫人第一次见元春就是省亲,而那会儿满心敬畏,实际上也没怎么看清楚。这一回邢夫人胆气壮了,倒是好生打量了一下。
只见元春虽然身穿符合时下喜庆气氛的宫装,头上却只戴了一对金丝偏凤簪,凤尾不过三条,比起省亲那日还要俭省许多,显见的是并不得宠。发髻也是低调的双环同心髻,不但没法跟皇后端庄大气的鸾凤凌云髻相比,就是主殿的庆妃也是华丽张扬的如意高寰髻,连身边的大宫女都梳着风姿绰约的流苏髻,越发对比的元春这里门前冷落了。
邢夫人心底暗暗咋舌,直感叹若是早知道元春在宫里是这般地位,去年她们也不用诚惶诚恐的被诈唬过去了,满心难受着还得给人赔笑脸。如今有人撑腰的邢夫人早忘了她当初的胆小怯懦了,只顾着埋怨王夫人的飞扬跋扈,顺带幸灾乐祸。
邢夫人不算有心机之人,那点子小想法,元春一打眼就看的出来,却也无可奈何,还得撑起热情招呼她,不着痕迹的说服她自家人的应该同心协力,而不是闹矛盾相互打压。可是这话不好说的太明确,若是让人知道了她娘家得罪了宁珊,她还有什么盼头了?如今她在宫里唯一的依仗就是宁珊早前拖人带的话,含糊的表示若她生了儿子会给予支持。如果不是还有这么一个盼头,元春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在宫里众人的嘲笑中坚强的活下去了。
如此隐晦的谈话邢夫人当然听不懂,但是元春对她笑脸相迎还是看得懂的,又有原先家中带去的抱琴和其他宫女毕恭毕敬的伺候,邢夫人不由得也飘了,架子也端出来了,句句话不离璎华公主。换言之,她也得瑟开了。
元春顺着话茬儿就谈起了璎华公主误会她母亲不恭的事情,放软了身段,说了几句近乎道歉的话,邢夫人更加得意洋洋,嘴里还只谦虚着,说她没法替璎华公主做主,明里暗里的说让元春自己去给璎华公主道歉。
元春就等着这话呢,闻言当即命抱琴去内室,取了一个简朴的信封出来,对邢夫人道:“我如今不能出宫,而长公主又不便入宫,故而还麻烦大伯母替我把这封信送给公主一观。”为了达成所愿,元春也是拼了,一介宫妃的架子都不要,直接对着邢夫人喊伯母,套起了近乎。
邢夫人虽然有些痴愚,却也知道“无事献殷勤”必有所图,一时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接。元春又鼓动道:“虽说咱们几家人都是亲戚,可也有个远近,将来奉养大伯母的终究是琏儿夫妻俩,说起来,我这里也有给凤表妹的节礼,索性一事不烦二主,都托了大伯母带过去吧。”说着,便让抱琴把早就准备好的打赏拿给邢夫人看。
邢夫人过去确实是出了名的“钱串子”,看在钱的份儿上,但凡不十分出格的事情都敢做。可现如今她不缺钱了,不说宁珊奉养贾赦的时候从来也不少她那一份月钱。单说自打璎华公主下嫁,京中所有上门讨好的贵妇送的东西都被璎华公主转手扔给她了,自己一件不留。敢上门求见璎华公主的都是三品以上的人家的主母,宗室王妃等等,没一个的身份是低于淑人的,送来的东西哪件不是精品?邢夫人如今早已称得上腰缠万贯,怎么可能还稀罕元春这里徒有其表的赏赐?
瞬间,还在犹豫的邢夫人又端了起来,满心的嫌弃:这些破玩意儿,拖我带去算怎么回事?那点子东西都不值得本夫人跑一趟的。当下,邢夫人矜持道:“按说替娘娘办事,不该推辞什么,只是我如今跟着老爷一道,不大有机会往那府里去了,娘娘既然要赏赐凤丫头,还是派个宫人去吧。至于给公主的信么,我便帮着转达一回,只是公主那里接不接的,我也不敢保证。”
那个华嬷嬷找的传话的老太监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有他主动联系元春的份儿,元春根本找不到人,而皇上又一直犯蠢,得罪了宁珊却不自知,导致宁珊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叫人传信入宫了。元春满心惶恐,生怕宁珊给了她希望却又突然甩手不管,因此只好趁着年下,命妇们入宫请安的时候,拜托邢夫人传信。她倒是有信心,邢夫人不敢毁了这信,定然会送到璎华公主手上,可是她不知道璎华公主看不看得懂,更不知道她会不会转告宁珊。只是这些忧心,她对谁也不能说,只得自己提心吊胆的等着。
宫中赐宴也就是那么回事,道道菜上桌都是凉的,还得奉承皇上,如今还有太上皇,说话且得小心着,没得捧了这个得罪了那个。自从太上皇禅位以来,每年入宫领宴都成了亲贵大臣们不可言说的伤痛,一般有些体统脸面或者地位不凡的,早都学会找借口不来了。而今下头坐着这些,都是推无可推,不得不硬着头皮给自己找消化不良的。
贾赦尤其郁闷,特别是想到这顿残羹冷饭吃完了,还得回去面对史太君,他就更加郁郁寡欢了。有一筷子没一筷子的挑着碗里的菜,搅和的稀烂,别人更加无法下箸了,幸亏也没人打算吃,便由着他祸祸。倒是前面一席,坐在众多宗室王爷下首的北静王阴阳怪气说了一句:“荣侯的眼界也高了,如今连宫里的席面都瞧不上了。”这话是暗指宁珊架子大,不敬皇室,纵得贾赦也蹬鼻子上脸了。
贾赦懒洋洋回道:“不敢当,倒是郡王,许久不见,风采依旧啊!”北静王的脸当即冷了,他这等徘徊在权利边缘之外还三丈远的异姓王,风采依旧算什么好话?简直就是在讽刺他多少年摸不着实权。尤其是今年,好不容易有了义忠郡王那么一个晋身的好台阶,却生生叫人拆了,北静王恨不能把那个出手弄死义忠郡王的茜香国女人拆了呢。
早知道那女人是这样的祸害,他们一家子当初何必费上几十年的功夫去跟茜香国联络?国被人破了不说,自己入宫一场也没折腾出多大风浪,还弄死了义忠一脉最后一根独苗,害他满心期盼都落了空。若不是太上皇出手把那女人弄死了,北静王也绝对会不惜暴露宫中埋藏的暗棋把她弄死。
贾赦灌了一肚子冷风,本来就不爱说话,偏那对谁都温文尔雅的北静王今晚说话一句比一句难听,尤其是一想到外面都盛传北静王好文采,喜欢结交才子,而近来最受他看重的就是政老二家的宝玉,贾赦就更加腻歪,打个眼色,示意贾珍帮他。
托福于龙禁尉副统领的身份,今晚贾珍也能在大殿外摸着一个席位,虽然连个遮挡都没有,生生的喝着冷风,但是对于贾珍来说,这也足够体面了。贾赦坐的位置要高一些,贾珍早就瞧见他叔了,热情的过来帮忙斟酒夹菜,伺候的比小太监们都尽心。如今见北静王怼他赦叔,贾珍也不乐意了。
仗着在宫里,谁都不敢大声喧哗,贾珍怼回去道:“听说我那堂弟宝玉甚是受郡王青睐,不知是也不是?只是我大胆,劝郡王一句,虽说有歹竹出好笋的可能性,但也有儿子随老子的说法,想那政老二爷,一辈子好读书也没念出个结果来,郡王还是别对宝玉抱太大希望的好。”说白了,贾珍就是在讽刺北静王眼瞎,招揽了一堆所谓才子,却也都是贾宝玉那个水平的,至今没见有人得功名,能跻身朝堂,这等门人,养再多有个屁用?
北静王一张面若好女的俊颜完全憋成了铁青色,还被上首的七王爷嘲笑道:“敢情是冻着了?要不要本王跟父皇求个情,让你去大殿里暖和暖和?”四王八公都是先太子的簇拥,即使先太子造反了,他们把自己摘个干净,却也没想过要支持七王爷这种当时还是小屁孩的皇子,这就导致七王爷不可能看这帮人顺眼,尤其是前几个月他那老子太上皇想越过儿子,直接支持义忠郡王那个倒霉孙子的时候,北静王没少上蹿下跳的跟着张罗,七王爷早恨得牙痒痒了。
若是义忠郡王仍旧活着,北静王也有底气跟七王爷叫板,可惜义忠郡王翘了辫子,而且还没留下个种,北静王有再多的雄心壮志都没法施展了,只好对七王爷低头。贾赦在后面看笑话看的贼开心,一个没忍住乐出声来,被七王爷听到,也怼了几句,这却是在迁怒宁珊不肯支持他了。
贾赦也知道,那七王爷就是嘴上找茬儿,实际上根本没胆子真的动他,当下只把七王爷的话当耳旁风,嘴上示弱一下,满心却都在无比骄傲自己祖坟上冒青烟,生出个好儿子来,甚至决定晚上回去祭祖的时候跟祖父祖母好好炫耀炫耀。虽然贾代善被贾史氏的枕头风吹得不待见他,但他这个大孙子当年也是祖父祖母的掌中宝,这种话不好让贾代善听,但说给祖父祖母指不定还能得个奖赏,入他梦里夸赞一番呢。
台下暗流涌动,台上也无法风平浪静。太上皇高居首位,如今连面子都不给皇上留了,公然让他坐了下首,这比刚退位的时候两皇并坐更加让皇上气闷,可惜这几年里愚蠢短视又贪财的形象被太上皇早年还算英明的形象反衬的越发明显,导致连御史们都不爱上书替他争取权益了。
而坐了首座,打了儿皇帝脸的太上皇也满心不爽,若是义忠郡王没死,指不定这时候他都能联合起老臣把这蠢货弄下去了,哪里还用看见这张膈应他的脸?再掐指一算,等璎华把孩子生了,养大到可以继承皇位的时候,他都老的快入土了,纵然能再度大权在握,可是又能风光几年呢?可是即使逼着整个太医院替他开方子保养,他终究也是上了年纪,不可能比下面那些风华正茂的儿子们活的长久。太上皇如今看自己的儿孙都很难顺眼了,或者说,看到所有比他年轻的人,都会刺痛他那颗越苍老越脆弱的心脏。
一场宫宴最终不冷不热的散场了,气氛从始至终维持在尴尬的让人想称病退席的水平上,虽然是年下,却硬是人人不敢露出一点笑容来,各个端庄严肃的不像参加除夕宴,倒像是来守灵的。故而,没到往年散场的时辰,太上皇就露出厌烦,众人都非常有眼色的磕头行礼告退了。皇上兀自憋了一肚子气,整场宫宴的主角都是太上皇,他从头到尾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捞到,这皇帝做的,还不如当皇子的时候顺心呢。
贾赦同样觉得这场宫宴十分不顺心,但是鉴于宫宴结束之后他就不得不去面对肯定要气疯了的史太君,他就巴不得再拖长一些才好。可惜天不遂人愿,最终,贾赦还是被贾珍殷勤服侍着,拉着一张老长的脸蹭进了马车。
史太君的确快要憋疯了,自打被璎华公主奚落了一顿,而宫中的大孙女却迟迟未能替她报仇以后,她就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判断是不是有误?二房这一家子到底值不值得她老太太拉下脸去帮扶?最终她到底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无上尊荣?
越想,她就越觉得赔本了,她堂堂一个超品诰命,过去都是各个王府的座上宾,便是入了宫,也能得个赐座的荣耀。可现在却沦落到陪着一家子白身跟着到处遭罪,如今更是被人当面羞辱到了头上,史太君堵的一口气死活上不来,若不是素日身体够好,指不定那天就过去了。至于王夫人比她受辱更甚则完全没被放在心上,一个犯了罪被剥夺诰命的儿媳妇罢了,便是生了娘娘,那也是无论如何都不配排不到她老太太前头去。
原本史太君觉得后悔了时候还想着,趁着过年,好生跟贾赦缓和缓和,把他的心再拢回来,将来也好图谋跟着他过去护国公府享福。结果贾赦一去不回,生生让她等到了年下,史太君这求和的心态也被拖成了想破口大骂的冲动。
故而,贾赦一进屋门,当头就迎来了一杯茶水,跟着就是厉声的喝骂:“你这孽种,眼里还有我没有?”
贾赦一脸的不耐烦,礼都不爱行了,直直挺着腰板回嘴道:“不敢当老太太这话,儿子我也是照章办事,怎么着,您老是觉得我应该在入宫领宴之前先跟您请示,得了允许再去呗?!”
史太君被噎住了,就算她心里是这么想的,也绝对不敢承认,当即就要开哭,却被贾珍一句话拦下了:“老太太,瞧着时辰也到了,咱们是不是先去祭祖啊?这不管怎么样,总没有叫祖宗等着的道理吧!”如今贾珍也是不爱忍着这老太太了,不就是仗着年级高,辈分大,就耍无赖么?今儿他珍大爷还就不伺候了,除夕是要祭祖的,有本事你去牌位前跟祖宗比年高辈大啊?
第154章 贾政外放
一个年, 举国上下都没过顺溜, 以至于开玺之后第一天上朝,气氛罕见的沉默, 皇上自己说了半天都没一个人接茬。
太上皇倒是更加罕见的没有跟着一起来听政, 听说是因为年下受了凉, 惊了风,不好起身, 正在大明宫里休养。这话大家基本都是不信的, 人人都在疯狂脑补两皇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不可言说的冲突, 是下毒还是暗杀?太上皇没出面是不是意味着这一场是皇上占了上风?
大臣们都忙着胡思乱想去了,自然没人有心思听皇上的激励,至于什么新一年要有新政策云云, 那也得上头拿出可靠的方案, 下头才好分派人去实施。这皇上要方案没方案, 要想法没想法,却指着底下人给他出主意, 帮他挣功劳,好让天下歌功颂德, 想的可真美!见过谁家大臣是那么大公无私的了?真能弄出业绩来, 他们还要替自己加官进爵呢。
那躲在大明宫里的太上皇也不是真的就消停了, 不管身上有没有病, 他这心里也是百爪挠心着呢。
当初宁珊从海疆回来的时候, 曾敬献了两样新种粮, 可惜他没放在心上。皇庄那群王八羔子见状, 便存心糊弄,导致产量极低,便被他忽视了。可谁承想,宁珊竟然把种粮免费发放给老百姓,让他们自己去推广种植。等太上皇从他六儿子口中得知的时候,京郊各县乃至临近的州府,竟是家家户户都种起了那新种粮,而且产量惊人。
原本往年的时候,每到冬日都会有各地报上缺衣少粮的折子,可今天京兆尹那里却是一片祥和,都没朝户部伸手要钱。及至京城周边几个州府各个都没汇报百姓缺粮,请求支援的折子以后,太上皇就不免起了疑心,私下里派六儿子出去一查才知道,原来这些没有冬日饥荒的地方竟然都是因为宁珊带回来的新种粮。
于是,就在七王爷还有闲情逸致去怼贾赦的时候,六王爷早就蹦着高儿的撺掇太上皇赶快把宁珊那里的种粮都收缴了,让他去推广呢。这是多好的博民心的机会啊,一旦做成了,让大兴百姓再无饥荒之虞,他便是民心所向了,到时候振臂一呼,举国感恩,还怕不能推翻老四吗?
比起太上皇和皇上都只盯着朝臣勋贵的做派,这位走民心路线的六王爷倒也勉强算的上是心怀百姓了,虽然说他的初衷也是为了自己,但总算想法还顾忌到了国民。太上皇就完全不这么想了,这时候把种粮推广开了,好名声也是在那儿皇帝身上,毕竟早就改了年号,到时候百姓们说起朝廷的好,记着的也只会是当今,谁还会特地去感恩太上皇呢?
故而,太上皇打的主意是防着当今知道这件事,反正宁珊那边也没有邀功的意思,那就索性再瞒个几年,等璎华的孩子能登基了,他这个上上皇代掌朝政的时候,才把这功德推广下去。到那时,他就可谓是功比三皇,德盖五帝,便是本朝□□也要落后他一步了。
越想越美的太上皇第一要紧的就是瞒住皇上,别让他发现了,为此,他不惜装病,错过了开年的头一次大朝会,也要把六王爷拘在身边,就怕这蠢货一个嘴快说出去,被儿皇帝察觉到。六王爷当然不知道他老爹的心思,只当是父皇开始重视起他来了,才带在身边指点,言语间的得意洋洋只恨得当今懊悔宫里没有另一个会下毒的茜香国嫔妃了,不然,他非把这群兄弟一个个都弄死在眼前不可。
一时想起下毒,倒是忆起另一件事。去年里闹腾了半年的义忠一系,听说有个私生女儿在外,嫁到了贾家,却被弄死,那贾元春便是以此邀功,得封嫔妃的。原本皇上早将这件事忘了,却在下毒一节上又想了起来,便过去凤藻宫,招了元春来问究竟。
毒死秦氏一事不是什么光彩的,虽然太上皇和当初的义忠郡王都没有追究责任,但总归元春心里是虚的,如今皇上问起来,她也不好十分说明,便都推到了家人头上。谁料,皇上心里既然起了毒死六王爷的念头,便不肯善罢甘休,只命元春去打听清楚,她家里究竟是谁有□□,谁有手段,怎么下毒,怎么掩饰,皆命元春一一弄清了来回话。
元春心中叫苦不迭,当初那贵嫔被赐死的时候,罪名宣扬的宫内宫外皆知,满朝文武没有不清楚内情的,甚至连民间都有各种传说流出。元春当然也知道,两下里一结合也就想明白了,皇上这是用顺了手,又想毒死哪一个呢,保不齐便是太上皇,她若代为出手,便是能得手,最终也难逃一个送命的结局。
可是皇上既然已经不要脸面的明着说了,便也是不容她拒绝的,不然也难逃一死。元春在宫中挣扎这么多年,当然不愿意不明不白的送了死,左右为难了许久,终是下定了决心。身为皇上的嫔妃,她便是向着太上皇也不会有好结果,既然如此,何不借此替自己挣一个前程?
元春遂派了可靠之人去回禀皇上,当初弄死秦氏,虽是祖母史太君的主意,但动手之人却是她母亲,更兼那□□是王家当年掌管海贸之时从外洋得来的,如今要用,也还需去王家寻。然而这话不能通过别人传递,需得王夫人亲自入宫,元春方能面授机宜。
然而王夫人获罪,被摘了敕命,不得入宫,元春便想着,或是她再度出宫省亲,或是给她母亲平反,抹去罪名,她方能行动。皇上不假思索的便要让她出宫去省亲,却被太上皇骂了回去。因为当下举国都在给先太子追封的悼帝服丧,太上皇为了将来扶持璎华的孩子登基顺利,便把这事看的格外重要,连宫中的选秀都停了,一切给追补丧仪让路,后宫嫔妃再去省亲,岂不是冲撞了?
皇上无法,便得想辙替王夫人抹去罪名,只是命妇晋升罢免都是皇后的工作,可皇后焉肯替旁的嫔妃做脸?元春便献策,只道皇上可以给她父亲贾政一个职位,届时她母亲便可妻以夫贵,得了新的敕命,自然便能入宫了。皇上想了想,觉得这法子不错,一个五六品的小官也是可以给媳妇请封的,而太上皇也不会看重这个,当下便同意了,只说择日就给贾政封官。
贾政在家赋闲了几年,日日长吁短叹,感慨报国无门,终于天上掉了回馅饼,竟突然被皇上点名,因去年江南一带发了几处水患,糟蹋了一些民生,贾政便被点为粮道,奉命去查看赈济。这等小官,太上皇果然没有过问,皇上的圣旨顺顺利利的传了出去。一时间大观园里人人赶着称颂,史太君也收了不久前才觉得后悔的念头,一门心思的开始盘算小儿子总算是转了运,今年从四品,明年就正四品,后年越级升三品,之后找找老亲的关系,让谁保个本,推举他入阁,这才是她贾史氏一手养大的儿子该有的人生。
王夫人也是欢欣不已,这贾政总算又有了官职,她的诰命也该回来了,而且当初被申饬剥夺的是个从五品的宜人,如今她也该更进一步,得个恭人的诰命了吧。
贾赦因为这个元宵,元春得了脸,从宫里给大观园赐了节礼,正在不爽,而今一听贾赦竟然被钦点为粮道,非但有了实缺,竟然还比之前被罢免的工部员外郎高了,顿时跳了起来,一叠声的蹦着在屋里大骂。
宁珊也觉得奇怪,不知道新皇看中了贾政什么,也想不清一直折腾着找人递话给他的贾元春又凭什么突然得了青眼。只是他惯知那一家子都是骨头极轻的,有点儿好事儿就能得瑟的尽人皆知,倒也不急着去打听,横竖他们自己也会吹出去。
可贾赦却不愿意干等着,他到如今正式挂着的职位还是从五品的兵部员外郎呢,一个三品的衔儿还是虚的,是替儿子巡视京畿大营才捡的。如今政老二成了粮道,岂不是要跃到他的头上去了?贾赦什么都能忍,就是不能忍贾政再超过他一次,当下就围着宁珊闹腾,只说让他去找太上皇,把贾政撤了才行。
贾琏是来报讯的,贾元春给贾家赏元宵节礼,也是给了贾琏两口子的,甚至贾赦和邢夫人也是有份儿的,只是人家没稀得要,而贾元春也没胆子让人去护国公府宣赏。贾琏本来是被凤姐儿嘱托着,过来问一声,看老爷和太太打算怎么安置那份赏赐,是送过去瞧瞧呢,还是他们收到库里完事儿。结果还没出门,就听隔壁欢天喜地的开始闹腾,一打听才知道,是贾政得了个官职,正举家狂欢呢。
跟贾赦一样,有事儿就找宁珊这个美德被贾琏很好的继承了下来,如今爷俩儿都愁眉苦脸的杵在宁珊面前,一人一句设想着宫中元春得宠,恩及贾政,附带大观园之后可能会对他们造成的不可逆转之恶果。
宁珊听了一阵子就觉得无聊了,这爷俩都不是饱读诗书之人,没什么墨水的坏处就是说话容易重复,听一阵子就没兴趣了。宁珊懒洋洋开口道:“不过一个从四品罢了,你一个正四品还怕他?若是敢给你摆架子,你就把官服穿上,他立马就得给你行礼。”
贾琏得到了安慰,贾赦的脸却更加皱巴了:“那你老子我怎么办?”难道要等政老二穿上官服跟他炫耀吗?
宁珊瞟了他一眼,甚是惊讶这个年怎么把贾赦的脑子都过没了:“官服不够你不会穿爵袍凑吗?超品侯爷,让他跪着都不敢蹲着。”
贾赦皱着脸拿手拍大腿,跌足道:“在旁的地方倒也罢了,去办差怎么办?我总不能穿着爵袍去兵部点卯啊?那不是找抽呢么?”做人的眼力见儿贾赦还是有的,穿着爵袍去办公,知道的是明白他要踩政老二,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去兵部砸场子了呢,以后还怎么混日子?
贾琏心里有了底,脑子也开始转了:“老爷不用担心,儿子打听了,那粮道的差事是要出京的,二老爷也没多少机会朝上朝下的转悠着碍您老的眼。”
贾赦仍旧不开心:“没多少是多少?横竖还是有的不是么?哼,老子就是不高兴看政老二给我得瑟。”说完,一脸期待的望向宁珊,琏二就是个坑爹的货,但大儿子不一样,那是给爹撑腰提气的。
第155章 贾赦升官
宁珊不负他所望的给了一个承诺:“等过几天我找人替你保个本, 看看能不能往上挪挪吧!”说起来傻爹这个兵部员外郎做的也算不错,最起码没过错, 连年考评也都混的不差,而且听说跟部里上上下下都能打成一片, 端的是个好人缘, 应该不难找到肯替他保本的人,便是难也不要紧,挪出兵部就是了,换到刑部, 他的地盘,还愁安排不了一个傻爹?
贾赦终于把脸抹平,欢天喜地的走了。贾琏却坐着没动, 凑近宁珊问道:“大哥, 何必搭上人情去帮父亲升官?只消把京郊那些庄子的新种粮报上去,还愁上头不赏吗?”若是大哥不爱自己出风头,也可以用父亲的名义啊, 这么一来加官进爵不是手到擒来?何必搭上一份人情呢?需知,这人情债是最麻烦的了。贾琏觉得这完全不符合大哥一贯的做事风格,故而好奇发问。
宁珊没理他,悠悠沉思,想起年前, 刘姥姥突然跑进城, 还带着几大坛子腌菜做掩饰, 给他汇报说他们村里并附近许多村子, 都被人调查了,来的都是挺傲慢的官老爷似的人物,打听他们今秋的种粮来源,收成几何。刘姥姥见那些人面上不善,看着没有一丝喜色,反而他们说的越好,对方脸色就越差,当下心里打了个突,本能的觉得不是什么好事儿,因此顾不得寒冬腊月的就跑了来,而且还机灵的没忘了带上腌菜做借口。
重谢过刘姥姥之后,宁珊也派了自己从军中带回来的探马出身的亲兵去查看了一番,虽然没有准确找到六王爷头上去,但大致也弄清了那些官老爷们的来路,果然是宫中出身,有几个内监的特征都没好生掩饰,村里的乡民们没见过世面可能不认得,但宁珊的亲兵怎么可能认不出内监来?当下连模样都画出来了,专程送去给华嬷嬷鉴定过,好几个是早年内务府里打过交道的,位置还不低,后来没在宫里出现,约莫就是被太上皇藏起来,留作暗棋了。
让刘姥姥帮忙推广新种粮的时候宁珊就预测过两皇可能会有的反应,那新皇估摸着也就是把功劳据为己有,以此宣扬一下自己治下的功德;而太上皇肯定不会让新皇如愿以偿,绝对要横加干涉,但不论如何,两皇挣口碑,必然少不了两派的人马一道口沫横飞,闹上十天半个月,肯定会有耳目灵通的大臣去打听究竟,到时候,这新种粮也就算被推广出去了。
本来宁珊以为太上皇会趁着新年后的第一次大朝会宣扬出来,先声夺人,却不料,新年一过,太上皇连着几日都没有出现,若非宫中老太监传出消息说太上皇绝无生病中毒之状,宁珊都要怀疑太上皇是不是被新皇孤注一掷给干掉了。
可这人若是活的好好的,怎么会放过这么大一桩好处?宁珊一时也想不到太上皇是等着计算他儿子呢,不由得便想偏了方向,越琢磨越歪,就更加不知究竟了。只是太上皇的为人如何不说,头脑还是不坏的,若是弄不清内情,宁珊也不敢盲目出手,免得惹祸上身,故而,这新种粮的好处,就在双方互猜互疑的默契下,顺顺利利的被隐瞒住了。
因为不能用这个给傻爹邀功,宁珊也只好选了自己不喜欢的欠人情一途,索性这个人情也欠不了太大,日后举手之劳就能还上,因此有些麻烦也可以忍下的。当即,宁珊就写了封信,托贾琏去户部的时候给顶头上司钱瑾送过去。这钱尚书终于熬到可以致仕的年纪了,瞧他平日里的精明,多半是不会继续夹在两皇之间苦苦支撑,多半是借此脱身而去,走之前,托他给傻爹说几句好话,日后卖一个人情给他,互惠互利,料想他应是不会拒绝的。
钱瑾果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他本来也不是太上皇的传统老牌心腹出身,只是因为家里有个老姑奶奶在太上皇的后宫里,虽然地位不高,也没有儿子,但太上皇退位后急于抓权,便把他也抓进来了。钱瑾趁着这几年没少捞钱,如今自觉捞的也差不多了,便打算功成身退了。
盖因他并不看好如今这个朝廷,新皇昏庸无能但占据正统名分,也有人追随,太上皇虽退位却依旧死抓权柄不放,老牌势力拥护,势力不低,但终究年迈,看不到太大的前景。钱瑾出身平平却也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最终混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也是个人精似的人物了,这般乱世前兆,他还是早退早安心。
故而,一到年龄,钱瑾就毫不迟疑的递了折子乞求告老,新皇当然乐意把他弄走给自己人腾地方,虽然他现在根本没有几个够资格的自己人,而太上皇虽然不满,却也知道钱瑾年纪不小了,而且这几年越发油滑,已经渐渐不能倚靠了,便也没大反对。钱瑾得以顺利拿到了批准,只待今科的新举子选出来,上一批庶吉士散馆,有人顶缺了,他便可以还乡了。
上一批庶吉士还是新皇即位后第一次开恩科选□□的,在新皇眼里妥妥的都是自己人,他盼这批人散馆盼了三年了,今年终于到了日子,再加上太上皇至今没有上朝,据说连春闱的殿试都没怎么插手,新皇只觉开心不已,登基这些年了,终于算是有个顺利的开年了,只盼这一年都能这么顺心的渡过。
钱瑾看准了新皇心情不错的时候,试探性的递了个折子,是保举贾琏的。虽然他答应卖宁珊一个面子推举一下贾赦,那也得循序渐进着来,毕竟俩人没什么来往,突然就保荐一个出了名的老纨绔,看着也太不像样了,但是贾琏不一样。
贾琏这两年在户部干的不错,能力不俗,也会做人,帮他挪一挪位置,户部里不太会有人不同意。至于贾赦,把贾琏挪上去了,再把他挪到贾琏现在的位置上,也算升职了。至于贾赦在儿子手下做事会不会郁闷,钱瑾表示这并不归他管。而且也不是没有先例,毕竟宁珊当初就是在自己管着兵部的时候把贾赦弄进来的。
提拔贾琏的折子在新皇那里卡住了,但不甘寂寞的太上皇随后就知道了,派人过去把新皇骂了一顿,扣上了自己的私玺,果断同意了。贾琏一跃而上,成了正三品的右侍郎,空下来的四品郎中,被钱瑾这个尚书一言堂的决定了要给贾赦,还是跨部要过来的。
兵部尚书相当不舍得把贾赦让给户部,有这个老吉祥物在,他们在禁军里头都多了几条路子,更别提有个护短的宁珊正坐镇刑部呢,这谁家还没几个不肖子孙的,迟早有求到刑部头上的时候,留着贾赦,求情都比别人有底气。
然而贾赦自己挺乐意去户部的,就算在儿子手下,也比政老二品级高了。兵部尚书一听这理由,立马就上了折子,把贾赦狠狠夸奖了一通,然后要给他升职到郎中上,也是正四品,而且还能很好的避开父子俩在一个部里,还是子职高过父职,听上去不甚和谐。
钱瑾很巧妙的跟兵部的大老粗们玩儿了一个心眼,顺顺利利就帮贾赦升了职,让宁珊欠了自己一个人情,还没影响到自己今年退休。宁珊知道了不过一笑,钱瑾固然狡猾,但他也不是好糊弄的,老家伙转了道手,虽然也让傻爹达成目的了,但这人情的水分也小了不少,倒也省心。
于是,就在贾政满心欢喜的到吏部去领新官服和官印的时候,一眼便瞧见户部左侍郎跟前站着的贾赦,手里正捧着簇新的云雁补服,而左侍郎笑容满面,拍着他的肩膀不断夸赞。
贾政的眼珠子当即就红了,凭什么贾赦那个老纨绔能跟他一起升官?贾赦正志得意满,忽然感到身后有一道扎人的视线刺过来,不爽的回头一看,顿时笑了:“诶呦,这不是政老二吗?”
贾政强忍怒气,拱手道:“政见过兄长,见过侍郎大人。”刚要继续表达自己是来领官服和官印的,就见刚才对着贾赦笑的如春风拂面的左侍郎一脸严肃又捎带不耐烦的转身拿起一个布包,“噗通”一声掷到贾政跟前,冷声道:“去签个名,拿了快走。”贾赦贱嗖嗖的笑容如春雨般湿润的盛放在脸上,贾政的脸则很有层次感的涨红了。
如此鲜明的对比,对政老二的虐待度不亚于樱华公主给王夫人的深刻打击,脆弱的政二老爷完全接受不了,踉跄着掩面而去,甚至都忘了捡起他渴盼已久的官服和官印。贾赦跟吏部左侍郎套够了近乎,方才假惺惺替贾政道歉道:“我这个弟弟最是不懂规矩礼仪的,侍郎大人别见怪,我回去自当教导于他。”
左侍郎微笑着又狠夸了贾赦一通,随后亲自送出门去。贾赦拎着两个包裹,昂首挺胸走到街上,把贾政那份甩手扔给小厮,自己宝贝的抱着自己那一套,兴高采烈道:“驾车,去大观园。”
赶车的长随吆喝的倍儿响亮:“郎中老爷您坐好嘞!”
贾赦一高兴,扯下腰间荷包丢出车门去:“好小子,赏你了!”
兴冲冲跑去大观园,羞辱了贾政一番,尽管为此挨了史太君一顿唾骂,甚至还威胁要赏他拐棍子,但贾赦依旧十分开心,反正他人生的追求也只剩下这么一点了,只要政老二不舒服,他就特别舒服。
贾赦自己也郁闷了好一阵子, 甚至情绪低到连膳食都不大用, 在房里一连窝了好几天不愿意见人。邢夫人自然难免被他迁怒, 被冷嘲热讽了一大通。幸好邢夫人早就习惯了贾赦的各种古怪脾气, 只是被训斥几句当不了什么的。事实上, 她只要一想起那天见到王夫人被按在璎华公主脚边哭的声嘶力竭, 史太君一脸凄惶的向她投来求救的目光, 她就亢奋的全身火热, 喝三杯凉水都降不下去的那种热血沸腾。
亢奋的邢夫人一直把这种状态维持到入宫,今年她和贾赦都没有借口了, 必须要入宫去给皇上拜年。璎华公主照例是不肯进宫去的,宁珊也报了病, 随意找了个受凉惊风的借口,太上皇一心惦记着璎华公主肚子里的孩子,巴不得这夫妻俩都养的好好的, 千万别影响了孩子,当下一口就准了。皇上憋了一肚子气,还想等宁珊和璎华公主入宫给他磕头的时候找补回来呢, 结果人家两口子面都不露, 他想出气都找不到地方。
幸而贾嫔的存在提醒了他,宁珊还有个十分看重的老子, 皇上一时犹豫不决, 不知道是应该捧一捧贾赦好让宁珊高兴呢, 还是狠狠踩一脚给自己出气。倒是元春决断的很快, 那日史太君一出护国公府的门就叫人设法传信入宫, 把她的“悲惨遭遇”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元春听了唯有苦笑,那一位长公主是谁都敢去招惹的吗?连皇上在她面前都要吃亏,曾经独霸盛宠的贵嫔也吃过她的巴掌,自己一个无宠无子的嫔,还敢如何?
非但不能帮她娘讨个说法,还得低声下气去赔不是,求着人家把这个茬儿揭过,千万别过完年继续找。故而,邢夫人才从皇后那里集体请完安出门,就一头雾水的被请去了凤藻宫,主位的庆妃敷衍两句就命人把她领去偏殿了。
这是邢夫人第二次见到元春。当初她嫁进门的时候,元春早就入宫了。后来即使在宫里混出头,可以让亲眷入宫探望,也从来没她的份儿,每次都是王夫人趾高气扬的入宫,然后回来就是一通得瑟。故而邢夫人第一次见元春就是省亲,而那会儿满心敬畏,实际上也没怎么看清楚。这一回邢夫人胆气壮了,倒是好生打量了一下。
只见元春虽然身穿符合时下喜庆气氛的宫装,头上却只戴了一对金丝偏凤簪,凤尾不过三条,比起省亲那日还要俭省许多,显见的是并不得宠。发髻也是低调的双环同心髻,不但没法跟皇后端庄大气的鸾凤凌云髻相比,就是主殿的庆妃也是华丽张扬的如意高寰髻,连身边的大宫女都梳着风姿绰约的流苏髻,越发对比的元春这里门前冷落了。
邢夫人心底暗暗咋舌,直感叹若是早知道元春在宫里是这般地位,去年她们也不用诚惶诚恐的被诈唬过去了,满心难受着还得给人赔笑脸。如今有人撑腰的邢夫人早忘了她当初的胆小怯懦了,只顾着埋怨王夫人的飞扬跋扈,顺带幸灾乐祸。
邢夫人不算有心机之人,那点子小想法,元春一打眼就看的出来,却也无可奈何,还得撑起热情招呼她,不着痕迹的说服她自家人的应该同心协力,而不是闹矛盾相互打压。可是这话不好说的太明确,若是让人知道了她娘家得罪了宁珊,她还有什么盼头了?如今她在宫里唯一的依仗就是宁珊早前拖人带的话,含糊的表示若她生了儿子会给予支持。如果不是还有这么一个盼头,元春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在宫里众人的嘲笑中坚强的活下去了。
如此隐晦的谈话邢夫人当然听不懂,但是元春对她笑脸相迎还是看得懂的,又有原先家中带去的抱琴和其他宫女毕恭毕敬的伺候,邢夫人不由得也飘了,架子也端出来了,句句话不离璎华公主。换言之,她也得瑟开了。
元春顺着话茬儿就谈起了璎华公主误会她母亲不恭的事情,放软了身段,说了几句近乎道歉的话,邢夫人更加得意洋洋,嘴里还只谦虚着,说她没法替璎华公主做主,明里暗里的说让元春自己去给璎华公主道歉。
元春就等着这话呢,闻言当即命抱琴去内室,取了一个简朴的信封出来,对邢夫人道:“我如今不能出宫,而长公主又不便入宫,故而还麻烦大伯母替我把这封信送给公主一观。”为了达成所愿,元春也是拼了,一介宫妃的架子都不要,直接对着邢夫人喊伯母,套起了近乎。
邢夫人虽然有些痴愚,却也知道“无事献殷勤”必有所图,一时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接。元春又鼓动道:“虽说咱们几家人都是亲戚,可也有个远近,将来奉养大伯母的终究是琏儿夫妻俩,说起来,我这里也有给凤表妹的节礼,索性一事不烦二主,都托了大伯母带过去吧。”说着,便让抱琴把早就准备好的打赏拿给邢夫人看。
邢夫人过去确实是出了名的“钱串子”,看在钱的份儿上,但凡不十分出格的事情都敢做。可现如今她不缺钱了,不说宁珊奉养贾赦的时候从来也不少她那一份月钱。单说自打璎华公主下嫁,京中所有上门讨好的贵妇送的东西都被璎华公主转手扔给她了,自己一件不留。敢上门求见璎华公主的都是三品以上的人家的主母,宗室王妃等等,没一个的身份是低于淑人的,送来的东西哪件不是精品?邢夫人如今早已称得上腰缠万贯,怎么可能还稀罕元春这里徒有其表的赏赐?
瞬间,还在犹豫的邢夫人又端了起来,满心的嫌弃:这些破玩意儿,拖我带去算怎么回事?那点子东西都不值得本夫人跑一趟的。当下,邢夫人矜持道:“按说替娘娘办事,不该推辞什么,只是我如今跟着老爷一道,不大有机会往那府里去了,娘娘既然要赏赐凤丫头,还是派个宫人去吧。至于给公主的信么,我便帮着转达一回,只是公主那里接不接的,我也不敢保证。”
那个华嬷嬷找的传话的老太监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有他主动联系元春的份儿,元春根本找不到人,而皇上又一直犯蠢,得罪了宁珊却不自知,导致宁珊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叫人传信入宫了。元春满心惶恐,生怕宁珊给了她希望却又突然甩手不管,因此只好趁着年下,命妇们入宫请安的时候,拜托邢夫人传信。她倒是有信心,邢夫人不敢毁了这信,定然会送到璎华公主手上,可是她不知道璎华公主看不看得懂,更不知道她会不会转告宁珊。只是这些忧心,她对谁也不能说,只得自己提心吊胆的等着。
宫中赐宴也就是那么回事,道道菜上桌都是凉的,还得奉承皇上,如今还有太上皇,说话且得小心着,没得捧了这个得罪了那个。自从太上皇禅位以来,每年入宫领宴都成了亲贵大臣们不可言说的伤痛,一般有些体统脸面或者地位不凡的,早都学会找借口不来了。而今下头坐着这些,都是推无可推,不得不硬着头皮给自己找消化不良的。
贾赦尤其郁闷,特别是想到这顿残羹冷饭吃完了,还得回去面对史太君,他就更加郁郁寡欢了。有一筷子没一筷子的挑着碗里的菜,搅和的稀烂,别人更加无法下箸了,幸亏也没人打算吃,便由着他祸祸。倒是前面一席,坐在众多宗室王爷下首的北静王阴阳怪气说了一句:“荣侯的眼界也高了,如今连宫里的席面都瞧不上了。”这话是暗指宁珊架子大,不敬皇室,纵得贾赦也蹬鼻子上脸了。
贾赦懒洋洋回道:“不敢当,倒是郡王,许久不见,风采依旧啊!”北静王的脸当即冷了,他这等徘徊在权利边缘之外还三丈远的异姓王,风采依旧算什么好话?简直就是在讽刺他多少年摸不着实权。尤其是今年,好不容易有了义忠郡王那么一个晋身的好台阶,却生生叫人拆了,北静王恨不能把那个出手弄死义忠郡王的茜香国女人拆了呢。
早知道那女人是这样的祸害,他们一家子当初何必费上几十年的功夫去跟茜香国联络?国被人破了不说,自己入宫一场也没折腾出多大风浪,还弄死了义忠一脉最后一根独苗,害他满心期盼都落了空。若不是太上皇出手把那女人弄死了,北静王也绝对会不惜暴露宫中埋藏的暗棋把她弄死。
贾赦灌了一肚子冷风,本来就不爱说话,偏那对谁都温文尔雅的北静王今晚说话一句比一句难听,尤其是一想到外面都盛传北静王好文采,喜欢结交才子,而近来最受他看重的就是政老二家的宝玉,贾赦就更加腻歪,打个眼色,示意贾珍帮他。
托福于龙禁尉副统领的身份,今晚贾珍也能在大殿外摸着一个席位,虽然连个遮挡都没有,生生的喝着冷风,但是对于贾珍来说,这也足够体面了。贾赦坐的位置要高一些,贾珍早就瞧见他叔了,热情的过来帮忙斟酒夹菜,伺候的比小太监们都尽心。如今见北静王怼他赦叔,贾珍也不乐意了。
仗着在宫里,谁都不敢大声喧哗,贾珍怼回去道:“听说我那堂弟宝玉甚是受郡王青睐,不知是也不是?只是我大胆,劝郡王一句,虽说有歹竹出好笋的可能性,但也有儿子随老子的说法,想那政老二爷,一辈子好读书也没念出个结果来,郡王还是别对宝玉抱太大希望的好。”说白了,贾珍就是在讽刺北静王眼瞎,招揽了一堆所谓才子,却也都是贾宝玉那个水平的,至今没见有人得功名,能跻身朝堂,这等门人,养再多有个屁用?
北静王一张面若好女的俊颜完全憋成了铁青色,还被上首的七王爷嘲笑道:“敢情是冻着了?要不要本王跟父皇求个情,让你去大殿里暖和暖和?”四王八公都是先太子的簇拥,即使先太子造反了,他们把自己摘个干净,却也没想过要支持七王爷这种当时还是小屁孩的皇子,这就导致七王爷不可能看这帮人顺眼,尤其是前几个月他那老子太上皇想越过儿子,直接支持义忠郡王那个倒霉孙子的时候,北静王没少上蹿下跳的跟着张罗,七王爷早恨得牙痒痒了。
若是义忠郡王仍旧活着,北静王也有底气跟七王爷叫板,可惜义忠郡王翘了辫子,而且还没留下个种,北静王有再多的雄心壮志都没法施展了,只好对七王爷低头。贾赦在后面看笑话看的贼开心,一个没忍住乐出声来,被七王爷听到,也怼了几句,这却是在迁怒宁珊不肯支持他了。
贾赦也知道,那七王爷就是嘴上找茬儿,实际上根本没胆子真的动他,当下只把七王爷的话当耳旁风,嘴上示弱一下,满心却都在无比骄傲自己祖坟上冒青烟,生出个好儿子来,甚至决定晚上回去祭祖的时候跟祖父祖母好好炫耀炫耀。虽然贾代善被贾史氏的枕头风吹得不待见他,但他这个大孙子当年也是祖父祖母的掌中宝,这种话不好让贾代善听,但说给祖父祖母指不定还能得个奖赏,入他梦里夸赞一番呢。
台下暗流涌动,台上也无法风平浪静。太上皇高居首位,如今连面子都不给皇上留了,公然让他坐了下首,这比刚退位的时候两皇并坐更加让皇上气闷,可惜这几年里愚蠢短视又贪财的形象被太上皇早年还算英明的形象反衬的越发明显,导致连御史们都不爱上书替他争取权益了。
而坐了首座,打了儿皇帝脸的太上皇也满心不爽,若是义忠郡王没死,指不定这时候他都能联合起老臣把这蠢货弄下去了,哪里还用看见这张膈应他的脸?再掐指一算,等璎华把孩子生了,养大到可以继承皇位的时候,他都老的快入土了,纵然能再度大权在握,可是又能风光几年呢?可是即使逼着整个太医院替他开方子保养,他终究也是上了年纪,不可能比下面那些风华正茂的儿子们活的长久。太上皇如今看自己的儿孙都很难顺眼了,或者说,看到所有比他年轻的人,都会刺痛他那颗越苍老越脆弱的心脏。
一场宫宴最终不冷不热的散场了,气氛从始至终维持在尴尬的让人想称病退席的水平上,虽然是年下,却硬是人人不敢露出一点笑容来,各个端庄严肃的不像参加除夕宴,倒像是来守灵的。故而,没到往年散场的时辰,太上皇就露出厌烦,众人都非常有眼色的磕头行礼告退了。皇上兀自憋了一肚子气,整场宫宴的主角都是太上皇,他从头到尾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捞到,这皇帝做的,还不如当皇子的时候顺心呢。
贾赦同样觉得这场宫宴十分不顺心,但是鉴于宫宴结束之后他就不得不去面对肯定要气疯了的史太君,他就巴不得再拖长一些才好。可惜天不遂人愿,最终,贾赦还是被贾珍殷勤服侍着,拉着一张老长的脸蹭进了马车。
史太君的确快要憋疯了,自打被璎华公主奚落了一顿,而宫中的大孙女却迟迟未能替她报仇以后,她就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判断是不是有误?二房这一家子到底值不值得她老太太拉下脸去帮扶?最终她到底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无上尊荣?
越想,她就越觉得赔本了,她堂堂一个超品诰命,过去都是各个王府的座上宾,便是入了宫,也能得个赐座的荣耀。可现在却沦落到陪着一家子白身跟着到处遭罪,如今更是被人当面羞辱到了头上,史太君堵的一口气死活上不来,若不是素日身体够好,指不定那天就过去了。至于王夫人比她受辱更甚则完全没被放在心上,一个犯了罪被剥夺诰命的儿媳妇罢了,便是生了娘娘,那也是无论如何都不配排不到她老太太前头去。
原本史太君觉得后悔了时候还想着,趁着过年,好生跟贾赦缓和缓和,把他的心再拢回来,将来也好图谋跟着他过去护国公府享福。结果贾赦一去不回,生生让她等到了年下,史太君这求和的心态也被拖成了想破口大骂的冲动。
故而,贾赦一进屋门,当头就迎来了一杯茶水,跟着就是厉声的喝骂:“你这孽种,眼里还有我没有?”
贾赦一脸的不耐烦,礼都不爱行了,直直挺着腰板回嘴道:“不敢当老太太这话,儿子我也是照章办事,怎么着,您老是觉得我应该在入宫领宴之前先跟您请示,得了允许再去呗?!”
史太君被噎住了,就算她心里是这么想的,也绝对不敢承认,当即就要开哭,却被贾珍一句话拦下了:“老太太,瞧着时辰也到了,咱们是不是先去祭祖啊?这不管怎么样,总没有叫祖宗等着的道理吧!”如今贾珍也是不爱忍着这老太太了,不就是仗着年级高,辈分大,就耍无赖么?今儿他珍大爷还就不伺候了,除夕是要祭祖的,有本事你去牌位前跟祖宗比年高辈大啊?
第154章 贾政外放
一个年, 举国上下都没过顺溜, 以至于开玺之后第一天上朝,气氛罕见的沉默, 皇上自己说了半天都没一个人接茬。
太上皇倒是更加罕见的没有跟着一起来听政, 听说是因为年下受了凉, 惊了风,不好起身, 正在大明宫里休养。这话大家基本都是不信的, 人人都在疯狂脑补两皇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不可言说的冲突, 是下毒还是暗杀?太上皇没出面是不是意味着这一场是皇上占了上风?
大臣们都忙着胡思乱想去了,自然没人有心思听皇上的激励,至于什么新一年要有新政策云云, 那也得上头拿出可靠的方案, 下头才好分派人去实施。这皇上要方案没方案, 要想法没想法,却指着底下人给他出主意, 帮他挣功劳,好让天下歌功颂德, 想的可真美!见过谁家大臣是那么大公无私的了?真能弄出业绩来, 他们还要替自己加官进爵呢。
那躲在大明宫里的太上皇也不是真的就消停了, 不管身上有没有病, 他这心里也是百爪挠心着呢。
当初宁珊从海疆回来的时候, 曾敬献了两样新种粮, 可惜他没放在心上。皇庄那群王八羔子见状, 便存心糊弄,导致产量极低,便被他忽视了。可谁承想,宁珊竟然把种粮免费发放给老百姓,让他们自己去推广种植。等太上皇从他六儿子口中得知的时候,京郊各县乃至临近的州府,竟是家家户户都种起了那新种粮,而且产量惊人。
原本往年的时候,每到冬日都会有各地报上缺衣少粮的折子,可今天京兆尹那里却是一片祥和,都没朝户部伸手要钱。及至京城周边几个州府各个都没汇报百姓缺粮,请求支援的折子以后,太上皇就不免起了疑心,私下里派六儿子出去一查才知道,原来这些没有冬日饥荒的地方竟然都是因为宁珊带回来的新种粮。
于是,就在七王爷还有闲情逸致去怼贾赦的时候,六王爷早就蹦着高儿的撺掇太上皇赶快把宁珊那里的种粮都收缴了,让他去推广呢。这是多好的博民心的机会啊,一旦做成了,让大兴百姓再无饥荒之虞,他便是民心所向了,到时候振臂一呼,举国感恩,还怕不能推翻老四吗?
比起太上皇和皇上都只盯着朝臣勋贵的做派,这位走民心路线的六王爷倒也勉强算的上是心怀百姓了,虽然说他的初衷也是为了自己,但总算想法还顾忌到了国民。太上皇就完全不这么想了,这时候把种粮推广开了,好名声也是在那儿皇帝身上,毕竟早就改了年号,到时候百姓们说起朝廷的好,记着的也只会是当今,谁还会特地去感恩太上皇呢?
故而,太上皇打的主意是防着当今知道这件事,反正宁珊那边也没有邀功的意思,那就索性再瞒个几年,等璎华的孩子能登基了,他这个上上皇代掌朝政的时候,才把这功德推广下去。到那时,他就可谓是功比三皇,德盖五帝,便是本朝□□也要落后他一步了。
越想越美的太上皇第一要紧的就是瞒住皇上,别让他发现了,为此,他不惜装病,错过了开年的头一次大朝会,也要把六王爷拘在身边,就怕这蠢货一个嘴快说出去,被儿皇帝察觉到。六王爷当然不知道他老爹的心思,只当是父皇开始重视起他来了,才带在身边指点,言语间的得意洋洋只恨得当今懊悔宫里没有另一个会下毒的茜香国嫔妃了,不然,他非把这群兄弟一个个都弄死在眼前不可。
一时想起下毒,倒是忆起另一件事。去年里闹腾了半年的义忠一系,听说有个私生女儿在外,嫁到了贾家,却被弄死,那贾元春便是以此邀功,得封嫔妃的。原本皇上早将这件事忘了,却在下毒一节上又想了起来,便过去凤藻宫,招了元春来问究竟。
毒死秦氏一事不是什么光彩的,虽然太上皇和当初的义忠郡王都没有追究责任,但总归元春心里是虚的,如今皇上问起来,她也不好十分说明,便都推到了家人头上。谁料,皇上心里既然起了毒死六王爷的念头,便不肯善罢甘休,只命元春去打听清楚,她家里究竟是谁有□□,谁有手段,怎么下毒,怎么掩饰,皆命元春一一弄清了来回话。
元春心中叫苦不迭,当初那贵嫔被赐死的时候,罪名宣扬的宫内宫外皆知,满朝文武没有不清楚内情的,甚至连民间都有各种传说流出。元春当然也知道,两下里一结合也就想明白了,皇上这是用顺了手,又想毒死哪一个呢,保不齐便是太上皇,她若代为出手,便是能得手,最终也难逃一个送命的结局。
可是皇上既然已经不要脸面的明着说了,便也是不容她拒绝的,不然也难逃一死。元春在宫中挣扎这么多年,当然不愿意不明不白的送了死,左右为难了许久,终是下定了决心。身为皇上的嫔妃,她便是向着太上皇也不会有好结果,既然如此,何不借此替自己挣一个前程?
元春遂派了可靠之人去回禀皇上,当初弄死秦氏,虽是祖母史太君的主意,但动手之人却是她母亲,更兼那□□是王家当年掌管海贸之时从外洋得来的,如今要用,也还需去王家寻。然而这话不能通过别人传递,需得王夫人亲自入宫,元春方能面授机宜。
然而王夫人获罪,被摘了敕命,不得入宫,元春便想着,或是她再度出宫省亲,或是给她母亲平反,抹去罪名,她方能行动。皇上不假思索的便要让她出宫去省亲,却被太上皇骂了回去。因为当下举国都在给先太子追封的悼帝服丧,太上皇为了将来扶持璎华的孩子登基顺利,便把这事看的格外重要,连宫中的选秀都停了,一切给追补丧仪让路,后宫嫔妃再去省亲,岂不是冲撞了?
皇上无法,便得想辙替王夫人抹去罪名,只是命妇晋升罢免都是皇后的工作,可皇后焉肯替旁的嫔妃做脸?元春便献策,只道皇上可以给她父亲贾政一个职位,届时她母亲便可妻以夫贵,得了新的敕命,自然便能入宫了。皇上想了想,觉得这法子不错,一个五六品的小官也是可以给媳妇请封的,而太上皇也不会看重这个,当下便同意了,只说择日就给贾政封官。
贾政在家赋闲了几年,日日长吁短叹,感慨报国无门,终于天上掉了回馅饼,竟突然被皇上点名,因去年江南一带发了几处水患,糟蹋了一些民生,贾政便被点为粮道,奉命去查看赈济。这等小官,太上皇果然没有过问,皇上的圣旨顺顺利利的传了出去。一时间大观园里人人赶着称颂,史太君也收了不久前才觉得后悔的念头,一门心思的开始盘算小儿子总算是转了运,今年从四品,明年就正四品,后年越级升三品,之后找找老亲的关系,让谁保个本,推举他入阁,这才是她贾史氏一手养大的儿子该有的人生。
王夫人也是欢欣不已,这贾政总算又有了官职,她的诰命也该回来了,而且当初被申饬剥夺的是个从五品的宜人,如今她也该更进一步,得个恭人的诰命了吧。
贾赦因为这个元宵,元春得了脸,从宫里给大观园赐了节礼,正在不爽,而今一听贾赦竟然被钦点为粮道,非但有了实缺,竟然还比之前被罢免的工部员外郎高了,顿时跳了起来,一叠声的蹦着在屋里大骂。
宁珊也觉得奇怪,不知道新皇看中了贾政什么,也想不清一直折腾着找人递话给他的贾元春又凭什么突然得了青眼。只是他惯知那一家子都是骨头极轻的,有点儿好事儿就能得瑟的尽人皆知,倒也不急着去打听,横竖他们自己也会吹出去。
可贾赦却不愿意干等着,他到如今正式挂着的职位还是从五品的兵部员外郎呢,一个三品的衔儿还是虚的,是替儿子巡视京畿大营才捡的。如今政老二成了粮道,岂不是要跃到他的头上去了?贾赦什么都能忍,就是不能忍贾政再超过他一次,当下就围着宁珊闹腾,只说让他去找太上皇,把贾政撤了才行。
贾琏是来报讯的,贾元春给贾家赏元宵节礼,也是给了贾琏两口子的,甚至贾赦和邢夫人也是有份儿的,只是人家没稀得要,而贾元春也没胆子让人去护国公府宣赏。贾琏本来是被凤姐儿嘱托着,过来问一声,看老爷和太太打算怎么安置那份赏赐,是送过去瞧瞧呢,还是他们收到库里完事儿。结果还没出门,就听隔壁欢天喜地的开始闹腾,一打听才知道,是贾政得了个官职,正举家狂欢呢。
跟贾赦一样,有事儿就找宁珊这个美德被贾琏很好的继承了下来,如今爷俩儿都愁眉苦脸的杵在宁珊面前,一人一句设想着宫中元春得宠,恩及贾政,附带大观园之后可能会对他们造成的不可逆转之恶果。
宁珊听了一阵子就觉得无聊了,这爷俩都不是饱读诗书之人,没什么墨水的坏处就是说话容易重复,听一阵子就没兴趣了。宁珊懒洋洋开口道:“不过一个从四品罢了,你一个正四品还怕他?若是敢给你摆架子,你就把官服穿上,他立马就得给你行礼。”
贾琏得到了安慰,贾赦的脸却更加皱巴了:“那你老子我怎么办?”难道要等政老二穿上官服跟他炫耀吗?
宁珊瞟了他一眼,甚是惊讶这个年怎么把贾赦的脑子都过没了:“官服不够你不会穿爵袍凑吗?超品侯爷,让他跪着都不敢蹲着。”
贾赦皱着脸拿手拍大腿,跌足道:“在旁的地方倒也罢了,去办差怎么办?我总不能穿着爵袍去兵部点卯啊?那不是找抽呢么?”做人的眼力见儿贾赦还是有的,穿着爵袍去办公,知道的是明白他要踩政老二,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去兵部砸场子了呢,以后还怎么混日子?
贾琏心里有了底,脑子也开始转了:“老爷不用担心,儿子打听了,那粮道的差事是要出京的,二老爷也没多少机会朝上朝下的转悠着碍您老的眼。”
贾赦仍旧不开心:“没多少是多少?横竖还是有的不是么?哼,老子就是不高兴看政老二给我得瑟。”说完,一脸期待的望向宁珊,琏二就是个坑爹的货,但大儿子不一样,那是给爹撑腰提气的。
第155章 贾赦升官
宁珊不负他所望的给了一个承诺:“等过几天我找人替你保个本, 看看能不能往上挪挪吧!”说起来傻爹这个兵部员外郎做的也算不错,最起码没过错, 连年考评也都混的不差,而且听说跟部里上上下下都能打成一片, 端的是个好人缘, 应该不难找到肯替他保本的人,便是难也不要紧,挪出兵部就是了,换到刑部, 他的地盘,还愁安排不了一个傻爹?
贾赦终于把脸抹平,欢天喜地的走了。贾琏却坐着没动, 凑近宁珊问道:“大哥, 何必搭上人情去帮父亲升官?只消把京郊那些庄子的新种粮报上去,还愁上头不赏吗?”若是大哥不爱自己出风头,也可以用父亲的名义啊, 这么一来加官进爵不是手到擒来?何必搭上一份人情呢?需知,这人情债是最麻烦的了。贾琏觉得这完全不符合大哥一贯的做事风格,故而好奇发问。
宁珊没理他,悠悠沉思,想起年前, 刘姥姥突然跑进城, 还带着几大坛子腌菜做掩饰, 给他汇报说他们村里并附近许多村子, 都被人调查了,来的都是挺傲慢的官老爷似的人物,打听他们今秋的种粮来源,收成几何。刘姥姥见那些人面上不善,看着没有一丝喜色,反而他们说的越好,对方脸色就越差,当下心里打了个突,本能的觉得不是什么好事儿,因此顾不得寒冬腊月的就跑了来,而且还机灵的没忘了带上腌菜做借口。
重谢过刘姥姥之后,宁珊也派了自己从军中带回来的探马出身的亲兵去查看了一番,虽然没有准确找到六王爷头上去,但大致也弄清了那些官老爷们的来路,果然是宫中出身,有几个内监的特征都没好生掩饰,村里的乡民们没见过世面可能不认得,但宁珊的亲兵怎么可能认不出内监来?当下连模样都画出来了,专程送去给华嬷嬷鉴定过,好几个是早年内务府里打过交道的,位置还不低,后来没在宫里出现,约莫就是被太上皇藏起来,留作暗棋了。
让刘姥姥帮忙推广新种粮的时候宁珊就预测过两皇可能会有的反应,那新皇估摸着也就是把功劳据为己有,以此宣扬一下自己治下的功德;而太上皇肯定不会让新皇如愿以偿,绝对要横加干涉,但不论如何,两皇挣口碑,必然少不了两派的人马一道口沫横飞,闹上十天半个月,肯定会有耳目灵通的大臣去打听究竟,到时候,这新种粮也就算被推广出去了。
本来宁珊以为太上皇会趁着新年后的第一次大朝会宣扬出来,先声夺人,却不料,新年一过,太上皇连着几日都没有出现,若非宫中老太监传出消息说太上皇绝无生病中毒之状,宁珊都要怀疑太上皇是不是被新皇孤注一掷给干掉了。
可这人若是活的好好的,怎么会放过这么大一桩好处?宁珊一时也想不到太上皇是等着计算他儿子呢,不由得便想偏了方向,越琢磨越歪,就更加不知究竟了。只是太上皇的为人如何不说,头脑还是不坏的,若是弄不清内情,宁珊也不敢盲目出手,免得惹祸上身,故而,这新种粮的好处,就在双方互猜互疑的默契下,顺顺利利的被隐瞒住了。
因为不能用这个给傻爹邀功,宁珊也只好选了自己不喜欢的欠人情一途,索性这个人情也欠不了太大,日后举手之劳就能还上,因此有些麻烦也可以忍下的。当即,宁珊就写了封信,托贾琏去户部的时候给顶头上司钱瑾送过去。这钱尚书终于熬到可以致仕的年纪了,瞧他平日里的精明,多半是不会继续夹在两皇之间苦苦支撑,多半是借此脱身而去,走之前,托他给傻爹说几句好话,日后卖一个人情给他,互惠互利,料想他应是不会拒绝的。
钱瑾果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他本来也不是太上皇的传统老牌心腹出身,只是因为家里有个老姑奶奶在太上皇的后宫里,虽然地位不高,也没有儿子,但太上皇退位后急于抓权,便把他也抓进来了。钱瑾趁着这几年没少捞钱,如今自觉捞的也差不多了,便打算功成身退了。
盖因他并不看好如今这个朝廷,新皇昏庸无能但占据正统名分,也有人追随,太上皇虽退位却依旧死抓权柄不放,老牌势力拥护,势力不低,但终究年迈,看不到太大的前景。钱瑾出身平平却也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最终混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也是个人精似的人物了,这般乱世前兆,他还是早退早安心。
故而,一到年龄,钱瑾就毫不迟疑的递了折子乞求告老,新皇当然乐意把他弄走给自己人腾地方,虽然他现在根本没有几个够资格的自己人,而太上皇虽然不满,却也知道钱瑾年纪不小了,而且这几年越发油滑,已经渐渐不能倚靠了,便也没大反对。钱瑾得以顺利拿到了批准,只待今科的新举子选出来,上一批庶吉士散馆,有人顶缺了,他便可以还乡了。
上一批庶吉士还是新皇即位后第一次开恩科选□□的,在新皇眼里妥妥的都是自己人,他盼这批人散馆盼了三年了,今年终于到了日子,再加上太上皇至今没有上朝,据说连春闱的殿试都没怎么插手,新皇只觉开心不已,登基这些年了,终于算是有个顺利的开年了,只盼这一年都能这么顺心的渡过。
钱瑾看准了新皇心情不错的时候,试探性的递了个折子,是保举贾琏的。虽然他答应卖宁珊一个面子推举一下贾赦,那也得循序渐进着来,毕竟俩人没什么来往,突然就保荐一个出了名的老纨绔,看着也太不像样了,但是贾琏不一样。
贾琏这两年在户部干的不错,能力不俗,也会做人,帮他挪一挪位置,户部里不太会有人不同意。至于贾赦,把贾琏挪上去了,再把他挪到贾琏现在的位置上,也算升职了。至于贾赦在儿子手下做事会不会郁闷,钱瑾表示这并不归他管。而且也不是没有先例,毕竟宁珊当初就是在自己管着兵部的时候把贾赦弄进来的。
提拔贾琏的折子在新皇那里卡住了,但不甘寂寞的太上皇随后就知道了,派人过去把新皇骂了一顿,扣上了自己的私玺,果断同意了。贾琏一跃而上,成了正三品的右侍郎,空下来的四品郎中,被钱瑾这个尚书一言堂的决定了要给贾赦,还是跨部要过来的。
兵部尚书相当不舍得把贾赦让给户部,有这个老吉祥物在,他们在禁军里头都多了几条路子,更别提有个护短的宁珊正坐镇刑部呢,这谁家还没几个不肖子孙的,迟早有求到刑部头上的时候,留着贾赦,求情都比别人有底气。
然而贾赦自己挺乐意去户部的,就算在儿子手下,也比政老二品级高了。兵部尚书一听这理由,立马就上了折子,把贾赦狠狠夸奖了一通,然后要给他升职到郎中上,也是正四品,而且还能很好的避开父子俩在一个部里,还是子职高过父职,听上去不甚和谐。
钱瑾很巧妙的跟兵部的大老粗们玩儿了一个心眼,顺顺利利就帮贾赦升了职,让宁珊欠了自己一个人情,还没影响到自己今年退休。宁珊知道了不过一笑,钱瑾固然狡猾,但他也不是好糊弄的,老家伙转了道手,虽然也让傻爹达成目的了,但这人情的水分也小了不少,倒也省心。
于是,就在贾政满心欢喜的到吏部去领新官服和官印的时候,一眼便瞧见户部左侍郎跟前站着的贾赦,手里正捧着簇新的云雁补服,而左侍郎笑容满面,拍着他的肩膀不断夸赞。
贾政的眼珠子当即就红了,凭什么贾赦那个老纨绔能跟他一起升官?贾赦正志得意满,忽然感到身后有一道扎人的视线刺过来,不爽的回头一看,顿时笑了:“诶呦,这不是政老二吗?”
贾政强忍怒气,拱手道:“政见过兄长,见过侍郎大人。”刚要继续表达自己是来领官服和官印的,就见刚才对着贾赦笑的如春风拂面的左侍郎一脸严肃又捎带不耐烦的转身拿起一个布包,“噗通”一声掷到贾政跟前,冷声道:“去签个名,拿了快走。”贾赦贱嗖嗖的笑容如春雨般湿润的盛放在脸上,贾政的脸则很有层次感的涨红了。
如此鲜明的对比,对政老二的虐待度不亚于樱华公主给王夫人的深刻打击,脆弱的政二老爷完全接受不了,踉跄着掩面而去,甚至都忘了捡起他渴盼已久的官服和官印。贾赦跟吏部左侍郎套够了近乎,方才假惺惺替贾政道歉道:“我这个弟弟最是不懂规矩礼仪的,侍郎大人别见怪,我回去自当教导于他。”
左侍郎微笑着又狠夸了贾赦一通,随后亲自送出门去。贾赦拎着两个包裹,昂首挺胸走到街上,把贾政那份甩手扔给小厮,自己宝贝的抱着自己那一套,兴高采烈道:“驾车,去大观园。”
赶车的长随吆喝的倍儿响亮:“郎中老爷您坐好嘞!”
贾赦一高兴,扯下腰间荷包丢出车门去:“好小子,赏你了!”
兴冲冲跑去大观园,羞辱了贾政一番,尽管为此挨了史太君一顿唾骂,甚至还威胁要赏他拐棍子,但贾赦依旧十分开心,反正他人生的追求也只剩下这么一点了,只要政老二不舒服,他就特别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