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鹤翔军失去鹤川岭以北的半郡之地,势力范围及人丁规模就都只有武威军的一半了。
  元月二十六日,太尉府就正式颁布符诏,除了防区调整外,两国进奏使还私下约定,鹤川岭以北的宗族包括大量的降兵降将,包括丁爽等池山县地方武官在内,都可以自愿选择归附董氏,鹤翔军不得阻拦,也不得派人刺杀报复;而有一部分被俘宗族、将领要选择南归,鹤翔军可以出资赎回,武威军也不得加以阻拦。
  这样的和议条件,对武威军自然是极有利的,也能赶在北域冰雪融化之前,将鹤川岭到池山一带的局面稳定下来,将防御重心转到西北方向上。
  此次进入燕京的使命达到,元月二十八日,陈烈就直接随同葛玄乔返回河西,但都护府新的诏令也已经传到燕京,董潘将接任进奏使一职,正式留驻燕京,而一千道衙兵精锐也会随董潘留在燕京。
  葛玄乔、陈烈、苏原等人,没有太多的将卒、弟子随同,他们在燕京就直接踏上数头灵禽冲天而起,很快就消逝在云端。
  秦潼关山难渡,陈海他们进燕京走了近一个月,但对于翱翔云宵的巨禽而已,可能就只需要两三天,就能返回河西了;而以葛玄乔雄厚的真元法力,直接飞回太微山都行。
  ……
  “陈海你此番应能入学宫修行,大概不会随时都留守梅坞堡,但京畿风云变幻,谁也不清楚什么时候会发生些事情,你要指定一个人常驻梅坞堡以防万一。”
  葛玄乔、陈烈走后,河西在燕京的诸多事就正式以董潘为首进行处理,董潘就直接跟陈海说一些事情。
  除了一千道衙兵精锐外,昭阳亭侯府两百精锐扈兵,在陈海的统领下,以及今后留在燕京游历、修行的太微宗弟子,都需要接受董潘的节制。
  陈海心想大都护将军董良命令董潘率一千道衙兵精锐留在燕京,必然是有用意的,而董潘这时候要求他指定一人常驻梅坞堡,想必也是方便能随时调用昭阳亭侯府驻守在桃花坞的两百扈兵精锐。
  陈海考虑到周钧不会随时留在桃花坞,便说道:
  “末将会令吴蒙随时率两队精骑留守桃花坞,以便能随时听候董帅的调遣!”
  不管陈族内部是否有矛盾,也不管大都护将军府是否有人在打压舅父陈烈,但河西始终是共同进退的一个整体,董氏才是他们真正的核心。
  陈海原本是想利用手里这两百扈骑做镖行买卖,但目前看来董氏还是想在燕京错乱复杂的形势里分一杯羹,他就需要在桃花坞留下足够的人手,以便董潘能随时调用。
  “好!”
  董潘不知道陈烈走之后有没有额外的吩咐,他此前还有些担心陈海桀骜不驯,未必事事会听从他的安排,此时见陈海答应得干脆,也就稍稍放下心来,请陈海以及董宁等为葛陈二人送行的弟子、将校都到大厅里说话。
  河西大都护府早就在燕京设了马场,设马场总管负责此事,每年都有近千头青狡良驹以及数万匹各种良马通过马场出售,为河西换取必要的资源,规模要比桃花坞蓄存在的马匹多得多。
  马场总管杜峻峰,明窍境初期修为,是太微宗护法长老杜尚之子,时年四十一岁,早早就被派出来独当一面。
  不过,之后马场及马场自杜峻峰以下三四百好手,都要归董潘节制。
  而陈海他们此时所在的这座宅院,也在西城洪武大街上,距离药师园镖行就四五百步远,原先是杜峻峰的府邸,但从今往后会直接改为河西进奏使府,以便董潘能就近联络燕京的权宦。
  到大厅里坐下,董潘首先梳理河西人马在燕京的人手安排。
  梅坞堡与桃花堡紧挨着,可以视为一个整体。一千道衙兵主力不可能随随便便进燕京城,就只能由将有宿武校尉关雄统领,驻守那里;陈海不在桃花堡期间,指定吴蒙代他统领昭阳亭侯府的两百扈卫,也归关雄节制。
  马场这边以杜峻峰为首;而药师园兵甲铺、镖行都是昭阳亭侯府的私属产业,有什么事情会彼此招应,但不会受这边直接管辖。
  另外一个极重要的场合,就是燕京东城外的梅渚学宫。
  照以往的比例,太微宗这次大约能有三四十弟子能通过闱选,正式进入学宫修行,但其他弟子也可以以游学的名义,暂时留在学宫。
  三百弟子加上扈卫侍从,有七八百人,而且还绝大多数人还有辟灵境的修为,燕京真要发生什么事情,这七八百多人与千余道衙兵混编,战力之强实不容任何一方忽视。
  越城郡主董宁的地位最高,但修行之时未必就有太多的精力分出来。董潘派出另一名明窍境初期女修裴晋华,随同越城郡主董宁进入学宫。
  裴晋华除了贴身保护越城郡主董宁之外,就是要太微宗留在学宫的弟子,都受她节制。
  “请问董帅,我们在学宫修行,与其他宗门的弟子交往,可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的?”到大厅里,就有人直接问道。
  能坐在这个大厅里的,都是最有希望望通过学宫闱选的人,在太微宗的地位不低,自然也不傻,这时候多少对燕京当前的局势都有了解。
  大家心里都清楚河西大都护府在燕京看上去只有两三千人可用,但虎贲八军号称有百万雄军,能与道衙兵精锐相提并论的,也就三五万人而已。
  关键之时,他们两三千人组织好,还是能发挥些作用的。
  现在燕京文武大臣都分为两个派系暗中角力,学宫里的祭酒教习以及诸多弟子都是来自诸宗诸族,也都是带有立场的,那大家在学宫里与其他弟子交往,亲疏之别就有讲究了。
  “这个倒也无妨,大家只需要记住,你们都是河西的子弟就行了。”董潘说道。
  见董潘并不拘大家在学宫与别人交往,陈海心里暗想,董氏到底什么打算,在益天帝与太子赢丹之间到底会选择谁支持,或许还停留在待价而沽的阶段吧,或许就连舅父陈烈都未必清楚能揣摩透董氏心思,他此时的地位只能算是低微,暂时更无需为这事头痛。
  即便董氏不小心站错了队,只要董氏的根本在河西不垮掉,他们留在燕京也不怕会受到血腥清洗。
  闲聊片晌,董宁等其他人就告辞离去。
  诸多弟子要么直接住在学宫里,要么在燕京城另有住处,有事才需要跟董潘这边联络;董潘临了又将陈海、周钧、吴蒙他们留下来说话。
  “你们在桃花坞用流民开采石料、砍伐木料修建坞堡甚好,后续可以再向梅坞堡供应石料、木料,我就不再额外安排了。此时,你那边或许还要派些匠师指导流民修筑拦河大坝,也便于掌握他们的动向……”董潘额外提醒道。
  “末将知道。”陈海点头应道,看不出董潘相貌粗犷,心思却是细腻,早就将桃花坞的动向都掌握得一清二楚,看来大都护将军留董潘在京中,是知人尚用。
  既然董潘鼓励他们与流民保持更密切的联系,而且还想用流民为梅坞堡供应石料、木料,陈海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自然是都答应下来。
  第121章 姚氏族人
  “葛师叔他们回去,那几十辆铜车都留了下来,你可以挑六辆过去编入军中……”
  这次进燕京,共有四十多乘大小车辆随行,绝大多数都炼有小型的防御法阵,防御力极强,可用作冲锋陷阵或结阵自守的战车。
  这些车辆有一些会用作董潘、越城郡主董宁及杜晋华等人的出行车辇,大多数也是作为战车留在梅坞堡备用。
  董潘这时候调六辆战车给陈海,一方面是希望昭阳亭侯府的这批人手能真正听他调用,一方面也是要加强昭阳亭侯府这批精锐的战力。
  虽然一路同行进燕京,但陈海与董潘没有什么接触,没想到董潘出手竟然如此大方,想到一件事,说道:“梅坞堡、桃花坞都濒临秋野河,又与楚江相通,或可挑选几辆战车,改造成小型战船,要是有水匪从秋野河来犯,我们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哦,”听陈海这么说,董潘也有些兴趣,但他们这边没有现成的匠师可用,问道,“要怎么改?”
  董潘起初对陈海也不甚在意,还是在葛玄乔与陈玄真那番棋局之后,才让手下打听陈海的事情,包括奇袭池山城诸多细节。
  再看近一个月来,看陈海在桃花坞练兵及流民暗中交往的情形,董潘确认陈海并非徒有武勇的赌徒。
  道衙兵诸将或许都勇于作战,却没有几人能应对燕京诡异多变的局面,杜峻峰虽然受命监管河西大都护府在燕京所设的马场多年,对京畿形势了如指掌,却也未必会事事听他所用,董潘就想着陈海此人看似地位微末,却还是有能倚重的地方。
  陈海不管董潘怎么想他,在燕京还是要尽可能配合好董潘的工作,说道:
  “战车所炼入的阵法,都在底部,这部分车厢可以密闭起来作为船体的一部分,然而再将车厢顶部打开,改造小型造船不算有多难……”
  秋野河及楚江上的船舶极多,但坚固能抵挡巨力冲击的战船,却只有虎贲八军的水师才有。
  真要有强敌从秋野河来犯,道衙兵精锐是可以征用民船作战,但在激烈的战事里,坚木所造的民船很容易就被打散架,到时候道衙兵不管有多强的战力,也都会被淹入水底,而辟灵境的将校也只能仓促逃上岸。
  不擅水战,实是惯于大漠雄岭征战的武威军的短柄,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尽数弥补,但陈海觉得梅坞堡那边有必要改造几艘坚固的战船防范于未然。
  “行,我就将那几辆辎重车调给你改造战船!”董潘说道。
  昭阳亭侯府要在桃花坞建铸造场,这次就有两名辟灵境匠师、十数名通玄境匠工一起过来,这却是董潘手里暂时都还没有的资源。
  “好的!”陈海答应道,心想有董潘的支持,他就可能从流民里招蓦上百精壮补充桃花坞及铸造场人手的不足了。
  董潘又说了一些勉励修行的话,才放陈海他们告辞离去。
  ……
  兵甲铺距离进奏使府就四五百米,陈海、周钧、吴蒙三人刚走出进奏使府才百十米,就有一辆马车疾驰而来。
  两匹乌鳞马拖拽马车,车辙飞速压过街石,发出雷鸣般的轰然巨响,速度快到惊人,吓得洪武大街上的车马行人慌乱避让,一路过去鸡飞狗跳。
  燕京城禁止车马疾行,有一名受到惊吓的行人破口大骂,但车辕前并肩坐着两位驾车的马夫,扬起手里的鞭子劈空就暴抽过去。
  鞭子不长,根本不可能直接抽中十数丈外的行人,但就在鞭子像灵蛇舒展的一瞬,一道青色鞭影脱鞭而去,就抽得那行人满地打滚,厚厚的棉衣都被抽烂,后背脊留一道鲜血淋漓的鞭痕。
  一根普通马鞭竟是件法宝,那些受惊是的行人都敢怒不敢言,再加上很快就有看清马车底座镌刻有京郡八族姚氏特有的飞燕徽标,更不敢说什么。
  异姓不得封王,是大燕帝国高祖开国时就立下的规矩,但位比王公、食邑十万户以上的郡侯之族,大燕帝国数千年来共分封了上百家,迄今仅有三十六家还保留实封之地,便是燕州权柄最重的三十六王侯之族。
  说是郡侯,实封之地通常只有一府数县,但经过数代甚至十数代人经营,这些王侯之族通常都能以实封之地为根基,控制更为庞大、广阔的势力范围,以致当地的郡府官员,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董氏自董良以下,二十余人封侯,真正封邑加起来也说两府十数县而已,但已经将河西三郡牢牢控制在手里。
  而严格说来,三十六王侯之族,又分为两类,一是以姚、屠等氏为首的京郡八族,一是以武威侯董氏、鹤翔侯黄氏为首的边郡强潘。
  姚、屠等京郡八族,封地都在京畿附近,实际控制的地盘,比统治河西三郡的武威侯重氏要差得多,毕竟帝族不可能允许京畿附近的郡府都被异姓分割干净,但帝国中枢的诸部大臣以及虎贲八军的将领,都主要来自京郡八族。
  近几百年来,燕州差不多形成京郡八族控制朝政、外郡强潘控制边郡的格局,在帝权隆盛之时,京郡八族的地位还要更强势一些。
  飞驰而过的马车精铜底座上刻有姚氏的飞燕标识,京郡八族在燕京城也有普通宗宦及外郡强潘所没有的特权,两名御车的车夫都有辟灵境的修为,可见车里所坐的人必是姚氏的重要人物。
  陈海与周钧、吴蒙都默默的退到一旁,让马车横行而去,他们还不能跟京郡八族的子弟在燕京城里比横。
  人家才是真正的地头强龙。
  炼有阵法牵动天地元气的马车华丽无比,直接在河西进奏使府前停下来,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与一名气宇轩昂的青年走下车。
  这两人似乎感应到陈海他们的气机,在踏入进奏使府之前都侧头过来看了一眼。
  姚启泰与姚轩父子!
  姚兴被驱逐出姚氏,记忆也被人为抹除掉一部分,对燕京的记忆变得支离破碎、模糊不清,但陈海此时也认得走下马车的姚启泰、姚轩父子。姚启泰是姚氏嫡支修炼到明窍境巅峰的强者,以姚氏宗谱算起,姚启泰是陈海只隔了两代的堂叔。
  陈海到河西后,废体重修的缘故,身材在两年多时间里就拔高了一大截,脸膛臃浮、又伤痕累累,再加上他蓄了络腮胡子没剃,与被放逐之前的姚兴在容貌上变化极大,姚启泰打量了两眼就转过头去,显然是半点都没有认出他来。
  姚轩却是颇有礼数朝这边颔首而笑,但是姚轩也可没有认出他来,陈海猜知姚轩必是看到他们从董潘的府邸走出来,知道他们是太微宗的弟子,才表现得如此有礼数。
  “要不是他们横行街头,却真以为他们是知礼数的翩翩君子呢!”吴蒙对姚轩也无法好奇,看着他们走入进奏使府,压着声音讥笑道,“不过看他年纪这么轻,就能感知我们在看他们,怕已经是辟灵境巅峰,即将开辟祖窍识海了。”
  周钧也为姚轩的年轻震惊,估猜他可能也说二十三四岁的样子,而他与吴蒙也算是天资极其出众的,今年都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踏入识海神通境界。
  陈海冷笑一下,姚兴作为旁系子弟,十四岁就踏入辟灵境,甚至在二十岁之前就有望开辟识海,在姚氏招来姚轩等子弟多少嫉恨,他还能从姚兴支离破碎的模糊记忆深刻感受到。
  陈海即便不记得姚兴到底犯下什么大错才不容于姚氏,但不管他犯下什么错,落到那样的下场,也与他在姚氏深被嫉恨有关。
  姚兴太出色了,以致将嫡支子弟的光荣都掩盖了,谁想容他?
  “姚氏这时候找上董潘,是做什么?”周钧不知道陈海心里在想什么,他此时为另一个困惑不解,问道。
  京郡八族里,是有不少子弟明确表示支持太子赢丹继续执行或建言太子赢丹还政于益天帝,但除了太子妃许氏一族真正都站到太子赢丹这边外,其他七族的家主态度都还是模糊不清的。
  更多无非两边下注,不管太子赢丹或益天帝谁最后获胜,七族的地位都稳如泰山,只有少数牵连极深的子弟会被清除出去,但都无碍七族的大局。
  姚氏这时候派出重要人物造访董潘,可能是试探武威军的意态,但倘若姚氏都没有决定押注哪一边,又何需试探董氏到底是支持益天帝或太子赢丹?
  陈海微微一叹,也许是下意识害怕自身的秘密暴露,他有意排斥与姚氏接触,这会儿微微一叹,说道:“可能是持续一年多的帝权之争,已经有些端倪了吧!”
  周钧猜想也可能是如此,但这些事与他们底层子弟实在没有什么关系,董氏一旦做出决定,他们只有跟着冲锋陷阵的命。
  陈海也不去管太多,诸多事暂告一段落,他与周钧回镖局收拾收拾,就要直接搬入学宫馆舍,应付即将来临的学宫闱选。
  第122章 神陵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