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果然,有了她的话之后,虽然天气还是那么热,大家期盼的雨一直没有落下来,但李婶三人的脸色都镇定许多,再也没有恍惚的模样了。
除了族里头买的粮食,姜氏还让李婶每次出去买菜都带一些回来,不拘是什么粮食,大米,小米,豆子之类的都可以,凡是能填饱肚子放的久的,每次都稍稍买一些。
李婶也是个机灵的,每次买的种类多但数量少,倒是并不引人注意,隔几天还会换一个地方,把小心翼翼发挥到淋漓尽致。
别小看这每天买回来的粮食,一天天的累积下来,居然堆满了好几大缸,李婶买菜的篮子越来越大,显然一天天上涨的粮价让她有些不安。
章家并没有粮库,姜氏跟孙氏一商量,把最靠后的院子腾了出来藏粮食,这地方僻静不显眼,又是最靠近隔壁章明林家的位置,相比起来十分安全。
看着一日日多起来的粮食,章元敬的心安定了一些,他毕竟只是个孩子,真要是闹起饥荒来的话不说能不能庇护家里头,自己的小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二话。
狡兔三窟,章元敬想了想,拉着章铃兰在后院的大树下挖了个深坑,当然,主要是他说,章铃兰来做,最后花了三天功夫才挖出一人深浅的大坑来。
章元敬用小坛子装了稻谷,密封好了,密密麻麻的堆了五罐子下去,然后才堆上土。
接下去的几天功夫他都花在了整理这片土地上,每天除去最热的时候都在那边搬搬弄弄,姜氏孙氏看了也不阻止,只让章铃兰看着一些。
几日之后,姜氏兴起过来一瞧,心中倒是大吃一惊,原来还以为孩子闹着玩儿呢,就那么几个坛子的粮食能吃几顿,谁知道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收拾的,这地方看起来平平整整的,如果不是早知道的话,她肯定也不能发现下头有粮。
姜氏看的惊奇,拉着乖孙问道:“平安,你这是怎么弄的?”
章元敬想了想,仰着下巴说道:“我就想着不能让人发现了,要是有人进来偷粮食的话,肯定不知道这里有,奶,我厉害吗?”
姜氏满口子夸道:“厉害,奶奶的乖孙最厉害,哎,也是,咱家孤儿寡母的,真到了那时候说不定真有人盯上我们。”
那时候他们把粮食藏在最深处,就是怕这个,但如果贼子胆大的话也能发现那个屋子,姜氏忍不住感慨道:“早知道当年就该做一个地窖,现在连个藏东西的地方都没有。”
其实青州这边地皮湿,并不太适合做地窖,大部分人家都是没有地窖这东西的。
章元敬眼神一动,拉着姜氏的手说道:“奶奶,不能放地窖,那我们可以放梁上啊,贼子进门总不可能带着梯子。”
姜氏听了果然意动,不过随意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梁上太明显了,一抬头就能看见,不行,我得想想法子才是。”
章元敬也苦恼起来,藏东西这事情他真的不在行,往地下埋是下下之策,毕竟院子就那么点大,埋下去得密封,动静大了也容易被发现。
等孙氏知道他们的苦恼之后,倒是出了几个主意,其一是放床板底下,这个是许多人家都会这么做的,章家的床是高床,底下放几个罐头不在话下,只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其二是放各种柜子后头,不直接放,偷摸的加一层隔板,不熟悉的人绝不会发现。
姜氏去几个柜子那儿转悠了一圈,觉得这办法可行,不过这夹层还得他们自己装上去才可行,不然这当头请人回来,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章元敬为此十分苦恼,谁知道姜氏双手一拍,直接把哑婆子喊进来,那个平时看起来颤颤巍巍,除了看门就只会傻笑的婆子撩起袖子就开始动手。
几天的功夫,家里头能够改装而不显眼的柜子都被动了一遍,章元敬充分的认识到人不可貌相这个成语,这时候的哑婆子哪有平时的憨厚劲,简直就是家具改装大师。
迎着自家小少爷震惊的小眼神,哑婆子嘿嘿一笑,露出豁口的门牙来。
章元敬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开口说道:“李婆婆,你好厉害!”
哑婆子也姓李,不过跟李婶不是一家人,听说当年战乱的时候哑婆子被亲人抛下,差点没死在荒郊野外,后来机缘巧合进了章家,这么多年也就没离开过。
哑婆子据说也是生过孩子的,不过如今早已不知自己生的那几个还是不是活着,所以平时最喜欢看着家里头俩孩子笑,似乎看见他们就会开心似得。
看见孩子佩服的小眼神,哑婆子摆了摆手,比了几个手势。
章元敬看着,哑婆子的意思是问他想要什么,他笑着说道:“我想要一把木剑,可以吗?”
哑婆子乐呵了一下,坐下来开始做玩具,没一会儿功夫一把木剑就成型了,她并没有多加花纹,只是简单的磨了磨倒刺,就把剑递给了孩子。
章元敬拿着比划了两下,心中满意的很,“亚婆婆,谢谢你,我很喜欢。”
哑婆子笑了笑,大着胆子伸手摸摸他的头发,又指了指外头让他出去玩,章元敬摇了摇头,蹲下来说道:“我不出去玩,我想在这里看你做活儿。”
哑婆子皱了皱眉头,指了指地上的碎屑一脸不赞同。
章元敬只好退出去一些,但还是不肯走,哑婆子拿他没办法,只得指了指后头的屋子,章元敬立刻捂着嘴笑起来:“放心吧,奶奶不会知道的。”
哑婆子摇了摇头,见他真的不会靠近才又开始做活了,章元敬发现她的活计虽然又好又快,但并没有那些雕花的噱头,不是她不愿意,而是并不太会。
在古代木匠一般没有女人,哑婆子能有这番手艺恐怕还是偷学来的,技巧上难免有欠缺。
阳光下,老妇人汗如雨下,却专注而认真的雕琢着,每一个嵌都打磨的圆润无比,她似乎很喜欢做这样子的事情,比起看门的时候有朝气许多。
哑婆子是个有故事的女人,章元敬这么想着,也不知道那些丢下她的亲人最后是否活着,他们会不会后悔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哑婆子从未提起过,是不愿意再想那些事了吗?
大概是这些日子章元敬一直跟着哑婆子做活,姜氏都有些醋味了,这一日忍不住拉住孙子问道:“怎么,如今你就喜欢哑婆婆,不喜欢奶奶了吗?”
章元敬惊呆了,他真不知道这种事情姜氏都会吃醋,连忙说道:“当然不是,我最喜欢的肯定是奶奶啊,不过哑婆婆会好多,看她做活有趣。”
姜氏听了才满意了,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去吧,记得离得远一些,碎屑伤眼睛。”
章元敬提溜着自己的小木剑就出门了,一边暗叹自己将来的媳妇难做,就姜氏这样的,还不得把孙媳妇当做仇人看?不过看了看自己的小身板,媳妇什么的,至少也得十几年后了。
15.大旱
章元敬没有为自己将来的婆媳问题烦恼多久,一直到秋收到来,青州也没有再下一场雨,听说许多支流已经干涸,就连镇上那口供给喝水的深井也有些不堪重负了。
稻子被晒得干枯发黄,伸手扒拉一下就发出哇啦啦的声音,摊开手掌一看,却都是空壳,偶尔几颗能吃的米粒也干瘪的很。
这时候原本不担心的人也担心起来了,他们不得不承认从他们记忆之中以来,从未经历过干旱的青州经历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
粮价眼看着一日日上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即使有县太爷的政令也无济于事。
这时候跟着族长一脉一块儿购买了粮食的族人难免暗自庆幸,而偶有几个对青州报以极大信任的,如今就是叫苦也没办法,一群人去族长家闹了好多天,最后也只得了少许粮食,那还是族长怕他们闹大了不好才让出来的。
这种日子一直扛到了秋收,青州这边的收成还不到往年的三成,这还算是好的,据说某些地方几乎颗粒无收。
章家的佃农来了一趟青州县,他们租种章家的田地也已经十多年了,这会儿只扛着一个袋子,那个晒得焦黑的老汉满脸的愧疚不安。
除了族里头买的粮食,姜氏还让李婶每次出去买菜都带一些回来,不拘是什么粮食,大米,小米,豆子之类的都可以,凡是能填饱肚子放的久的,每次都稍稍买一些。
李婶也是个机灵的,每次买的种类多但数量少,倒是并不引人注意,隔几天还会换一个地方,把小心翼翼发挥到淋漓尽致。
别小看这每天买回来的粮食,一天天的累积下来,居然堆满了好几大缸,李婶买菜的篮子越来越大,显然一天天上涨的粮价让她有些不安。
章家并没有粮库,姜氏跟孙氏一商量,把最靠后的院子腾了出来藏粮食,这地方僻静不显眼,又是最靠近隔壁章明林家的位置,相比起来十分安全。
看着一日日多起来的粮食,章元敬的心安定了一些,他毕竟只是个孩子,真要是闹起饥荒来的话不说能不能庇护家里头,自己的小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二话。
狡兔三窟,章元敬想了想,拉着章铃兰在后院的大树下挖了个深坑,当然,主要是他说,章铃兰来做,最后花了三天功夫才挖出一人深浅的大坑来。
章元敬用小坛子装了稻谷,密封好了,密密麻麻的堆了五罐子下去,然后才堆上土。
接下去的几天功夫他都花在了整理这片土地上,每天除去最热的时候都在那边搬搬弄弄,姜氏孙氏看了也不阻止,只让章铃兰看着一些。
几日之后,姜氏兴起过来一瞧,心中倒是大吃一惊,原来还以为孩子闹着玩儿呢,就那么几个坛子的粮食能吃几顿,谁知道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收拾的,这地方看起来平平整整的,如果不是早知道的话,她肯定也不能发现下头有粮。
姜氏看的惊奇,拉着乖孙问道:“平安,你这是怎么弄的?”
章元敬想了想,仰着下巴说道:“我就想着不能让人发现了,要是有人进来偷粮食的话,肯定不知道这里有,奶,我厉害吗?”
姜氏满口子夸道:“厉害,奶奶的乖孙最厉害,哎,也是,咱家孤儿寡母的,真到了那时候说不定真有人盯上我们。”
那时候他们把粮食藏在最深处,就是怕这个,但如果贼子胆大的话也能发现那个屋子,姜氏忍不住感慨道:“早知道当年就该做一个地窖,现在连个藏东西的地方都没有。”
其实青州这边地皮湿,并不太适合做地窖,大部分人家都是没有地窖这东西的。
章元敬眼神一动,拉着姜氏的手说道:“奶奶,不能放地窖,那我们可以放梁上啊,贼子进门总不可能带着梯子。”
姜氏听了果然意动,不过随意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梁上太明显了,一抬头就能看见,不行,我得想想法子才是。”
章元敬也苦恼起来,藏东西这事情他真的不在行,往地下埋是下下之策,毕竟院子就那么点大,埋下去得密封,动静大了也容易被发现。
等孙氏知道他们的苦恼之后,倒是出了几个主意,其一是放床板底下,这个是许多人家都会这么做的,章家的床是高床,底下放几个罐头不在话下,只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其二是放各种柜子后头,不直接放,偷摸的加一层隔板,不熟悉的人绝不会发现。
姜氏去几个柜子那儿转悠了一圈,觉得这办法可行,不过这夹层还得他们自己装上去才可行,不然这当头请人回来,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章元敬为此十分苦恼,谁知道姜氏双手一拍,直接把哑婆子喊进来,那个平时看起来颤颤巍巍,除了看门就只会傻笑的婆子撩起袖子就开始动手。
几天的功夫,家里头能够改装而不显眼的柜子都被动了一遍,章元敬充分的认识到人不可貌相这个成语,这时候的哑婆子哪有平时的憨厚劲,简直就是家具改装大师。
迎着自家小少爷震惊的小眼神,哑婆子嘿嘿一笑,露出豁口的门牙来。
章元敬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开口说道:“李婆婆,你好厉害!”
哑婆子也姓李,不过跟李婶不是一家人,听说当年战乱的时候哑婆子被亲人抛下,差点没死在荒郊野外,后来机缘巧合进了章家,这么多年也就没离开过。
哑婆子据说也是生过孩子的,不过如今早已不知自己生的那几个还是不是活着,所以平时最喜欢看着家里头俩孩子笑,似乎看见他们就会开心似得。
看见孩子佩服的小眼神,哑婆子摆了摆手,比了几个手势。
章元敬看着,哑婆子的意思是问他想要什么,他笑着说道:“我想要一把木剑,可以吗?”
哑婆子乐呵了一下,坐下来开始做玩具,没一会儿功夫一把木剑就成型了,她并没有多加花纹,只是简单的磨了磨倒刺,就把剑递给了孩子。
章元敬拿着比划了两下,心中满意的很,“亚婆婆,谢谢你,我很喜欢。”
哑婆子笑了笑,大着胆子伸手摸摸他的头发,又指了指外头让他出去玩,章元敬摇了摇头,蹲下来说道:“我不出去玩,我想在这里看你做活儿。”
哑婆子皱了皱眉头,指了指地上的碎屑一脸不赞同。
章元敬只好退出去一些,但还是不肯走,哑婆子拿他没办法,只得指了指后头的屋子,章元敬立刻捂着嘴笑起来:“放心吧,奶奶不会知道的。”
哑婆子摇了摇头,见他真的不会靠近才又开始做活了,章元敬发现她的活计虽然又好又快,但并没有那些雕花的噱头,不是她不愿意,而是并不太会。
在古代木匠一般没有女人,哑婆子能有这番手艺恐怕还是偷学来的,技巧上难免有欠缺。
阳光下,老妇人汗如雨下,却专注而认真的雕琢着,每一个嵌都打磨的圆润无比,她似乎很喜欢做这样子的事情,比起看门的时候有朝气许多。
哑婆子是个有故事的女人,章元敬这么想着,也不知道那些丢下她的亲人最后是否活着,他们会不会后悔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哑婆子从未提起过,是不愿意再想那些事了吗?
大概是这些日子章元敬一直跟着哑婆子做活,姜氏都有些醋味了,这一日忍不住拉住孙子问道:“怎么,如今你就喜欢哑婆婆,不喜欢奶奶了吗?”
章元敬惊呆了,他真不知道这种事情姜氏都会吃醋,连忙说道:“当然不是,我最喜欢的肯定是奶奶啊,不过哑婆婆会好多,看她做活有趣。”
姜氏听了才满意了,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去吧,记得离得远一些,碎屑伤眼睛。”
章元敬提溜着自己的小木剑就出门了,一边暗叹自己将来的媳妇难做,就姜氏这样的,还不得把孙媳妇当做仇人看?不过看了看自己的小身板,媳妇什么的,至少也得十几年后了。
15.大旱
章元敬没有为自己将来的婆媳问题烦恼多久,一直到秋收到来,青州也没有再下一场雨,听说许多支流已经干涸,就连镇上那口供给喝水的深井也有些不堪重负了。
稻子被晒得干枯发黄,伸手扒拉一下就发出哇啦啦的声音,摊开手掌一看,却都是空壳,偶尔几颗能吃的米粒也干瘪的很。
这时候原本不担心的人也担心起来了,他们不得不承认从他们记忆之中以来,从未经历过干旱的青州经历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
粮价眼看着一日日上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即使有县太爷的政令也无济于事。
这时候跟着族长一脉一块儿购买了粮食的族人难免暗自庆幸,而偶有几个对青州报以极大信任的,如今就是叫苦也没办法,一群人去族长家闹了好多天,最后也只得了少许粮食,那还是族长怕他们闹大了不好才让出来的。
这种日子一直扛到了秋收,青州这边的收成还不到往年的三成,这还算是好的,据说某些地方几乎颗粒无收。
章家的佃农来了一趟青州县,他们租种章家的田地也已经十多年了,这会儿只扛着一个袋子,那个晒得焦黑的老汉满脸的愧疚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