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即便他还是不承认洛叶和舒尔茨对他论文的攻陷是正确的,称这点改动是为了补充漏洞,但这也说明洛叶两人确实攻到了他的痛处!
abc猜想引得数学界震动,洛叶两人的反驳自然也跟着加入了这样的阵仗当中,他们两人重演了年初时的情境,全球各地不同的语言和肤色,只要数学相关的领域媒体全都报道了这次牛津大学会议,洛叶两人的照片也跟着登临了全球的数学媒体头条。
他们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什么叫世界级的天才。
在会议开始的第二天,洛叶和舒尔茨就分别成为了这次会议的中心人物,深入研究abc猜想的数学家全都热情的要和他们讨论相关内容。
而洛叶每次都能在中途偷偷溜走,把这项解答的工作交给舒尔茨,让她最为流连的当然是牛津大学的图书馆。
牛津大学可是见证过无数的数学界,物理界的传说中的人物,最闻名的一个人物就是牛顿了,牛顿就曾经在这里任教,微积分也是他在这里创立,现在牛津大学的微积分相关领域几乎都独孤求败,在数学中的微分几何(黎曼几何)也十分厉害。
而微分几何的发展一度曾经陷入停滞区——为了描述流形(弯曲空间),需要在上面建立一套坐标,当用这些坐标书写公式时,这些等式由各种符号链接(如场方程中的指标m,n),这些符号只是薄记的工作,也可以称之为“指标的贬值”。在微分几何中这些数值是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可以在研究微分几何的过程中,这些数值一度被弃之敝履。
经典的代表人物就是爱因斯坦,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当中,物理定律独立于坐标系,这是一条基本原则,可是爱因斯坦在完善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对此视而不见,去合适不变性的方程,为此浪费了许多的时间的和精力。
而让微分几何走出这种困境的,就是陈省身。
他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陈省身-高斯-博内公式可以说现在整个微分几何王国的奠基者。而陈省身曾在欧洲读书,后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在欧洲读书的时候也是在法国而已,洛叶没有想到牛津大学居然还有他的笔记复印件在。
除了他在这个堪称伟大的公式上曾经的心理历程,还有一本只有短短六页的手稿。
这份只有短短六页的手稿同样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在这六张手稿当中,首创了纤维丛概念——
它就像是一座城堡,而流形m是它的建筑平面图。
在流形上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在塔上面的纤维丛上发生事情的黯淡反射。
“爱因斯坦和狄拉克证明了在研究物理学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几何学,陈省身证明了在研究几何学的时候你不能不考虑物理学。我以为你现在研究的数论和代数几何或者是抽象代数,没想到你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了吗?”
一个穿着一丝不苟的男生忽然轻声开口,他看着就像是电视剧中经典的英国绅士形象,文质彬彬中带着一丝冷漠。
看着洛叶探究的眼神,他自我介绍,“艾斯利·默纳克,昨天我有去听你和舒尔茨的辩论。”
“非常的……精彩。”他顿了顿,似乎不太习惯这样直白的夸奖人,“我以为你现在应该在会议现场。”
洛叶道,“那里有舒尔茨。”
艾斯利闻言轻轻抿了抿唇,“你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洛叶对此没有什么反应,因为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不用和任何人交代。
“——不过,能在这里遇到你,我很高兴。其实在上半年看到你论文的时候,我就希望和你交流一下,关于超维空间,有兴趣去旁边的咖啡店吗?”他看了看四周,刚刚他都控制着说话的音量,可如果要交流学术,这里不太适合。
“作为报酬,我可以给你推荐几本有趣的书,如果你对微分几何真的有兴趣的话。”
艾斯利的主攻方向就是微分几何,目前在准备他的博士论文,按他说的,他去年就开始准备,到今年论文大部分的内容已经完成,只是有些地方他还不满意,需要完善,而如果顺利,他今年应该就能拿到博士学位了。
而他的论文就是关于纤维丛的,纤维丛从陈省身开始引入了微积分,并且他证明了纤维丛中包含着有关空间的大量尚未开发的信息。
“……如果能彻底弄清楚纤维丛这个概念,弦理论应该又会被推进一大步。”艾斯利眼中微亮。
“到时候‘走出’宇宙吗?”
艾斯利,“毕竟我们想走出,就要先了解,而既然相了解,那就要用陈省身首创的语言工作。”
只要和几何相关的,洛叶几乎都有所涉猎,自然也能跟艾斯利相谈甚欢。
等两人结束交谈后,艾斯利惊喜的道,“你真的不想继续深入研究微分几何吗?”他本来只是想请教她一些超维空间的问题,用来完善他的论文,可没有想到洛叶在微分几何上也很有研究,尤其是黎曼曲面。
“你知道我现在的工作已经很多了。”洛叶耸耸肩,“或许等我拿到了硕士学位,我会改变下方向,稍微深入的研究下微分几何。”
艾斯利道,“我拿到博士后应该会去美国游学一段时间,如果那个时候我还在的话,请务必要联系我。”
他马上要拿到博士学位了,之后游学也不可能用太长时间,这是相信洛叶会很快硕士研究生毕业。
——确实,看到她和舒尔茨联合的精彩表演,没有人会不相信她会在最短时间内拿到硕士学位。
而就算洛叶在英国,和唐纳森和亚历山大的交流也没有断过。
亚历山大,“你和舒尔茨的辩论我看了,我有几个问题没有头绪,等你回来后希望可以从你那得到解答。”
唐纳森:“想不到你和舒尔茨这么熟悉,你们的表演虽然精彩,但是我相信我们的论文联合发表的时候会更精彩,毕竟我们的论文可以发表在期刊上。”
他们合作的acc猜想进展十分顺利,洛叶只负责了相对较少的一部分工作,可是其他的成员太给力,现在已经到了快完成的阶段。
而和亚历山大合作的三角形解剖问题倒是进展缓慢,毕竟洛叶同时也进行多项工作,而亚历山大重心也不在这上面,他们只在每周交流一次。
不过洛叶在牛津大学逛了一圈后已经想到了一个突破点,只等她从英国回去就努力攻克这个问题,而她的硕士毕业论文,她想用高阶gan-gross-prasad猜想。
而等到下半年真的来临后,今年的数学界各大知名奖项也到了提名阶段。
首先来势汹汹的就是舒尔茨,他的两篇论文到现在都在刷存在感,去年他和拉马努金奖失之交臂,可今年几乎没有人可以阻挡他的势头,唯一可以对他威胁的大概就是洛叶了。
毕竟今年洛叶也是风光无限,可是她的处境和去年的舒尔茨有些相似。
作者有话要说: 早安
ps;为了剧情,文中的各大奖项时间和现实是不一致的。
☆、206
去年舒尔茨在这个奖项上输给了来自于华夏的数学家恽之玮,就是因为对方在国际上扬名的时间比他要长, 而且做出的成绩并不逊色于舒尔茨。
综合考虑下, 这个奖项最后给了恽之玮。
而今年洛叶也是如此, 她从年初到现在可谓是刷足了存在感, 无论是她在《数学年刊》发表的论文还是之前在牛津大学的精彩表现,都表明了她强劲的实力。
可是和舒尔茨比起来,她的声势显然要弱一点。
而就在这时,新一期的《美国数学会杂志》悄悄的发行了,而在这上面,洛叶的一篇论文赫然在列,正是洛叶去年写的关于任意维度小设计的猜想。
这篇论文投稿出去的时间和球形堆体的时间差不多, 可是这篇论文可没有球行堆体幸运, 《美国数学会杂志》作为和《数学年刊》并列的期刊, 审稿期也同样的漫长,洛叶没有真的等待一年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这还要对亏她最近在数学界越来越响亮的名字,让编辑在浩瀚的论文中发现了这篇位于几个月前投递的论文,所有信息都对上后就发给了审稿编辑, 而审稿编辑也正是因为洛叶最近的存在感而飞快的审核过了这篇论文。
——而在这篇论文发表后, 洛叶和舒尔茨的之间的差距肉眼可见的缩小了。
任意维度小设计猜想证明虽然没有球形堆体影响范围来的大,可是这也是群论当中一个重要猜想,甚至是不止抽象代数,对低维拓扑学也意义非凡,可以顺势解决许多问题,《美国数学会杂志》刊登这篇论文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在一些盘点的论文上, 洛叶和舒尔茨的调查支持率已经要持平了。
从这些数据来看,两人之间似乎充满了□□味,可实际上他们两个人还维持着友好关系,一个奖项而已,从现在来看,拉马努金奖他们早晚都会获得的,根本不差这一年。
而洛叶知道舒尔茨关于weight-monodromy猜想的进度已经进展了一大步,在之前的牛津大学会议上,不止是洛叶,就是舒尔茨也得到了一些灵感,让他在回到波恩大学后,进度一直很顺利。
而舒尔茨也知道洛叶关于高阶gan-gross-prasad猜想工作进展不错,这还是洛叶从舒尔茨那里得到的灵感,而这两个猜想其实也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几何数论相关的,有了之前的合作,两人再次进行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构造,平坦的,类似于球面的正曲率和马鞍状的负曲率,给出任何的一个代数几何的空间,用这三种基本的构造都可以把它构建出来。”
洛叶一点点的完善自己的论文内容,几乎对外界的事情充耳不闻。
而这时,唐纳森筹备已久的论文发表了,还是关于代数几何中acc猜想——代数几何可是数学研究工作中的热门,里面汇集了最聪明的脑袋,想要出头很难,可是如果真的做出了成绩,那凭借代数几何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可以轻易的获得关注度。
唐纳森就是如此。
他在这篇论文中付出的心血只有他自己知道,为的就是这一刻,在这篇论文发表的那一刻,他就和上半年的洛叶一样,名气飞快的传遍了全球,成了今年又一个新崛起的青年数学家,让世界记住了这个来自于俄罗斯的年轻数学家。
可他获得关注可不如洛叶,因为洛叶目前发表的两篇四大论文都是单独署名,完全由她独立完成,之前还有abc猜想事件加成,而唐纳森这篇论文,第一作者是他和洛叶共同署名——洛叶虽然没有在这上面费多少功夫,但那是因为这个领域她太熟悉了,她做起来并不费功夫,她完成了其中三个关键工作,署名在唐纳森之后,那也是名至实归。
两个作者联名,自然分薄了其中的荣誉,况且洛叶目前的名气可比他之前的默默无闻要强,他们只会认为洛叶在这篇论文中做出了几乎和他相当的贡献。
而这篇论文还不算完,今年似乎要注定被载入史册一样,斯坦福的另一名学生,亚历山大接连发表了两篇论文,成为唐纳森之后又一个备受关注的青年人,而他同样也是代数几何领域,让人感慨代数几何领域真的人才倍数,让人不羡慕都不行。
而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亚历山大的其中一篇论文,也是和洛叶联合发表的,而在这篇论文中,洛叶是第一作者,而他只是第二作者——
在亚历山大重点完善自己独立构思的那篇论文后,从牛津大学会议回来的洛叶灵感爆棚,又想着尽快去做自己的硕士论文,速度飞快的完成了那篇论文,剩下的那一点工作由亚历山大收尾,可是这点工作不足以让他成为第一作者。
而这篇论文是关于低维拓扑的三角形解剖猜想,洛叶直接用一个简单至极的方法否决了这个猜测的正确性,证明了这个猜想完全是错误的,推翻了以这个猜想为基础的一众论文。
——这当然比不上推翻黎曼猜想带来的影响力,毕竟黎曼猜想到现在历史已经有了数百年,在黎曼猜想正确的前提下建立的科学研究太多,如果推翻可以说小半个数学界要重新洗牌了,可好歹也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猜想,洛叶彻底证明了它的错误性,这让全球今年准备以此为课题准备论文毕业的学生全都要推翻重写。
这篇论文没有发表在四大上,但是也是在次一级的期刊上,刚刚一发表就引来了许多的引用。
正因为这两篇论文的接连发表,洛叶的存在感再次强烈了起来,和舒尔茨之间的□□味似乎更浓了——在某些论坛和媒体上,她的支持率已经超过了最近毫无动静的舒尔茨。
而在旁人看来,接连发表论文的洛叶似乎对今年的拉马努金势在必得,仔细盘点洛叶到现在发表的论文——两篇四大,全是独立署名,五篇次一级期刊。
从数量上来看,已经不逊于舒尔茨什么了。
而从质量上看,舒尔茨研究的霍奇猜想和朗兰兹纲领是世界性的难题,如果解决掉,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舒尔茨本人以一己之力推动了许多进展。
而洛叶呢,比起舒尔茨的“专一”她无疑更为花心一些,显得多面开花,在抽象代数,和代数几何,甚至在数论——虽然洛叶现在还没有发表相关的论文,可是她和舒尔茨合作找到望月新一论文的漏洞,在数论上她也肯定很有造诣。
这样涉及多个数学分支,每个领域似乎都显得造诣非凡,让人不由想到另一个被誉为数学全才的人——陶哲轩。
相互比较了一下之后,所有媒体都开始惊叹了,“……舒尔茨今年26岁,洛叶才20岁,无论他们谁能获奖,都将刷新拉马努金奖项的最年轻获奖人记录!想想他们的年纪,再想想他们的成就,这样的天才多么可怕啊!”
“——而现在,他们的数学征程几乎是刚刚开始,他们的黄金学术时期还有很长时间,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在未来他们做出更多的成果,用这些成果来影响现在的地球闻名,同时用自己的年龄不断的刷新各种数学奖项的最低年龄记录。”
“——当然,从这点来看,来自于东方的天才少女似乎更为可怕一些,她比舒尔茨还要小六岁!从这点来看,似乎更应该让舒尔茨获奖,因为如果让这位东方天才少女获奖,将来很难再有人打破她的记录,只能看着她的名字挂在各大数学奖项的上空。”
应该是运营这个账号的小编刚从娱乐圈辞职过来,写出来的文章让人激动非常,有种煽动人心的魔力,这也成功让本来留言不多的账号下蹭蹭多了许多的评论。
“其实早就想跪了,看他们两个之前在牛津大学会议上的视频时就想跪了,这绝对是神啊!”
“学数学的默默仰望两位大神,我导师现在都在看他们的论文,而我年纪和他们差不多大……”
“心情复杂……我硕士论文是关于低维拓扑的三角形解剖的,现在在重新查资料。”
“舒尔茨大□□字早就听过了,是真的很可怕,可更可怕的是洛神好吗,她真的只有二十岁吗?膝盖已经烂了……”
“他们的工作我听都没听懂,惨淡……”
“我们导师都给跪了好吗,还预言他们两个绝对会获得菲尔兹奖!”
“重点是拉马努金奖好吗?舒尔茨大神获奖的话已经很可怕了,洛神……给我们数学工作者留个活路吧!”
……
真的,单从年龄上来看,如果洛叶获奖,很可能导致——后无来者,记录无法打破。
光是这一点,拉马努金就应该颁给舒尔茨而非洛叶!
眼看这舆论就要倒向舒尔茨,这个关键时候,舒尔茨忽然在《数学年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他破解了德利涅教授的weight-monodromy猜想!!
这可是代数数论中一个重量级的猜想!!解决了它,舒尔茨对霍奇猜想的“捕捉”计划又进行了一大步。
舒尔茨用事实证明,他不需要用年龄来成为自己获奖的加分项,他可以只靠实力!
做个猜想影响力可是十分之大,这可不是望月新一那个无法定义的论文,而是已经被认可的证明!
abc猜想引得数学界震动,洛叶两人的反驳自然也跟着加入了这样的阵仗当中,他们两人重演了年初时的情境,全球各地不同的语言和肤色,只要数学相关的领域媒体全都报道了这次牛津大学会议,洛叶两人的照片也跟着登临了全球的数学媒体头条。
他们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什么叫世界级的天才。
在会议开始的第二天,洛叶和舒尔茨就分别成为了这次会议的中心人物,深入研究abc猜想的数学家全都热情的要和他们讨论相关内容。
而洛叶每次都能在中途偷偷溜走,把这项解答的工作交给舒尔茨,让她最为流连的当然是牛津大学的图书馆。
牛津大学可是见证过无数的数学界,物理界的传说中的人物,最闻名的一个人物就是牛顿了,牛顿就曾经在这里任教,微积分也是他在这里创立,现在牛津大学的微积分相关领域几乎都独孤求败,在数学中的微分几何(黎曼几何)也十分厉害。
而微分几何的发展一度曾经陷入停滞区——为了描述流形(弯曲空间),需要在上面建立一套坐标,当用这些坐标书写公式时,这些等式由各种符号链接(如场方程中的指标m,n),这些符号只是薄记的工作,也可以称之为“指标的贬值”。在微分几何中这些数值是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可以在研究微分几何的过程中,这些数值一度被弃之敝履。
经典的代表人物就是爱因斯坦,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当中,物理定律独立于坐标系,这是一条基本原则,可是爱因斯坦在完善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对此视而不见,去合适不变性的方程,为此浪费了许多的时间的和精力。
而让微分几何走出这种困境的,就是陈省身。
他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陈省身-高斯-博内公式可以说现在整个微分几何王国的奠基者。而陈省身曾在欧洲读书,后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在欧洲读书的时候也是在法国而已,洛叶没有想到牛津大学居然还有他的笔记复印件在。
除了他在这个堪称伟大的公式上曾经的心理历程,还有一本只有短短六页的手稿。
这份只有短短六页的手稿同样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在这六张手稿当中,首创了纤维丛概念——
它就像是一座城堡,而流形m是它的建筑平面图。
在流形上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在塔上面的纤维丛上发生事情的黯淡反射。
“爱因斯坦和狄拉克证明了在研究物理学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几何学,陈省身证明了在研究几何学的时候你不能不考虑物理学。我以为你现在研究的数论和代数几何或者是抽象代数,没想到你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了吗?”
一个穿着一丝不苟的男生忽然轻声开口,他看着就像是电视剧中经典的英国绅士形象,文质彬彬中带着一丝冷漠。
看着洛叶探究的眼神,他自我介绍,“艾斯利·默纳克,昨天我有去听你和舒尔茨的辩论。”
“非常的……精彩。”他顿了顿,似乎不太习惯这样直白的夸奖人,“我以为你现在应该在会议现场。”
洛叶道,“那里有舒尔茨。”
艾斯利闻言轻轻抿了抿唇,“你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洛叶对此没有什么反应,因为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不用和任何人交代。
“——不过,能在这里遇到你,我很高兴。其实在上半年看到你论文的时候,我就希望和你交流一下,关于超维空间,有兴趣去旁边的咖啡店吗?”他看了看四周,刚刚他都控制着说话的音量,可如果要交流学术,这里不太适合。
“作为报酬,我可以给你推荐几本有趣的书,如果你对微分几何真的有兴趣的话。”
艾斯利的主攻方向就是微分几何,目前在准备他的博士论文,按他说的,他去年就开始准备,到今年论文大部分的内容已经完成,只是有些地方他还不满意,需要完善,而如果顺利,他今年应该就能拿到博士学位了。
而他的论文就是关于纤维丛的,纤维丛从陈省身开始引入了微积分,并且他证明了纤维丛中包含着有关空间的大量尚未开发的信息。
“……如果能彻底弄清楚纤维丛这个概念,弦理论应该又会被推进一大步。”艾斯利眼中微亮。
“到时候‘走出’宇宙吗?”
艾斯利,“毕竟我们想走出,就要先了解,而既然相了解,那就要用陈省身首创的语言工作。”
只要和几何相关的,洛叶几乎都有所涉猎,自然也能跟艾斯利相谈甚欢。
等两人结束交谈后,艾斯利惊喜的道,“你真的不想继续深入研究微分几何吗?”他本来只是想请教她一些超维空间的问题,用来完善他的论文,可没有想到洛叶在微分几何上也很有研究,尤其是黎曼曲面。
“你知道我现在的工作已经很多了。”洛叶耸耸肩,“或许等我拿到了硕士学位,我会改变下方向,稍微深入的研究下微分几何。”
艾斯利道,“我拿到博士后应该会去美国游学一段时间,如果那个时候我还在的话,请务必要联系我。”
他马上要拿到博士学位了,之后游学也不可能用太长时间,这是相信洛叶会很快硕士研究生毕业。
——确实,看到她和舒尔茨联合的精彩表演,没有人会不相信她会在最短时间内拿到硕士学位。
而就算洛叶在英国,和唐纳森和亚历山大的交流也没有断过。
亚历山大,“你和舒尔茨的辩论我看了,我有几个问题没有头绪,等你回来后希望可以从你那得到解答。”
唐纳森:“想不到你和舒尔茨这么熟悉,你们的表演虽然精彩,但是我相信我们的论文联合发表的时候会更精彩,毕竟我们的论文可以发表在期刊上。”
他们合作的acc猜想进展十分顺利,洛叶只负责了相对较少的一部分工作,可是其他的成员太给力,现在已经到了快完成的阶段。
而和亚历山大合作的三角形解剖问题倒是进展缓慢,毕竟洛叶同时也进行多项工作,而亚历山大重心也不在这上面,他们只在每周交流一次。
不过洛叶在牛津大学逛了一圈后已经想到了一个突破点,只等她从英国回去就努力攻克这个问题,而她的硕士毕业论文,她想用高阶gan-gross-prasad猜想。
而等到下半年真的来临后,今年的数学界各大知名奖项也到了提名阶段。
首先来势汹汹的就是舒尔茨,他的两篇论文到现在都在刷存在感,去年他和拉马努金奖失之交臂,可今年几乎没有人可以阻挡他的势头,唯一可以对他威胁的大概就是洛叶了。
毕竟今年洛叶也是风光无限,可是她的处境和去年的舒尔茨有些相似。
作者有话要说: 早安
ps;为了剧情,文中的各大奖项时间和现实是不一致的。
☆、206
去年舒尔茨在这个奖项上输给了来自于华夏的数学家恽之玮,就是因为对方在国际上扬名的时间比他要长, 而且做出的成绩并不逊色于舒尔茨。
综合考虑下, 这个奖项最后给了恽之玮。
而今年洛叶也是如此, 她从年初到现在可谓是刷足了存在感, 无论是她在《数学年刊》发表的论文还是之前在牛津大学的精彩表现,都表明了她强劲的实力。
可是和舒尔茨比起来,她的声势显然要弱一点。
而就在这时,新一期的《美国数学会杂志》悄悄的发行了,而在这上面,洛叶的一篇论文赫然在列,正是洛叶去年写的关于任意维度小设计的猜想。
这篇论文投稿出去的时间和球形堆体的时间差不多, 可是这篇论文可没有球行堆体幸运, 《美国数学会杂志》作为和《数学年刊》并列的期刊, 审稿期也同样的漫长,洛叶没有真的等待一年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这还要对亏她最近在数学界越来越响亮的名字,让编辑在浩瀚的论文中发现了这篇位于几个月前投递的论文,所有信息都对上后就发给了审稿编辑, 而审稿编辑也正是因为洛叶最近的存在感而飞快的审核过了这篇论文。
——而在这篇论文发表后, 洛叶和舒尔茨的之间的差距肉眼可见的缩小了。
任意维度小设计猜想证明虽然没有球形堆体影响范围来的大,可是这也是群论当中一个重要猜想,甚至是不止抽象代数,对低维拓扑学也意义非凡,可以顺势解决许多问题,《美国数学会杂志》刊登这篇论文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在一些盘点的论文上, 洛叶和舒尔茨的调查支持率已经要持平了。
从这些数据来看,两人之间似乎充满了□□味,可实际上他们两个人还维持着友好关系,一个奖项而已,从现在来看,拉马努金奖他们早晚都会获得的,根本不差这一年。
而洛叶知道舒尔茨关于weight-monodromy猜想的进度已经进展了一大步,在之前的牛津大学会议上,不止是洛叶,就是舒尔茨也得到了一些灵感,让他在回到波恩大学后,进度一直很顺利。
而舒尔茨也知道洛叶关于高阶gan-gross-prasad猜想工作进展不错,这还是洛叶从舒尔茨那里得到的灵感,而这两个猜想其实也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几何数论相关的,有了之前的合作,两人再次进行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构造,平坦的,类似于球面的正曲率和马鞍状的负曲率,给出任何的一个代数几何的空间,用这三种基本的构造都可以把它构建出来。”
洛叶一点点的完善自己的论文内容,几乎对外界的事情充耳不闻。
而这时,唐纳森筹备已久的论文发表了,还是关于代数几何中acc猜想——代数几何可是数学研究工作中的热门,里面汇集了最聪明的脑袋,想要出头很难,可是如果真的做出了成绩,那凭借代数几何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可以轻易的获得关注度。
唐纳森就是如此。
他在这篇论文中付出的心血只有他自己知道,为的就是这一刻,在这篇论文发表的那一刻,他就和上半年的洛叶一样,名气飞快的传遍了全球,成了今年又一个新崛起的青年数学家,让世界记住了这个来自于俄罗斯的年轻数学家。
可他获得关注可不如洛叶,因为洛叶目前发表的两篇四大论文都是单独署名,完全由她独立完成,之前还有abc猜想事件加成,而唐纳森这篇论文,第一作者是他和洛叶共同署名——洛叶虽然没有在这上面费多少功夫,但那是因为这个领域她太熟悉了,她做起来并不费功夫,她完成了其中三个关键工作,署名在唐纳森之后,那也是名至实归。
两个作者联名,自然分薄了其中的荣誉,况且洛叶目前的名气可比他之前的默默无闻要强,他们只会认为洛叶在这篇论文中做出了几乎和他相当的贡献。
而这篇论文还不算完,今年似乎要注定被载入史册一样,斯坦福的另一名学生,亚历山大接连发表了两篇论文,成为唐纳森之后又一个备受关注的青年人,而他同样也是代数几何领域,让人感慨代数几何领域真的人才倍数,让人不羡慕都不行。
而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亚历山大的其中一篇论文,也是和洛叶联合发表的,而在这篇论文中,洛叶是第一作者,而他只是第二作者——
在亚历山大重点完善自己独立构思的那篇论文后,从牛津大学会议回来的洛叶灵感爆棚,又想着尽快去做自己的硕士论文,速度飞快的完成了那篇论文,剩下的那一点工作由亚历山大收尾,可是这点工作不足以让他成为第一作者。
而这篇论文是关于低维拓扑的三角形解剖猜想,洛叶直接用一个简单至极的方法否决了这个猜测的正确性,证明了这个猜想完全是错误的,推翻了以这个猜想为基础的一众论文。
——这当然比不上推翻黎曼猜想带来的影响力,毕竟黎曼猜想到现在历史已经有了数百年,在黎曼猜想正确的前提下建立的科学研究太多,如果推翻可以说小半个数学界要重新洗牌了,可好歹也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猜想,洛叶彻底证明了它的错误性,这让全球今年准备以此为课题准备论文毕业的学生全都要推翻重写。
这篇论文没有发表在四大上,但是也是在次一级的期刊上,刚刚一发表就引来了许多的引用。
正因为这两篇论文的接连发表,洛叶的存在感再次强烈了起来,和舒尔茨之间的□□味似乎更浓了——在某些论坛和媒体上,她的支持率已经超过了最近毫无动静的舒尔茨。
而在旁人看来,接连发表论文的洛叶似乎对今年的拉马努金势在必得,仔细盘点洛叶到现在发表的论文——两篇四大,全是独立署名,五篇次一级期刊。
从数量上来看,已经不逊于舒尔茨什么了。
而从质量上看,舒尔茨研究的霍奇猜想和朗兰兹纲领是世界性的难题,如果解决掉,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舒尔茨本人以一己之力推动了许多进展。
而洛叶呢,比起舒尔茨的“专一”她无疑更为花心一些,显得多面开花,在抽象代数,和代数几何,甚至在数论——虽然洛叶现在还没有发表相关的论文,可是她和舒尔茨合作找到望月新一论文的漏洞,在数论上她也肯定很有造诣。
这样涉及多个数学分支,每个领域似乎都显得造诣非凡,让人不由想到另一个被誉为数学全才的人——陶哲轩。
相互比较了一下之后,所有媒体都开始惊叹了,“……舒尔茨今年26岁,洛叶才20岁,无论他们谁能获奖,都将刷新拉马努金奖项的最年轻获奖人记录!想想他们的年纪,再想想他们的成就,这样的天才多么可怕啊!”
“——而现在,他们的数学征程几乎是刚刚开始,他们的黄金学术时期还有很长时间,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在未来他们做出更多的成果,用这些成果来影响现在的地球闻名,同时用自己的年龄不断的刷新各种数学奖项的最低年龄记录。”
“——当然,从这点来看,来自于东方的天才少女似乎更为可怕一些,她比舒尔茨还要小六岁!从这点来看,似乎更应该让舒尔茨获奖,因为如果让这位东方天才少女获奖,将来很难再有人打破她的记录,只能看着她的名字挂在各大数学奖项的上空。”
应该是运营这个账号的小编刚从娱乐圈辞职过来,写出来的文章让人激动非常,有种煽动人心的魔力,这也成功让本来留言不多的账号下蹭蹭多了许多的评论。
“其实早就想跪了,看他们两个之前在牛津大学会议上的视频时就想跪了,这绝对是神啊!”
“学数学的默默仰望两位大神,我导师现在都在看他们的论文,而我年纪和他们差不多大……”
“心情复杂……我硕士论文是关于低维拓扑的三角形解剖的,现在在重新查资料。”
“舒尔茨大□□字早就听过了,是真的很可怕,可更可怕的是洛神好吗,她真的只有二十岁吗?膝盖已经烂了……”
“他们的工作我听都没听懂,惨淡……”
“我们导师都给跪了好吗,还预言他们两个绝对会获得菲尔兹奖!”
“重点是拉马努金奖好吗?舒尔茨大神获奖的话已经很可怕了,洛神……给我们数学工作者留个活路吧!”
……
真的,单从年龄上来看,如果洛叶获奖,很可能导致——后无来者,记录无法打破。
光是这一点,拉马努金就应该颁给舒尔茨而非洛叶!
眼看这舆论就要倒向舒尔茨,这个关键时候,舒尔茨忽然在《数学年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他破解了德利涅教授的weight-monodromy猜想!!
这可是代数数论中一个重量级的猜想!!解决了它,舒尔茨对霍奇猜想的“捕捉”计划又进行了一大步。
舒尔茨用事实证明,他不需要用年龄来成为自己获奖的加分项,他可以只靠实力!
做个猜想影响力可是十分之大,这可不是望月新一那个无法定义的论文,而是已经被认可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