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而罗汝才则集结三万兵力以韶州府为出发地,直接扑向了广州府,同时在桂林府一带采取小规模的袭扰行动,牵制永历朝在广西的明军救援广东。
至于海师方面,刘江也没有闲着,这几个月间,设在宁波府和南京的两大船厂都在全力为海师打造各种战船,一旦作为国家机器开动起来的时候,大中朝的造船能力便开始突飞猛进,随着大批流散的造船工匠被重新招募组织起来,再加上大中朝也不克扣工匠们的工钱,让这些工匠们重新得到了安生立命之所,顿时便让这些工匠们焕发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
所以两大船厂一经开始造船,工匠们恢复手艺的速度非常快,甚至连一些一经失传的手艺,也被他们重新发掘了出来,再加上大批因为饥荒战祸而流离失所的流民也被招募起来,送入两大船厂充当学徒工,短时间之内两大船厂便形成了几千人以上的大型造船集团,几乎每天都有战船下水,交付给海师使用。
另外传教士带来的欧洲造船工匠也在这两大造船基地走马上任,另外一拨在登州新的造船厂也开始工作,到了九月间,南京和宁波两地的造船厂,都各自造出了一条排水量在一百五十吨百吨左右的双桅快帆船,交付给了海师作为海军训练舰使用,同时还继续开建了两条排水量达到三百吨左右的三桅克拉克帆船,马上也要下水交付使用。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快这些欧洲造船师将会继续投建改良型的加利恩帆船,一切顺利的话,在今后几年,只要解决了郑家海盗集团的问题之后,便可以打通南洋的航道,从根本上解决造船所用的木料问题之后,大中朝的各大船厂,便会继续开建吨位更大的船只,如此一来,用不了多久,大中朝的战船很快便能在质量上赶上西方国家的帆船了。
所以海师这几个月间实力膨胀的速度非常快,人手方面随着大批海盗的归附,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最重要的是这些大型的西式帆船解决了大中朝海师战船装载重炮的问题,大大的改善了大中朝海师的战斗力。
以往大中朝海师的战船无法承受重型火炮,只能装载一些老实的火炮,火力上对郑军水师没有优势,但是在这几个月间,两地船厂除了建造新船之外,还对老的战船进行加固,使之可以装载新式的火炮,两条训练舰上,更是都装备了十四门二十四磅短身管火炮,和四门二十四磅长身管加农炮,左右两舷同时可以有七门以上火炮发射,船首和船尾还各有两门加农炮可用,威力已经远超过了大中军之前使用的福船和海沧船。
即便是海师之中的一些新造的福船,也加强了肋骨,使之可以承载新式的火炮,同样也改善了他们的战斗力,使得海师这几个月间,作战力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虽然这些船因为造的比较仓促,不得不适用一些未阴干的木料,这样大大影响了这些新船的使用寿命,使之可能两年的时间便要因为船体木料的变形开裂造成船只的报废,但是眼下作为权宜之计,肖天健还是特准建造这些临时性的战船,来满足海师的使用。
那些来自欧洲的水手们,进入到了海军讲武堂之后,肖天健着令给他们开出了高额的薪俸,这帮欧洲来的水手们也没有敝帚自珍,拿出了看家本事,将他们所知的航海操船的经验传授给了海军讲武堂的学员们。
特别是当两条作为训练舰的双桅快帆船交付给海军讲武堂之后,他们更是如虎添翼,那个喜欢喝酒的荷兰落魄船长舒曼,得到了肖天健的任命之后,也振作了精神,酒虽然没有彻底戒掉,但是却还是减少了喝酒的量,带着那些欧洲水手们,亲自登船带着大中朝海军讲武堂的学员兵出海训练,经过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之后,这些学员兵虽然称不上精通操作这些西式帆船,但是却也已经可以驾驶这两条帆船了。
九月份之后,这两条训练舰也被勒令南下到了温州,临时编入到了海军船队之中,作为海军的突击力量使用,就连这些欧洲的教官们,也都在高额的悬赏之下,决定随船出战,帮着大中军海军来操作着两条训练舰,率领这些学员兵参与接下来的作战。
于是九月初十之后,一支由二百余条各型战船组成的大中军海师舰队,便在温州港杨帆出海,直接借着海面上的北风,顺风南下,扑向了福州外海。
九月十九这一天,海陆两路大中军的军队都对福州的郑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郑军虽然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也做了相对充足的准备工作,在陆上和海上,都布置了相当多的兵力和船只,试图再跟大中军来一次对抗。
虽然这几个月来,郑芝龙一直在跟大中朝商谈投降的事情,可是最终问题都卡在了是否可以让郑家保留水师力量上面,郑家始终坚持,要在投顺大中朝之后,继续独掌他们的水师,可是大中朝却坚持郑家不能保留水师力量,仅能保存他们的商船船队,郑家的水军必须要纳入到大中朝海军之内,重新进行编制,这便造成了双方谈判的僵局,结果造成了谈判迟迟不能达成一致。
九月末的时候,福建战事全面展开,大中军数路人马在石冉和刘耀本等大将的率领下,分头对福州府和延平府发动了攻势。
郑家在陆上的兵力虽然到这个时候还有近十万人马,但是郑军陆师的战斗力却根本无法和大中军正面对抗,即便是他们采取据城而守的守势,但是面对着装备了大量新式大口径大炮的大中军的进攻,一座座郑军控制的城池还是迅速的被大中军攻克,大批郑军要么被大中军就地歼灭,要么就只能落荒逃窜,不少郑军眼见打不过大中军,于是一些郑家的军将便选择了投降。
结果是一个月的时间下来,石冉便率军攻至了福州城下,将福州城包围了起来,同时另一面的刘耀本所部,也顺利的攻占了延平府,兵锋直指郑家的老巢泉州府一带。
与此同时实力大增的大中军海军方面,也在海上和郑军水师在福州外海展开了一场大战,这一战刘江将麾下船队分成了两拨,他将船速较慢而且数量众多的福船、海沧船、冬船集中在一起,作为主力使用,在福州外海牵制住了郑家水军,而他采纳了荷兰船长舒曼的建议,将两条训练舰和那些蜈蚣船编成一支分舰队,先布置在远处待命。
就在郑军水师主力和大中军海师主力交手之后,双方都尽可能的想要打垮对方,而一时间谁都拿谁没有办法的时候,舒曼在得到信号之后,则率领着那支分舰队突然间杀入到了战场之中,依靠着分舰队航速快,火炮凶猛的优势,一下子便打乱了郑家水师的布置,郑军猝不及防之下,被大中军海师内外夹击,在福州外海,吃了大败仗,主帅郑芝豹眼看势头不对,立即下令撤退,结果又被大中军海军衔尾追杀,损失了几十条战船。
这一仗下来,大中军海师算是彻底打出了威风,第一次在海上实打实的取得了一场大胜,这对于大中军海军来说,无疑宣告大中军海军,已经拥有了相当的海战能力,起码已经不那么惧怕郑家的水军力量了。
而且这一战郑军惊愕的发现,居然大中军水师之中,出现了西洋人的夹板船的身影,虽然这两条夹板船并不算太大,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是西洋人才有的夹板船,上面装备的火炮大大超出了郑军水师所用的广船和福船,这无疑对郑军上下的心理打击很大(在这个时代,中国人对于西方国家的大型帆船,统称为夹板船)。
他们在多年和荷兰人以及西班牙人、葡人打交道的经验,让他们知道,西方的夹板船很是厉害,船只坚固高大不说,而且上面装备了众多的火炮,和这样的西式夹板船交战,除了依靠数量上的优势之外,他们很难在海战上取得胜利。
而大中军的两条训练舰虽然还没有时下红毛人常用的那些帆船相比,可是在速度上和火力上,却已经超出了他们所用的战船许多,两条双桅快船出现在海面上之后,依靠着它们的速度优势,在郑家水师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率领着十余条蜈蚣船(排浆船)左冲右突,很快便打乱了郑家水军的阵型,使得郑军水师很快便陷入到了各自为战的境地之中,加上大中军水师其它战船数量也不少,使得郑军水师一下子便落在了下风,造成了他们这次的大败。
紧接着一个更坏的消息便传到了泉州郑芝龙的耳中,随着福建的战事陷入糜烂的境地中之后,广东方面的战事情况也更加糜烂,在罗汝才率军进攻之下,另一路大中军势如破竹一般的便攻入了广州府,并且在十月初的时候,一举攻克了广州城,广州大批南明守军根本就没有做过多的抵抗,在大中军兵锋之下很快便宣布了投降。
不但广州府被克,就连惠州府、潮州府、肇州府等地的南明守军也纷纷投降大中军,如此一来郑芝龙最担心的事情便出现了,随着广东大部被大中军攻下之后,郑家彻底陷入到了腹背受敌的境地之中,陆上他们可控制的地盘仅剩下了泉州府、漳州府和汀州府三地,而汀州府时下情况也岌岌可危,刘耀本麾下的一个陆军师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朝着汀州府进兵,而郑军在汀州府本来就没有多少人马,陷落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罢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郑家乞降
事到如今,郑芝龙终于坚持不住了,随着陆上军事的失败,郑家在陆上已经没有了和大中军继续对抗的本钱,而且郑芝龙也看出来,大中军近期水师发展的速度远超过了他以前的预料,大中朝通过一年时间的招降纳叛、编练水卒、搜罗船只以及大力新造战船等多管齐下的手段,使得大中军海师的力量突飞猛进,从最初只能在沿海小规模的和郑军水师对抗,发展到了近期可以在海上集结起来近二百条各式战船,和郑家水师进行正面的对决,郑芝龙也看出来,这大中朝的新皇帝,铁了心要大力发展大中朝的水师力量。
而大中朝现在掌握了几乎大半个中国,一旦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来办一件事的话,那么这种力量将会是极为可怕的,而他郑家虽然号称富可敌国,但是毕竟掌握的资源仅有福建一带,现如今随着和大中朝对抗,他们郑家的储备正在源源不断的被耗费掉,再加上近期红毛人们不约而同的采取了对他郑家的敌视态度,断掉了对郑家武器的供应,使得郑家早已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
此消彼长之下,大中军会越来越强,不单单是陆上的力量,包括在海上的力量,估计用不了一两年时间,便可以大大超出他郑家水师,如此下去,迟早有一天,他郑家会被大中朝彻底从这个世上抹去。
整个郑家上下,到了这个时候都意识到已经到了他们生死攸关的时刻,现在再不投降的话,那么今后恐怕连投降他们都没有机会了。
于是在十月间,随着陆上和海上战事两方失利的情况下,郑芝龙最后一次召集了亲信部下,商议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对于他这个海盗集团的头子来说,什么对大明的忠诚,根本就谈不上,他更多考虑的还是家族和个人利益的问题,通过商议之后,他手下大部分人都承认,继续和大中朝对抗下去,已经不是上策了,趁着现在他们的力量还能在大中朝卖出一个比较好的价钱,他们决定放弃继续和大中朝为敌下去的想法,正式向大中朝投顺称臣。
当然也有少量的人不想投顺大中朝,但是这些人已经无法左右郑芝龙的决定了,郑芝龙终于在十月二十,眼看着大中军几路大军就要兵临泉州府的情况下,亲自找到了住在泉州的大中朝使臣张天成以及钱谦益,宣布郑家上下愿意接受大中朝的条件,正式投顺大中朝,成为大中朝的顺民,并且郑芝龙亲自上书大中皇帝肖天健,自称有罪,表示从此之后郑家只继续做海商,绝不再试图和大中朝为敌,希望大中皇帝肖天健能对他们郑家宽容,既往不咎。
张天成很快便派信使以八百里急报的速度,将郑家投降的消息传回了南京城之中,与此同时石冉和刘耀本也都暂停了对泉州府的进攻。
而张天成的信使尚未回到南京城之中,十月二十二日晚,肖天健便提前通过兵部特情处信鸽传递消息的途径,得知了郑芝龙的投降,于是连夜便将内阁大臣召集到了宫中议事。
肖天健的心情十分激动而且高兴,郑家的事情,这一年多来,一直都是他的心病,他最担心的就是郑芝龙不肯投降他的大中朝,即便是在陆上失败之后,继续依靠着他们雄厚的海上力量,在海上和大中朝进行对抗,从原来的历史上他很清楚,一旦事情发展到那样的地步的话,他想要彻底将郑家集团剿灭,最起码也要耗费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将郑家的海上势力剿灭。
那样的话,他就不得不继续控制海上贸易,执行禁海令,来阻断郑家获取陆上的资源,这样的话对于他的未来的海上政策将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他未来对于陆海两方面战略的布置。
但是今天他终于可以放下心了,郑芝龙终于还是没有抗住他大中军陆海两路的压力,决定放弃继续抵抗下去,接受大中朝的整编。
而这个时候他也不用担心郑成功会拉出一帮郑军,继续和大中朝为敌了,通过钱谦益那边反馈回来的消息,郑森(郑成功原名)这个郑芝龙的长子,在被郑芝龙送到他的门下之后,在钱谦益的教导之下,很快便接受了钱谦益对他劝解的思想,根本没有产生出要继续和大中朝为敌的想法,相反近期还多次按照钱谦益的指使,去找他爹郑芝龙,劝他接受大中朝的条件投顺大中朝。
所以随着郑芝龙宣告投降的消息传回来之后,肖天健心中彻底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只要郑家投降之后,那么对于剩下的永历这个南明小朝廷,便不足为虑了。
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随着张献忠集团老早被他剿灭,四川被他控制以及李自成的伪顺集团近期的覆亡,永历的南明小朝廷根本不可能向历史上的那样,能联合李定国以及李过这样的抗清名将,向抗击清军那样,和大中朝对抗。
而且永历这个南明小朝廷因为绍武小朝廷的原因,也没有能很快整合起南方各省的反对大中朝的旧明势力,虽然现在绍武帝已经被废,可是郑家却投降了,广东业已被大中军所占,永历小朝廷仅剩下了广西一部分地盘和云南这两块地方,想要再折腾出什么幺蛾子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随着郑氏集团的投降,整个南方底定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也彻底解决了肖天健的一大心病。
于是在召集起内阁大臣之后,肖天健便将刚刚得知的这个大好消息告知了这些内阁大臣。
诸臣一听也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连连向肖天健恭贺。
肖天健挥挥手道:“同喜!想必郑芝龙的投降,诸位爱卿肯定也和朕一样高兴,这对于我们大中朝上下来说,都无疑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郑芝龙这一降,福建全境便基本上都被我朝收回来了,也免除了福建百姓的刀柄之灾!郑芝龙这么做,也算是有功于社稷之举!接下来就只剩下永历小朝廷了!
只是郑芝龙时下既然已经宣布投顺我朝,那么诸位爱卿以为朕封他一个什么官职合适呢?另外还有他郑家的一些亲族以及部下,都要妥善安置才行,否则的话这些人久居于海上,一旦不能很好的安抚他们,必会招致他们作乱,所以今晚虽然这么晚,却还将诸位爱卿招至宫中,就是要商议这件事!”
对于郑芝龙的安置问题,当初在谈判的时候便已经说过,当初肖天健曾经承诺过郑芝龙,只要他愿意率领郑军投降大中朝,便可以受封爵位,大中朝眼下袭承旧制列爵五等,公侯伯子男,恢复了被大明废掉了子男两等爵位,专司用于对有功之臣的分封。
而且这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每一个爵位又被分为三等,一般情况下不轻易授爵,而且大中朝所授的爵位,也不轻易世袭,即便是世袭爵位,也逐代递减,最多三代之后,便取消爵位,防止出现类似之前朝代那样,到后来拥有爵位的人太多太滥,影响到社会的正常秩序。
但是肖天健对于封爵之事却很是严格,一般情况下别说封王,即便是封公侯伯这三等爵位也很少,目前为止,大中朝还没有封公,只有阎重喜因为平定李自成伪顺集团,被封为了二等平西侯,罗汝才这个原来的挂名刑天军副帅,在立国之后,也仅仅是封为了二等定南伯,其余的像罗立、李栓柱、石冉、刘宝这样的老将,也仅仅都是封为了三等伯爵。
所以对于郑芝龙的封爵之事,诸臣的意见是最多封他一个一二等的男爵就可以了,太高的话怕其他军将不太满意,而且这一次郑芝龙投降,也是被迫无奈之下才做出的决定,如果他肯早一点投降的话,倒还是可以商量给他的封爵高一点。
肖天健考虑了一下之后,回忆起来郑芝龙在历史上最高被隆武朝封为了什么侯,而且现在据说永历朝也封了郑芝龙为南安侯,于是摇头道:“郑芝龙虽然与我朝对抗这么长时间,但是此人还是在关键的时候能识得大体,免去了大量福建百姓的刀兵之祸,此也乃是大功一件,对于封爵之事,朕这一次也不能太过吝啬!
正是本朝封爵之事严格,如果对郑芝龙宽厚一些的话,方能显出朕的诚意,所以既然连永历小朝廷都能封他一个侯爵,那么朕难不成就舍不得这个侯爵的爵位吗?
以朕看来,可以给郑芝龙保留侯爵的封号,对于他的几个弟弟和族人,也不妨可以给予男爵的封号,以此来彰显我朝对其的重视!”
大中朝的封爵并无实权,仅仅是一种荣誉称呼罢了,每年朝廷会给拥有封爵之人一比额外的俸禄,作为对他们的奖励之用,所以肖天健这一次对于郑芝龙的封爵之事,并没有太过吝啬,大不了就是每年多花几个钱的事情罢了,而郑芝龙这次投降,别的不说,单单是要交出来的那千余条各式战船,还有上万名善于航海的水手,就足够抵消大中朝的开销了。
诸臣听罢了肖天健的意见之后,也都点头同意了下来,毕竟这爵位的事情是个虚的东西,给的高一点,以大中朝目前的制度,用不了三代也就免去了,朝廷大不了也就是多花一点钱罢了,所以肖天健这么说,他们反对也就没什么意思了,至于其他军将会不会不高兴,这件事关键还是看肖天健今后如何摆平,于是经过商议之后,肖天健决定封郑芝龙为大中朝一等靖海侯,而他的几个弟弟郑芝彪、郑芝豹、郑鸿逵、郑采等人,则也都被大中朝封为了一到三等的男爵,其中前段时间被俘的郑鸿逵也被肖天健特赦开释,派人临时将其安置在了南京城之中。
第一百八十三章 赴京听封
就在张天成的信使到京之后,将郑芝龙呈交给大中朝的降书顺表以及部将的名单交到了肖天健的手中,肖天健召集诸臣再一次商定了分封之后,便马上派出使臣,持他的圣旨前往福建宣旨,从郑家手中接管泉州府、汀州府、漳州府等地。
同时按照原来大中朝议和的条件,所有郑军就地接受大中军的整编,包括郑家的水军以及商船船队以及水手们,也都在泉州和漳州等地沿海港口驻泊,等候接受大中朝的整编。
而郑芝龙在接到了肖天健的圣旨之后,得知了他被封为靖海侯这个结果非常满意,事先他也打听过有关大中朝封爵之事,本以为即便是肖天健按照原来的约定,对他封爵,最多也就是能给他封个子爵男爵之类的爵位就算是不错了,但是没成想肖天健居然如此大方,一下便封他了个侯爵,保持了他的爵位不低于永历朝分封他的爵位,这让他非常满意,也觉得很有面子。
包括他的那些弟弟以及族亲,也都各有封赏,这让郑家这些头领们也都放心了下来,起码在这方面,大中朝皇帝是说话算数的,没有对他们过分的刻薄。
至于郑军接受整编,他们也没什么话可说的,陆师肯定是全部要被大中军接收过去,很可能会就地遣散,这一点没什么可担心的。
但是对于郑家水师的整编,郑家却是有一点想法的,毕竟这个时代军船和民船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包括西方的帆船,也一样是既可以运货也可以进行海上交战之用,郑家麾下大大小小拥有各种船只两千多条,其中超出四百料以上的大福船和二号福船以及海沧船、白艚船、乌艚船、广船、快船五六百条,其余的还有小一些的近海用的四百料一下的小型海船还有一千余条。
而水师之中的水手也有近两万人,这些人平时可以操舟行商,战时随时都抄家伙上阵就是水兵,这些船只和水手具体该怎么划分,留给他们郑家多少船只和水手让他们今后继续行商之用,便成了关键的问题。
在这件事上,其实双方之前也是有过商议的,大中朝提出可以给郑家留下二百条四百料以上的海船,作为他们今后行商之用,其余船只则交给大中朝官方进行处置,而那些郑家水卒,则按照他们的意愿决定去留,愿意留在郑家手下继续做事的人,可以留下,愿意加入大中朝海军的,则可以接受整编。
但是现在郑家投顺有点晚,作为惩罚,原来的大中朝提出的条件便不能继续执行了,按照肖天健的指示,在原来的额度上大刀一挥裁去一半,原来二百条船,现在只许郑家保留一百条,而人员方面也仅仅允许郑家保留三千人,其余的全部交由大中朝来进行甄选之后另行安置。
郑家对于大中朝提出的新方案颇为不满,但是现如今他们也没有继续反抗的余地,只能听命于大中朝的安排。
另外肖天健招郑芝龙以及郑家上下受封之人赴南京面圣,说要亲自册封郑芝龙以及郑家上下受封之人,以示恩典。
对此郑家上下颇为担心,有心想要不去,但是这个时候郑军上下军心已散,而且随着朝廷敕令下达之后,石冉和刘耀本各率一万精兵,分头进入到了泉州府和漳州府,并且分出一部分兵力接管了汀州府。
在大中军的兵锋之下,郑芝龙有心想要不去南京,但是这个时候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拒绝,否则的话摆明了就是抗旨不尊,那么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郑家上下无法预料。
于是无奈之下,郑芝龙只得谢恩领旨,表示会尽快赴南京听封,但是在他们家族内部商议之后,郑芝龙还是让郑芝豹托病为理由,留在泉州坐镇,以防郑家上下赴南京一旦有所变故,他们总算是留下一个后手。
就在郑芝龙受命前往南京的时候,各方对郑军的接管也随即展开,一批批郑军奉命放下了武器,被大中军暂时圈管起来,然后分批进行遣散,为此肖天健着令户部拨发出了二十万龙币作为遣散费用,并且令各地官员对于原属本地的郑军遣散兵员进行编管安置,授之于田,令其回乡耕作。
对于郑家水师方面,大中军采取人船分离的办法,暂时令郑家水师兵将全部登岸,离开他们的船只,由大中朝海军派人接管郑家原有的各式战船,除了准许郑家自行选留下一百条船只之外,其余的船只进行甄选,留下一部分坚固的船只,作为战船补充入海军之中使用,至于剩下的一些不堪作为战船使用的船只,一部分直接拆除,其余可用的船只则准许浙江、福建、南直隶沿海商贾赎买,作为今后通海行商之用。
郑家看准这个机会,又通过出钱赎买的办法,从中买回了一批原属于他们的船只。
不过大中朝也履行了当初和议的条件,在大中军接管泉州府和漳州府之后,对于原属于郑家的财产给予了保护,没有让人侵犯郑家的财产和家族成员,这一点让郑家多少放心了许多。
其实大中朝内部在郑芝龙宣布投降之后,对于如何处置郑芝龙其实是有很大的争论的,以军方为主,许多人提出来即便是郑芝龙投降,但是此人也不足为信,即便是不杀,起码也要将其编管在南京城中进行监视,一旦发现郑家再有反心,便立杀无赦。
但是也有一些大臣以为,大中朝朝廷要讲信义,不能对郑芝龙太过分,采取怀柔手段,逐步的分化郑家集团,使之今后逐步安分下来。
对这样的争论,肖天健听罢之后一笑置之,在他看来,郑家上下此次投降,虽然有很大程度上是被迫的,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和大中朝对抗下来,郑家上下也都基本上看到了大中朝的厉害,继续与国家为敌,他们今后将会在大陆上再无立锥之地,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用什么阴谋的手段来逼迫郑家就范。
而且原来的郑军之中,并非是人人都是郑家的铁杆拥趸者,国家和郑家之间,他们是可以分辨出孰强孰弱的,其中绝大部分人是受到裹挟逼迫,抑或是为了混口饭吃,才在郑军之中做事,现如今郑家请降,整个军心便彻底散了,郑家即便是还拥有一批死忠,但是数量却也有限,已经不足以成为大中朝的心腹大患了。
而且据福建的特情处的细作们探查,郑家虽然生意做的非常大,而且家财也富可敌国,但是郑家主要的基业,却基本上还在泉州、漳州等地的陆上,海上也仅仅是以厦门岛和金门岛以及澎湖为他们的基地,大中朝的海军现如今已经不是一两年前那么虚弱了,经过这一年多来大力发展之下,大中军海军的实力迅速壮大,这一次郑家投顺,虽然郑家可以合法的留用百条海船,但是其余的郑家水师战船却绝大多数交给了大中朝处理,使得大中朝海军的实力更是瞬间暴增,此消彼长之下,郑家的海上力量一下便蒸发了七八成之多,郑家即便是想要再在海上无法无天,把持海上贸易通道,那么在大中海军面前,很快便可以让他们郑家灰飞烟灭。
所以郑家经此一次折腾之后,便已经无法再称为大中朝海上的劲敌了,而且肖天健对于郑家这个大海商也没有想过要将他们就此彻底赶尽杀绝,中国眼下需要这样的海上贸易的先锋,只要保证他们郑家的利益,那么郑家没理由继续作乱下去,肖天健也不想做一个小人,来干这种令人齿冷的事情。
在十一月底的时候,郑芝龙终于带着数十名族亲以及部下来到了南京,一行人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被招入到了宫中觐见。
肖天健也终于第一次见到了这个纵横大海十几年的海上枭雄,让他惊讶的是郑芝龙的年轻,这个中国历史上名动天下的海上枭雄,这个时候居然只有三十多岁,虽然身材不高,但是却长得是相当的英俊。
郑芝龙一进入大殿,便立即带着几个弟弟和族亲跪下口呼万岁,并向肖天健称罪,自陈投顺来迟,请肖天健恕罪。
肖天健看罢了郑芝龙之后,哈哈一笑道:“来了就好,虽然郑爱卿来的稍微迟了一点,终归却并未酿成大错,朕和你有约在先,自不会再怪罪于你等!现如今你等能毅然迷途知返,实乃福建百姓之幸,我大中朝之幸!诸位免礼平身吧!这么跪着说话总是不太方便!来人,给郑爱卿赐座!”
郑芝龙也没有想到肖天健这个大中朝新皇会如此年轻,甚至于比他还要年轻一些,偷眼看一下肖天健,举手投足之间,无形之中散发着一种霸气,这样的霸气绝非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从他领兵的经验看,非经过血火战场的厮杀,一般人绝难会养成这样的霸气,听着肖天健的话,郑芝龙的心情稍微安稳了一些。
虽然肖天健话中略微带出了一丝对他现在才来投顺有点不满的味道,但是总体上看得出肖天健却还是对他能归顺这件事是比较满意的,现在更是让他平身还赐座于他,这就说明肖天健并没有太多要置他们于死地的念头,这才多少让郑芝龙安心了一些。
不过说是赐座,郑芝龙还真是不敢坐,连连告罪之后,在肖天健的强令之下,郑芝龙才在一个侍卫送过来的锦凳上用屁股挂了点边,坐在了大殿上,至于他那些带来的手下以及族亲,自然是没有他这样的待遇,只能老老实实的低着头,站在大殿下面。
(今日特别鸣谢w钓雪寒江朋友的打赏!)
至于海师方面,刘江也没有闲着,这几个月间,设在宁波府和南京的两大船厂都在全力为海师打造各种战船,一旦作为国家机器开动起来的时候,大中朝的造船能力便开始突飞猛进,随着大批流散的造船工匠被重新招募组织起来,再加上大中朝也不克扣工匠们的工钱,让这些工匠们重新得到了安生立命之所,顿时便让这些工匠们焕发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
所以两大船厂一经开始造船,工匠们恢复手艺的速度非常快,甚至连一些一经失传的手艺,也被他们重新发掘了出来,再加上大批因为饥荒战祸而流离失所的流民也被招募起来,送入两大船厂充当学徒工,短时间之内两大船厂便形成了几千人以上的大型造船集团,几乎每天都有战船下水,交付给海师使用。
另外传教士带来的欧洲造船工匠也在这两大造船基地走马上任,另外一拨在登州新的造船厂也开始工作,到了九月间,南京和宁波两地的造船厂,都各自造出了一条排水量在一百五十吨百吨左右的双桅快帆船,交付给了海师作为海军训练舰使用,同时还继续开建了两条排水量达到三百吨左右的三桅克拉克帆船,马上也要下水交付使用。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快这些欧洲造船师将会继续投建改良型的加利恩帆船,一切顺利的话,在今后几年,只要解决了郑家海盗集团的问题之后,便可以打通南洋的航道,从根本上解决造船所用的木料问题之后,大中朝的各大船厂,便会继续开建吨位更大的船只,如此一来,用不了多久,大中朝的战船很快便能在质量上赶上西方国家的帆船了。
所以海师这几个月间实力膨胀的速度非常快,人手方面随着大批海盗的归附,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最重要的是这些大型的西式帆船解决了大中朝海师战船装载重炮的问题,大大的改善了大中朝海师的战斗力。
以往大中朝海师的战船无法承受重型火炮,只能装载一些老实的火炮,火力上对郑军水师没有优势,但是在这几个月间,两地船厂除了建造新船之外,还对老的战船进行加固,使之可以装载新式的火炮,两条训练舰上,更是都装备了十四门二十四磅短身管火炮,和四门二十四磅长身管加农炮,左右两舷同时可以有七门以上火炮发射,船首和船尾还各有两门加农炮可用,威力已经远超过了大中军之前使用的福船和海沧船。
即便是海师之中的一些新造的福船,也加强了肋骨,使之可以承载新式的火炮,同样也改善了他们的战斗力,使得海师这几个月间,作战力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虽然这些船因为造的比较仓促,不得不适用一些未阴干的木料,这样大大影响了这些新船的使用寿命,使之可能两年的时间便要因为船体木料的变形开裂造成船只的报废,但是眼下作为权宜之计,肖天健还是特准建造这些临时性的战船,来满足海师的使用。
那些来自欧洲的水手们,进入到了海军讲武堂之后,肖天健着令给他们开出了高额的薪俸,这帮欧洲来的水手们也没有敝帚自珍,拿出了看家本事,将他们所知的航海操船的经验传授给了海军讲武堂的学员们。
特别是当两条作为训练舰的双桅快帆船交付给海军讲武堂之后,他们更是如虎添翼,那个喜欢喝酒的荷兰落魄船长舒曼,得到了肖天健的任命之后,也振作了精神,酒虽然没有彻底戒掉,但是却还是减少了喝酒的量,带着那些欧洲水手们,亲自登船带着大中朝海军讲武堂的学员兵出海训练,经过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之后,这些学员兵虽然称不上精通操作这些西式帆船,但是却也已经可以驾驶这两条帆船了。
九月份之后,这两条训练舰也被勒令南下到了温州,临时编入到了海军船队之中,作为海军的突击力量使用,就连这些欧洲的教官们,也都在高额的悬赏之下,决定随船出战,帮着大中军海军来操作着两条训练舰,率领这些学员兵参与接下来的作战。
于是九月初十之后,一支由二百余条各型战船组成的大中军海师舰队,便在温州港杨帆出海,直接借着海面上的北风,顺风南下,扑向了福州外海。
九月十九这一天,海陆两路大中军的军队都对福州的郑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郑军虽然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也做了相对充足的准备工作,在陆上和海上,都布置了相当多的兵力和船只,试图再跟大中军来一次对抗。
虽然这几个月来,郑芝龙一直在跟大中朝商谈投降的事情,可是最终问题都卡在了是否可以让郑家保留水师力量上面,郑家始终坚持,要在投顺大中朝之后,继续独掌他们的水师,可是大中朝却坚持郑家不能保留水师力量,仅能保存他们的商船船队,郑家的水军必须要纳入到大中朝海军之内,重新进行编制,这便造成了双方谈判的僵局,结果造成了谈判迟迟不能达成一致。
九月末的时候,福建战事全面展开,大中军数路人马在石冉和刘耀本等大将的率领下,分头对福州府和延平府发动了攻势。
郑家在陆上的兵力虽然到这个时候还有近十万人马,但是郑军陆师的战斗力却根本无法和大中军正面对抗,即便是他们采取据城而守的守势,但是面对着装备了大量新式大口径大炮的大中军的进攻,一座座郑军控制的城池还是迅速的被大中军攻克,大批郑军要么被大中军就地歼灭,要么就只能落荒逃窜,不少郑军眼见打不过大中军,于是一些郑家的军将便选择了投降。
结果是一个月的时间下来,石冉便率军攻至了福州城下,将福州城包围了起来,同时另一面的刘耀本所部,也顺利的攻占了延平府,兵锋直指郑家的老巢泉州府一带。
与此同时实力大增的大中军海军方面,也在海上和郑军水师在福州外海展开了一场大战,这一战刘江将麾下船队分成了两拨,他将船速较慢而且数量众多的福船、海沧船、冬船集中在一起,作为主力使用,在福州外海牵制住了郑家水军,而他采纳了荷兰船长舒曼的建议,将两条训练舰和那些蜈蚣船编成一支分舰队,先布置在远处待命。
就在郑军水师主力和大中军海师主力交手之后,双方都尽可能的想要打垮对方,而一时间谁都拿谁没有办法的时候,舒曼在得到信号之后,则率领着那支分舰队突然间杀入到了战场之中,依靠着分舰队航速快,火炮凶猛的优势,一下子便打乱了郑家水师的布置,郑军猝不及防之下,被大中军海师内外夹击,在福州外海,吃了大败仗,主帅郑芝豹眼看势头不对,立即下令撤退,结果又被大中军海军衔尾追杀,损失了几十条战船。
这一仗下来,大中军海师算是彻底打出了威风,第一次在海上实打实的取得了一场大胜,这对于大中军海军来说,无疑宣告大中军海军,已经拥有了相当的海战能力,起码已经不那么惧怕郑家的水军力量了。
而且这一战郑军惊愕的发现,居然大中军水师之中,出现了西洋人的夹板船的身影,虽然这两条夹板船并不算太大,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是西洋人才有的夹板船,上面装备的火炮大大超出了郑军水师所用的广船和福船,这无疑对郑军上下的心理打击很大(在这个时代,中国人对于西方国家的大型帆船,统称为夹板船)。
他们在多年和荷兰人以及西班牙人、葡人打交道的经验,让他们知道,西方的夹板船很是厉害,船只坚固高大不说,而且上面装备了众多的火炮,和这样的西式夹板船交战,除了依靠数量上的优势之外,他们很难在海战上取得胜利。
而大中军的两条训练舰虽然还没有时下红毛人常用的那些帆船相比,可是在速度上和火力上,却已经超出了他们所用的战船许多,两条双桅快船出现在海面上之后,依靠着它们的速度优势,在郑家水师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率领着十余条蜈蚣船(排浆船)左冲右突,很快便打乱了郑家水军的阵型,使得郑军水师很快便陷入到了各自为战的境地之中,加上大中军水师其它战船数量也不少,使得郑军水师一下子便落在了下风,造成了他们这次的大败。
紧接着一个更坏的消息便传到了泉州郑芝龙的耳中,随着福建的战事陷入糜烂的境地中之后,广东方面的战事情况也更加糜烂,在罗汝才率军进攻之下,另一路大中军势如破竹一般的便攻入了广州府,并且在十月初的时候,一举攻克了广州城,广州大批南明守军根本就没有做过多的抵抗,在大中军兵锋之下很快便宣布了投降。
不但广州府被克,就连惠州府、潮州府、肇州府等地的南明守军也纷纷投降大中军,如此一来郑芝龙最担心的事情便出现了,随着广东大部被大中军攻下之后,郑家彻底陷入到了腹背受敌的境地之中,陆上他们可控制的地盘仅剩下了泉州府、漳州府和汀州府三地,而汀州府时下情况也岌岌可危,刘耀本麾下的一个陆军师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朝着汀州府进兵,而郑军在汀州府本来就没有多少人马,陷落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罢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郑家乞降
事到如今,郑芝龙终于坚持不住了,随着陆上军事的失败,郑家在陆上已经没有了和大中军继续对抗的本钱,而且郑芝龙也看出来,大中军近期水师发展的速度远超过了他以前的预料,大中朝通过一年时间的招降纳叛、编练水卒、搜罗船只以及大力新造战船等多管齐下的手段,使得大中军海师的力量突飞猛进,从最初只能在沿海小规模的和郑军水师对抗,发展到了近期可以在海上集结起来近二百条各式战船,和郑家水师进行正面的对决,郑芝龙也看出来,这大中朝的新皇帝,铁了心要大力发展大中朝的水师力量。
而大中朝现在掌握了几乎大半个中国,一旦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来办一件事的话,那么这种力量将会是极为可怕的,而他郑家虽然号称富可敌国,但是毕竟掌握的资源仅有福建一带,现如今随着和大中朝对抗,他们郑家的储备正在源源不断的被耗费掉,再加上近期红毛人们不约而同的采取了对他郑家的敌视态度,断掉了对郑家武器的供应,使得郑家早已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
此消彼长之下,大中军会越来越强,不单单是陆上的力量,包括在海上的力量,估计用不了一两年时间,便可以大大超出他郑家水师,如此下去,迟早有一天,他郑家会被大中朝彻底从这个世上抹去。
整个郑家上下,到了这个时候都意识到已经到了他们生死攸关的时刻,现在再不投降的话,那么今后恐怕连投降他们都没有机会了。
于是在十月间,随着陆上和海上战事两方失利的情况下,郑芝龙最后一次召集了亲信部下,商议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对于他这个海盗集团的头子来说,什么对大明的忠诚,根本就谈不上,他更多考虑的还是家族和个人利益的问题,通过商议之后,他手下大部分人都承认,继续和大中朝对抗下去,已经不是上策了,趁着现在他们的力量还能在大中朝卖出一个比较好的价钱,他们决定放弃继续和大中朝为敌下去的想法,正式向大中朝投顺称臣。
当然也有少量的人不想投顺大中朝,但是这些人已经无法左右郑芝龙的决定了,郑芝龙终于在十月二十,眼看着大中军几路大军就要兵临泉州府的情况下,亲自找到了住在泉州的大中朝使臣张天成以及钱谦益,宣布郑家上下愿意接受大中朝的条件,正式投顺大中朝,成为大中朝的顺民,并且郑芝龙亲自上书大中皇帝肖天健,自称有罪,表示从此之后郑家只继续做海商,绝不再试图和大中朝为敌,希望大中皇帝肖天健能对他们郑家宽容,既往不咎。
张天成很快便派信使以八百里急报的速度,将郑家投降的消息传回了南京城之中,与此同时石冉和刘耀本也都暂停了对泉州府的进攻。
而张天成的信使尚未回到南京城之中,十月二十二日晚,肖天健便提前通过兵部特情处信鸽传递消息的途径,得知了郑芝龙的投降,于是连夜便将内阁大臣召集到了宫中议事。
肖天健的心情十分激动而且高兴,郑家的事情,这一年多来,一直都是他的心病,他最担心的就是郑芝龙不肯投降他的大中朝,即便是在陆上失败之后,继续依靠着他们雄厚的海上力量,在海上和大中朝进行对抗,从原来的历史上他很清楚,一旦事情发展到那样的地步的话,他想要彻底将郑家集团剿灭,最起码也要耗费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将郑家的海上势力剿灭。
那样的话,他就不得不继续控制海上贸易,执行禁海令,来阻断郑家获取陆上的资源,这样的话对于他的未来的海上政策将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他未来对于陆海两方面战略的布置。
但是今天他终于可以放下心了,郑芝龙终于还是没有抗住他大中军陆海两路的压力,决定放弃继续抵抗下去,接受大中朝的整编。
而这个时候他也不用担心郑成功会拉出一帮郑军,继续和大中朝为敌了,通过钱谦益那边反馈回来的消息,郑森(郑成功原名)这个郑芝龙的长子,在被郑芝龙送到他的门下之后,在钱谦益的教导之下,很快便接受了钱谦益对他劝解的思想,根本没有产生出要继续和大中朝为敌的想法,相反近期还多次按照钱谦益的指使,去找他爹郑芝龙,劝他接受大中朝的条件投顺大中朝。
所以随着郑芝龙宣告投降的消息传回来之后,肖天健心中彻底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只要郑家投降之后,那么对于剩下的永历这个南明小朝廷,便不足为虑了。
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随着张献忠集团老早被他剿灭,四川被他控制以及李自成的伪顺集团近期的覆亡,永历的南明小朝廷根本不可能向历史上的那样,能联合李定国以及李过这样的抗清名将,向抗击清军那样,和大中朝对抗。
而且永历这个南明小朝廷因为绍武小朝廷的原因,也没有能很快整合起南方各省的反对大中朝的旧明势力,虽然现在绍武帝已经被废,可是郑家却投降了,广东业已被大中军所占,永历小朝廷仅剩下了广西一部分地盘和云南这两块地方,想要再折腾出什么幺蛾子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随着郑氏集团的投降,整个南方底定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也彻底解决了肖天健的一大心病。
于是在召集起内阁大臣之后,肖天健便将刚刚得知的这个大好消息告知了这些内阁大臣。
诸臣一听也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连连向肖天健恭贺。
肖天健挥挥手道:“同喜!想必郑芝龙的投降,诸位爱卿肯定也和朕一样高兴,这对于我们大中朝上下来说,都无疑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郑芝龙这一降,福建全境便基本上都被我朝收回来了,也免除了福建百姓的刀柄之灾!郑芝龙这么做,也算是有功于社稷之举!接下来就只剩下永历小朝廷了!
只是郑芝龙时下既然已经宣布投顺我朝,那么诸位爱卿以为朕封他一个什么官职合适呢?另外还有他郑家的一些亲族以及部下,都要妥善安置才行,否则的话这些人久居于海上,一旦不能很好的安抚他们,必会招致他们作乱,所以今晚虽然这么晚,却还将诸位爱卿招至宫中,就是要商议这件事!”
对于郑芝龙的安置问题,当初在谈判的时候便已经说过,当初肖天健曾经承诺过郑芝龙,只要他愿意率领郑军投降大中朝,便可以受封爵位,大中朝眼下袭承旧制列爵五等,公侯伯子男,恢复了被大明废掉了子男两等爵位,专司用于对有功之臣的分封。
而且这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每一个爵位又被分为三等,一般情况下不轻易授爵,而且大中朝所授的爵位,也不轻易世袭,即便是世袭爵位,也逐代递减,最多三代之后,便取消爵位,防止出现类似之前朝代那样,到后来拥有爵位的人太多太滥,影响到社会的正常秩序。
但是肖天健对于封爵之事却很是严格,一般情况下别说封王,即便是封公侯伯这三等爵位也很少,目前为止,大中朝还没有封公,只有阎重喜因为平定李自成伪顺集团,被封为了二等平西侯,罗汝才这个原来的挂名刑天军副帅,在立国之后,也仅仅是封为了二等定南伯,其余的像罗立、李栓柱、石冉、刘宝这样的老将,也仅仅都是封为了三等伯爵。
所以对于郑芝龙的封爵之事,诸臣的意见是最多封他一个一二等的男爵就可以了,太高的话怕其他军将不太满意,而且这一次郑芝龙投降,也是被迫无奈之下才做出的决定,如果他肯早一点投降的话,倒还是可以商量给他的封爵高一点。
肖天健考虑了一下之后,回忆起来郑芝龙在历史上最高被隆武朝封为了什么侯,而且现在据说永历朝也封了郑芝龙为南安侯,于是摇头道:“郑芝龙虽然与我朝对抗这么长时间,但是此人还是在关键的时候能识得大体,免去了大量福建百姓的刀兵之祸,此也乃是大功一件,对于封爵之事,朕这一次也不能太过吝啬!
正是本朝封爵之事严格,如果对郑芝龙宽厚一些的话,方能显出朕的诚意,所以既然连永历小朝廷都能封他一个侯爵,那么朕难不成就舍不得这个侯爵的爵位吗?
以朕看来,可以给郑芝龙保留侯爵的封号,对于他的几个弟弟和族人,也不妨可以给予男爵的封号,以此来彰显我朝对其的重视!”
大中朝的封爵并无实权,仅仅是一种荣誉称呼罢了,每年朝廷会给拥有封爵之人一比额外的俸禄,作为对他们的奖励之用,所以肖天健这一次对于郑芝龙的封爵之事,并没有太过吝啬,大不了就是每年多花几个钱的事情罢了,而郑芝龙这次投降,别的不说,单单是要交出来的那千余条各式战船,还有上万名善于航海的水手,就足够抵消大中朝的开销了。
诸臣听罢了肖天健的意见之后,也都点头同意了下来,毕竟这爵位的事情是个虚的东西,给的高一点,以大中朝目前的制度,用不了三代也就免去了,朝廷大不了也就是多花一点钱罢了,所以肖天健这么说,他们反对也就没什么意思了,至于其他军将会不会不高兴,这件事关键还是看肖天健今后如何摆平,于是经过商议之后,肖天健决定封郑芝龙为大中朝一等靖海侯,而他的几个弟弟郑芝彪、郑芝豹、郑鸿逵、郑采等人,则也都被大中朝封为了一到三等的男爵,其中前段时间被俘的郑鸿逵也被肖天健特赦开释,派人临时将其安置在了南京城之中。
第一百八十三章 赴京听封
就在张天成的信使到京之后,将郑芝龙呈交给大中朝的降书顺表以及部将的名单交到了肖天健的手中,肖天健召集诸臣再一次商定了分封之后,便马上派出使臣,持他的圣旨前往福建宣旨,从郑家手中接管泉州府、汀州府、漳州府等地。
同时按照原来大中朝议和的条件,所有郑军就地接受大中军的整编,包括郑家的水军以及商船船队以及水手们,也都在泉州和漳州等地沿海港口驻泊,等候接受大中朝的整编。
而郑芝龙在接到了肖天健的圣旨之后,得知了他被封为靖海侯这个结果非常满意,事先他也打听过有关大中朝封爵之事,本以为即便是肖天健按照原来的约定,对他封爵,最多也就是能给他封个子爵男爵之类的爵位就算是不错了,但是没成想肖天健居然如此大方,一下便封他了个侯爵,保持了他的爵位不低于永历朝分封他的爵位,这让他非常满意,也觉得很有面子。
包括他的那些弟弟以及族亲,也都各有封赏,这让郑家这些头领们也都放心了下来,起码在这方面,大中朝皇帝是说话算数的,没有对他们过分的刻薄。
至于郑军接受整编,他们也没什么话可说的,陆师肯定是全部要被大中军接收过去,很可能会就地遣散,这一点没什么可担心的。
但是对于郑家水师的整编,郑家却是有一点想法的,毕竟这个时代军船和民船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包括西方的帆船,也一样是既可以运货也可以进行海上交战之用,郑家麾下大大小小拥有各种船只两千多条,其中超出四百料以上的大福船和二号福船以及海沧船、白艚船、乌艚船、广船、快船五六百条,其余的还有小一些的近海用的四百料一下的小型海船还有一千余条。
而水师之中的水手也有近两万人,这些人平时可以操舟行商,战时随时都抄家伙上阵就是水兵,这些船只和水手具体该怎么划分,留给他们郑家多少船只和水手让他们今后继续行商之用,便成了关键的问题。
在这件事上,其实双方之前也是有过商议的,大中朝提出可以给郑家留下二百条四百料以上的海船,作为他们今后行商之用,其余船只则交给大中朝官方进行处置,而那些郑家水卒,则按照他们的意愿决定去留,愿意留在郑家手下继续做事的人,可以留下,愿意加入大中朝海军的,则可以接受整编。
但是现在郑家投顺有点晚,作为惩罚,原来的大中朝提出的条件便不能继续执行了,按照肖天健的指示,在原来的额度上大刀一挥裁去一半,原来二百条船,现在只许郑家保留一百条,而人员方面也仅仅允许郑家保留三千人,其余的全部交由大中朝来进行甄选之后另行安置。
郑家对于大中朝提出的新方案颇为不满,但是现如今他们也没有继续反抗的余地,只能听命于大中朝的安排。
另外肖天健招郑芝龙以及郑家上下受封之人赴南京面圣,说要亲自册封郑芝龙以及郑家上下受封之人,以示恩典。
对此郑家上下颇为担心,有心想要不去,但是这个时候郑军上下军心已散,而且随着朝廷敕令下达之后,石冉和刘耀本各率一万精兵,分头进入到了泉州府和漳州府,并且分出一部分兵力接管了汀州府。
在大中军的兵锋之下,郑芝龙有心想要不去南京,但是这个时候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拒绝,否则的话摆明了就是抗旨不尊,那么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郑家上下无法预料。
于是无奈之下,郑芝龙只得谢恩领旨,表示会尽快赴南京听封,但是在他们家族内部商议之后,郑芝龙还是让郑芝豹托病为理由,留在泉州坐镇,以防郑家上下赴南京一旦有所变故,他们总算是留下一个后手。
就在郑芝龙受命前往南京的时候,各方对郑军的接管也随即展开,一批批郑军奉命放下了武器,被大中军暂时圈管起来,然后分批进行遣散,为此肖天健着令户部拨发出了二十万龙币作为遣散费用,并且令各地官员对于原属本地的郑军遣散兵员进行编管安置,授之于田,令其回乡耕作。
对于郑家水师方面,大中军采取人船分离的办法,暂时令郑家水师兵将全部登岸,离开他们的船只,由大中朝海军派人接管郑家原有的各式战船,除了准许郑家自行选留下一百条船只之外,其余的船只进行甄选,留下一部分坚固的船只,作为战船补充入海军之中使用,至于剩下的一些不堪作为战船使用的船只,一部分直接拆除,其余可用的船只则准许浙江、福建、南直隶沿海商贾赎买,作为今后通海行商之用。
郑家看准这个机会,又通过出钱赎买的办法,从中买回了一批原属于他们的船只。
不过大中朝也履行了当初和议的条件,在大中军接管泉州府和漳州府之后,对于原属于郑家的财产给予了保护,没有让人侵犯郑家的财产和家族成员,这一点让郑家多少放心了许多。
其实大中朝内部在郑芝龙宣布投降之后,对于如何处置郑芝龙其实是有很大的争论的,以军方为主,许多人提出来即便是郑芝龙投降,但是此人也不足为信,即便是不杀,起码也要将其编管在南京城中进行监视,一旦发现郑家再有反心,便立杀无赦。
但是也有一些大臣以为,大中朝朝廷要讲信义,不能对郑芝龙太过分,采取怀柔手段,逐步的分化郑家集团,使之今后逐步安分下来。
对这样的争论,肖天健听罢之后一笑置之,在他看来,郑家上下此次投降,虽然有很大程度上是被迫的,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和大中朝对抗下来,郑家上下也都基本上看到了大中朝的厉害,继续与国家为敌,他们今后将会在大陆上再无立锥之地,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用什么阴谋的手段来逼迫郑家就范。
而且原来的郑军之中,并非是人人都是郑家的铁杆拥趸者,国家和郑家之间,他们是可以分辨出孰强孰弱的,其中绝大部分人是受到裹挟逼迫,抑或是为了混口饭吃,才在郑军之中做事,现如今郑家请降,整个军心便彻底散了,郑家即便是还拥有一批死忠,但是数量却也有限,已经不足以成为大中朝的心腹大患了。
而且据福建的特情处的细作们探查,郑家虽然生意做的非常大,而且家财也富可敌国,但是郑家主要的基业,却基本上还在泉州、漳州等地的陆上,海上也仅仅是以厦门岛和金门岛以及澎湖为他们的基地,大中朝的海军现如今已经不是一两年前那么虚弱了,经过这一年多来大力发展之下,大中军海军的实力迅速壮大,这一次郑家投顺,虽然郑家可以合法的留用百条海船,但是其余的郑家水师战船却绝大多数交给了大中朝处理,使得大中朝海军的实力更是瞬间暴增,此消彼长之下,郑家的海上力量一下便蒸发了七八成之多,郑家即便是想要再在海上无法无天,把持海上贸易通道,那么在大中海军面前,很快便可以让他们郑家灰飞烟灭。
所以郑家经此一次折腾之后,便已经无法再称为大中朝海上的劲敌了,而且肖天健对于郑家这个大海商也没有想过要将他们就此彻底赶尽杀绝,中国眼下需要这样的海上贸易的先锋,只要保证他们郑家的利益,那么郑家没理由继续作乱下去,肖天健也不想做一个小人,来干这种令人齿冷的事情。
在十一月底的时候,郑芝龙终于带着数十名族亲以及部下来到了南京,一行人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被招入到了宫中觐见。
肖天健也终于第一次见到了这个纵横大海十几年的海上枭雄,让他惊讶的是郑芝龙的年轻,这个中国历史上名动天下的海上枭雄,这个时候居然只有三十多岁,虽然身材不高,但是却长得是相当的英俊。
郑芝龙一进入大殿,便立即带着几个弟弟和族亲跪下口呼万岁,并向肖天健称罪,自陈投顺来迟,请肖天健恕罪。
肖天健看罢了郑芝龙之后,哈哈一笑道:“来了就好,虽然郑爱卿来的稍微迟了一点,终归却并未酿成大错,朕和你有约在先,自不会再怪罪于你等!现如今你等能毅然迷途知返,实乃福建百姓之幸,我大中朝之幸!诸位免礼平身吧!这么跪着说话总是不太方便!来人,给郑爱卿赐座!”
郑芝龙也没有想到肖天健这个大中朝新皇会如此年轻,甚至于比他还要年轻一些,偷眼看一下肖天健,举手投足之间,无形之中散发着一种霸气,这样的霸气绝非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从他领兵的经验看,非经过血火战场的厮杀,一般人绝难会养成这样的霸气,听着肖天健的话,郑芝龙的心情稍微安稳了一些。
虽然肖天健话中略微带出了一丝对他现在才来投顺有点不满的味道,但是总体上看得出肖天健却还是对他能归顺这件事是比较满意的,现在更是让他平身还赐座于他,这就说明肖天健并没有太多要置他们于死地的念头,这才多少让郑芝龙安心了一些。
不过说是赐座,郑芝龙还真是不敢坐,连连告罪之后,在肖天健的强令之下,郑芝龙才在一个侍卫送过来的锦凳上用屁股挂了点边,坐在了大殿上,至于他那些带来的手下以及族亲,自然是没有他这样的待遇,只能老老实实的低着头,站在大殿下面。
(今日特别鸣谢w钓雪寒江朋友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