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孙家的恩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哦?恩人!有意思。我还倒真想看看孙家人口中念念叨叨的恩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不自觉间竟然已经跟着白胡子到了第三进大殿。
  此时天空已经开始渐黑了下来,只有远处还有那么一抹夕阳惨淡。白胡子老头儿吩咐手下人掌灯,手下便赶紧忙忙活活登高爬梯,瞬时间整个院子一片火红,我们一群人似是沉寂在灯火的海洋一般。
  又有仆人端过热手巾和盛水的银盆,三个老家伙相继洗了手脸用热毛巾又相继擦了一遍,我学着这仨人的样子也做了一番。这样一折腾天也就完全黑了下来。
  这势派可大了去了,什么人啊!去见他还得洗手精面张灯结彩,就差沐浴更衣了,外国元首来华访问我见也没这么大派头儿啊。这一系列操作顿时让我好奇心满满。
  折腾了足足得有一个时辰,仨老头儿这才吩咐手下人撤去门锁。门锁撤下并不用仆人开门,仨老头儿当中年纪最长的白胡子亲自去推门,门被老头子这么一推,“吱扭扭~咣当!”一下开了。
  如此大规模宏大的一个殿堂一层浮土都没有,这是我不曾想到的。这殿堂很有意思,不跟我们之前见过的那样,一进门要不是文殊普贤要不就是五百罗汉。这殿门打开后竟然是一条直直通往后门的甬路,甬路两旁则分别有两个相对的侧殿。
  白胡子先引我们到左侧的殿堂去,侧殿门口还煞有介事的摆着两尊天兵天将。门一推开我顿时被眼前的一切惊瞎了眼,人都说三十三重天一重一个境界,这里几乎就完全仿照佛家三十三重天建造,什么住善法堂天,什么住欢喜园天等等等,呈宝塔式建筑,全部由大理石打造,一层天内摆放一层长明灯,以金银内衬,拾级而上直到塔顶也就是这个阶梯的最顶端是一尊金像。
  如果不看塑像,单凭这三十三重天的建筑来说,足以让人有种下跪的冲动。但是我的目光一点儿一点儿往上挪去,直到最高顶看见那尊人像后差点儿没把我笑死,乐得我鼻听泡都出来了。
  如此庄严宏伟严肃沉重的场合,我本不应该笑的,可我实在是忍不住啊,太他妈搞笑了。最上面那尊人像看样子雕的是名三四十岁的军人,这军人足蹬老旧发黄战靴,身穿粗布衣襟,左手拿着盒子炮右手拿个土手雷,一副拼了命端掉敌人碉堡的架势,更可笑的是这家伙戎装上衣的扣子全都没了,连那老旧作战靴都不是完整的一对儿,大脚趾豆都从里面撅了出来。
  我他妈真不想笑啊,越憋我越吭哧,越憋我脸越红,当初塑像的这位是写实派嘛?整这么传神干啥,是想要笑死以后得瞻仰者嘛!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就只听见我一个人搁那儿乐。孙家人家教还是非常严的,直等了好大一会儿,等我这劲儿过去了那白胡子才又给我介绍道,“还请小兄弟见谅啊,因为这间房子我们供得这是座生祠,所以我们当时是尽量还原恩人原本的声容笑貌,有些邋遢或者不周的地方还请见谅。”
  我听人家这么一说立马就不笑了,原来刚刚是我露怯了。祠堂庙宇大家都见得不少,但殊不知这东西也分生祠和冥祠两种。我们通常所见的关二爷也好,二郎真君也罢或者是妈祖庙,那些祠堂庙宇多供奉得为早死了千八百年的人物,更有甚者是上万年前都算不上是人的神族。可这祠堂还没进门人家就说了是生祠,生祠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给活人立的祠堂,多见于封建年代给官老爷或者将军立的,比如之前县太爷太坑爹了,每年征收地方关税高达一百万两,众穷苦人家民不聊生。后来不知怎么搞的,县太爷离职调遣了,又来一个官儿老爷,这官老爷每年才贪十万两。这是什么?这他妈就是清官啊!于是众百姓敲锣放炮给现任官老爷立祠堂送万民伞,功德无量啊,一年才贪那么少,县太爷家的日子可咋过啊。
  这就是生祠的一处妙用,歌功颂德流芳千古,这可比冥祠分量价值大得多。当然,孙家建这生祠肯定不是像给官老爷立庙那样阿谀奉承,看孙家人这份虔诚劲儿,他主要的目的还是感恩戴德之情。也由此看出当时修建这座祠堂的时候,这个恩人还存活于世。
  既然白胡子讲他们全族是民国才搬到这里来的,选址修建这个恩人又出了不少力,那么这人显而易见是民国人,主要功绩看来距现代的时间也不远。
  想到这里我抬起头,想再仔细看看这个距离我也就一百多年历史的能人异士。我这次换了个角度,刚刚是在他侧脸的地方现在正转到他正脸儿来,这一看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呦呵!上面这家伙我认识!
  这眉毛鼻眼儿,这五官相貌,这身量戳个儿,这穿衣打扮,这这这,这他妈不就是我夜宿河南古宅,快天黑来拍我肩膀儿,跟我聊了大半宿的老兔崽子嘛!
  我是无乱如何也不会忘记这老家伙的,那晚的经历实在是过于刺激和恐怖了,以至于在我幼小的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我一认出是他来,我大脑“轰”地一下子就炸了!什么情况!这是什么情况!他到底是鬼还是人,我还记得那晚看到的幻像——他和另外一个人磨刀霍霍向自己的同伴就下了黑手,怎么一下子就又成了孙家的恩人!
  “这位小哥,身体不舒服吗?”白胡子见我面色不对,赶紧上前寒暄,我摆摆手连说没事儿,我想此刻我的脸色肯定是难看到了极点。
  我还记得那个雨夜,那一群大兵。一个英姿魁梧的大胡子长官带领他的守备全部杀身成仁,只有委以重任的那么三个人活了下来。我还记得他们的名字——潘二愣、李结巴、老棺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