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第11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会儿吴莲英坐在苏梅病床边,一边骂周建林一边骂医院,说他们做个检查还把她家小梅折腾成这样,什么黑心医院!
  苏梅躺在那里却好像听不见吴莲英的所有声音,只是将手放在已经隆起的肚子上,微微有些出神。
  这是她与周建林的孩子,他们将来才是一家人,无论是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所有破坏他们家庭的萌芽,都应该被提前扼杀。
  她要好好想想,有什么理由能让那个人翻不了身……
  *
  今天,是房管局小闫干事被震惊的一天。
  首先是听到苏葵这个学生要买房,甚至还是买四合院的消息,然后就是得知她就是最近上了报纸的教育模范——
  这事儿他们在房管局那里已经惊讶过了,说的是现在。
  根本用不着自己指路,她自己说去哪里,很快就能找到,什么胡同小巷交叉,对她完全没有影响,任何地方一找就到。
  所以她之前说的是真的?真的看一遍就把地图全都记住了?
  对此苏葵也只能笑笑,说自己记忆力好。
  实际上,对于京城的布局她是非常了解的,这个了解说的是后世。即便目前的布局规划和后世有所不同,但大型建筑尤其是四合院这种基本没变过。再结合地图,她是绝不会找不到的。
  然而最让小闫干事震惊的事情却是——
  “我觉得这个院子就不错,闫同志,如果我现在就买的话,什么时候能走完程序?”
  一句话落下,却没有人回答,因为小闫干事已经呆住了。
  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朝阳门内大街的一处胡同,并且这处胡同就叫作苏家胡同。
  苏葵指的地方就是这处胡同里的一座四合院。
  “闫同志?”
  徐奚年本来也是要跟苏葵一起来的,但苏葵没有再麻烦他,所以现在就只有她跟小闫干事两人。
  而小闫干事因为她的话失去了声音。
  她刚说什么?现在就买?
  好久他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苏葵同志,你……就考虑好了?”
  这他们才出来多久啊?谁家看房子是看完就说买的?并且他们还没进去呢!
  “苏葵同志,你要不再好好考虑一下,我不急的,这本来也是我们的工作,你可以慢慢看。”
  他生怕苏葵是因为怕麻烦他们才这样草率,连忙劝她。
  小闫干事告诉她,这处房产的主人目前搬回老家去了,将房子挂在房管局这里,当然钥匙也在他们这里。
  不像之前他们去别的地方,还要出示证件资料,这里十分清静。
  小闫干事领着苏葵看了看房屋的布局,标准四合院,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院子里还栽有一棵枣树。
  苏葵没有进房间,反而是站在那棵树下久久不动,神色有些看不清,小闫干事忍不住问:“苏葵同志,你来过这里?”
  作者有话说:
  苏葵:震惊部(全名:使别人感到震惊部)新任部长
  第73章
  苏葵没有回答, 只是轻轻开口:“这棵枣树在这里存在多久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小闫干事觉得她有些奇怪,还是翻了翻资料说道,“这座房屋登记是五年前的事情了, 好像当时这棵树就在了。”
  难道这棵树有什么问题吗?他左看右看, 这树也很普通。
  他好奇问苏葵, 她也只是笑笑:“没什么,只是对这座房子有些好奇。”
  “这座四合院存在的历史很久了, 当年这里住着一户姓苏的人家, 建国后, 这里改名为苏家胡同……”
  这样精美的传统建筑,这样大的房子,好奇是应该的。小闫干事很理解, 一边领着她看,一边跟她介绍。
  只是不管他们看到什么,她都好像很淡然,一点都没有她说的“好奇”的样子。
  直到听到他的话才问道:“是建国后改的名, 不是一直就叫这个名字吗?”
  “当然不是。这里以前是叫作圆口胡同,因为是因为那户姓苏的人家一直住在这里,所以就改了这个名字。”他说完还是有些疑惑, “苏葵同志,你对这里很熟悉吗?”
  听到这话的时候,她的目光仍旧停留在外面那棵枣树上。
  是, 这里她的确很熟悉, 因为这里曾经是她外公的家。
  这座四合院正是外公祖上留下的祖产。苏葵的父母同姓苏,外公祖上是当时有名的书香世家, 一直都住在这里, 这里也因此一直叫作苏家胡同。
  老人家是文人, 十分看重传统文化,常常是跟外婆在农村住一段时间,在这里住一段时间,院子里那棵枣树就是他们后来移栽的,说将来要把这座院子留给她,只是她再也没有等到这一天。
  此时听小闫干事问道:“苏葵同志,你姓也苏,是不是跟房主人有什么关系?”
  苏葵只是轻轻摇头,笑容淡淡:“没有任何关系。”
  这里不是一开始就叫作苏家胡同,这座房子的主人不是那个叫苏钦安的老人,这棵枣树早就存在,不再是后来移栽,这里没有她任何父母亲人的存在……
  这座房子仍旧在这里,好像什么都没有变化,却什么都不再一样。
  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苏葵,这已经不是她原来的世界了。
  直到小闫干事问她:“苏葵同志,你真的就要买这座院子吗?
  “是的,就它了。”看他纠结的样子,苏葵还开玩笑道,“难道这里不好吗?”
  说实在,这座四合院的地理位置确实十分优越,往东几个胡同穿过一条大街就是国际饭店,往北几个小街的距离就是公安部,往南离京城火车站的距离也不算远。更别说妇联、交通部、学校、医院、银行等众多机构都在这附近。
  并且,离这里最近的政府部门就是外交部。
  除了满足自己心里那点慰藉以外,苏葵还真不是随便选的地方。
  小闫干事当然知道这里好,事实上,这里就是彭年跟苏葵推荐的几个好地方之一。
  他纠结的是苏葵的态度。买房子这样大的事情,谁家不是斟酌又斟酌,她年纪这么小自己来买房已经是让人惊讶了,更别说还是这样随意的态度。
  要小闫干事形容,那就是觉得她买房就像买菜一样,要不是房主人现在不在,她指不定今天就能买走了。
  好在他还是很有理智的,刨除她的年龄太小跟买房花费的时间太短以外,这里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苏葵同志,如果你确定要买,我们这边会尽快通知房主人回来办理过户手续,应该要不了多少时间。”
  苏葵告诉他,自己确定要买,又问起价格。
  “目前这套四合院的价格在一万元左右,具体的还要等房主人回来协商。”他又多提醒了一句,“苏葵同志,买卖四合院是不能够贷款的,必须一次性付清,你……”
  说完他就觉得自己是白说,怎么又因为苏葵同志的身份忘了,她还是知名作家呢?
  其实他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并不是每个作家都有这么多钱的。
  只不过苏葵写的两部小说实在是太过出名,尤其是《清河乡之变》这本,因为有了之前名气的打底,给她的千字是按照最高标准15元给的,更别说后面印数十万册在全国发行,给她带来的稿费收入不菲。
  苏葵两部小说在报纸连载加上出版的价格总计一万多元,但并非没有支出。
  自己的生活费,给家里修房子的钱,捐给贺县高中的助学基金,零零总总算下来也是一大笔支出。后来虽然编写了教辅资料,但费用也全部捐给了京大,按理说她早就没有这么多钱了。
  但不要忘了,针对英殖民政府的大陆禁书令,苏葵曾经跟新马作家提过建议,让他们跟大陆的书籍签订版权转让协议,将大陆的书在港城重新翻印,借港城出版社的名义发行。
  不只是他们,联华书店引进大陆的书籍同样给了版权费,就这两笔版权收入,苏葵就得到了不下于她两本书一起出版的钱!
  并且,她前段时间刚刚完成了《小草青青》的翻译工作,虽然还在审核,但按照目前的稿酬标准,翻译稿在每千字3-10元左右。
  虽然这是她的第一篇翻译稿,拿不了最高档,但由于翻译质量高并且是出版国外,这篇翻译稿大概能得到千字8元的价格。更别说那边引进这部小说同样要付给她版权费。
  总的算下来,就是她目前所拥有的钱买下这样一个四合院都绰绰有余了。
  苏葵知道他的好意,只是笑道:“我明白的,钱我已经准备好了,等房主人过来协商好就可以过户了。”
  所有事情都已经解决了,小闫干事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只告诉她一有消息立刻通知她。
  苏葵再次谢过他的好意。
  就是临走时,小闫干事还是有些好奇:“苏葵同志,你为什么不买京大那边的房子?”
  她既然是学生,买学校周围的房子不是更方便?
  苏葵但笑不语。
  当然是因为——她并不打算在学校里待多长时间了。
  *
  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回去之后苏葵就向系里和学校里递交了一份申请,正式申请到外语系其他专业进行学习,并且提出她能否申请学习证明。
  苏葵在学校里做的事情哪一件不是大事,申请一提交,郑云和郑云虹两兄妹就亲自把她叫了过去。
  郑云和一看见她就问道:“苏葵同学,你是说你想要申请其他专业的学习证明?”
  他们早知道苏葵在自学语言,也听她说过想要进一步学习掌握这些语言。光是这件事当然不足以让他们叫她过来,主要就是为了她提出的申请学习证明这件事。
  “是的,校长。除了英语,我还想学习其他语言,如果我也能通过其余专业的考试,能不能也给我同等的证明?”
  这时候,大学还没有开设双学位,甚至是80年代才开始实行学位制。大家一般只学习一个专业,就是要学习别的专业,也大多是旁听学习。
  而苏葵显然不是为了旁听,她是英语系的学生,将来的毕业证书上也是英语专业的证明。
  她既然是想要通过学习将自己的能力合理地展现出来,那就需要学校为她提供一个官方的证明,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学校申请。只是现在确实没有这个条例,所以她才写申请询问。
  苏葵的意思两人都听明白了。
  郑云虹点点头:“也就是说,你想要学习其他的语言,并且希望你的语言水平是得到权威承认的。”
  这里又没有考级,官方证明就是学校。
  郑云和考虑了很久,问道:“苏葵同学,你是打算学习哪些语言,并且想要学习到哪种程度?”
  这个苏葵其实已经在申请书上写了,但她还是重复了一遍。她目前想要学习的语言大概包括法语,俄语,日语,德语以及西班牙语。至于学习的程度,她要达到能够熟练听说读写,能达到翻译的级别。
  即便是已经看过了,郑云和还是有些心情复杂。学习语言是一件非常需要耗费时间精力的东西,熟练听说读写已经不容易,更何况她还想要达到翻译级别,就是一般大学毕业生也很难说有这个水平。
  但世界上有难题,却也有天才。
  对于一般人是难题,对于天才不过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尤其是得知她通过自学就已经远远超出现在学生的水平时,仿佛以后水平再提升到怎样的高度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