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什么样的人才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乎,这些考上了的考生也就相当的疯狂了。
  其实,“闻喜宴”一开始是落第考生们私下搞的聚会,无非就是吐槽吐槽试题多变态、考官多偏心,史书记载:“其筵席简率,比之幕天席地”,跟庆祝、答谢一点都不沾边。
  后来,落第考生聚会的越来越少,反而新科进士办宴会的越来越多,甚至成了一种习俗,曲江园林因为风景优美、游人众多成了宴会举办地的不二之选。
  “闻喜宴”虽说是在首都的国家公园里举办,但终究还是属于民间性质的活动,包括组织人员、经费来源都是来自民间。宴会的筹备机构是一个叫“团司”的民间商业机构,也就“进士团”,专门负责筹办宴会,搜罗“四海之内,水陆之珍”。
  宴会的准备工作从新进士们拜见过考试的主考官后就开始了,先是由团司在主考官家附近租套房,等新进士们全部集合后,推选出一名“录事”,一般由当年的状元来担任,此外还要推举出主宴、主酒、主乐、主茶及探花等,这里的“探花”并非后来一甲第三名的榜样,下文再作介绍。
  既然是私人聚会,那宴会的经费怎么来呢,其实就是“aa制”,由新进士们自己出份子钱,但是出多少自行商定,并不一定每个人出的都一样,但随着宴会越举办越隆重,经费需要的也越多,所以每个人要承担的份子钱都不少,甚至有些家庭条件一般的进士还要为此对外举债。
  宴会当天,长安城内可谓是万人空巷,就连皇亲国戚也会车马华服,盛装出席。
  有时候皇帝还会带上妃子们亲临会场,登池南的“紫云楼”观赏盛况。
  园内搭建的临时性商铺也会在江畔一字排开,游人熙熙攘攘。宴会上还有歌舞表演,当红的艺人们争相亮相,而京城的王公贵族们也会趁这个机会从新进士中挑选乘龙快婿。
  当然了,宴会的主角还是新科进士们,他们气宇轩昂,春风满面,风头一时无两。
  除了拜谢主考官,还会觥筹交错,结交新友,共游湖光山色。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园中探花”,也就是由前面选出的两名探花郎遍访园内,采取名花,摘最好的花枝,供大家欣赏,然后开始饮美酒,品佳肴。
  接下来就是“雁塔题名”,新进士们结伴到慈恩寺内大雁塔下写下自己的名字,灵感一来还要写上几首小诗,当年白居易中进士后就在慈恩寺题写下一句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喜悦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唐诗中有许多描写“闻喜宴”当天盛况的诗,最著名的当属孟郊那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还有刘沧的《及第后宴曲江》:“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
  再有秦韬玉《曲江》:“曲沼深塘跃锦鳞,槐烟径里碧波新。此中境既无佳境,他处春应不是春。金榜真仙开乐席,银鞍公子醉花尘。明年二月重来看,好共东风作主人。”
  这些人和事儿,那都十分能够体现出大唐的科举对于人们有多大的吸引力。
  因为在那个时代,是一个真正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你想要出人头地,那就只有好好读书,中了进士了,你这一辈子基本上也就飞起来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其实李倓还是十分认可的,不管是什么时代,你都得有着这么一个公平的地方不是?
  而就算是在大唐,这样的公平也不过就是相对来说的,全国的考试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于是乎对于那些个皇族和高官们的孩子,另外一种科举的方式也就应声而出了。
  这种方式就是弘文馆、崇文馆考试。弘文馆,是门下省直属的学校;崇文馆,是太子府所办的学校。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数量极少,各二三十人,均为皇室近亲子弟、朝廷重臣子弟、功勋卓著的烈士遗孤。其师资力量自不必说。朝廷给予这两所学校单独举办科举考试的特权,通过者即授予进士及第、明经及第的资格。
  换句话说,这两个地方的考试,就相当于是后世的某一个地方,那里不单单是教学质量是十分有保证的,而且还分数线还十分的低,但凡是你有一点点的能耐,基本上也就不用那么头悬梁,锥刺股的去学了。
  但是也有一些个头比较铁的皇族和官吏的孩子,觉得自己行了,不屑于参加这样的考试。
  他们为了一辈子在官场上面可以抬头挺胸做人,纷纷跑去参加全国统考。
  比如,杨国忠做宰相时,他的儿子不敢碰进士科,便去应明经科考试,考完后知道没戏,便让杨国忠去走后门。
  对于这样的孩子,其实后世也是有不少的,年轻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不依靠着父母也能闯出来一片自己的天地,等到被碰的头破血流了之后才知道,还是自己的爹妈牛掰啊。
  当他们真正走上了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安排的高官厚禄的生活之后,心里面才会由衷的感慨一句:真香!
  于是乎,这样的过程在一千多年的华夏历史中一直往复循环,直到李倓所在的后世,也还是如此。
  其实用李倓所来自的时代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的一句话说来,还是十分贴切的:这,可能就是生活吧!
  虽说如此,但是这个时代的体系在李倓看来还是十分健全的,特别是在这样的盛世之下。
  大唐的官员,共计一万八千人左右,但是,这包括了全部的文官、武官、内廷官员。其中,武官所占比例甚大。
  大唐拥有约六百个军府,每个军府六名官员,这就是三千六百人。此外,诸卫和前线等常设部队的军官数量也不在少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