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只手欲遮天 慑服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洛朗家族大量招募基本劳动力的布告贴满了整个科迪勒拉荒原南北时,立即就在科迪勒拉荒原引发了一场甚至超过了修建这条纵贯公路这个消息本身带来冲击波。
  修建这条纵贯公路对于生存在这些大部落羽翼下的来说并没有直接切身的利益攸关,但是大量招募劳动力这件事情对于这些小部落来说就非同小可了。三嘉部落的近况落在明眼人眼里引起了无数人眼红,不少小部落就是在这种磁铁效应的吸引下大量北迁,甚至不惜抛弃原来部落生存之地,而现在这条道路将要从自己家门前修过,这种吸引力几乎就是无敌的。
  数十个修建民工的报名点上都涌满了衣衫褴褛的野蛮人,虽然修筑道路的报酬在高加索或者南地中洋地区的凡人们看起来十分低廉,但是柯默已经宣布将会逐步对整个科迪勒拉荒原地区粮食和其他生活物资解禁,这样一来如果能够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那也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将不再会随时面对饥饿的威胁,尤其是在这个一片寒意的冬季。
  按照柯默的要求,洛朗家族举起了招募野蛮人劳动力的大旗,但是柯默也给了洛朗家族一些特殊的要求,那就是要在这些逐步融入凡人社会的野蛮人思想中一点一滴的灌输臣属理念,尤其是要利用这一次修建道路的绝佳机遇让这些野蛮人感受到填饱肚皮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要让他们逐步淡化自己的部落观念,同时逐步接受科迪勒拉荒原已经是属于尼科西亚的一块相对特殊的领地,野蛮人也不过就是整个尼科西亚诸多种族的中的一个成员而已。
  小部落刮起的风暴很快就蔓延到了新联盟的大部落当中,当这些部落首领们还在争论着该如何面对凡人掀起的第二波风暴时,他们的臣民们早已经开始踏上了背叛之路。
  在生存的压力之下,尤其是已经确定联盟不再会与凡人直接对立的情况下,精壮劳动力们的出路一下子就被大大压缩了,而这个时候出现的道路建筑行业无疑就是这些只有体力而缺乏谋生技能的野蛮人的唯一选择。
  柯默相信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开初也许还不明显,但是两三年过后,细微的变化将会逐渐积累起来,最终汇聚成为巨大的洪流,彻底将禁锢野蛮人数百年的风俗枷锁彻底冲毁,到那个时候整个野蛮人才会真正的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枚任凭自己信手拈来放下的棋子,而现在,这枚棋子还需要放在那里好好的调教一番。
  明澜骑士团和黒焰骑士团在南征科迪勒拉荒原战役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一战,但是仅仅是这一战就足以让明澜骑士团和黒焰骑士团名垂青史了,正是这看起来更像是战术操作一般的突击战却彻底的打击了气焰嚣张的野蛮人,而这也让卡特部落最终下定了决心背叛自己的联盟,其特殊的意义只有柯默才明白。
  黒焰骑士团最终仍然留在了安特维普,对于弗拉德科夫来说,这里正好是面对南方的桥头堡,散乱的信仰和复杂的宗教观让南方理所当然的成为黒焰骑士团充实力量的最佳地带。而黒焰骑士团这个特殊的战斗群体并不像明澜骑士团这种传统的领地骑士团有着天生的骑士后备力量基础,对于黒焰骑士团来说,不求方向但求声名的方式才能为它赢得更多的目光,而这恰恰是黒焰骑士团吸引投效者的根基。
  明澜骑士团当然返回了尼科西亚,证明了自我的骑士们需要获得领主的认可,虽然这一场南征之战无论如何看起来都没有多么光鲜的战绩,但是对于骑士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就该领主兑现诺言的时候了。
  柯默很慷慨的兑现了自己的保证。
  在格洛宁根和西里西亚举行的盛大庆祝仪式让胜利的喜悦迅速传遍了整个尼科西亚,衣锦还乡对于骑士们来说无疑是最辉煌的一幕,能够在士绅们赞美和少女们梦幻般的眼中昂首挺胸的踏上码头步入城市街道,体味着来自大众的欢呼赞扬,这几乎就是一个骑士精神上追求的无上享受,对于骑士们来说,他们还有什么需要追求的么?
  在战争中有着卓越表现的骑士们都获得了二级棕熊勋章,这种勋章虽然首创于柯默手中,但是却获得了尼科西亚星室法庭几名已经闲散投置的法官们的一致认可,这也象征着柯默替代罗曼诺夫家族走出了具有标志意义的第一步。
  尼科西亚王国在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王室权威之后,也只有这几名星室法庭的法官们勉强可以代替,虽然也还有很多人对他们的权威性质疑,但这并不影响柯默于他们的合作良好。
  对于骑士们来说星室法庭法官这一重身份的外衣就足够了,这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已经明确无误的树立了领主地位的柯默并非僭越者,至于实质地位,相信现在没有人能够挑战柯默在尼科西亚的地位。
  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把戏却轻而易举的收拢了那些还在心猿意马的贵族士绅们的心,明澜骑士团代表着一个相当巨大的阶层,波兹南和西里西亚的中低级贵族们素来都和荷马以及加莱的贵族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还达不到谁替谁两肋插刀的境地,但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心态却存在,眼见着后来的波兹南和西里西亚的小贵族们都一副荣耀无比的模样,这不能不让荷马的贵族们感受到一种深刻的被冷落感。
  短暂的冷落可以忍受,长久而又无望的坚持那就是呆板了。
  贵族的固执也更多的体现于特定范围,而非存心逆流而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