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援宋
“这···”熊槐闻言一滞,面色颇为凝重。
现在齐国周围的国家,还没有投靠的,就只剩下宋越两国,连极度仇视齐国的燕国,也被齐王打服了。
若是在齐国逼迫宋国,宋国前来求援,而楚国袖手旁观,这极有可能会导致宋国再次倒向齐国,这对楚国很不利。
而楚国的现状,若是为了宋国而出兵对齐国对持,打乱楚国的战略计划,这明显也不符合楚国的利益。
如此一来,只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此事了。
想着,熊槐开口道:“惠卿,此事寡人已经知晓,带寡人欲群臣商议一番,明日再给惠卿答复。”
惠盎也清楚楚国的难处,见楚王没有刻意推诿,便拱手行礼道:“臣静侯大王佳音。”
说着,拜了一拜,然后退出大殿。
惠盎退出大殿后,熊槐对殿中的群臣问道:“宋国对楚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宋王前来求援,寡人想援助宋国,不知诸卿何以教寡人。”
景鲤闻言率先开口道:“大王,齐国遭逢大难,已如惊弓之鸟,唯恐我楚国出兵攻打齐国。臣以为,齐国屯兵薛地郯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备我楚国。但是,如果齐国极度缺粮的情况下,也不排除齐国出兵劫掠宋国以及淮北的可能性。”
“只是现在我楚国正在大力修建水渠,无论是出兵震慑齐国还是出兵与齐国对持,负担太重,臣以为出兵之事不可取。”
“故,在齐国还未正式出兵伐宋之前,臣以为只需通过外交手段,就可以解决此事。”
景鲤身为令尹,在楚王开口后,立即定下基调。
楚王的心腹重臣早已知晓楚国当前的计划,自然也不会开口反驳景鲤。
昭雎接着道:“大王,令尹言之有理,现在齐国遭逢大难,齐军不仅做好了战争准备,而且形如哀兵,若是大举伐齐,恐难以取胜。”
“若是与齐军对持,恐怕会引起齐军误会,万一齐军因缺粮而孤注一掷,与我楚军决战,那就是楚国为宋国揽祸,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得不偿失。”
“故,臣以为对齐国之事,理应派出使者前去齐国宽慰齐王,一则表达楚国的对齐国的同情,表明大王的仁义之心,不会趁机攻打齐国。二则劝齐王不要有侥幸之心,不要一时冲动就向其他国家强行借粮。”
“大王,令尹与司马所言甚是,臣也以为此时不可与齐国相争!”昭鱼附议道。
昭鱼身为修建水渠的总指挥,是最不希望水渠半途而废的。
斗由亦拱手道:“臣附议!”
景鲤定下基调,昭雎提出一个建议,昭鱼斗由赞同,其他人或是不想与他们交恶,或是齐使陈贾的活动起了作用,其他大臣纷纷附和。
熊槐见状点了点头,开口道:“诸卿所言甚是,此时的确不宜与齐国相争。只是仅仅派使者前去齐国,若齐王一意孤行,不听楚国的规劝,又该如何。”
熊槐心里很清楚,楚国的面子未必能让齐王放在心上,若是齐王决定出兵借粮,那么楚国派使者去齐国劝说,这就是送上门去让齐国打脸。
“大王!”陈轸出言道:“如今齐国发生灾祸,出现缺粮的危机,齐国更担心的是我们楚国攻打齐国,而不是在缺粮的情况下与我们楚国开战,所以,臣建议,趁宋国使者前来求援,可以让楚宋关系更进一步。”
“我们可以派遣一位大臣前往宋国,不仅可以加强楚宋两国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以此震慑齐国。”
熊槐闻言眼前一亮,派遣大臣前往宋国,的确是一个一举双得的好事。
想着,熊槐点头道:“派人入宋的事情,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众臣相互看了看,全都没有出言反对。
见此,熊槐问道:“既然众卿全都不反对,那么,不知谁愿前往宋国一行。”
群臣闻言全都一阵沉默。
楚国重臣大都知晓楚国即将伐越,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前去宋国,比起失去攻打越国可能获得封号乃至封地的功劳,即便在宋国成为相国,同样也得不偿失。
至于地位相对低一些的大臣,他们同样也不想去。
他们并非楚国重臣,虽然还不知道楚国伐越的计划,但他们在楚国已经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即将成为楚国重臣,这个时候离开楚国,前往宋国···
宋国相国的位置就不用想了,他们的地位还不够格,也就混个宋国一个卿位罢了,而且因为是被楚国主动塞到宋国的缘故,肯定也不会受到宋王的重用。与其在宋国做一个不受宋王重用的卿,还不如在楚国继续做大夫,最起码留在楚国还能有个盼头。
至于地位更低的臣子,倒是有想去宋国的想法,只是他们的地位太低,无法达到震慑齐国的目的,只能对着大殿前列的大臣露出眼馋的神色。
等待了一下,熊槐见群臣没有人主动出来接受前往宋国,不动神色,再开口询问道:“莫非诸卿无人愿意为寡人解忧?”
话音落下,不多时,群臣中间位置的左成应道:“大王,臣愿往宋国一行。”
这是左成思虑再三的结果,因为上次被楚王强行摊派去淮南邀请许行,结果许行成为楚国右工,这导致他被郢都的公室以及贵族敌视。
眼看升迁无望,左成在郢都中愈感压抑,换个环境去宋国哪里碰碰运气也不错。
因此,在楚王第二次出言后,左成便主动响应,为楚王分忧。
熊槐听到有人主动接受任务,大喜地向主动开口的大臣看去,却是下大夫左成。
左成身为楚国下大夫,地位稍稍有些勉强,毕竟这次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加强楚宋两国关系,更是为了震慑同样也是大国的齐国。
熊槐心中的人选,应该是从上大夫中选出一人,最好是公室中人,这样才能震慑齐国。
只是上大夫没有一个人开口,结果只有左成这个下大夫一人请命,熊槐心中也很无奈。
沉吟了一下,熊槐点头道:“贤卿愿意为楚国分忧,寡人不胜欢喜。不过此去宋国甚远,数年内难以返回郢都,故,寡人愿以卿为中大夫,望卿不负寡人期望。”
左成见楚王当场升他做中大夫,顿时大喜过望,现在就是中大夫,要是以后借助宋国的力量返回楚国,说不得会再次获得提升,上大夫不再是梦。
想着,左成不复方才的抑郁,大喜拜道:“臣必不负大王所托。”
现在齐国周围的国家,还没有投靠的,就只剩下宋越两国,连极度仇视齐国的燕国,也被齐王打服了。
若是在齐国逼迫宋国,宋国前来求援,而楚国袖手旁观,这极有可能会导致宋国再次倒向齐国,这对楚国很不利。
而楚国的现状,若是为了宋国而出兵对齐国对持,打乱楚国的战略计划,这明显也不符合楚国的利益。
如此一来,只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此事了。
想着,熊槐开口道:“惠卿,此事寡人已经知晓,带寡人欲群臣商议一番,明日再给惠卿答复。”
惠盎也清楚楚国的难处,见楚王没有刻意推诿,便拱手行礼道:“臣静侯大王佳音。”
说着,拜了一拜,然后退出大殿。
惠盎退出大殿后,熊槐对殿中的群臣问道:“宋国对楚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宋王前来求援,寡人想援助宋国,不知诸卿何以教寡人。”
景鲤闻言率先开口道:“大王,齐国遭逢大难,已如惊弓之鸟,唯恐我楚国出兵攻打齐国。臣以为,齐国屯兵薛地郯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备我楚国。但是,如果齐国极度缺粮的情况下,也不排除齐国出兵劫掠宋国以及淮北的可能性。”
“只是现在我楚国正在大力修建水渠,无论是出兵震慑齐国还是出兵与齐国对持,负担太重,臣以为出兵之事不可取。”
“故,在齐国还未正式出兵伐宋之前,臣以为只需通过外交手段,就可以解决此事。”
景鲤身为令尹,在楚王开口后,立即定下基调。
楚王的心腹重臣早已知晓楚国当前的计划,自然也不会开口反驳景鲤。
昭雎接着道:“大王,令尹言之有理,现在齐国遭逢大难,齐军不仅做好了战争准备,而且形如哀兵,若是大举伐齐,恐难以取胜。”
“若是与齐军对持,恐怕会引起齐军误会,万一齐军因缺粮而孤注一掷,与我楚军决战,那就是楚国为宋国揽祸,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得不偿失。”
“故,臣以为对齐国之事,理应派出使者前去齐国宽慰齐王,一则表达楚国的对齐国的同情,表明大王的仁义之心,不会趁机攻打齐国。二则劝齐王不要有侥幸之心,不要一时冲动就向其他国家强行借粮。”
“大王,令尹与司马所言甚是,臣也以为此时不可与齐国相争!”昭鱼附议道。
昭鱼身为修建水渠的总指挥,是最不希望水渠半途而废的。
斗由亦拱手道:“臣附议!”
景鲤定下基调,昭雎提出一个建议,昭鱼斗由赞同,其他人或是不想与他们交恶,或是齐使陈贾的活动起了作用,其他大臣纷纷附和。
熊槐见状点了点头,开口道:“诸卿所言甚是,此时的确不宜与齐国相争。只是仅仅派使者前去齐国,若齐王一意孤行,不听楚国的规劝,又该如何。”
熊槐心里很清楚,楚国的面子未必能让齐王放在心上,若是齐王决定出兵借粮,那么楚国派使者去齐国劝说,这就是送上门去让齐国打脸。
“大王!”陈轸出言道:“如今齐国发生灾祸,出现缺粮的危机,齐国更担心的是我们楚国攻打齐国,而不是在缺粮的情况下与我们楚国开战,所以,臣建议,趁宋国使者前来求援,可以让楚宋关系更进一步。”
“我们可以派遣一位大臣前往宋国,不仅可以加强楚宋两国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以此震慑齐国。”
熊槐闻言眼前一亮,派遣大臣前往宋国,的确是一个一举双得的好事。
想着,熊槐点头道:“派人入宋的事情,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众臣相互看了看,全都没有出言反对。
见此,熊槐问道:“既然众卿全都不反对,那么,不知谁愿前往宋国一行。”
群臣闻言全都一阵沉默。
楚国重臣大都知晓楚国即将伐越,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前去宋国,比起失去攻打越国可能获得封号乃至封地的功劳,即便在宋国成为相国,同样也得不偿失。
至于地位相对低一些的大臣,他们同样也不想去。
他们并非楚国重臣,虽然还不知道楚国伐越的计划,但他们在楚国已经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即将成为楚国重臣,这个时候离开楚国,前往宋国···
宋国相国的位置就不用想了,他们的地位还不够格,也就混个宋国一个卿位罢了,而且因为是被楚国主动塞到宋国的缘故,肯定也不会受到宋王的重用。与其在宋国做一个不受宋王重用的卿,还不如在楚国继续做大夫,最起码留在楚国还能有个盼头。
至于地位更低的臣子,倒是有想去宋国的想法,只是他们的地位太低,无法达到震慑齐国的目的,只能对着大殿前列的大臣露出眼馋的神色。
等待了一下,熊槐见群臣没有人主动出来接受前往宋国,不动神色,再开口询问道:“莫非诸卿无人愿意为寡人解忧?”
话音落下,不多时,群臣中间位置的左成应道:“大王,臣愿往宋国一行。”
这是左成思虑再三的结果,因为上次被楚王强行摊派去淮南邀请许行,结果许行成为楚国右工,这导致他被郢都的公室以及贵族敌视。
眼看升迁无望,左成在郢都中愈感压抑,换个环境去宋国哪里碰碰运气也不错。
因此,在楚王第二次出言后,左成便主动响应,为楚王分忧。
熊槐听到有人主动接受任务,大喜地向主动开口的大臣看去,却是下大夫左成。
左成身为楚国下大夫,地位稍稍有些勉强,毕竟这次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加强楚宋两国关系,更是为了震慑同样也是大国的齐国。
熊槐心中的人选,应该是从上大夫中选出一人,最好是公室中人,这样才能震慑齐国。
只是上大夫没有一个人开口,结果只有左成这个下大夫一人请命,熊槐心中也很无奈。
沉吟了一下,熊槐点头道:“贤卿愿意为楚国分忧,寡人不胜欢喜。不过此去宋国甚远,数年内难以返回郢都,故,寡人愿以卿为中大夫,望卿不负寡人期望。”
左成见楚王当场升他做中大夫,顿时大喜过望,现在就是中大夫,要是以后借助宋国的力量返回楚国,说不得会再次获得提升,上大夫不再是梦。
想着,左成不复方才的抑郁,大喜拜道:“臣必不负大王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