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来了
不同的生活环境, 自然有不同的心境, 即使外面闹的再厉害, 在葫芦村依然过着属于它们自己节奏的生活。即使是新加入的邱明一家子也满满的习惯了这样的方式。比如邱明娘, 这个在丈夫死后差点奔溃的活不下去的女人, 在来到了这里之后, 被香皂厂的山里大娘们一顿的教育, 如今也风风火火的过着日子,按照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她还有三个儿子呢, 哪怕是为了替丈夫等着看孙子,也要好好活下去。要挣钱给儿子攒结婚的钱,攒家底, 只有日子过得好了, 才能让丈夫在地底下放心。
虽然说这个说法在这个时候很有些封建迷信,一个不小心很容易被上纲上线的人逮着了去批、斗, 可你也不能不承认, 这样的由头其实真的很能稳定人心, 特别是这样的妇孺们, 让她们心里多了点希望, 多了个目标,能支撑自己活下去, 支撑着这个家重新恢复生机。
邱明家的老三在村小学里入了学,这个和阿米同岁的小子读书并没有什么天分, 脑子也不聪明可你还别说, 人家还是挺有自己的本事的,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一手做模型的本事,能用一把小刀就削出坦克,汽车等等,凭着这个在学校很是受欢迎。对孩子来说,他们的友谊很单纯也很简单,几个孩子凑一起说话,只要说的拢,或许半个小时后就是朋友了。
邱亮拥有村子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即使只是公家的车,也足够让这孩子成为村子里小伙子们羡慕的对象,有了接触自然熟悉起来也快的很,没几天来来去去的,这小子也开始成为村中小伙的一员。还常利用优势,一早上班的时候顺带带着村中人骑车去城里,或是帮着采买东西,寄信等等,出了点力气换来了村中人的借纳和好感。
新搬来的这一家子中最陌生的都一点点的融入了村子,即使在下放人员的仓库小屋子借助都没能受到影响,甚至还因为邱明爹的冤案问题,让他们和这些老人更有共同语言,相互怜惜着舔犊伤口。那么对这村子熟悉到一定程度的邱明自然更不用说了,刚办好了正式教师资格的邱明第一时间就开始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折腾他们在村中的家,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屋子弄起来。
这不是说对住在仓库有什么不满意,事实上这房间虽然都是隔出来的,可也不算太小,住着也挺舒坦,有这么些邻居,每天晚上他给自己加油读书的时候还有人能问,比当初自己学校的老师还厉害呢。若是可以他都想多赖上些日子了。
可问题是老村长在他们借屋子的时候就和他偷偷说了,秋日后或许这地方还会来人,虽然不知道到底是哪方面的,可到底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这一间间屋子估计也挺吃香,到时候就要用上了,他们家已经麻烦了老村长不少的事儿,自然是不能再在这事儿上添乱的。所以对抓紧一切时间起屋子很是卖力。
说起来他家人不错,村子里人又大气,还有些个情分牵线,两相里一加,邱明家的房子起起来速度不慢。邱明几年里常在村子里走动,和不少人关系不错,还跟着不少人家的当家男人去打猎,说家家户户都认识都可以了,这样的情况下,能搭把手的事儿,自然没人推辞。
再加上邱明爹的事儿也人尽皆知的关系,人不免多了几分怜悯,淳朴善良从来都是山里人的本性,所以在葫芦村,他们一家子受到了不少的帮助,光是起屋子免费送来土胚石头的就占了总量的近半,这不仅仅是给邱明省了钱,也一样省了时间。让这建在村边边上,靠近山林的小院起来的分外的迅速。
这年头的院子其实没啥区别,基本都一个样,无非是屋子的多少有点区别罢了。邱明家的屋子比阿灿家稍大些,因为地段的问题,好歹有个后院,虽然也不大,也就能搭个茅草棚子做的茅房,再加不到一分的菜地,前头倒是有个像样的院子,邱明还移过来一颗柿子树,就立在那厢房边靠着院墙,让着院子看着敞亮又凉爽。大热天能遮出好大一片绿荫。
三间正房加两间厢房,和当初县城的小院也没差了,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那厨房和柴房因为要省钱,只是搭了个半人高的土墙加茅草的棚子,另外少了个水井,以后吃水有点费劲,全靠自己挑。围墙也勉强了些,黄泥家碎石子糊了半人高,再往上需要他们一家子空闲的时候自家慢慢往上加。
还有屋子里头,还是因为想省钱,只有正房两边的屋子里起了土炕,将县城搬来的家具什么的安置妥当后,在没有添新的一分一毫。两间厢房目前那是啥都没有,空空荡荡的。不用说,这是一家子三个小子准备在经济问题没解决的之前就这么在一个屋子里挤着了。
不管怎么说,六月底的时候,邱明家终于在村子里有了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家,虽然为此不单用去了全部的积蓄,还欠了不少的钱,可邱明对此依然很是欢喜,这是他在爹死后,成为一家之主的短短时间里为家里添置下的最大的家业,也是他第一份最大的成就,怎么可能不高兴。
按照他的算计,那城里的房子,一个月15块的租金是很妥当的,而且人家工会说了,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让自家老二去工会领就成,这多爽利?再有娘,虽然香皂厂实在是小,只能算是大集体一般的企业,工资只有正紧国营厂的八成,可那也是正紧的肥皂厂,国家有工资标准的,到了娘手里,也能有24块一个月呢。自己作为新进的小学教员,那最低一级的工资也有26.5元,老二是邮递员,虽然目前还没有正式过去上班,可他们到底也算是邮政子弟,对这些心里都有数的很,就他所知,刚开始和自己也差不离,而且作为邮递员还有每日1角5的补助,这样一算,总能有三十多块,这一家子加在一起,以后一个月都能有90多近一百的总收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欠下了阿灿和阿米那么多钱,邱明感觉自己也不用太发愁,总是能还上的。有稳定的工作,有往来城里的关系,村子里那些好心人的人情,也觉得自己有能力回报。
别说是邱明心里稳稳地有底了,就是邱明娘,再房子起好,一家子搬过来之后,也重重的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么一个家,有了稳定的工作,他们这个家就真的在这里能安安稳稳的继续过下去了。只要继续努力俭省着过日子,过上一二年,还上了家里的欠款,还能存下老大结婚的花销,只要顺顺当当的,或许再过两三年,自己就能抱到孙子了,到时候她也算是对得住死去的丈夫。
这一家子就那样躺在土炕上,傻傻的看着还带着木香的房梁,露出傻傻的笑容。
“哥,我们又多了一个院子真好。”
“有了院子我也能带同学来玩了,那仓库同学都不敢去呢。”
“等着还了钱,咱们再把厢房收拾出来,以后咱们一人一间屋子,想干啥就干啥,别说带同学玩了,就是在里头堆满你那啥模型都没人管你。”
“呵呵,那感情好,比城里还舒坦,城里那屋子可没这里大。”
“哥,咱们欠了多少?多不?”
“放心,年底前肯定就能还了,大哥和娘都有工资呢。这里有野菜多,还能打猎,除了买粮食的钱,咱们都能存下,还起来快的很。对了,马上就放暑假了,你这毕业证也能拿了,别忘了去邮局找领导,争取早点上班啊!”
“哎。我知道,早点去就能早点拿钱了。和哥一起还。”
兄弟几个在这里展望未来,满心欢喜,另一边在村子的另一头,进村的地方,整个村子也一样欢呼着,惊喜着,那些孩子们更是大喊大叫着,差点把整个村子都给掀了,惹得老村长等急吼吼的出来,还以为出啥事儿了呢。
才出来就看到阿米斜着身子,从胯、裆的地方插过去,就那么骑在了一辆高高大大,怎么看怎么结实的大自行车上。边上一群的丫头小子围着,不用问,肯定等着阿米下来呢,到时候好上去过过瘾。他们可不会和阿米客气,估计这几天里,这车是回不到阿米手里了。
“唉呀妈呀,阿米这混丫头,这是哪儿弄来了这么一辆车,该不是又让小麦那孩子求人去了?”
“弄张票的事儿,求个人怎么了?小麦如今可是领导了,这关系能没有?关键是这姑娘那手脚也太大了,这东西可不便宜,小二百呢,这也下得去手?小麦给她那几个钱怎么就藏不住呢!”
“行了行了,你们呀就是多事儿,那孩子不是挺好的嘛,买个车咋了,阿米去了城里上学,来来去去的也不方便,有个车可省事儿多了,估计小麦也是这么想的,不然也不会给她票。”
“这倒也是,不过你们看,那娃子才多大?这车骑的,看着都凶险嘞。”
“山里娃子皮实,怕啥,别说是能够上了,就是够不上,也能想出法子来。赶紧的你们让让,我也瞅瞅去,这可是咱们村子里第一辆,以后啊,我去镇里,县里也能沾光借着骑骑了。”
“你这脸皮如今越发的厚了,这也去抢?没见着都是孩子在哪儿呢?”
“我看看怎么了,再说了,我是她大伯,关心一下是常理。”
“嘿,这老小子,这是显摆给我们看的?”
“哈哈哈,这老顾家如今可不是有底气显摆嘛,阿米那闺女这孤儿当的比谁都硬气。”
虽然说这个说法在这个时候很有些封建迷信,一个不小心很容易被上纲上线的人逮着了去批、斗, 可你也不能不承认, 这样的由头其实真的很能稳定人心, 特别是这样的妇孺们, 让她们心里多了点希望, 多了个目标,能支撑自己活下去, 支撑着这个家重新恢复生机。
邱明家的老三在村小学里入了学,这个和阿米同岁的小子读书并没有什么天分, 脑子也不聪明可你还别说, 人家还是挺有自己的本事的,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一手做模型的本事,能用一把小刀就削出坦克,汽车等等,凭着这个在学校很是受欢迎。对孩子来说,他们的友谊很单纯也很简单,几个孩子凑一起说话,只要说的拢,或许半个小时后就是朋友了。
邱亮拥有村子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即使只是公家的车,也足够让这孩子成为村子里小伙子们羡慕的对象,有了接触自然熟悉起来也快的很,没几天来来去去的,这小子也开始成为村中小伙的一员。还常利用优势,一早上班的时候顺带带着村中人骑车去城里,或是帮着采买东西,寄信等等,出了点力气换来了村中人的借纳和好感。
新搬来的这一家子中最陌生的都一点点的融入了村子,即使在下放人员的仓库小屋子借助都没能受到影响,甚至还因为邱明爹的冤案问题,让他们和这些老人更有共同语言,相互怜惜着舔犊伤口。那么对这村子熟悉到一定程度的邱明自然更不用说了,刚办好了正式教师资格的邱明第一时间就开始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折腾他们在村中的家,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屋子弄起来。
这不是说对住在仓库有什么不满意,事实上这房间虽然都是隔出来的,可也不算太小,住着也挺舒坦,有这么些邻居,每天晚上他给自己加油读书的时候还有人能问,比当初自己学校的老师还厉害呢。若是可以他都想多赖上些日子了。
可问题是老村长在他们借屋子的时候就和他偷偷说了,秋日后或许这地方还会来人,虽然不知道到底是哪方面的,可到底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这一间间屋子估计也挺吃香,到时候就要用上了,他们家已经麻烦了老村长不少的事儿,自然是不能再在这事儿上添乱的。所以对抓紧一切时间起屋子很是卖力。
说起来他家人不错,村子里人又大气,还有些个情分牵线,两相里一加,邱明家的房子起起来速度不慢。邱明几年里常在村子里走动,和不少人关系不错,还跟着不少人家的当家男人去打猎,说家家户户都认识都可以了,这样的情况下,能搭把手的事儿,自然没人推辞。
再加上邱明爹的事儿也人尽皆知的关系,人不免多了几分怜悯,淳朴善良从来都是山里人的本性,所以在葫芦村,他们一家子受到了不少的帮助,光是起屋子免费送来土胚石头的就占了总量的近半,这不仅仅是给邱明省了钱,也一样省了时间。让这建在村边边上,靠近山林的小院起来的分外的迅速。
这年头的院子其实没啥区别,基本都一个样,无非是屋子的多少有点区别罢了。邱明家的屋子比阿灿家稍大些,因为地段的问题,好歹有个后院,虽然也不大,也就能搭个茅草棚子做的茅房,再加不到一分的菜地,前头倒是有个像样的院子,邱明还移过来一颗柿子树,就立在那厢房边靠着院墙,让着院子看着敞亮又凉爽。大热天能遮出好大一片绿荫。
三间正房加两间厢房,和当初县城的小院也没差了,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那厨房和柴房因为要省钱,只是搭了个半人高的土墙加茅草的棚子,另外少了个水井,以后吃水有点费劲,全靠自己挑。围墙也勉强了些,黄泥家碎石子糊了半人高,再往上需要他们一家子空闲的时候自家慢慢往上加。
还有屋子里头,还是因为想省钱,只有正房两边的屋子里起了土炕,将县城搬来的家具什么的安置妥当后,在没有添新的一分一毫。两间厢房目前那是啥都没有,空空荡荡的。不用说,这是一家子三个小子准备在经济问题没解决的之前就这么在一个屋子里挤着了。
不管怎么说,六月底的时候,邱明家终于在村子里有了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家,虽然为此不单用去了全部的积蓄,还欠了不少的钱,可邱明对此依然很是欢喜,这是他在爹死后,成为一家之主的短短时间里为家里添置下的最大的家业,也是他第一份最大的成就,怎么可能不高兴。
按照他的算计,那城里的房子,一个月15块的租金是很妥当的,而且人家工会说了,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让自家老二去工会领就成,这多爽利?再有娘,虽然香皂厂实在是小,只能算是大集体一般的企业,工资只有正紧国营厂的八成,可那也是正紧的肥皂厂,国家有工资标准的,到了娘手里,也能有24块一个月呢。自己作为新进的小学教员,那最低一级的工资也有26.5元,老二是邮递员,虽然目前还没有正式过去上班,可他们到底也算是邮政子弟,对这些心里都有数的很,就他所知,刚开始和自己也差不离,而且作为邮递员还有每日1角5的补助,这样一算,总能有三十多块,这一家子加在一起,以后一个月都能有90多近一百的总收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欠下了阿灿和阿米那么多钱,邱明感觉自己也不用太发愁,总是能还上的。有稳定的工作,有往来城里的关系,村子里那些好心人的人情,也觉得自己有能力回报。
别说是邱明心里稳稳地有底了,就是邱明娘,再房子起好,一家子搬过来之后,也重重的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么一个家,有了稳定的工作,他们这个家就真的在这里能安安稳稳的继续过下去了。只要继续努力俭省着过日子,过上一二年,还上了家里的欠款,还能存下老大结婚的花销,只要顺顺当当的,或许再过两三年,自己就能抱到孙子了,到时候她也算是对得住死去的丈夫。
这一家子就那样躺在土炕上,傻傻的看着还带着木香的房梁,露出傻傻的笑容。
“哥,我们又多了一个院子真好。”
“有了院子我也能带同学来玩了,那仓库同学都不敢去呢。”
“等着还了钱,咱们再把厢房收拾出来,以后咱们一人一间屋子,想干啥就干啥,别说带同学玩了,就是在里头堆满你那啥模型都没人管你。”
“呵呵,那感情好,比城里还舒坦,城里那屋子可没这里大。”
“哥,咱们欠了多少?多不?”
“放心,年底前肯定就能还了,大哥和娘都有工资呢。这里有野菜多,还能打猎,除了买粮食的钱,咱们都能存下,还起来快的很。对了,马上就放暑假了,你这毕业证也能拿了,别忘了去邮局找领导,争取早点上班啊!”
“哎。我知道,早点去就能早点拿钱了。和哥一起还。”
兄弟几个在这里展望未来,满心欢喜,另一边在村子的另一头,进村的地方,整个村子也一样欢呼着,惊喜着,那些孩子们更是大喊大叫着,差点把整个村子都给掀了,惹得老村长等急吼吼的出来,还以为出啥事儿了呢。
才出来就看到阿米斜着身子,从胯、裆的地方插过去,就那么骑在了一辆高高大大,怎么看怎么结实的大自行车上。边上一群的丫头小子围着,不用问,肯定等着阿米下来呢,到时候好上去过过瘾。他们可不会和阿米客气,估计这几天里,这车是回不到阿米手里了。
“唉呀妈呀,阿米这混丫头,这是哪儿弄来了这么一辆车,该不是又让小麦那孩子求人去了?”
“弄张票的事儿,求个人怎么了?小麦如今可是领导了,这关系能没有?关键是这姑娘那手脚也太大了,这东西可不便宜,小二百呢,这也下得去手?小麦给她那几个钱怎么就藏不住呢!”
“行了行了,你们呀就是多事儿,那孩子不是挺好的嘛,买个车咋了,阿米去了城里上学,来来去去的也不方便,有个车可省事儿多了,估计小麦也是这么想的,不然也不会给她票。”
“这倒也是,不过你们看,那娃子才多大?这车骑的,看着都凶险嘞。”
“山里娃子皮实,怕啥,别说是能够上了,就是够不上,也能想出法子来。赶紧的你们让让,我也瞅瞅去,这可是咱们村子里第一辆,以后啊,我去镇里,县里也能沾光借着骑骑了。”
“你这脸皮如今越发的厚了,这也去抢?没见着都是孩子在哪儿呢?”
“我看看怎么了,再说了,我是她大伯,关心一下是常理。”
“嘿,这老小子,这是显摆给我们看的?”
“哈哈哈,这老顾家如今可不是有底气显摆嘛,阿米那闺女这孤儿当的比谁都硬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