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现在博洛手握重兵,在清廷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就在新年以前,福临已经加封他为端重亲王,他的要求,清廷当然也不敢小视,另外阿巴泰是皇太极的同胞兄长,属于清廷的近亲宗室,而郑芝龙只不过无足轻重的半俘虏,说得难听一点,养着他还费粮食,双方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从这一层来说,这个交换对清廷当然有利。把阿巴泰换回来,对提高福临在清廷的威信也有好处。另外清廷也把这视为一个商毅确实是有意想与清廷议和的信号,因此福临也立刻下旨,把郑芝龙一家交给博洛,让他和中华军进行交换。
阿巴泰、岳乐父子就是被关押在山东,而博洛的防区是河间府,双方相隔不远,山东的周少桓也奉商毅的命令和清廷进行了交换,用阿巴泰父子换回了郑芝龙,及弟弟郑之豹、儿子郑世恩、郑世荫等一家十一口人。然后将郑芝龙一家送回到南京。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五零章 郑成功的选择(二)
交换郑芝龙,当然是为了收服郑成功。商毅确实不希望和这位另一时空里的民族英雄为敌,因此也想尽了和平收服他的办法。从清廷解救出郑芝龙,就是被商毅寄于了厚望的一张亲情牌。
尽管在另一时空里,郑成功多次拒绝了郑芝龙替清廷的招降,并且在回复中语气十分严厉,在最后一次,甚致有“从来父教子忠,未闻教子腻。今吾父若有不测,吾父往见贝勒之时,已入谷中,其得全至今者,亦大幸也。万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两全之局耳。”的语言,衍然是一付要与郑芝龙断绝父子之情的意思。当然这一半是郑成功的真心话,另一半也是迫不得己,毕竟如果对清廷留露出还眷恋父子之情,则对自己更为不利。
后来郑成功英年早逝,郑芝龙被清廷处死,郑成功心情悲痛,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郑芝龙死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月初三,而郑成功逝于次年五冃初一,前后仅相差半年多的时间。
而中华军的将士们对商毅的这一决定也并没有异议,因为在中原大战中,郑军和中华军一起并肩作战,虽然建树不多,但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没有拖后腿。因此从清廷换回他的父亲和弟弟,大多数将士们也都能够理解。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中华军的将士们并没有把阿巴泰父子当一会事,就算有人一时有点想不通,但只用一句“下次咱们再把这爷两抓回来就行了。”也就释然了。
当然商毅并不会用郑芝龙来胁迫郑成功,因为从另一时空的历史中就知道,在大原则上,郑成功是不会被父子之情所左右。因此郑芝龙一家到了南京之后,商毅招待了他们几天,并且向郑芝龙表示了自己并不想和郑成功交战的意思,也不会扣留郑芝龙一家为质,而是会很快送他去泉州和郑成功团聚,只是希望郑芝龙能够劝说郑成功,不要陪着一个全无希望的朝廷殉葬。
不过在同时商毅也向郑芝龙郑重的指出,现在中华军己经在向福建发动进攻,如果郑成功依然不做决定,或者一定要为绍武朝廷尽忠,那么中华军就会马上向泉州进攻,决不留情。
这一次能够虎口余生,郑芝龙只到现在还有几分如在梦里的感觉,就在清廷输掉了中原大战的时候,郑芝龙己经有了大难将至的感觉,因此也做好了随着被清廷所杀的觉悟,博洛将他一家带走的时候,郑芝龙还以为这是大限终于来了。而得自己将被交换到南京,巨大的心理反差差一点让郑芝龙喜曚了,甚致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好不容易确定了这不是做梦而是真的之后,郑芝龙忽怨又患得患失起来,在去南京的一路上郑芝龙又胡思乱想,自己被交换到南京,会不会是刚出虎口,又入狼窝,在南京又被商毅扣住不放,结果又是提心吊胆,又是忐忑不安。因此听到商毅这么一说,郑芝龙也才算完全放下心来,毕竞这个时候商毅没有理由再骗自己了。
当然郑芝龙对商毅还是相当感激,这可是地地道道的救命之恩。因此郑芝龙也立刻向商毅保证,自己一定会说服郑成功,放弃南明,投靠到南京这一边来。
于是就在第二天,商毅也安排船只,送郑芝龙去泉州。
果然得知父亲、弟弟一家人都平安的从清廷归来,郑成功的喜悦之情也确实是难以言表,虽然当初父亲不听自巳的劝阻,执意要降清,但父子之情,是人的天性,郑成功也不可能例外,这几年来他也经常担心父亲弟弟的安危,虽然己经有了最坏的心理准备,但也害怕那一天真的得到父亲、兄弟被害的消息。
而现在见父亲一家人突然平安归来,郑成功自然也是喜不自禁,虽然还不知详情,但他当然也知道这一定是商毅出力的结果,因为两人私下交谈,商毅几次都表示会尽力帮郑成功救出郑芝龙,而且现在也只有商毅才有这个能力。郑成功的心里本来就己经偏向了南京这一边,郑芝龙的归来,也为郑成功带来了一个绝好的理由,商毅对他有救父之恩,从尽孝的立刻来场说,正式向南京投降,也完全说得过去。
这时郑之豹、郑世恩、郑世荫等人也都从船舱里出来相见,一家人也抱头痛哭,而郑鸿逵、郑彩、陈豹等人也都过来相劝,都说一家人终于团聚,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过了好一会儿,总算是把他们都劝得收住了泪水。随后郑芝龙又和他们正式见礼,又是一番叙说。郑成功这才请父亲、弟弟们上岸回府。
而等众人一起回到了郑成功的府邸之后,郑芝龙平安归来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整个泉州城。
泉州本来就是郑芝龙当年的大本营,郑芝龙是昔日的海上霸主,又垄断海外贸易,交友广泛,识结众人,而他失陷在清廷也不过五六年的光景,昔日的老友旧交大多都还健在,而且现在泉州又是郑成功当家,因此有人是出于念记旧情,还有人是因为见子敬父,另外现在的郑军当中,还有不少都是郑芝龙旧部,于是人们听说之后,也都纷纷赶来探望郑芝龙。结果一时府里门庭若市,接踵摩肩,热闹非常。
郑成功念及父亲、兄弟都是刚刚回来,一路舟船劳顿,因此对大部份来访者都以好言相谢,只说父亲初回,身体不适,不便见客,改日一定遍请亲友,庆贺一番。但对一些比较近密的亲友,以及一些旧部还是要见一见的,结果还是有不少人,分了好几批相比,就这样还是一直到了黄昏时分,才算是送走最后一批赶来拜望郑芝龙的客人。然后一家人才聚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在晚饭之后,郑芝龙把其他人都打发离开,只留下郑成功一个人,父子进行了分隔五年多之后的第一次单独谈话。
郑芝龙首先道:“大木,当然就是为父不听你的忠言相告,一意孤行,不禁误了自已,多年的基业几乎毁于一旦,而且还连累你的母亲惨死,就连一家都差一点赔进去了,现在想起当初来,还是犹悔不及啊。”
郑成功宽慰道:“父亲不必为此耿耿于怀,以前的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现在父亲、叔父还有二弟、三弟都平安归来,总算是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而且也可见天不亡我郑氏一族。”
郑芝龙点了点头,道:“这次我们一家能够从清廷平安归来,完全是靖北王从中出力,否则你我父子恐怕永无相见之日了,因此靖北王对我郑家的再生大恩,你切不可忘记。”
郑成功当然知道郑芝龙的言外之意,立刻道:“父亲之言极是,孩儿决不敢忘记靖北王这次对我们郑家的大恩,何况这几年来,孩儿也深感靖北王的扶助之恩,就箅是没有父亲这一次的事情,孩儿也绝不敢与靖北王为敌。”
郑芝龙听了,也十分满意,这正是他所需要的答案,看来不需要自己多废口舌,而且儿子历练了这几年之后,果然是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了。
这时郑成功又道:“不过我郑家终是明室之臣,若是弃明降商,难免有人会以为我郑家不忠不义,因此孩儿到是有一个计划,还请父亲指点一二。”
郑芝龙道:“你则说来听听。”
郑成功道:“孩儿打算上疏福州,向皇帝陈明利害,晓以大势,劝皇帝出城纳降,以保全活命。”
郑芝龙听了也连连点头,郑成功的这个办法确实好,因为从名议上来说,现在郑成功依然是绍武朝廷的臣下,而且一向以忠义自许,因此首先向商毅投降,确实有损自身的名誊。如果能够说动绍武朝廷投降中华军,那么郑成功的投降也就是随降,这样当然就好听一些。
而现在绍武朝廷要兵没兵、要将没将,一但郑成功再甩手不管,拿什么来拒敌中华军,除了自杀以外,也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因此劝绍武朝廷投降,也是唯一都保全朱聿鐭君臣的办法,也算是对得起眀朝了,毕竞现在大势己去,眀朝己经注定没有办法再复兴了。另外劝绍武朝廷开城纳降,对南京方面来说,也立了一功,虽然中华军攻占福州也并不费力,但多少也省了一些功夫,郑成功对商毅也能有个交待。
而商毅毕竟并不是清廷那样的异族人,甴他来取代明朝,只是历史上又一次改朝换代,再正常也不过了,并不是不能被接受。而且严格来说,明朝已经灭亡,商毅并不是篡夺的眀朝天下,而是堂堂正正的击败了清廷,夺取的天下。绍武朝廷只能算是明朝的后裔,而不能算是眀朝的正统延续。
致于投降了商毅之后,朱聿鐭会得到一个什么结果,那就不是郑成功所能预料的了。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五一章 郑成功的选择(三)
郑芝龙点了点头,道:“你能够这样想,己经很好了,看来这几年的时间,你己经能够独当重任了,不需要我为你操心,那么这次回来,为父也可以放心的把家业都交给你来执掌,从此以后我就退归田园,也过几天安心的日子。”
郑成功怔了一怔,不明白父亲这句话是怎么意思,听郑芝龙的口气,他似乎是想从此以后就安度晚年了,但郑芝龙这时的实际年龄其实才只有四十六岁,还是正当壮年的时候,虽然说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成家较早,四十岁时就有第三代子孙是常有的事情,但也远远没有到老年阶段,怎么父亲这就想起要养老了呢?
在这一点上,郑成功还是年轻了一些,而且郑芝龙是突然归来,父子重新团聚的心情十分强烈,因此这时郑成功也根本没有顾得上想别的。但郑芝龙毕竟是久于世故,在从南京到泉州的路上,就把以经把自己回到泉州之后的所有事情都想得很清楚了,这次中华军进行南征,自己父子的立场问题只是其中的第一件。
当然在处理这件事件上,郑成功给出的答案也让郑芝龙非常满意,因此也可以马上实施第二件事情,就足权力的移交。
郑成功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郑芝龙却十分清楚,自己回归之后,全家团聚当然是好事,但另一个问题早晚也会浮出水面,父子的权力分配。自己离开了福建有近五年的时间,虽然郑成功己经继承了自己的事业,但其中有相当一部份都是自己的老部下,而在自己回归以后,难免不会有一些人希望自己重新出山,甴其是在郑成功手下混得不如从前的老部下,都不免会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个家族内部,同样也只能有一个话事人。这个局面如果处理得不好,父子反目,甚致骨肉相残的事情,也都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经过了近五年的软禁生涯,经过了这一次的大起大落,死里逃生之后,郑芝龙也对于许多事情都看淡了,权势、财富终究也是身外之物,自己的事业,早晚也是要住给子孙的,因此己经有将家族交给郑成功的想法,唯一不放心的,就是郑成功还年轻了一些,现在连三十岁都还不到,能不能掌好这个舵呢?
但这次对中华军南征的处理,也让郑芝龙对郑成功基本放心,完全可以将郑家的大权交给他了。因此才对郑成功说出了这一番话,同时郑芝龙也决定,在几天以后,举行的庆贺会上,将当众宣布自己的这一决定。
现在郑成功还不能理解父亲苦心,还劝道:“父亲,您还正当壮年,现在就想着养老,不是太早了一点吗?”
郑芝龙笑了一笑,摆了摆手,道:“先不谈这个,还有一件事情我想问你,是准备如何应对。”
郑成功道:“父亲请说。”
郑芝龙道:“靖北王商毅统一天下,开基建朝,己是大势所趋。现在你准备投奔南京,当然是正确的选择,而且在现阶段,商毅很有可能还会对你优待,但等到商毅真正统一天下,登基称帝之后,你又打算怎么做。”
郑成功呆了一呆,没想到父亲会问这个问题,而且自己也确实还没想过,在商毅建立新朝之后怎么办,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商量的必要,自己和商毅的关系一直不错,这次又是主动投靠,商毅当然也不会亏待自己,而建立新朝之后,自己也就是开国元勋,从龙功臣,封候加爵,似乎也就是一帆风顺的事情。但郑成功也知道,父亲这样问了,一定是有深意,因此摇了摇头,等着父亲的回答。
郑芝龙道:“我知道你和商毅的关纟一直很好,但你我父子,都是明朝的大臣出身,我在隆武朝中位至太师、国公,你在隆武朝中,曾受赐姓,现在也受封为国公,这些关连,在新朝之中,都是忌违之事,现在天下尚未一统,或许还没有什么,等天下太平之后,难保不会有人重番旧帐,自古就是伴君如伴虎,因此还是要尽早做好准备。”
郑成功听了,也猛然醒悟过来,父亲果然是老诚持重,这一番说确实是深有道理,自已毕竟不是中华军出身,怎么样也不可能比得上商毅的嫡纟,而受明朝赐姓,在新朝中确实是十分忌违的事情,而且自已的手底下,还有数万军队,都是自己的私军,开朝之初,或许不会有事,但时间长,难保不会被番出旧案,天子之心,谁都说不准,因此也道:“那么依父亲之见,又当如何呢?”
郑芝龙道:“激流勇流。”
郑成功喃喃道:“激流勇流。”
郑芝龙点头道:“以你现在的年纪,就劝你收手,或许有些困难,但这确实是我郑家自保存身的最好决策,为父当年出身于草莽,以海商发迹,其实就是迹商迹盗,只是受制于明朝禁商,只能受明朝招安,方能便易行事,但也是迹官迹商,而我看现在商毅颇为重视海上贸易,大力鼓励海外经商,不仅收回了台湾、挫败了荷兰,又夺占吕宋,因为为父以为等到天下太平之后,不如重新操起郑家旧业,做个海上商人,终年逍遥于海上,来往于波涛之间,岂不比为官受制要好得多吗?”
听父亲说完之后,郑成功也沉默了半响,才终于道:“父亲见教得是。”经过了绍武朝中的这一番争斗之后,现在郑成功也对政治的阴暗面有了一层深刻的认识,政治斗争,确实没有什么道理、情面好讲,虽然说现在自己和商毅的关纟很好,而且商毅也表示得很大度宽容,但谁敢保证他当了皇帝之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帝王之心最难以预料,汉高袓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在夺取天下以前,不也都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吗?尽管郑成功的心里多少也有些不甘心,但也十分清楚郑芝龙说得没有错,只有退去官场,远离这个旋涡,才是最好的保身之法,而且做一个海商的好处就在于,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一但有个风吹草动,就立刻可以逃亡海外,起码能保住自家性命,因此也道:“儿子一定尊父亲的教诲,这次福建的事了之后,就立刻到南京去向靖北王请辞,还是做回商人。”
郑芝龙笑道:“那到不必急于一时,等到大局己定之后,再向商毅请辞也不迟啊。”
郑成功马上就明白了,现在自己辞官当然不是时候,因为商毅还需要自己帮忙稳定住福建、广东这些地方,同时也要给其他人做出一个典范的样子,因此在这个时候,商毅也不会允许自己的辞官,当然可以先向商毅说明,等到天下太平之后,自己还是要去做一个海上商人。
第二天,郑成功立刻向褔州的绍武朝廷上疏,劝告绍武朝廷向中华军投降,同时又转告送郑芝龙回泉州的南京使臣,请他帮自己和中华军联络,说明自己愿意投奔南京政府,同时也会劝告绍武朝廷投降,将整个福建省都移交给南京政府,并希望中华军能够宽限一定的时间。
这个要求使者当然会答应帮助,而且在他送郑芝龙到泉州来之前,也接到过命令,如果郑成功有意投靠南京政政一边,可以在他与中华军之间充当联系员。
这时中华军己经占了廷平府,不仅实际已和泉州府接壤,而且先锋人马已经进入福州府地区,攻占了闽清、古田两县,离福州只有五十里的路程,因此郑成功也立刻派人送使者赶去中华军的部队。
东路军的主将段鹏接到了使者的传迅之后,也立刻答应了郑成功的请求,毕竟这不是和清廷作战,绍武朝廷如果能够投降,和平的解决福建问题,当然是再好也不过了,同时也给另外两个南明朝廷树立一个样子。
因此段鹏也下令暂时停止进攻福州三天时间,并且命先前俘虏的绍武降兵进城送信,劝绍武朝廷的君臣投降,表示只要朱聿鐭君臣投降,可以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绝不会受到伤害,但如果仍然打算负隅顽抗,那么福州城破之后,就是玉石俱焚,何去何从,请朱聿鐭君臣诸人认真考虑,不可自误。
段鹏的信送进福州城里的时候,这时绍武朝廷已经乱成了一团,因为求郑成功从中说和,一直都没有回音,而中华军已经兵临城下,有不少大臣都巳经逃出了福州城,现在福州城里只有三百多名士兵,而大臣中只剩下苏观生、顾元镜、王应华、关捷先、曾道唯等十几个人了。
收到了段鹏的劝降信之后,剩下的这十几名大臣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辩,讨论是否应该接受中华军的条件,开城纳降。到了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知道大势己去,中华军即然己经竖了梯子,那么就赶紧下来,但还有几个人不知好歹,在大殿上慷概激昂,顿足捶胸,坚持要死撑着不投降。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五二章 收复福建
就在绍武朝廷还在为投不投降的问题争论不下的时候,郑成功的上疏也传到了福,同样是劝告朱聿鐭,大势己去,天数己定,人力不可挽回,还是尽早投降,能够保全身家性命。
郑成功的上疏也成为压跨骆驼的最后一跟稻草,等众人看完之后,整个大殿上安静了数分钟,朱聿鐭才道:“都不用再争了,我大明确气数己尽,朕己以决,为一城军民百姓计,开城纳降,你们中间有不愿降者,尽可以离开福州,去投永安、永历朝廷,任由自便。”
其他的大臣也都面面相觑,过了好一会儿,有人开始哭了起了,不一会儿,所有的人也都根着哭起了,整个大殿上尽是哭声,朱聿鐭有些不奈烦,道:“哭,以前都做什么去了,现在哭有什么用,快派人去和城外的中华军联系,告诉他们,我们己经决定投降了。”
就在当天下午,绍武朝廷在福州宣布投降,并派人出城与中华军接洽。段鹏间迅之后,也表示欢迎,并侏证不会伤害绍武朝廷的君臣人员。
第二天褔州城门大开,朱聿鐭也带领苏观生等官员,在城门口迎接中华军进城。段鹏亲自带中华军的部队开进了褔州,在城门口见了朱聿鐭等人之后,也再次向他们重申,中华军决不会滥杀无辜,因此他们的人身安全可以完全放心。随后率领中华军到福州的皇宫,接管福州城里的治安统治。
而在沿路上有不少百姓并没有躲避中华军,只是让到道路的两也,还纷纷笑着和中华军的士兵们打招呼,有不少人居然还叫起“首长”来,这是中华军才专有的称呼。而中华军的士兵们也都笑着向百姓们点头示意,还有人四处宣传“中华军又回来了,大家快来看呀。”随同中华军一起行走的朱聿鐭君臣人等也都十分纳闷,从来都是百姓见了兵,躲都躲不及,以前金声桓带进城时,就跟老虎上街一样,百姓都自动清场了,那有和军队有说有笑的,更何况这还是敌军,中华军到是有些邪门的。
原来在清军第二次南征的时候,中华军曾经从清军手里收复了福州,当时中华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而且还在城里修房,铺路,做了不少利民的事情,虽然在福州的时间不长,但也给福州的居民们留下了非常良好的印像,当时中华军将福州移交给郑军的时候,福州的百姓就都舍不得让中华军离开。
郑成功接管福州,也还经营得不错,但把朱聿鐭君臣安置在福州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绍武朝延在福州的统治虽然不能说是暗无天日,但加征收税赋,抽缠增丁,百姓的负担也一下增加了不少,而绍武朝廷的军队军纪松驰,欺压百姓,强拿强要的事情也常有发生,因此福州的百姓都十分怀念中华军在这里的统治,而这次中华军兵进福州,城里的百姓根本就不害怕,有些胆大的人甚至都准备在中华军进攻的时候,城里接应中华军。
这时只见在队伍的前方出现了几十名百姓,苏观生等人到是认识,为首的几个人都是福州地方上的头面士绅人物,他们虽然不是官员,但却都是在民间颇为影响力,而有人眼尖,还发现后面跟着的队伍里带着酒坛,果品,莱蓝,有人手里拎着鸡鸭,还牵着两口猪,三只羊。看这样子到像是迎接凯旋归来的胜利之师一样。
中华军的队伍也停了下来,只见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上前两步,对着军队躬身一揖,道:“在下褔州乡绅刘文栋,听说中华军今天的进城,特意和乡亲们一起来迎接。”
段鹏也从军队中出来,向刘文栋敬了一个军礼,道:“我是这次中华军的总指挥段鹏,刘先生,还有乡亲们真是太客气了。”
刘文栋赶急又拱了拱手,道:“段首长,几年以前,就是中华军打跑了清虏,解救了福州一城的百姓,在下一家老小十五口人,也得以生还,不过敢问这一次中华军再来福州,还会离开吗?”
段鹏笑道:“刘先生请放心吧,就算我们走了,但从今以后,福州就归靖北王统治,你们也就都能过上太平日子了。”
刘文栋身后的百姓们也都发出一阵欢呼,刘文栋回头指了指带着的酒莱牲畜,道:“这是我们福州百姓的一点心意,还请中华军收下。”
段鹏点了点头,道:“好吧,既然这是乡亲们的心意,那么我们也就却之不恭,就全部收下了。但所有的东西,都按市价折算,该多少钱算多少钱,不过要用我们的银元结算,一两白银折十元银元。”
刘文栋忙道:“段首长,这是乡亲慰劳中华军的,怎么能收钱呢?”
段鹏笑道:“乡亲的东西,我们收下;我们的钱,乡亲们也一定要收下,这是我们中华军的纪律,也请刘先生,还有乡亲们能够理解。”说着回头吩咐自己的副官,马上对这些东西进行核算价格。
而跟着中华军队伍里的朱聿鐭君臣也都全部看傻了,这样的一幕场景,以前别说是见过,就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一开始朱聿鐭君臣们心里还有些不平,这帮草民可真会见风驶舵,但看到段鹏坚持如数支付,君臣们才都有些明白,为什么说大明真的是气数己尽了。
进城之后,中华军接管了福州城里的控制权,然后派人以绍武朝廷的名议,通告福建的其他各地方的官员们,立刻都派人到福州来,向中华军投降。
就在第二天,郑成功首先就派人来了,表示尊照绍武朝廷的决议,率泉州府、彰州府以及部众都归顺中华军,在随后的几天里,邵武军、汀州府、福宁府等地的地方官员也都纷纷派人到福州,表示向中华军投降。而段鹏也对各地方官员进行安抚,让他们现在依照但任原职不动,治理地方,维护地方稳定,等着南京政府派遣官员来处理相关事务。
这时整个福建省己经都归属了南京政府,离中华军正式向福建发动进攻,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段鹏也写好报告,发回南京,请内阁立刻派遣行政官员过来,接管地方事,随后他又会见郑成功,让他继续守卫泉州、彰州两地,并且代管福州的防卫事务,而中华军则继续向广东进攻。
这次段鹏带领的部队一共有三个军,分别为江西军区第十六军,南京军区第七、二十军,和海军部第四分舰队。
进军路线由江西军区第十六军,南京军区第二十军,从福建西南出发,进攻潮州府,第七军随第四分舰队从海上出击,攻取广州,而原来驻守江西的江西军区第八军,也从赣州南部出击,进攻南雄、韶州地区、三箭齐发,攻向广东。
在广州的尚可喜这时已经得知绍武朝廷投降,福建全境失守的消息,另外广西那一边,永历朝廷虽然还没有完全灭亡,但桂林、柳州二府也都相继被中华军攻破,朱由榔君臣人等也向西逃到了贵州省。广东实际己经完全被中华军三面包围,而另一侧是茫茫大海,根本就无路可逃,而且连个救军都求不到。
这时尚可喜也不由得又惊又怕,虽然说知道中华军的战斗力强,但也没有想到,南明各朝会这么不堪一击,中华军的进攻,简直就是势如破竹一样。这才几天的功夫,广东、福建就都完了。由其是福建的绍武朝廷,根本没怎么抵抗,就举手投降了。尚可喜气得真想破口大骂,这也太没有用了,好歹也该死守福州,背城一战吧。
尚可喜当然知道,别人向中华军投降,包括在广州的永安朝廷君臣,都有可能在投降之后还能保得住活命,但只有自己,很难逃得过这一劫。一来中华军是靠极积抗清积累下了强大的声望,而尽量自己在三年多以前己经宣告了反正,并且扶植明室的藩余鲁王朱以海为帝,建立了永安朝廷。
但自己的这点老底自己清楚,自己本来就是弃明降清的叛臣,在清廷的两次南征中,都是清军的主力干将,当初在广东反正,完全是迫于形势,不得以而为之,而且在反正之后,还一直和清廷有来往联纟,虽然说这一点是私密行事,也许并没有人知道。但自己反正的动机不纯,这是人所皆知的事情,在永安朝廷就有不少官员都经常拿这一点说事,攻击自己。从南京政府对自己的态度也明显比其他两个朝廷要差一些,也能看得出来,商毅对自己显然没有好感。
而且这次三个南明朝廷闹联盟,共同对抗南京,虽然说是大势所趋,但最初发动联盟的人却是自已,因此自己投降中华军,绝不会有好结果,那怕现在不会对付自己,但也逃不过秋后算帐,因此自己也没有别的退路可走,只能在广东和中华军决一死战。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五三章 进攻广东(一)
因此尚可喜也积极调兵遣将,准备战阜,他的次子尚之孝一直驻军在韶州,和驻守江西南部的江西军区第八军对持,部从有五万畲人,而进攻泉州失利的长子尚之孝退入广东省之后,驻扎在潮州,也是防备中华军攻占了福建之后,继续进军广东,而金声桓被郑成功击败之后,也逃到了广东省,投奔尚之信,被尚之信任命守卫程乡县。
这时尚可喜在广东也经营了三年多的时间,一直都在扩充军队,打造火炮火枪等武器。不过广东省毕竞只有这么大的地方,人口有限。因此到现在尚可喜的军队只有十余万人。
不过广东的冶铁制造业到是十分发达,而且又和澳门比邻,可以聘请葡萄牙工匠,这几年来尚可喜打造了火枪二万五千余支,其中燧发枪有一万余支,其余都是火绳枪,各种火炮四百余门,其中红夷大炮有百余门。因为尚可喜专程聘请澳门的葡萄牙工匠帮助监造,因此广东制造的火器质量都不错,比清廷的还要好一些。
在韶州驻守的尚之孝部中有火枪一万余支,各种火炮一百五十多门。尚可喜认为这样这实力暂时还是能够守住广东的北大门,只有东边潮州,因为在尚之信和金声桓合兵之后,总兵力也不过是两万余人,而中华军从这一边进攻的却有两个军,兵力超过五万,因此以这样的兵力,根本就不可能挡得住中华军的进攻。当然这也不能怪尚可喜,谁知道福建会败得那么快呢?
但现在尚可喜手头上的兵力己经不多了,广州一带的驻守兵力已不足五万。但潮州一失,广东东面也就将门户大开,因此尚可喜咬着牙,给尚之信拔去了四万兵力,火枪一万支,火炮一百五十余门。不过这一来广州的驻守兵力就不到一万,而且只有火枪三千多支,火炮也不足一百门。但广州毕竟位处内地,首先还是要把两个大门守住。
当然尚可喜也知道,想长时间挡住中华军的进攻是不可能的,毕竟这几年来,中华军的战绩都摆在那里,清廷坐拥北方万里疆土,有近百万大军都不是对手,何况自己只有广东一省之地。因化还是要为自己找一条退路,而现在能退的地方只有海上。广东滨临海边,过去就有一支水军,而且海上贸易也十分发达,航海技术在这时的中国算是高水平的,尚可喜虽然没有发展海军,但还是把广东原有的水军保留了下来,而且也没有阻止海上贸易,因此还是可以从海上逃跑。
而且出海之后落脚点尚可喜也想好,就是可以逃到海南去。不过尚可喜也知道中华军也有一支水军,因此到了海南也并不保险,只能够暂避一时,然后在伺机而动。最后的落脚外,尚可喜到是有三个目标:一是以海南为中转,到达广东西南部的廉州府上岸,逃入广西境内,争取能够经贵州入川,去投靠吴三桂,但这条路太远,并不可靠。二是从海南直接去越南,在那里逃一段时间,不过尚可喜和越南并没什么来往,不知对方会不会收留自己。三是干脆逃到海上去,找几个小岛躲起来,转行海盗。但尚可喜毕竟是没干过海盗,也不知道这一行的前途怎么样。
当然有后路总比没有后路要好,何况还有三条之多,总可以选出一条最理想的来,因此尚可喜也稍稍有些安心,一面权衡比较三条线路的利弊,一面下令征集船只,停泊在珠江口里码头,并且将这几年积攒的财物也都屯积在码头,以便随时都可以装船逃跑,同时又派人去海南做布置准备。
而就在这时,中华军也向广东发动进攻。中华军进攻的主要方向还是在东边的潮州,北部的韶州只是牵制住尚军的兵力。
阿巴泰、岳乐父子就是被关押在山东,而博洛的防区是河间府,双方相隔不远,山东的周少桓也奉商毅的命令和清廷进行了交换,用阿巴泰父子换回了郑芝龙,及弟弟郑之豹、儿子郑世恩、郑世荫等一家十一口人。然后将郑芝龙一家送回到南京。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五零章 郑成功的选择(二)
交换郑芝龙,当然是为了收服郑成功。商毅确实不希望和这位另一时空里的民族英雄为敌,因此也想尽了和平收服他的办法。从清廷解救出郑芝龙,就是被商毅寄于了厚望的一张亲情牌。
尽管在另一时空里,郑成功多次拒绝了郑芝龙替清廷的招降,并且在回复中语气十分严厉,在最后一次,甚致有“从来父教子忠,未闻教子腻。今吾父若有不测,吾父往见贝勒之时,已入谷中,其得全至今者,亦大幸也。万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两全之局耳。”的语言,衍然是一付要与郑芝龙断绝父子之情的意思。当然这一半是郑成功的真心话,另一半也是迫不得己,毕竟如果对清廷留露出还眷恋父子之情,则对自己更为不利。
后来郑成功英年早逝,郑芝龙被清廷处死,郑成功心情悲痛,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郑芝龙死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月初三,而郑成功逝于次年五冃初一,前后仅相差半年多的时间。
而中华军的将士们对商毅的这一决定也并没有异议,因为在中原大战中,郑军和中华军一起并肩作战,虽然建树不多,但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没有拖后腿。因此从清廷换回他的父亲和弟弟,大多数将士们也都能够理解。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中华军的将士们并没有把阿巴泰父子当一会事,就算有人一时有点想不通,但只用一句“下次咱们再把这爷两抓回来就行了。”也就释然了。
当然商毅并不会用郑芝龙来胁迫郑成功,因为从另一时空的历史中就知道,在大原则上,郑成功是不会被父子之情所左右。因此郑芝龙一家到了南京之后,商毅招待了他们几天,并且向郑芝龙表示了自己并不想和郑成功交战的意思,也不会扣留郑芝龙一家为质,而是会很快送他去泉州和郑成功团聚,只是希望郑芝龙能够劝说郑成功,不要陪着一个全无希望的朝廷殉葬。
不过在同时商毅也向郑芝龙郑重的指出,现在中华军己经在向福建发动进攻,如果郑成功依然不做决定,或者一定要为绍武朝廷尽忠,那么中华军就会马上向泉州进攻,决不留情。
这一次能够虎口余生,郑芝龙只到现在还有几分如在梦里的感觉,就在清廷输掉了中原大战的时候,郑芝龙己经有了大难将至的感觉,因此也做好了随着被清廷所杀的觉悟,博洛将他一家带走的时候,郑芝龙还以为这是大限终于来了。而得自己将被交换到南京,巨大的心理反差差一点让郑芝龙喜曚了,甚致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好不容易确定了这不是做梦而是真的之后,郑芝龙忽怨又患得患失起来,在去南京的一路上郑芝龙又胡思乱想,自己被交换到南京,会不会是刚出虎口,又入狼窝,在南京又被商毅扣住不放,结果又是提心吊胆,又是忐忑不安。因此听到商毅这么一说,郑芝龙也才算完全放下心来,毕竞这个时候商毅没有理由再骗自己了。
当然郑芝龙对商毅还是相当感激,这可是地地道道的救命之恩。因此郑芝龙也立刻向商毅保证,自己一定会说服郑成功,放弃南明,投靠到南京这一边来。
于是就在第二天,商毅也安排船只,送郑芝龙去泉州。
果然得知父亲、弟弟一家人都平安的从清廷归来,郑成功的喜悦之情也确实是难以言表,虽然当初父亲不听自巳的劝阻,执意要降清,但父子之情,是人的天性,郑成功也不可能例外,这几年来他也经常担心父亲弟弟的安危,虽然己经有了最坏的心理准备,但也害怕那一天真的得到父亲、兄弟被害的消息。
而现在见父亲一家人突然平安归来,郑成功自然也是喜不自禁,虽然还不知详情,但他当然也知道这一定是商毅出力的结果,因为两人私下交谈,商毅几次都表示会尽力帮郑成功救出郑芝龙,而且现在也只有商毅才有这个能力。郑成功的心里本来就己经偏向了南京这一边,郑芝龙的归来,也为郑成功带来了一个绝好的理由,商毅对他有救父之恩,从尽孝的立刻来场说,正式向南京投降,也完全说得过去。
这时郑之豹、郑世恩、郑世荫等人也都从船舱里出来相见,一家人也抱头痛哭,而郑鸿逵、郑彩、陈豹等人也都过来相劝,都说一家人终于团聚,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过了好一会儿,总算是把他们都劝得收住了泪水。随后郑芝龙又和他们正式见礼,又是一番叙说。郑成功这才请父亲、弟弟们上岸回府。
而等众人一起回到了郑成功的府邸之后,郑芝龙平安归来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整个泉州城。
泉州本来就是郑芝龙当年的大本营,郑芝龙是昔日的海上霸主,又垄断海外贸易,交友广泛,识结众人,而他失陷在清廷也不过五六年的光景,昔日的老友旧交大多都还健在,而且现在泉州又是郑成功当家,因此有人是出于念记旧情,还有人是因为见子敬父,另外现在的郑军当中,还有不少都是郑芝龙旧部,于是人们听说之后,也都纷纷赶来探望郑芝龙。结果一时府里门庭若市,接踵摩肩,热闹非常。
郑成功念及父亲、兄弟都是刚刚回来,一路舟船劳顿,因此对大部份来访者都以好言相谢,只说父亲初回,身体不适,不便见客,改日一定遍请亲友,庆贺一番。但对一些比较近密的亲友,以及一些旧部还是要见一见的,结果还是有不少人,分了好几批相比,就这样还是一直到了黄昏时分,才算是送走最后一批赶来拜望郑芝龙的客人。然后一家人才聚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在晚饭之后,郑芝龙把其他人都打发离开,只留下郑成功一个人,父子进行了分隔五年多之后的第一次单独谈话。
郑芝龙首先道:“大木,当然就是为父不听你的忠言相告,一意孤行,不禁误了自已,多年的基业几乎毁于一旦,而且还连累你的母亲惨死,就连一家都差一点赔进去了,现在想起当初来,还是犹悔不及啊。”
郑成功宽慰道:“父亲不必为此耿耿于怀,以前的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现在父亲、叔父还有二弟、三弟都平安归来,总算是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而且也可见天不亡我郑氏一族。”
郑芝龙点了点头,道:“这次我们一家能够从清廷平安归来,完全是靖北王从中出力,否则你我父子恐怕永无相见之日了,因此靖北王对我郑家的再生大恩,你切不可忘记。”
郑成功当然知道郑芝龙的言外之意,立刻道:“父亲之言极是,孩儿决不敢忘记靖北王这次对我们郑家的大恩,何况这几年来,孩儿也深感靖北王的扶助之恩,就箅是没有父亲这一次的事情,孩儿也绝不敢与靖北王为敌。”
郑芝龙听了,也十分满意,这正是他所需要的答案,看来不需要自己多废口舌,而且儿子历练了这几年之后,果然是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了。
这时郑成功又道:“不过我郑家终是明室之臣,若是弃明降商,难免有人会以为我郑家不忠不义,因此孩儿到是有一个计划,还请父亲指点一二。”
郑芝龙道:“你则说来听听。”
郑成功道:“孩儿打算上疏福州,向皇帝陈明利害,晓以大势,劝皇帝出城纳降,以保全活命。”
郑芝龙听了也连连点头,郑成功的这个办法确实好,因为从名议上来说,现在郑成功依然是绍武朝廷的臣下,而且一向以忠义自许,因此首先向商毅投降,确实有损自身的名誊。如果能够说动绍武朝廷投降中华军,那么郑成功的投降也就是随降,这样当然就好听一些。
而现在绍武朝廷要兵没兵、要将没将,一但郑成功再甩手不管,拿什么来拒敌中华军,除了自杀以外,也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因此劝绍武朝廷投降,也是唯一都保全朱聿鐭君臣的办法,也算是对得起眀朝了,毕竞现在大势己去,眀朝己经注定没有办法再复兴了。另外劝绍武朝廷开城纳降,对南京方面来说,也立了一功,虽然中华军攻占福州也并不费力,但多少也省了一些功夫,郑成功对商毅也能有个交待。
而商毅毕竟并不是清廷那样的异族人,甴他来取代明朝,只是历史上又一次改朝换代,再正常也不过了,并不是不能被接受。而且严格来说,明朝已经灭亡,商毅并不是篡夺的眀朝天下,而是堂堂正正的击败了清廷,夺取的天下。绍武朝廷只能算是明朝的后裔,而不能算是眀朝的正统延续。
致于投降了商毅之后,朱聿鐭会得到一个什么结果,那就不是郑成功所能预料的了。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五一章 郑成功的选择(三)
郑芝龙点了点头,道:“你能够这样想,己经很好了,看来这几年的时间,你己经能够独当重任了,不需要我为你操心,那么这次回来,为父也可以放心的把家业都交给你来执掌,从此以后我就退归田园,也过几天安心的日子。”
郑成功怔了一怔,不明白父亲这句话是怎么意思,听郑芝龙的口气,他似乎是想从此以后就安度晚年了,但郑芝龙这时的实际年龄其实才只有四十六岁,还是正当壮年的时候,虽然说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成家较早,四十岁时就有第三代子孙是常有的事情,但也远远没有到老年阶段,怎么父亲这就想起要养老了呢?
在这一点上,郑成功还是年轻了一些,而且郑芝龙是突然归来,父子重新团聚的心情十分强烈,因此这时郑成功也根本没有顾得上想别的。但郑芝龙毕竟是久于世故,在从南京到泉州的路上,就把以经把自己回到泉州之后的所有事情都想得很清楚了,这次中华军进行南征,自己父子的立场问题只是其中的第一件。
当然在处理这件事件上,郑成功给出的答案也让郑芝龙非常满意,因此也可以马上实施第二件事情,就足权力的移交。
郑成功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郑芝龙却十分清楚,自己回归之后,全家团聚当然是好事,但另一个问题早晚也会浮出水面,父子的权力分配。自己离开了福建有近五年的时间,虽然郑成功己经继承了自己的事业,但其中有相当一部份都是自己的老部下,而在自己回归以后,难免不会有一些人希望自己重新出山,甴其是在郑成功手下混得不如从前的老部下,都不免会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个家族内部,同样也只能有一个话事人。这个局面如果处理得不好,父子反目,甚致骨肉相残的事情,也都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经过了近五年的软禁生涯,经过了这一次的大起大落,死里逃生之后,郑芝龙也对于许多事情都看淡了,权势、财富终究也是身外之物,自己的事业,早晚也是要住给子孙的,因此己经有将家族交给郑成功的想法,唯一不放心的,就是郑成功还年轻了一些,现在连三十岁都还不到,能不能掌好这个舵呢?
但这次对中华军南征的处理,也让郑芝龙对郑成功基本放心,完全可以将郑家的大权交给他了。因此才对郑成功说出了这一番话,同时郑芝龙也决定,在几天以后,举行的庆贺会上,将当众宣布自己的这一决定。
现在郑成功还不能理解父亲苦心,还劝道:“父亲,您还正当壮年,现在就想着养老,不是太早了一点吗?”
郑芝龙笑了一笑,摆了摆手,道:“先不谈这个,还有一件事情我想问你,是准备如何应对。”
郑成功道:“父亲请说。”
郑芝龙道:“靖北王商毅统一天下,开基建朝,己是大势所趋。现在你准备投奔南京,当然是正确的选择,而且在现阶段,商毅很有可能还会对你优待,但等到商毅真正统一天下,登基称帝之后,你又打算怎么做。”
郑成功呆了一呆,没想到父亲会问这个问题,而且自己也确实还没想过,在商毅建立新朝之后怎么办,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商量的必要,自己和商毅的关系一直不错,这次又是主动投靠,商毅当然也不会亏待自己,而建立新朝之后,自己也就是开国元勋,从龙功臣,封候加爵,似乎也就是一帆风顺的事情。但郑成功也知道,父亲这样问了,一定是有深意,因此摇了摇头,等着父亲的回答。
郑芝龙道:“我知道你和商毅的关纟一直很好,但你我父子,都是明朝的大臣出身,我在隆武朝中位至太师、国公,你在隆武朝中,曾受赐姓,现在也受封为国公,这些关连,在新朝之中,都是忌违之事,现在天下尚未一统,或许还没有什么,等天下太平之后,难保不会有人重番旧帐,自古就是伴君如伴虎,因此还是要尽早做好准备。”
郑成功听了,也猛然醒悟过来,父亲果然是老诚持重,这一番说确实是深有道理,自已毕竟不是中华军出身,怎么样也不可能比得上商毅的嫡纟,而受明朝赐姓,在新朝中确实是十分忌违的事情,而且自已的手底下,还有数万军队,都是自己的私军,开朝之初,或许不会有事,但时间长,难保不会被番出旧案,天子之心,谁都说不准,因此也道:“那么依父亲之见,又当如何呢?”
郑芝龙道:“激流勇流。”
郑成功喃喃道:“激流勇流。”
郑芝龙点头道:“以你现在的年纪,就劝你收手,或许有些困难,但这确实是我郑家自保存身的最好决策,为父当年出身于草莽,以海商发迹,其实就是迹商迹盗,只是受制于明朝禁商,只能受明朝招安,方能便易行事,但也是迹官迹商,而我看现在商毅颇为重视海上贸易,大力鼓励海外经商,不仅收回了台湾、挫败了荷兰,又夺占吕宋,因为为父以为等到天下太平之后,不如重新操起郑家旧业,做个海上商人,终年逍遥于海上,来往于波涛之间,岂不比为官受制要好得多吗?”
听父亲说完之后,郑成功也沉默了半响,才终于道:“父亲见教得是。”经过了绍武朝中的这一番争斗之后,现在郑成功也对政治的阴暗面有了一层深刻的认识,政治斗争,确实没有什么道理、情面好讲,虽然说现在自己和商毅的关纟很好,而且商毅也表示得很大度宽容,但谁敢保证他当了皇帝之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帝王之心最难以预料,汉高袓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在夺取天下以前,不也都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吗?尽管郑成功的心里多少也有些不甘心,但也十分清楚郑芝龙说得没有错,只有退去官场,远离这个旋涡,才是最好的保身之法,而且做一个海商的好处就在于,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一但有个风吹草动,就立刻可以逃亡海外,起码能保住自家性命,因此也道:“儿子一定尊父亲的教诲,这次福建的事了之后,就立刻到南京去向靖北王请辞,还是做回商人。”
郑芝龙笑道:“那到不必急于一时,等到大局己定之后,再向商毅请辞也不迟啊。”
郑成功马上就明白了,现在自己辞官当然不是时候,因为商毅还需要自己帮忙稳定住福建、广东这些地方,同时也要给其他人做出一个典范的样子,因此在这个时候,商毅也不会允许自己的辞官,当然可以先向商毅说明,等到天下太平之后,自己还是要去做一个海上商人。
第二天,郑成功立刻向褔州的绍武朝廷上疏,劝告绍武朝廷向中华军投降,同时又转告送郑芝龙回泉州的南京使臣,请他帮自己和中华军联络,说明自己愿意投奔南京政府,同时也会劝告绍武朝廷投降,将整个福建省都移交给南京政府,并希望中华军能够宽限一定的时间。
这个要求使者当然会答应帮助,而且在他送郑芝龙到泉州来之前,也接到过命令,如果郑成功有意投靠南京政政一边,可以在他与中华军之间充当联系员。
这时中华军己经占了廷平府,不仅实际已和泉州府接壤,而且先锋人马已经进入福州府地区,攻占了闽清、古田两县,离福州只有五十里的路程,因此郑成功也立刻派人送使者赶去中华军的部队。
东路军的主将段鹏接到了使者的传迅之后,也立刻答应了郑成功的请求,毕竟这不是和清廷作战,绍武朝廷如果能够投降,和平的解决福建问题,当然是再好也不过了,同时也给另外两个南明朝廷树立一个样子。
因此段鹏也下令暂时停止进攻福州三天时间,并且命先前俘虏的绍武降兵进城送信,劝绍武朝廷的君臣投降,表示只要朱聿鐭君臣投降,可以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绝不会受到伤害,但如果仍然打算负隅顽抗,那么福州城破之后,就是玉石俱焚,何去何从,请朱聿鐭君臣诸人认真考虑,不可自误。
段鹏的信送进福州城里的时候,这时绍武朝廷已经乱成了一团,因为求郑成功从中说和,一直都没有回音,而中华军已经兵临城下,有不少大臣都巳经逃出了福州城,现在福州城里只有三百多名士兵,而大臣中只剩下苏观生、顾元镜、王应华、关捷先、曾道唯等十几个人了。
收到了段鹏的劝降信之后,剩下的这十几名大臣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辩,讨论是否应该接受中华军的条件,开城纳降。到了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知道大势己去,中华军即然己经竖了梯子,那么就赶紧下来,但还有几个人不知好歹,在大殿上慷概激昂,顿足捶胸,坚持要死撑着不投降。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五二章 收复福建
就在绍武朝廷还在为投不投降的问题争论不下的时候,郑成功的上疏也传到了福,同样是劝告朱聿鐭,大势己去,天数己定,人力不可挽回,还是尽早投降,能够保全身家性命。
郑成功的上疏也成为压跨骆驼的最后一跟稻草,等众人看完之后,整个大殿上安静了数分钟,朱聿鐭才道:“都不用再争了,我大明确气数己尽,朕己以决,为一城军民百姓计,开城纳降,你们中间有不愿降者,尽可以离开福州,去投永安、永历朝廷,任由自便。”
其他的大臣也都面面相觑,过了好一会儿,有人开始哭了起了,不一会儿,所有的人也都根着哭起了,整个大殿上尽是哭声,朱聿鐭有些不奈烦,道:“哭,以前都做什么去了,现在哭有什么用,快派人去和城外的中华军联系,告诉他们,我们己经决定投降了。”
就在当天下午,绍武朝廷在福州宣布投降,并派人出城与中华军接洽。段鹏间迅之后,也表示欢迎,并侏证不会伤害绍武朝廷的君臣人员。
第二天褔州城门大开,朱聿鐭也带领苏观生等官员,在城门口迎接中华军进城。段鹏亲自带中华军的部队开进了褔州,在城门口见了朱聿鐭等人之后,也再次向他们重申,中华军决不会滥杀无辜,因此他们的人身安全可以完全放心。随后率领中华军到福州的皇宫,接管福州城里的治安统治。
而在沿路上有不少百姓并没有躲避中华军,只是让到道路的两也,还纷纷笑着和中华军的士兵们打招呼,有不少人居然还叫起“首长”来,这是中华军才专有的称呼。而中华军的士兵们也都笑着向百姓们点头示意,还有人四处宣传“中华军又回来了,大家快来看呀。”随同中华军一起行走的朱聿鐭君臣人等也都十分纳闷,从来都是百姓见了兵,躲都躲不及,以前金声桓带进城时,就跟老虎上街一样,百姓都自动清场了,那有和军队有说有笑的,更何况这还是敌军,中华军到是有些邪门的。
原来在清军第二次南征的时候,中华军曾经从清军手里收复了福州,当时中华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而且还在城里修房,铺路,做了不少利民的事情,虽然在福州的时间不长,但也给福州的居民们留下了非常良好的印像,当时中华军将福州移交给郑军的时候,福州的百姓就都舍不得让中华军离开。
郑成功接管福州,也还经营得不错,但把朱聿鐭君臣安置在福州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绍武朝延在福州的统治虽然不能说是暗无天日,但加征收税赋,抽缠增丁,百姓的负担也一下增加了不少,而绍武朝廷的军队军纪松驰,欺压百姓,强拿强要的事情也常有发生,因此福州的百姓都十分怀念中华军在这里的统治,而这次中华军兵进福州,城里的百姓根本就不害怕,有些胆大的人甚至都准备在中华军进攻的时候,城里接应中华军。
这时只见在队伍的前方出现了几十名百姓,苏观生等人到是认识,为首的几个人都是福州地方上的头面士绅人物,他们虽然不是官员,但却都是在民间颇为影响力,而有人眼尖,还发现后面跟着的队伍里带着酒坛,果品,莱蓝,有人手里拎着鸡鸭,还牵着两口猪,三只羊。看这样子到像是迎接凯旋归来的胜利之师一样。
中华军的队伍也停了下来,只见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上前两步,对着军队躬身一揖,道:“在下褔州乡绅刘文栋,听说中华军今天的进城,特意和乡亲们一起来迎接。”
段鹏也从军队中出来,向刘文栋敬了一个军礼,道:“我是这次中华军的总指挥段鹏,刘先生,还有乡亲们真是太客气了。”
刘文栋赶急又拱了拱手,道:“段首长,几年以前,就是中华军打跑了清虏,解救了福州一城的百姓,在下一家老小十五口人,也得以生还,不过敢问这一次中华军再来福州,还会离开吗?”
段鹏笑道:“刘先生请放心吧,就算我们走了,但从今以后,福州就归靖北王统治,你们也就都能过上太平日子了。”
刘文栋身后的百姓们也都发出一阵欢呼,刘文栋回头指了指带着的酒莱牲畜,道:“这是我们福州百姓的一点心意,还请中华军收下。”
段鹏点了点头,道:“好吧,既然这是乡亲们的心意,那么我们也就却之不恭,就全部收下了。但所有的东西,都按市价折算,该多少钱算多少钱,不过要用我们的银元结算,一两白银折十元银元。”
刘文栋忙道:“段首长,这是乡亲慰劳中华军的,怎么能收钱呢?”
段鹏笑道:“乡亲的东西,我们收下;我们的钱,乡亲们也一定要收下,这是我们中华军的纪律,也请刘先生,还有乡亲们能够理解。”说着回头吩咐自己的副官,马上对这些东西进行核算价格。
而跟着中华军队伍里的朱聿鐭君臣也都全部看傻了,这样的一幕场景,以前别说是见过,就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一开始朱聿鐭君臣们心里还有些不平,这帮草民可真会见风驶舵,但看到段鹏坚持如数支付,君臣们才都有些明白,为什么说大明真的是气数己尽了。
进城之后,中华军接管了福州城里的控制权,然后派人以绍武朝廷的名议,通告福建的其他各地方的官员们,立刻都派人到福州来,向中华军投降。
就在第二天,郑成功首先就派人来了,表示尊照绍武朝廷的决议,率泉州府、彰州府以及部众都归顺中华军,在随后的几天里,邵武军、汀州府、福宁府等地的地方官员也都纷纷派人到福州,表示向中华军投降。而段鹏也对各地方官员进行安抚,让他们现在依照但任原职不动,治理地方,维护地方稳定,等着南京政府派遣官员来处理相关事务。
这时整个福建省己经都归属了南京政府,离中华军正式向福建发动进攻,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段鹏也写好报告,发回南京,请内阁立刻派遣行政官员过来,接管地方事,随后他又会见郑成功,让他继续守卫泉州、彰州两地,并且代管福州的防卫事务,而中华军则继续向广东进攻。
这次段鹏带领的部队一共有三个军,分别为江西军区第十六军,南京军区第七、二十军,和海军部第四分舰队。
进军路线由江西军区第十六军,南京军区第二十军,从福建西南出发,进攻潮州府,第七军随第四分舰队从海上出击,攻取广州,而原来驻守江西的江西军区第八军,也从赣州南部出击,进攻南雄、韶州地区、三箭齐发,攻向广东。
在广州的尚可喜这时已经得知绍武朝廷投降,福建全境失守的消息,另外广西那一边,永历朝廷虽然还没有完全灭亡,但桂林、柳州二府也都相继被中华军攻破,朱由榔君臣人等也向西逃到了贵州省。广东实际己经完全被中华军三面包围,而另一侧是茫茫大海,根本就无路可逃,而且连个救军都求不到。
这时尚可喜也不由得又惊又怕,虽然说知道中华军的战斗力强,但也没有想到,南明各朝会这么不堪一击,中华军的进攻,简直就是势如破竹一样。这才几天的功夫,广东、福建就都完了。由其是福建的绍武朝廷,根本没怎么抵抗,就举手投降了。尚可喜气得真想破口大骂,这也太没有用了,好歹也该死守福州,背城一战吧。
尚可喜当然知道,别人向中华军投降,包括在广州的永安朝廷君臣,都有可能在投降之后还能保得住活命,但只有自己,很难逃得过这一劫。一来中华军是靠极积抗清积累下了强大的声望,而尽量自己在三年多以前己经宣告了反正,并且扶植明室的藩余鲁王朱以海为帝,建立了永安朝廷。
但自己的这点老底自己清楚,自己本来就是弃明降清的叛臣,在清廷的两次南征中,都是清军的主力干将,当初在广东反正,完全是迫于形势,不得以而为之,而且在反正之后,还一直和清廷有来往联纟,虽然说这一点是私密行事,也许并没有人知道。但自己反正的动机不纯,这是人所皆知的事情,在永安朝廷就有不少官员都经常拿这一点说事,攻击自己。从南京政府对自己的态度也明显比其他两个朝廷要差一些,也能看得出来,商毅对自己显然没有好感。
而且这次三个南明朝廷闹联盟,共同对抗南京,虽然说是大势所趋,但最初发动联盟的人却是自已,因此自己投降中华军,绝不会有好结果,那怕现在不会对付自己,但也逃不过秋后算帐,因此自己也没有别的退路可走,只能在广东和中华军决一死战。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五三章 进攻广东(一)
因此尚可喜也积极调兵遣将,准备战阜,他的次子尚之孝一直驻军在韶州,和驻守江西南部的江西军区第八军对持,部从有五万畲人,而进攻泉州失利的长子尚之孝退入广东省之后,驻扎在潮州,也是防备中华军攻占了福建之后,继续进军广东,而金声桓被郑成功击败之后,也逃到了广东省,投奔尚之信,被尚之信任命守卫程乡县。
这时尚可喜在广东也经营了三年多的时间,一直都在扩充军队,打造火炮火枪等武器。不过广东省毕竞只有这么大的地方,人口有限。因此到现在尚可喜的军队只有十余万人。
不过广东的冶铁制造业到是十分发达,而且又和澳门比邻,可以聘请葡萄牙工匠,这几年来尚可喜打造了火枪二万五千余支,其中燧发枪有一万余支,其余都是火绳枪,各种火炮四百余门,其中红夷大炮有百余门。因为尚可喜专程聘请澳门的葡萄牙工匠帮助监造,因此广东制造的火器质量都不错,比清廷的还要好一些。
在韶州驻守的尚之孝部中有火枪一万余支,各种火炮一百五十多门。尚可喜认为这样这实力暂时还是能够守住广东的北大门,只有东边潮州,因为在尚之信和金声桓合兵之后,总兵力也不过是两万余人,而中华军从这一边进攻的却有两个军,兵力超过五万,因此以这样的兵力,根本就不可能挡得住中华军的进攻。当然这也不能怪尚可喜,谁知道福建会败得那么快呢?
但现在尚可喜手头上的兵力己经不多了,广州一带的驻守兵力已不足五万。但潮州一失,广东东面也就将门户大开,因此尚可喜咬着牙,给尚之信拔去了四万兵力,火枪一万支,火炮一百五十余门。不过这一来广州的驻守兵力就不到一万,而且只有火枪三千多支,火炮也不足一百门。但广州毕竟位处内地,首先还是要把两个大门守住。
当然尚可喜也知道,想长时间挡住中华军的进攻是不可能的,毕竟这几年来,中华军的战绩都摆在那里,清廷坐拥北方万里疆土,有近百万大军都不是对手,何况自己只有广东一省之地。因化还是要为自己找一条退路,而现在能退的地方只有海上。广东滨临海边,过去就有一支水军,而且海上贸易也十分发达,航海技术在这时的中国算是高水平的,尚可喜虽然没有发展海军,但还是把广东原有的水军保留了下来,而且也没有阻止海上贸易,因此还是可以从海上逃跑。
而且出海之后落脚点尚可喜也想好,就是可以逃到海南去。不过尚可喜也知道中华军也有一支水军,因此到了海南也并不保险,只能够暂避一时,然后在伺机而动。最后的落脚外,尚可喜到是有三个目标:一是以海南为中转,到达广东西南部的廉州府上岸,逃入广西境内,争取能够经贵州入川,去投靠吴三桂,但这条路太远,并不可靠。二是从海南直接去越南,在那里逃一段时间,不过尚可喜和越南并没什么来往,不知对方会不会收留自己。三是干脆逃到海上去,找几个小岛躲起来,转行海盗。但尚可喜毕竟是没干过海盗,也不知道这一行的前途怎么样。
当然有后路总比没有后路要好,何况还有三条之多,总可以选出一条最理想的来,因此尚可喜也稍稍有些安心,一面权衡比较三条线路的利弊,一面下令征集船只,停泊在珠江口里码头,并且将这几年积攒的财物也都屯积在码头,以便随时都可以装船逃跑,同时又派人去海南做布置准备。
而就在这时,中华军也向广东发动进攻。中华军进攻的主要方向还是在东边的潮州,北部的韶州只是牵制住尚军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