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皇上雄才伟略,有意变法图强,不知王爷有何看法?”荣禄小心翼翼的问道。
走在一边的翁同龢也竖长了耳朵。
恭亲王不置可否的叹了一口气,轻声说道:“何为维新变法,难道我办了这么多年的洋务不是维新变法?康有为一介空谈书生,言词多有乖张,且多次挑拨两宫之间的关系,搞不清楚上下关系,他有何能有何威望主持变法图强,皇上轻信这等小人必将耽误大清国事,使得天下大乱。”
看来恭亲王对这些空谈书生很是看不起啊。
荣禄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如果变法之事由王爷你来主持大局,肯定能行。”
恭亲王揉了揉肩膀,无奈的说道:“人老了,只是如今还有一件大事,也不知成与不成。”
荣禄心中暗自思忖恭亲王所说的大事。
荣禄,政治上的冷血杀手,是一匹来自北方的孤狼,有野史称荣禄与慈禧从小青梅竹马,是传说中的表兄妹,荣禄一生都爱慕慈禧,因此甘愿做慈禧手中的一把屠刀,真与不真也只有当事人知道了,不过荣禄一生为慈禧做牛做马倒是不用有半点怀疑。
他现如今贵为兵部尚书,身负督练北洋新军之职,而且正值身强力壮之际,离军机首辅大臣只有一步之遥,手中却没有任何拿的出来的政绩,太平天国是曾国藩、李鸿章打的,外交实业是李鸿章搞的,危机感可想而知。
因此他也希望变法,做出一点业绩来捞取政治资本,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较为熟悉的军事方面,所以他才有“练兵为第一大政,练洋操尤为练兵第一要著”这么一说。并且他主张的变法应该是徐徐渐进,不应该操之过急,以图慢慢有所作为。
可惜晚清的变法维新事业就如同后世的网络论坛,各说各有理,一人有一套,向上呈递奏折又跟灌水似的,要想帖子不沉沦下去,就得像康有为一样,要时常自己回帖往上顶。
如果要想追求高的点击率,则又需要多做惊人之语,多谈理想、主义,少研究一些实际问题,帖子的内容要显得既刺激又通俗,能让光绪为之热血沸腾,发了帖子之后还得四处打广告,著书立传宣传自己的思想。
而像荣禄这样不温不火发帖又不会打广告的注定是得不到世人的关注,只会被淹没在水军之中。
所以他将一腔心思都放在了新军之下,只要新军练得好,他荣禄也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同时,他又不得不仔细揣摩上意,这里的上意指的可是慈禧,而不是光绪,荣禄几起几落,早就看清楚朝局,不像康有为等人,自以为捧上了光绪,就能够自上而下的进行一场变革。
荣禄心中可明白这呢,朝廷,还是太后说了算,因此,他把钱不要命的花在李莲英的身上,能够随时得知慈禧的意思。
但是慈禧对于维新近来似乎有些不清不楚,态度十分暧昧,荣禄一时间猜不透她的心意。
荣禄不知道,慈禧也陷入了矛盾之中,要说慈禧心甘情愿的让列强凌辱,这也有点太过了,慈禧一方面不愿意变法维新时把自己和满族的权力给弄没了,一方面也想做一些改变,因此,她的态度就有些暧昧不清了。
不多时,光绪便宣几位军机大臣入勤政殿觐见。
光绪刚才也觉察到恭亲王似乎有话尚未说完,因此,马上便宣了恭亲王等人。
行过君臣之礼后,不待光绪询问,恭亲王便从怀中摸出一份折子来,一脸郑重的说道:“陛下,这是昨天深夜,魏季尘从辽东传给军机处的急奏,因里面所谋之事甚是胆大,一旦泄密出去,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因此奴才悄悄的收了起来,不使走漏半点风声。”
“辽东。”光绪精神一振,魏季尘在辽东的表现可谓是有目共睹,短短时日内,便已经稳定了辽东局势,并且使得倭人和俄人的势力渗透不进。
荣禄等人也是好奇恭亲王偷偷收起来的奏折内容,里面到底有什么惊人之语呢,竟然让见过大风浪的恭亲王都是慎重有加。
光绪连忙起身,从恭亲王手中接过来。
只见奏折上面,开篇题目就是:联俄参战,实则图谋收复台湾之设想。
短短一句话,就已经把这份奏折的意思给总结出来了,光绪不由自主的握紧了一下拳头。
收复台湾!
对于以康熙自勉,努力朝着明君方向努力的光绪来说,割让台湾之事,就是他心中的一根刺,时时刻刻让他痛彻心扉。
光绪激动了,不由自主的看了下去。
魏季尘先是婉约的说了一番,如今国库空虚,财政紧张,与甲午赔款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能够抛掉这个包袱,将这些赔款花在军务之上,足够发起一场战争了。
此时,甲午赔款只支付了一半,还有4000万两银子要支付,如果按魏季尘这种算法,还真的有些道理。
光绪眼前一亮,继续看下去。
魏季尘又分析了一翻俄日双方的实力,言俄人在远东的实力不如倭人,但是其国总体实力比起倭人强多了,因此,便会造成前期俄人站在下风,但是后期俄人会逐渐转败为胜,因此,我们可以在前期便投入俄人一方,等到战争结束之后,自然能够获得利益。
魏季尘当然不会说自己知道中俄密约之事了,不过光他对日俄双方的形势进行分析,就足以让光绪怦然心动。
第三百章 康有为得罪荣禄
说了有没有能力发起战争,有没有可能获胜,魏季尘自然要说到战争胜利之后,所能够取得的巨大收获了。
魏季尘在奏折里面声称,倭人举全国之力与俄人一战,必使得其无力多顾台湾,而台湾百姓为我中华之民,民心向着我中国,对倭人反抗不断,日思夜想,期盼兴王师。
天时,日俄交战,地利,倭人尚未完全熟悉台湾,听闻倭人入台之近卫师团,死于疾病者,数千人,人和,更是站在我中国。
如此,何愁此战不胜?何愁不能收复台湾?
一旦赢得对日作战之胜利,对当前之困局,只有益处无坏处,德人之所以侵我胶州湾,乃以为我中国之兵不敢战,不能战,西洋诸国都是蠢蠢欲动。
而我联俄抗倭,不但能够让俄人给德人以压力,且让各国看到,我中国并非无一战之力,实是为了两国之友好,不愿战尔。
德国通过战争获得统一,其国迅速崛起,日本通过西南战争,完全消化明治维新之成果,而我国同样能够通过战争,走出困境,走向自强。
德人势大,不轻易与其交战,而倭人为一岛国,臣与其交战十数次,亦不过如此尔,如果我中国参战,则其国两线交战,何能抵挡?
盖时,胜利必将属于我们,台湾必将复归,而陛下携胜利之势,享誉海内外,何愁不能领着我中国崛起?
臣愿意率四万辽东军,为陛下四方征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所怨言。
微臣魏季尘叩首。
光绪一口气读完,只觉得自己热血沸腾,情不自禁拍案而起。
“好,魏季尘此奏折深得朕心意!”光绪兴奋得有些手舞足蹈,来回走动了几步,看着一边站着的翁同龢、荣禄等人,连忙把奏折交给他们阅览。
走在一边的翁同龢也竖长了耳朵。
恭亲王不置可否的叹了一口气,轻声说道:“何为维新变法,难道我办了这么多年的洋务不是维新变法?康有为一介空谈书生,言词多有乖张,且多次挑拨两宫之间的关系,搞不清楚上下关系,他有何能有何威望主持变法图强,皇上轻信这等小人必将耽误大清国事,使得天下大乱。”
看来恭亲王对这些空谈书生很是看不起啊。
荣禄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如果变法之事由王爷你来主持大局,肯定能行。”
恭亲王揉了揉肩膀,无奈的说道:“人老了,只是如今还有一件大事,也不知成与不成。”
荣禄心中暗自思忖恭亲王所说的大事。
荣禄,政治上的冷血杀手,是一匹来自北方的孤狼,有野史称荣禄与慈禧从小青梅竹马,是传说中的表兄妹,荣禄一生都爱慕慈禧,因此甘愿做慈禧手中的一把屠刀,真与不真也只有当事人知道了,不过荣禄一生为慈禧做牛做马倒是不用有半点怀疑。
他现如今贵为兵部尚书,身负督练北洋新军之职,而且正值身强力壮之际,离军机首辅大臣只有一步之遥,手中却没有任何拿的出来的政绩,太平天国是曾国藩、李鸿章打的,外交实业是李鸿章搞的,危机感可想而知。
因此他也希望变法,做出一点业绩来捞取政治资本,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较为熟悉的军事方面,所以他才有“练兵为第一大政,练洋操尤为练兵第一要著”这么一说。并且他主张的变法应该是徐徐渐进,不应该操之过急,以图慢慢有所作为。
可惜晚清的变法维新事业就如同后世的网络论坛,各说各有理,一人有一套,向上呈递奏折又跟灌水似的,要想帖子不沉沦下去,就得像康有为一样,要时常自己回帖往上顶。
如果要想追求高的点击率,则又需要多做惊人之语,多谈理想、主义,少研究一些实际问题,帖子的内容要显得既刺激又通俗,能让光绪为之热血沸腾,发了帖子之后还得四处打广告,著书立传宣传自己的思想。
而像荣禄这样不温不火发帖又不会打广告的注定是得不到世人的关注,只会被淹没在水军之中。
所以他将一腔心思都放在了新军之下,只要新军练得好,他荣禄也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同时,他又不得不仔细揣摩上意,这里的上意指的可是慈禧,而不是光绪,荣禄几起几落,早就看清楚朝局,不像康有为等人,自以为捧上了光绪,就能够自上而下的进行一场变革。
荣禄心中可明白这呢,朝廷,还是太后说了算,因此,他把钱不要命的花在李莲英的身上,能够随时得知慈禧的意思。
但是慈禧对于维新近来似乎有些不清不楚,态度十分暧昧,荣禄一时间猜不透她的心意。
荣禄不知道,慈禧也陷入了矛盾之中,要说慈禧心甘情愿的让列强凌辱,这也有点太过了,慈禧一方面不愿意变法维新时把自己和满族的权力给弄没了,一方面也想做一些改变,因此,她的态度就有些暧昧不清了。
不多时,光绪便宣几位军机大臣入勤政殿觐见。
光绪刚才也觉察到恭亲王似乎有话尚未说完,因此,马上便宣了恭亲王等人。
行过君臣之礼后,不待光绪询问,恭亲王便从怀中摸出一份折子来,一脸郑重的说道:“陛下,这是昨天深夜,魏季尘从辽东传给军机处的急奏,因里面所谋之事甚是胆大,一旦泄密出去,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因此奴才悄悄的收了起来,不使走漏半点风声。”
“辽东。”光绪精神一振,魏季尘在辽东的表现可谓是有目共睹,短短时日内,便已经稳定了辽东局势,并且使得倭人和俄人的势力渗透不进。
荣禄等人也是好奇恭亲王偷偷收起来的奏折内容,里面到底有什么惊人之语呢,竟然让见过大风浪的恭亲王都是慎重有加。
光绪连忙起身,从恭亲王手中接过来。
只见奏折上面,开篇题目就是:联俄参战,实则图谋收复台湾之设想。
短短一句话,就已经把这份奏折的意思给总结出来了,光绪不由自主的握紧了一下拳头。
收复台湾!
对于以康熙自勉,努力朝着明君方向努力的光绪来说,割让台湾之事,就是他心中的一根刺,时时刻刻让他痛彻心扉。
光绪激动了,不由自主的看了下去。
魏季尘先是婉约的说了一番,如今国库空虚,财政紧张,与甲午赔款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能够抛掉这个包袱,将这些赔款花在军务之上,足够发起一场战争了。
此时,甲午赔款只支付了一半,还有4000万两银子要支付,如果按魏季尘这种算法,还真的有些道理。
光绪眼前一亮,继续看下去。
魏季尘又分析了一翻俄日双方的实力,言俄人在远东的实力不如倭人,但是其国总体实力比起倭人强多了,因此,便会造成前期俄人站在下风,但是后期俄人会逐渐转败为胜,因此,我们可以在前期便投入俄人一方,等到战争结束之后,自然能够获得利益。
魏季尘当然不会说自己知道中俄密约之事了,不过光他对日俄双方的形势进行分析,就足以让光绪怦然心动。
第三百章 康有为得罪荣禄
说了有没有能力发起战争,有没有可能获胜,魏季尘自然要说到战争胜利之后,所能够取得的巨大收获了。
魏季尘在奏折里面声称,倭人举全国之力与俄人一战,必使得其无力多顾台湾,而台湾百姓为我中华之民,民心向着我中国,对倭人反抗不断,日思夜想,期盼兴王师。
天时,日俄交战,地利,倭人尚未完全熟悉台湾,听闻倭人入台之近卫师团,死于疾病者,数千人,人和,更是站在我中国。
如此,何愁此战不胜?何愁不能收复台湾?
一旦赢得对日作战之胜利,对当前之困局,只有益处无坏处,德人之所以侵我胶州湾,乃以为我中国之兵不敢战,不能战,西洋诸国都是蠢蠢欲动。
而我联俄抗倭,不但能够让俄人给德人以压力,且让各国看到,我中国并非无一战之力,实是为了两国之友好,不愿战尔。
德国通过战争获得统一,其国迅速崛起,日本通过西南战争,完全消化明治维新之成果,而我国同样能够通过战争,走出困境,走向自强。
德人势大,不轻易与其交战,而倭人为一岛国,臣与其交战十数次,亦不过如此尔,如果我中国参战,则其国两线交战,何能抵挡?
盖时,胜利必将属于我们,台湾必将复归,而陛下携胜利之势,享誉海内外,何愁不能领着我中国崛起?
臣愿意率四万辽东军,为陛下四方征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所怨言。
微臣魏季尘叩首。
光绪一口气读完,只觉得自己热血沸腾,情不自禁拍案而起。
“好,魏季尘此奏折深得朕心意!”光绪兴奋得有些手舞足蹈,来回走动了几步,看着一边站着的翁同龢、荣禄等人,连忙把奏折交给他们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