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燕军东西两线大胜的军情从青兖之地传来不过半月,北平朝野之间对于燕王继位正大统的言谈已然是沸沸扬扬,燕郡涿县等各个繁荣之地都有祥瑞出世,更有人大胆而上万民书备述燕王之德!朝中御史中丞向朗上表奏曰:我大汉自高祖开国以来,经文景之治,武帝扬威,光武中兴,一时强盛之极,但与桓灵之时却是内臣外戚当道致使朝政凋敝,民不聊生,后又黄巾乱起诸侯逐鹿不知尚有朝廷之所在!幸有燕王起于上党,扬威与乱军之中奉迎天子与北平忠心可昭日月!后震慑北疆异族使之莫敢不服,更灭高句丽正大汉上国之名,似此种种不胜枚举,我大汉之兴旺实系与燕王一身尔……如今天子病逝已有两年之久,国不可一日无君,宗室之内舍燕王之外却有谁可当此任?
平心而论向朗的上表是有颇大的风险的,可他这份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呕心沥血之作亦为燕王称帝之举吹响了最强的号角!书中虽不无赞赏溢美之言可所表各事莫不是铁一般的事实,乱世之中论及对大汉朝廷的贡献也确无人可与刘毅相提并论,此处无人可以加以反驳,纵有一些不合礼仪之论也早就被湮没在了一片赞成声之中!在此身为大汉主流言论所在的幽州书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些博学鸿儒包括郑玄在内都在为燕王的登位引经据典,力证此事不违祖制亦合礼法。
在一片声势之中向朗的上书便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势头激起了层层涟漪,紧随其后便是乌桓大头领呼延硕,部落长图葛兄弟,匈奴大单于于夫罗包括鲜卑大头领拓跋宏等人的上书来朝,前两者可谓真心实意,至于后者之中亦有戏志才等人的手段在内,前番燕王一番铁拳拳打别列古纳台兄弟将大汉强硬的态度展示无疑,也直接促成了今日之果,至少在此时鲜卑想和刘毅争一日之长短无异于痴人说梦。
至此朝中群臣再无异声传出,更与三日之后早朝之时齐齐论起此事,当日世子刘桓连称惶恐退出了朝议,这也是他必须要做出的姿态,有的时候就算上下皆知实际如何该当所为之情却是不能不表,父王一日未归他绝不会在此事之上有任何的言语!而有代政之权的伏皇后对于此也似乎早有准备,其实这两年以来她已然将朝中之事看的通透,何况伏完在此之中亦会对其详说厉害,眼下它已经无力阻挡这阵汹涌的民意,退一步则可保家中一世富贵,何去何从自然便不难选择!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身登九五 二十一
汉中之战魏延奇袭米仓山,兖州之战燕王亲自阻击过马岭,这两战与动辄数十万人马的战场之上并不算波澜壮阔,可却直接决定了东西两线战事的成败。 曹军军粮被焚不得不退,刘备救援鲁国不果为防陷入燕军重围亦必要迅捷而走,加上陈留曹昂及于禁曹仁二将的突围,战场之上已然形成了曹军全线后撤之势,燕军竭尽全力发起追击携全胜之威争取将战果进一步扩大,这场近半年的决战形势既明。
汉末双雄刘毅曹操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对决以燕军的两线齐胜而收场,抛开双方将帅在战场之上的运筹帷幄不论,燕地强大的后勤和科技力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无论在攻守之间燕军的强悍都超出了曹操与麾下一众群臣的预料,刘毅定下的两年方略之策给自己的头号大敌与此战之中带来了太多的“惊喜”,也都受到了极佳的成效。
如今张虎赵云率领燕军各军齐动全线追剿后撤之中的曹军与扬州军,此番大战还需要有一个完美的收场,在刘毅的想象之中莫过于将刘玄德渡江而来的大军留在江北!不过作为大战的收官,燕王本人就未亲身参与指挥之中了,过马一战他败张飞伤关羽神威盖世,但击败这两员熊虎之将也让自己付出了颇为沉重的代价,据随行医者诊断必须要静养三月不上战阵且还不可动怒,需要沉心静气加以调养。
本来刘毅是要亲自领军加入到这场大战最后的大追击之中的,在他看来自己的伤势根本没有医者所说的那般严重,最多不再亲上战阵便是,这半年多来劳心劳力与战事之中,如今战局明朗燕军大获全胜指日可待他也想为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可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包括贾诩郭嘉赵云等人在内的全力劝说,在当前局势下燕王是否亲自参与追击已经只有象征意义,并不能起到太过关键的作用,与之相比他的身体才是重中之重,听得阵上士卒谈起当日过马一战之后文和等一种谋臣莫不有心惊胆跳之感,黄忠突施冷箭之时刘毅确是生死俄顷!
出言劝阻刘毅的自然不止一众文武,闻听夫君受伤,风若曦第一个赶到军中妥善伺候,甄宓与方仙儿二女亦是不顾颠簸快马从邺城赶来,看着丈夫略显苍白的面容,曦妃梨花带雨楚楚可怜,又是一阵软语相求,这种种综合一处,朗生亦不得不按下了亲自出手追击的打算。 不过后世商场习惯了谈判的他也是有条件的,便是暂时不会邺城而是坐镇鲁国一来安定新的二州之势,二来也严厉监督三军奋勇而进。
对此贾诩众人倒是一致选择了赞成,燕王的威望不光会在战场上发挥极大的作用,与政事之中也是一般,有他在鲁国高坐,对于青州兖州民心的稳定将会影响深远!各军士卒闻听燕王亲自上阵击败关羽张飞等天下悍将因而负伤无不鼓勇而上,将一场全线的追击战演绎的轰轰烈烈,让曹军与汉中和兖州两处都在后撤之时遭受了沉重打击。
当然过马一战刘毅绝招尽出血龙六击携天地之威击败燕人张翼德甚至差点取其性命乃是事实,之后力战关羽却是实实在在的两败俱伤,云长与无影击之下右臂受创,但他春秋斩的反击亦给刘毅右肋留下了一道长有近尺的刀痕,刀气入腹使得朗生內腑都稍稍受损,否则吴普也不会有静养三月之说。单单论起伤势怕刘毅还要稍在关羽之上,说其力战胜之便多少有些鼓舞士气的意图在内,不过在与之力战之前朗生已然和张飞大战百余合体力消耗极大,又在黄忠神箭之下负了轻伤,这时再和关羽两败俱伤说是连胜关张二将倒也绝不为过。
坐镇鲁国之地,朗生一待就是半月之久,曹军固然遭遇了燕军的强力打击,刘备的扬州军在徐晃麴义周仓裴元绍数将合力的围追堵截之下日子也很不好过,幸亏诸葛亮见机极快,大军回撤迅捷无比,加上豫州曹军郡国的相助方能大致完好的退回江岸一线,不过在此过程之中丹阳精兵、无当飞军尤其是张飞的飞燕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倘若不是周瑜亲领水军接应他们恐怕还无法回转扬州之处。
而汉中燕军在张虎统帅之下亦是气势如虹,虎卫军、燕云军、长安营、司州营这四路强军齐头并进紧紧黏住曹军大队人马不放,与米仓山一役建立此战最大功勋的魏延又建奇功,他不顾自身安危毅然率军从曹军大队的肋部切入,如同一把利刃将对方硬生生的切割了开来,这一战燕军作为奇兵使用的一万五千虎卫军士卒损伤过半,但却让曹操不得不舍弃了尾部将近四万士卒,经此一战汉中战局的强弱便更为明显,张虎等人一直将曹操大军驱赶进葭萌关之后方才罢兵。
战局至此汉中兖州二处已然大局定矣,可刘毅却不会像之前那般先安定地方休养生息之后再徐图进取,两年方略之中面对南方三雄不断扩张实力的隐忍就是为了这一刻!无论在兵员后勤还是经济实力上燕军都具备了长时间连续作战的条件,刘毅要在大胜之余继续用无穷无尽的攻势将那两年之内三方取得的成效尽数收回,还要加上利息。
在大战之后安定地方休养生息抚慰百姓都乃必为之道,可以燕地多年以来丰富的行政接受经验与稳固之极的经济基础这些与战事是可以并存的,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控制战局的规模,似之前汉中兖州两处同时开战投入数十万大军及数十万人力还是会对领地的发展和生产的恢复有所影响,因此在和贾诩庞统徐庶郭嘉等人充分交换意见并认真听取了田豫等人的战备详报之后刘毅的选择便是猛攻局部。
经过半年的作战,此时青州、兖州、徐州全境都落在了燕王手中,豫州之地亦是在所难免,大战的战损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无论曹操还是刘备都将对刘毅处在守势之中而无力反击,至于孙策作为三雄之中最弱的一环还不能独力对燕军形成巨大的威胁。稳定徐兖青豫四州猛攻荆襄便成了眼下的最佳选择,刘毅亦可稳步进取不求实地,但要通过连续的作战和消耗将曹操遭受沉重打击的基础彻底拖垮!
以重骑营加太史慈北平军高览疾风军继续威慑寿春曹军,高顺的辽东军兼顾燕军占领的长江北岸一线,麴义的烈火军与甘宁的飞虎军携手水陆并存震慑扬州刘备,徐晃的龙骧军及燕王直属兵团的白虎玄武朱雀三营就能加入到荆襄战局之中,加上纵横此处的燕军铁骑营,兵力的绝对优势依旧属于刘毅一方。曹孟德想要增援荆州必须要从蜀中调动兵力,且不论此处曹军已然成为疲劳之师张虎十万大军陈军葭萌关下亦会使其不敢妄动,也许在这场局部战中孙策才是唯一变数,可即使小霸王亲自率军前来刘毅亦不惧怕,强大的铁骑可应对一切。
之前刘毅就有过编成大兵团用于决战之中,此时亦正好可以用上,荆襄之处赵云便可坐镇全局,辅以郭嘉贾及一众猛将当不会有失,徐南之处则由甘宁统领庞统徐庶辅佐,更有徐晃高顺助战,贾文和负责豫州方面的战事,汉中自然由张子才独揽,四大兵团交相辉映稳如泰山燕军进可攻退可守猛攻缓攻皆在选择之列其势亦是雄浑无比。
此乃军事上的全局部署,戏志才、田豫、陈群、简雍,江东二张、郭图审配等人都会加入到对新得领地的接受以及后勤补给的加强中去,刘毅的预计是在一年之内彻底让数州之地恢复或是高于战前的生产水准,且八大主力军及铁骑营亦要达到满编之数,这绝非是朗生自己心中的臆想,一切尽是通过麾下干才的详细商议计算。与两年方略不同,这一年燕军将会以不断的局部攻势让南方三雄得不到太多的喘息之机,此一战已然不仅仅是军事领域的对抗范围也会更加宽泛。
前线出刘毅与一干谋臣猛将详细谋划布局来稳定此番大战胜利的战果,当这个消息传到北平之后更引起了城中十余万百姓的欢呼,世子刘桓下令北平各处张灯结彩以庆祝燕王此次足以左右天下大势的胜利,更是组织了多次幽州书院年青学子的游行!这还是父王当日曾经对他提及过的宣传之道,而今用之实际刘桓亦是得心应手!
无论在那个朝代,年轻学子都是最容易被鼓动的一部分力量,往往大的变局也都是从此而始,加上主流社会的推波助澜这场活动竟是越演越烈,而它的核心只有一个,大汉失去国君已然有两年之久,如今天下万民都需要一个具有足够威望的领袖振臂一呼,带领大汉走向下一个辉煌,这个人毋庸置疑只有唯一选择,那便是燕王刘毅!
第一千零七十章 荆襄之战 一
刘毅在北平登基称帝,异族之中乌桓无疑是表现最为积极的一个,大头领呼延硕之子呼延玉就在幽州书院之中学习汉学,此处在数月之前关于燕王称帝之时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便是远在千里之外呼延硕亦可极快的得到大汉的讯息,这一次他是亲自赶在刘毅正位之前来到北平,并极为正式的递上了称臣的降表,言辞之中全以下臣自居,须知便是献帝在位之时乌桓虽也恭顺可在名义上还未如此的清晰。
朗生初为燕郡郡守之时青岭关一战可谓让乌桓尽皆胆寒,是役之后呼延硕、金善、图葛兄弟等人便尊刘毅为兄,一方面是由于其人的盖世武勇用兵如神,但更重要的还是对方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这一点在十数年间表现的极为明显,汉族与乌桓的通商各取所需使得两族百姓尤其是后者的生计有了长足的进步,久而久之已经有很多族人不再逐水草而居,边境也形成了好几处颇具一定规模的城市。
说起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乌桓与高句丽是最为彻底的,也自然是以更为先进的汉学为主导因素,假使青岭之盟时呼延硕等人还存着半分不甘人下的心思的话,刘毅在数年之间迅速的崛起百战百胜包括对匈奴奔狼一役都让他们感受到了大汉武力的强悍,对奔狼一战几名头领私下也有过商谈,假使易地处之面对呼酌泉集全族之力的十余万铁骑,纵使图葛彪这样的混人都没有那份气魄敢与之正面决一死战!可刘毅不仅敢还通过各种精妙的设计以弱胜强,就算没有乌桓铁骑的相助,呼延硕也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刘毅,因为当他们赶到战场之时,在那阵惊天狼啸之后便战局已定,目睹如此波浪壮阔的一战及汉军的血勇与谋略,乌桓众人都再无半点与刘毅争雄的想法。
之后的十余年刘毅一直遵守着青岭之盟中定下的盟约,将乌桓视为兄弟之邦,他的一言九鼎和无双战绩亦让族中之人佩服,在与大汉有了更多的交融之后,乌桓的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原本屈与匈奴之下的他们已然有了凌驾之势。便连更为强盛的鲜卑敢对于夫罗的部落动手却不敢加一兵一卒与乌桓众部落,其中除了对其战力的忌惮之外亦有大汉的威慑!刘毅之眼光无人怀疑绝不仅仅对于大汉子民而言,便在异族之中他也有着绝大的影响力,呼延硕对其就心服口服。
这些年来乌桓各部不但在经济与生活水平上有着极大的进步,文化方面也是一样,刘毅深知此处的重要性,比之战争它虽然见效不快但却胜在稳定持久。此时在北漠富贵一些的头领家中都有汉家典籍甚至还有专门的教师,民间汉语的使用率也是极高,已然成了一种身份与时尚的象征,就连图葛彪都会时不时掉上两句文就更遑论呼延硕这个乌桓大头领了,本来就不缺乏长远眼光的他加上十余年来的熏陶,对大汉眼下的形势以及自己这个“大哥”他是有着深刻的认识的。
燕王未曾登基之前他便看出汉家天下已然无人可以阻挡刘毅的一统之势,而今后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与富贵很大程度上就要取决于他们和大汉皇帝之间的关系,从奔狼到司隶呼延硕对于刘毅的要求几乎无所不应,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当燕王终于登基称帝之时他就要把事情做得更为彻底!大汉南方有曹刘孙三雄,北方之处亦有匈奴乌桓鲜卑三族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似此乌桓的行动就要抢在二者之前方能让刘毅觉得他们最大的诚意,而在他做出这个决定之后,金善、图葛兄弟等人亦是赞成,对于刘毅他们与呼延硕一般的信服。
当然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断也是基于呼延硕对刘毅的了解以及对华夏历史的细致研究,雄才伟略的君主们在国力强盛之时便会毫无意外的向外扩张,很显然在呼延硕的心中刘毅绝对可称得上雄才大略,与乌桓族中燕王亦是一等一的英雄豪杰!假如大汉真的对乌桓动手他们能挡的住吗?以他对燕地实力及燕军战力的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年刘毅麾下不过六万人马就能一战破匈奴十四万联军,如今其带甲百万兵精粮足,挥戈一击天下何人可以阻挡?
打不过就要服气,这个道理倒是北疆三岁孩童尽知,燕王刘毅天下无敌,鲜卑一时强大气焰熏天可其族中顶尖勇者别列古纳台兄弟在北平还不是被燕王一顿暴揍至今了无声息?比之呼延硕在史书之中读到的那些华夏君主,刘毅不光不逊与之更有着一身盖世的勇武,这一点以及燕军的强大也成了他说服部族长老与各头领的最好借口。
呼延硕的这番打算与心思并没有白费,见到他提前送上的上书刘毅亦承他的这份情,现在自己的全部精力还是集中在南方三雄身上,可一旦江山一统他首先要拿下的不是西域也不南疆而正是北疆的这些异族,在刘毅心中他绝不需要用之地域外族入侵的万里长城,似扶余、鲜卑这样的势力就只能臣服在汉军的铁骑之下,至于乌桓与匈奴就要看他们的态度了,呼延硕此时的这份上书可谓十分及时,让刘毅在对北方异族的形势衡量上更有了计较,只不过一切还需时日准备。
燕王登基改元大赦天下,分封诸路功臣,减少百姓在赋税与徭役之上的负担,一时间燕地可谓人人欢腾,而在军营之中就更是士气高涨,将军终于成了大汉至高无上的存在,令得每一个士卒都与有荣焉,况且刘毅从来就不是只会动嘴的人,不光军中将领得到了地位与荣光,士卒们的收获亦是颇丰,这些也在他们后方的家中得到了兑现。
自从张绣率军拿下义阳,徐晃兵进南阳和夏侯惇孙策酣战几场敌军后退形成对峙之态后,荆州的局面一时间便安静了下来,身为战役总指挥的贾诩郭嘉二人暂时停下了一切的军师行动,一来给麾下士卒足够的休整时间以期在今后的作战之中发挥出更强大的战力,二来亦是在等待燕王登基之举尘埃落定。虽是远隔千里但双方之间的书信来往却是从未断绝,二人与刘毅在战略上的见解并无二至,就在汉中兖州大战结束的一刻,燕军一统天下的脚步就已经毫不停顿的展开,与往常的全面打击不同,这一次是握紧拳头突击敌人最为要害的地方,此处就正是荆襄之地,对燕军而言这一战更是要求得必胜的局面。
刘毅在登基当日北平就以飞鸽传书将开元皇帝的旨意传达四方,贾诩郭嘉等人得到消息也不过就是相隔两三日之久,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军心,他们还特地在主营校场之上组织了一次场面宏大的迎接天子旨意的仪式,张绣、华雄、严纲、文丑,除了龙骧军统领徐晃徐公明需要坐镇南阳全局未曾赶来之外燕军一众猛将亦是济济一堂。听着天子颁布的一条又一条任命,看着自己的同袍或是上下级上台接受二位军师的嘉奖,士卒们的求战之心在这一刻被扇动到了顶点。荆襄之处根本不需要天子御驾亲征,他们定要在最短的时间拿下此处也算是为新帝登位献礼,之后帅帐之中一干将领也莫不是摩拳擦掌……
圣旨是贾诩当众向所有士卒宣示的,因此他身为大汉右丞相及郭嘉为兵部尚书的消息亦是满营皆知,荆襄一战便会由此二人来统领全局,且常山王在辽东、北平、疾风三军完成整补与修养之后就会从冀州出兵侧击,和贾郭集团形成钳形攻势,燕军五大主力汇聚一处还要加上铁骑营十万精锐,但就局部战役而言这一次的场面依然超越了之前所有,而此处曹军孙军加在一块不过十余万,强弱极为分明!
燕军的实力占据绝对优势此乃不争的事实,可无论是贾诩郭嘉还是身在北平的刘毅都绝不会因此而有半分轻敌,这近半月的时间燕军义阳大寨之中二位军师与一众将领都在反复专研此战将要采用的战术,尽量要将之完成的尽善尽美,不出则已,一出就要让敌军全无还手的余地!总之这般优势之下不能让任何的意外在战场上出现!
几番斟酌之后,众人还是把突破口选在了徐晃龙骧军进攻的南阳郡,这里先归刘表,后又为袁术攻取,之后几经反复再落在曹操手中,至此亦不过年余时间,在荆襄九郡之中算得上是对方根基最为薄弱之处,前一段龙骧军在数场大战之后已然占据了数县之地并将夏侯惇孙策联军逼退,一旦消息从荆南之处传来,燕军的总攻就会立刻发动!
%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荆襄之战 二
燕王登基颁下旨意将曹操刘备称为逆贼并将之昭示天下,继汉家正统之后刘毅更能把政治宣传这个手段运用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兵法之中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说法,身登大统乃是得天时,宣传造势就是破坏对方的人和,此二者皆得加上燕军拥有的战力优势,刘毅要将所有对自己有利的一面都利用起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绝对的,一日曹刘不亡就不能排除他们意外翻身的可能,此处绝不会因为登上帝位而冲昏头脑,他更需要谨慎的布局安排来防止一切意外的发生。
曹操攻取蜀中之地后用法正之计故意让刘璋及一众臣子北逃葭萌关为引蛇出洞之法诱使张任严颜出关接应,二员战将忠心耿耿虽是猜到其中可能有诈但主公之安危却不能不顾,关下一战二人力战身亡刘璋也为曹军大将夏侯惇所擒拿!和刘备一样为了稳定川中人心曹孟德亦未敢将刘季玉杀之而是将他送到南郡公安安养囚禁,此时这也成了他的罪状之一,徐晃的龙骧军首攻南郡亦不无解救刘璋之意,倘若此人在手对燕军与汉中发动攻势将是极大的利器,正面进攻只是其一,暗影与刘云所训练的那支特种小队亦在展开营救计划,这支小队刘毅几番斟酌之后将之名为“狼眼”,此次也是他们的第一次亮相。
曹孟德手中有刘璋刘季玉,刘备亦有刘琦,刘毅与刘表同为大汉宗室,乃是族兄弟之分,此番宣传攻势之中这也成了北地的重点,既然已经被斥为逆贼,曹操的骠骑将军合刘备的扬州刺史自然就要被天子所罢免,刘毅登基为帝他的意志就代表了汉室,除非二人敢于自立否则就算不论北地在宣传上的绝对优势曹刘亦是有口难言。此时可不是另一个时空中曹操身为魏王的时候,他们的实力也达不到自立的程度,强行为之袁术便是前车之鉴,由此亦可见刘毅登基带来的好处。
开元皇帝七月末登基为帝,荆襄之战的重开却直到九月方才开始,大战之后整整两月的时间各主力军都轮换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前线的一时平静和后方的热火朝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田豫、郭图、审配、张竑等人的全力以赴之下,无数的兵员、辎重、器械、粮草在向各军屯扎之处不断汇集,条条主要的官道之上莫不可见连绵数里的运送队伍,经刘毅与一众麾下干才多年精心治理,燕地的富强在这场大战之后显露无疑,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正是燕军连续作战的基础。
与此同时青州、兖州、豫州、徐南等地的接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燕地的官员们在这些工作上已经积累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经验,出于稳定的考虑,对地方上那些基层官员经天耳探查能够不动的刘毅都尽量不动,但分批分期接受施政纲领的培训却是必然之事,有着幽州等各州富强先进的经验在前,这些留守官员们在经过了一阵短暂的恐惶之后便能安定下来,稍有能力想在官场之上有所作为的亦在培训之中显得极为的认真,他们所听所见的很多都可说是生平仅见。而在这个过程中刘毅的一言九鼎重诺守约亦起到了绝大作用。
倘若将之前的燕王现在的开元皇帝统领之下的大汉各州比作一台机器的话,汉中兖州这场事关汉末全局的战事结束之后这台机器便开始满负荷的运行起来!一统天下固然最后要靠武力说话,可之前这些事无巨细的准备工作也是不可或缺。开元皇帝自己就是个工作狂,上行下效这段时日田豫简雍等人亦是不知日夜的操劳,他们这番努力并没有白费,短短的一个多月,新得的三州之地大体上已经恢复了战前的稳定,农业生产也没有遭受到太大的破坏,按照北平陈群等人根据各地数据作出的预估今年这三州秋收之后的收获较之往年大约要减产两成,这对于方经战火的三州而言已然可算是一个奇迹,而这个两成的损耗其余各州增产的数字便能完全补充,没有任何缺口。
对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绝大多数百姓而言,他们的要求再简单不过,两餐温饱、传宗接代,老婆孩子热炕头,而在乱世之中这个要求还要更为降低,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不用整天担心自己及家人的生命安全,勉强可以糊口就足够了!而刘毅不但给了他们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更让他们渐渐的变得富足起来,家中有田耕、年年有余粮,逢年过节还能在市集之上偶尔奢侈一回,什么叫幸福,百姓心中这就是幸福!饮水思源他们就自然对给予他们这一切的刘毅感激不已,朗生在燕地如此高的威望以及司隶之战中的表现便不难解释。
除了不具备刘毅来自后世的眼光,曹操刘备二人及他们周围的干才治政之能亦不会在燕地众人之下,但就是这种眼光多年下来就有了很大的差距,兖州乃是曹孟德起家之地,在此处算得上根深蒂固,百姓生活稳定自然也就有了很大的忠诚。可凡事最怕的就是比较,自己家里一日两餐不愁可在燕地却是三餐,自己家中勉强只能养活两个孩子还拙荆见浊可在燕地竟然还有当地县府给予分担,更重要的是家中后辈足够优秀的话他们还可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那些行商四方的商人总会将燕地的富强向四处宣扬,这不是有意为之的宣传战却要比前者更具真实性,人们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无法抑制的,在这场战乱之后他们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那些传言的真实,此乃诸侯之间的攻伐并非异族侵略的战场,很快这些百姓就能适应这种新的生活节奏。
舆论上开展宣传攻势,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安定民心,使得新得之地能够长治久安,军事上采取大部休整蓄力重点突击的方法使得对手始终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时机,刘毅登基前后亦可谓数管齐下。当然还有一条策略便是分化之策,本来以曹刘孙三人的见识都可以看出他们不加联手对抗北方就是死路一条,因此在当时想要离间分化三雄并不容易,可如今随着两线战场的胜利形势又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来三雄联手的实力还并不在北地之下,但经此一败之后及时他们能同心合力在军事上也要落在下风,更不用说政治经济民生等处,这个差距拖的越久还要更为明显,此时用上手段就是最为适合的时机了。
前往荆南与孙策接洽是颇具风险之事,虽然有着很大的把握小霸王不敢伤害自己派去的使者但为万全计似郭嘉贾诩这般的重臣刘毅还是不会派出,此时天耳之首刘云主动请缨,说起对孙策辖下的了解当今天下怕也无人可出此君其右。多年来领导天耳在隐蔽战线上屡建奇功,二掌柜的随机应变之能无人敢加质疑,刘毅考虑再三答应了刘云的请求,当然他天耳之首的身份绝不可暴露,只是作为天子密使。
当年群雄一处讨伐黄巾孙坚与刘毅相见之下就颇为相得,后他担任先锋进击汜水关却为袁术拖延粮草急于求战之下又遭华雄西凉铁骑伏兵,江东子弟损失惨重,孙策杀出重围求救正是朗生前往苦战将之解救,说刘毅对孙坚父子有再造之恩并不为过,论起来孙伯符也是他正儿八经的晚辈,此战之后小霸王对兄弟三人可是一口一个叔父。
刘云此去自是要携带天子的亲笔信件以及密诏,刘毅在信中追忆当年与孙坚的同袍之情,言道文台公其时为国讨逆忠肝义胆,亦是建立功勋,而今伯符不继父亲遗志为大汉效力反而要与朕为敌实乃不智之举,君之帐下周公瑾鲁子敬皆乃眼光深远勇谋兼备之人,对当今天下大势不会看不通透,倘若尔等三人真为一家说不得还有一拼之力但以此时又岂能真正做到齐心合力?曹操刘备朕已然将之列为大汉逆贼,誓要兴兵除之,唯对伯符还念几分故人之情,望君可以迷途知返为汉家出力则孙家荣光可以得到保存亦可为子孙后代谋福取利。
刘毅在信中并未对孙策提出任何割地而治理的许诺,他能保证的只是孙家的名声与富贵,但在政治上就不可能再有更多的诉求,且通篇洋洋洒洒数千言,没有只字片语提及当年的救命之恩,朗生根本不屑为此挟恩图报之事,隐隐之中亦透出一股极为强硬的态度。在外交而言这并不是一种太好的办法,俗话说漫天要价遍地还钱,倘若换了旁人小霸王定会怀疑他的诚意而不屑一顾,可刘毅却是例外,他是无敌天下的猛将亦是百战百胜的统帅,这信中所言才是他真正的风格,亦没有人会怀疑刘毅承诺所具备的效力!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荆襄之战 三
开元皇帝登基大封群臣,并在皇宫之前正南方位建立功德碑,一众有功文武及燕军将士将会镌名其上,亦有专人前往当年奔狼大战立碑之处重新修缮,但只此举便让天子尽得全军将士之心。当然军中自古以来就有派别山头,燕军亦不能免俗,分封众将刘毅已然尽量考虑细致但所谓众口难调,这战功高低与资历深厚也原本就难以说清。
当年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张牛角围攻,东莱太史慈杀透重围前来燕地向刘毅求助,后二人并肩入黄巾营中,视千军万马如无物,本来此事已了子义当去投奔其时的扬州刺史刘繇,但与朗生一番并肩作战却是深为其人的心胸气度所折,后亦投在刘毅麾下十年来东征西战屡建战功,此次身为北平军统领的太史慈被天子封为前将军并九虎上将之一可谓名高位重,但在其麾下依旧还有不少下属在为其鸣不平。
甘宁为靖海王,赵云为常山王,此二人乃是当今天子结义兄弟,同生共死十数年战功彪炳,与燕军之中具有绝大声望众将自不会与之相比,龙骧军统领徐晃、虎卫军统领张合久随燕王亦是名扬天下,龙骧虎卫向来并称燕军两大王牌,此二人为众将之首当是名至实归。北平军众将士为他们的统领鸣不平的乃是张辽高顺二人位在其上,他们还是在并州战役之后方才投效燕王的,当然在军中谁也不敢言天子有所偏颇,但以武安国为首的一干将校还是对此事很有些意见。
至于子义本人倒没有与此任何的想法,如今他功成名就妻贤子孝只想着为天子在战场上再建功勋,在性格上太史慈与赵云多有相近之处,皆是那种为大局着想并不太过在乎自身名利之人,麾下士卒有些怨言一开始子义也不愿多言其过,可后来此言竟在军营中越传越盛他才出面将众将训斥了一番。征南将军张辽张文远武艺超群将略非凡,司隶一战若非他冷静沉着力挽狂澜就不会有后来天子亲征大破韩张联军,此番汉中之战守卫坚城力拒数十万曹军精锐坚如磐石!
征北将军高顺高敬方当年在司隶之战便受燕王重托领军攻克虎牢,其时便连公明隽乂二将军亦在其帐下听调,亦未曾闻二位有任何微词,兖州之战正是高将军领兵攻克乐平生擒曹军大将乐进为我军立下头功,有此等功绩陛下将之位于慈上乃是真知灼见,陛下知人之明谁敢不敬?这大汉乱世若无陛下岂有我等家人之福?慈今生只愿为陛下征战沙场虽百死亦不改其志,尔等之言可以休矣,再若闻及休怪本将军不顾情面以军法治之,此时陛下方刚身登大统,曹刘二贼尚还未灭,正是尽心竭力与此中之时,岂可将心思用在这些细枝末节之上。
子义这番话义正言辞掷地有声,一腔忠诚之心溢于言表,众将闻之皆是信服,便不再多言,后刘毅闻之赞曰:大丈夫进不求名、退不取利,子义实乃为丈夫也,当为我大汉军中之表率!天子登基之礼一成靖海王与常山王便联袂自北平而回,到得军营之中常山王对太史慈此举亦是大加赞赏,并与荆襄一般在营中为众将进行授衔仪式。
军中既有子义这般不将功名利禄放在心间的大将,却也有为此力争之人,这倒也不能完全说前者就胜于后者,便是争功之中也能见男儿之志!此处说起来便是严纲与华雄二人,对张辽高顺他们倒是信服,疾风军统领高览高亭轩早在司隶一战拼死阻击韩张联军便是建立殊勋,其统军之能亦是可圈可点,严仲甫与华子威不服气的乃是烈火军统领麴义,说起来与虎卫军统领张合还脱不开干系,隽乂对麴义可是一肚子意见,二人素与之交好亦是一般。兖州之战烈火军虽也是立下战功但在主力军中并不太过突出,当年在冀州军中麴义的骄横跋扈等事亦成了众人的理由,对此事刘毅采取了冷处理的方法,只要不影响各军的合作,这些相争也并非坏事,相信麾下将领绝不会不顾大局。
当然在登基之后刘毅亦是忙的不可开交,说是日理万机也绝不为过,九五至尊可不是那么好做的,除非你想做一个昏君,否则那种工作强度绝非常人可以承受。且手中掌控大汉江山之后刘毅还有着更多的理想要去实现,种种新政与利民之策都需要通过它的手去实施,这每日勤政殿上的烛火几乎都是彻夜不灭,也就是朗生有狼王之体天赋异禀精力旺盛之极,但面对那四地云来的奏折也是颇有头疼之感。
华夏传统向来是男主外女主内,开元皇帝埋首与繁复政事军事之中,皇后蔡琰亦要为后宫之举劳心劳力,刘毅登基自然不会再住在原本的燕王府中而是全家搬入北平皇城,这里历年以来都经过不断的修缮与兴建,此时规模已然不在当年东都洛阳的皇城之下,且随着燕地经济与生产的不断发展,各种工艺亦有了长足的进步,北平皇宫就将此体现的淋漓尽致,较之东西二都还要更为恢弘大气匠心独运!
新皇登基自然要有新气象,月来皇宫之中又有了一番扩建,刘毅将之命名为紫禁城,虽是除他之外再无人知其典故却也是人人叫好,所谓紫气东来富贵之极,正应为天子所用!原本燕王府中一干女眷侍婢随入宫中,而那些仆从就不能与之一般了,皇宫内院当要以内臣为侍,其实在刘毅心中一直觉得此法颇为残忍,可此乃祖制却非他一人之力可以更改,便是想一切从简都无从说起,这内宫的主管便是当年献帝身边的心腹张云,此人心思细密行事稳重亦颇得刘毅的赏识。
身为燕王刘毅有侧妃十人,侍妾十余人,如今身登九五这个数字显然就太过单薄了,天子勤于政事无心于此,自登基之后皇后亦在不断充实着后宫的人员,卫家次女卫若兰便在刘毅称帝之后十日被迎入宫中为淑媛之一,此外亦在民间甄选美女百人入宫,这些举措皇后为之有理有据,也得到了群臣的一致支持,京中百官家有适龄女子者也很是积极的参与其中,能与皇上攀上亲家可是很有诱惑力的一件事。
天子每日与群臣议事并在勤政殿中操劳国事之后还是依照以往的惯例由众妃侍寝,丈夫的心思蔡琰不是不知,但身份地位的变化却决定了他不能如前一般,那些青春年华正盛的少女亦需承天子恩泽好为皇家更多的开枝散叶,使得大汉皇室越发兴盛。于是乎一月之间刘毅每晚都要观瞧那些甄选而出的美女图画,换做他人可能会是一种享受,可对见过后世无数高清照片的朗生而言却未必如此,一月的时间天子在新进后宫的女子之中亦只宠幸过卫淑媛一人,皇后倒是有心相劝只不过见夫君天天埋首在如山的案牍之中又怕损及了他的精力,这方刚登基千头万绪,此后宫之事自己料理完善再从长计议却也不迟。
汉时商人的地位较为低下,原本的天下六大商家能够有如此的声威名望亦与乱世及族中有人担任要职有关,不过这种情况在刘毅担任幽州刺史之后就已经渐渐得到了改善,此次天子专门设立商部亦算得上是一次真正的正名!多年之中对刘毅支持力度最大的无疑是冀州甄家,燕王登位之后他们获得的名望地位也是最高,甄宓之地甄均、甄安皆在商部之中担任侍郎之位,甄家亦成了开元朝四大官商之首。
这四大官商乃是甄、赵、卫、张,刘毅为此事的目的便是参照后世国家资本的做法,有一些经济领域是必须要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的,说白了亦与国有企业有相同之处,当然为了防止他们坐大而导致垄断的出现亦会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律法出台,如今向朗、魏悠等人亦在全力协助天子完善大汉律,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有着商法的影子。
甄家的根基在冀州,产业涉及煤盐铁米等各个领域,他最强之处还是为燕军提供军械,随着需求的扩大单单器具所及其下属的能力已经难以满足百万燕军的需求,片面扩大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甄家开展紧密合作不但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亦可带动整个民间产业的提升。
卫家乃是司隶第一大家,其车马行亦为众家之最,在四大官商的定位之中他的主营将会是日后的大汉交通建设,包括那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而在卫若兰入宫之后他们与天子之间的联系亦是越发紧密。
此二家原本就在六大商家之列,至于赵张两家显然就和刘毅的关系更为密切,赵家之主赵海与朗生实有兄弟之义,而张家之主张海更是天子的娘舅,原本他们虽是发展极为迅速但比之六大商家尚有一些差距,可此次朗生以刘氏的部分产业填补其中亦使之一跃便有与之分庭抗礼的实力,论资产还要在糜朱秦等四家之上!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荆襄之战 四
作为一个穿越者,在登上天下最高权力的皇位之后,刘毅对于大海的期盼是要远超华夏历史上所有君主的,假如你将眼光放宽到整个世界,那么近代人类历史的大发展便是始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一代又一代冒险者们用探索未知世界的无限激情拉开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序幕,而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最为强大帝国的明朝虽然拥有领先世界数十年的先进航海技术,却因为闭关锁国的政策和封建势力的过于强大而将社会制度发展的萌芽扼杀在了摇篮之中。之后华夏的前进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欧,也造成了近代受压迫的历史,岂不令人扼腕叹息?
那些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刘毅可不想让之重演,而这个时代的现实也给了他更多的发挥空间,毕竟自秦至汉封建社会虽也是高度发展起来但还不至于似后世明清那般达到顶峰,此时利用自己极高的威望去加以改良受到的阻力也会小上许多。也许自己并不能左右那段千余年的历史,但至少可以尽力去为之埋下一些种子并打下一些根基。
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是什么?近代马列主义对此的分析还是颇为准确的,土地日益集中在那些大地主大世家的手中造成占据社会绝大多数人口的百姓难以拥有自己的土地,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就会让生路断绝的他们揭竿而起,而王朝更替根本制度不加改变就只能让之周而复始始终不能解决本质问题。此外就是皇权的过于集中,虽说有时独断专行比之民主制度还要拥有更高的效率但人是不可能不犯错的,一般人付出的代价最对是自己或家人承担,但九五之尊若是有错承担这个后果的就是整个国家及千万黎民百姓,这些例子亦是屡见不鲜。
知晓这些只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就算如今朗生身为天子大权在握也不可能采用太过激烈的手段去加以改变,否则只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刘毅苦思良久而得的方法便是先从制度与外围做起逐渐向内延伸,这样的改良是不可能在他有生之年完成的,但他亦要去改变人们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在此大汉律便是一个颇为有效的手段,以法律的形式来限制地主阶级甚至是皇族的权力怕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今后摆在刘毅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律法在所有人心中的地位。
这些乃是从社会政治制度出发,与之相应的经济基础就必然也要做出调整,封建时代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作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就是最大的根本,虽然在各个朝代亦不缺乏兴盛的商业但商人的地位却是始终底下,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发出对社会具有决定性的声音!刘毅兴商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此后的不断发展当他们的力量强大到可以独立成为一个阶级的话就自然可以推动社会的变革,哪怕因此付出额代价是自己建立的王朝崩溃朗生也在所不惜,只要整个华夏名族得以繁荣昌盛他并不会在意家天下会如何,而几乎每次社会制度的进步亦会伴随着社会的激烈动荡。
工商不分家,在近代社会之中工业更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就目前而言大汉还没有真正的工业可言,但器具所的发展和造船业的逐渐兴盛就会让现今的这些手工作坊及规模较大的造船厂发展起来,因此航海业就成了刘毅必须去提倡发展的,一旦海路得到拓展各种各样的需求就会增多,亦会反过来推动国内各个与之相关行业的发展。
如今大汉的海事还多是军事用途,也是以官方为主,这样的方式在今后刘毅还会坚持加以推广,但亦要重视民间的力量,有的时候商人为了利益是能做出人们难以想象之事的,伟人说过战争的伟力存在与民众之中,这推动社会的创造力也是如此。如今以房山船坞的规模在保证供应飞虎军军用的同时也可以有一些余力用作其他,当然运用民间的力量刘毅也要找一个信得过的人,赵海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过马一战刘毅负伤,赵海心念兄长不远千里前来探望,那段时日直到回京他都陪伴在朗生的身旁,对于自己这个能够平等相交的朋友刘毅亦有着很深的了解,在赵海身上绝不缺少那种探索未知的激情,须知现今的这幅大汉全图可是有着此人不小的功绩!而在相谈之中刘毅所描绘的那个充满新奇与刺激的世界亦让赵海激动不已,他肯定不会怀疑兄长言语之中的真实,哪怕再过荒诞再过不可思议,虽然不知道刘毅的这些知识究竟来自何处,但赵海对刘毅的信任近乎盲从。
还有一点是赵海没有想到了,兄长竟然将刘家将近三成的生意转交给他,现在的赵匡胤绝非当年那个强抢民女的纨绔子弟,他的生意由小到大也近乎到了六大商家那般的地步,这三层生意的背后可是数以千万计的财富,但在刘毅口中却是那般的轻松!对此赵海感激无比的同时自然坚辞不受,兄长给他的实在太多,朗生苦说半天无果亦只有动用强硬的态度,并言及这三成生意并不是白给,自己无法脱身有很多的想法都需要赵海来代替他完成,至此后者方才承担下来。
兄长一力托付之事赵海为之自然是全力以赴,在此后的数十年中赵家俨然成了大汉航海业的一面旗帜,亦在其中推陈出新略有建树,为汉帝国乃至整个时代对海域的探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见,与大汉帝国之中百姓提起赵家皆以七海名之,七海赵家便在数千年后的史书之上亦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海路交给了赵家,这陆路之上与四方的交流刘毅亦准备以张家为主导,他要将丝绸之路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让大汉在拓展自己视野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支援与发展动力,西域使团已经先行为此打下了基础,通往周边国家的安全路径亦有所探明,商业之间的交流不但能让汉朝的经济更为繁荣亦可为之后汉军的兵锋所指提供足够多的信息。
“中原一甄、见道即卫、七海有赵、万里见张。”这是后来大汉百姓对于四大商家的概括之言,中原一代矿产丰富,以铸造业为主导的甄家自然要以此为根基,亦是华夏最为中心的部分;见道即卫说的乃是卫家在交通建设方面的成就,几乎有官道的地方就有卫家的影子,七海赵家不必多说,这万里见张说的正是将域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北平张家,便是远行万里之外都可以看见张家行商的商队。刘毅是希望通过树立起几个大商家来为后世的变革增加一些力量,这个目的能否达成就要留待百年之后再观其后效了,此时也难述优劣之处。
天子带头勤政不止,一众文武官员也不敢有丝毫的疏忽,新皇登基往往也是立威之时,谁也不愿意在这个当口作为反面典型出现。皇宫之中的勤政殿如今就是刘毅的办公室,其守卫之森严比之以前的燕王府及州府之中都要严密十分,就是太子刘桓都要依照程序方可求见父皇,纵算朗生本意并非如此但这也是皇室数百年来的规矩。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有一个人是被特许随时进出的,那便是戏志才。
哪怕手头有再多的大事要办,统一之战的进程仍然是眼下的重心所在,刘毅之所以没有御驾亲征乃因刚刚登位诸事繁杂,待稍稍理出一个头绪一切踏上正规之时他还是会亲自领兵南下的,扬州刘备以及与他为敌十数年的曹操他都要亲手给他们一个结局!因此荆襄之战虽是远在千里之外可每日军情都必须飞鸽传书报来京中,这些军情会先由戏志才及天狼众人分析汇总再由前者亲自入宫向天子面禀详情,虽然身为刑部尚书可郭嘉此时不在京中,一应事物亦由戏志才兼管。
曹昂等人在寿春之处为赵云亲率大军所逼退,曹营众将连同兖州撤离的十余万曹军亦撤到了襄阳之处,这无疑增强了曹军在荆襄之处的实力但与之相应在常山王回归之后前征北将军高顺的辽东军与前将军太史慈的北平军两大主力也被解放出来,至于高览的疾风军则要连同麴义的烈火军一道配合靖海王在豫州徐州筑其稳固立体的防线。
时间进入九月,各地的秋收都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各主力军的整补与休整也大致完成,身在寿春的常山王赵云手中可以动用的机动兵力已有十余万之多,正是与贾诩郭嘉集团配合对荆襄进行总攻之时,此时他们都还在等待着天子发动总攻击之令,而刘毅与戏志才在等的却是刘云与孙策方面沟通的消息,九月十五将会是最后的期限!
平心而论向朗的上表是有颇大的风险的,可他这份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呕心沥血之作亦为燕王称帝之举吹响了最强的号角!书中虽不无赞赏溢美之言可所表各事莫不是铁一般的事实,乱世之中论及对大汉朝廷的贡献也确无人可与刘毅相提并论,此处无人可以加以反驳,纵有一些不合礼仪之论也早就被湮没在了一片赞成声之中!在此身为大汉主流言论所在的幽州书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些博学鸿儒包括郑玄在内都在为燕王的登位引经据典,力证此事不违祖制亦合礼法。
在一片声势之中向朗的上书便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势头激起了层层涟漪,紧随其后便是乌桓大头领呼延硕,部落长图葛兄弟,匈奴大单于于夫罗包括鲜卑大头领拓跋宏等人的上书来朝,前两者可谓真心实意,至于后者之中亦有戏志才等人的手段在内,前番燕王一番铁拳拳打别列古纳台兄弟将大汉强硬的态度展示无疑,也直接促成了今日之果,至少在此时鲜卑想和刘毅争一日之长短无异于痴人说梦。
至此朝中群臣再无异声传出,更与三日之后早朝之时齐齐论起此事,当日世子刘桓连称惶恐退出了朝议,这也是他必须要做出的姿态,有的时候就算上下皆知实际如何该当所为之情却是不能不表,父王一日未归他绝不会在此事之上有任何的言语!而有代政之权的伏皇后对于此也似乎早有准备,其实这两年以来她已然将朝中之事看的通透,何况伏完在此之中亦会对其详说厉害,眼下它已经无力阻挡这阵汹涌的民意,退一步则可保家中一世富贵,何去何从自然便不难选择!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身登九五 二十一
汉中之战魏延奇袭米仓山,兖州之战燕王亲自阻击过马岭,这两战与动辄数十万人马的战场之上并不算波澜壮阔,可却直接决定了东西两线战事的成败。 曹军军粮被焚不得不退,刘备救援鲁国不果为防陷入燕军重围亦必要迅捷而走,加上陈留曹昂及于禁曹仁二将的突围,战场之上已然形成了曹军全线后撤之势,燕军竭尽全力发起追击携全胜之威争取将战果进一步扩大,这场近半年的决战形势既明。
汉末双雄刘毅曹操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对决以燕军的两线齐胜而收场,抛开双方将帅在战场之上的运筹帷幄不论,燕地强大的后勤和科技力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无论在攻守之间燕军的强悍都超出了曹操与麾下一众群臣的预料,刘毅定下的两年方略之策给自己的头号大敌与此战之中带来了太多的“惊喜”,也都受到了极佳的成效。
如今张虎赵云率领燕军各军齐动全线追剿后撤之中的曹军与扬州军,此番大战还需要有一个完美的收场,在刘毅的想象之中莫过于将刘玄德渡江而来的大军留在江北!不过作为大战的收官,燕王本人就未亲身参与指挥之中了,过马一战他败张飞伤关羽神威盖世,但击败这两员熊虎之将也让自己付出了颇为沉重的代价,据随行医者诊断必须要静养三月不上战阵且还不可动怒,需要沉心静气加以调养。
本来刘毅是要亲自领军加入到这场大战最后的大追击之中的,在他看来自己的伤势根本没有医者所说的那般严重,最多不再亲上战阵便是,这半年多来劳心劳力与战事之中,如今战局明朗燕军大获全胜指日可待他也想为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可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包括贾诩郭嘉赵云等人在内的全力劝说,在当前局势下燕王是否亲自参与追击已经只有象征意义,并不能起到太过关键的作用,与之相比他的身体才是重中之重,听得阵上士卒谈起当日过马一战之后文和等一种谋臣莫不有心惊胆跳之感,黄忠突施冷箭之时刘毅确是生死俄顷!
出言劝阻刘毅的自然不止一众文武,闻听夫君受伤,风若曦第一个赶到军中妥善伺候,甄宓与方仙儿二女亦是不顾颠簸快马从邺城赶来,看着丈夫略显苍白的面容,曦妃梨花带雨楚楚可怜,又是一阵软语相求,这种种综合一处,朗生亦不得不按下了亲自出手追击的打算。 不过后世商场习惯了谈判的他也是有条件的,便是暂时不会邺城而是坐镇鲁国一来安定新的二州之势,二来也严厉监督三军奋勇而进。
对此贾诩众人倒是一致选择了赞成,燕王的威望不光会在战场上发挥极大的作用,与政事之中也是一般,有他在鲁国高坐,对于青州兖州民心的稳定将会影响深远!各军士卒闻听燕王亲自上阵击败关羽张飞等天下悍将因而负伤无不鼓勇而上,将一场全线的追击战演绎的轰轰烈烈,让曹军与汉中和兖州两处都在后撤之时遭受了沉重打击。
当然过马一战刘毅绝招尽出血龙六击携天地之威击败燕人张翼德甚至差点取其性命乃是事实,之后力战关羽却是实实在在的两败俱伤,云长与无影击之下右臂受创,但他春秋斩的反击亦给刘毅右肋留下了一道长有近尺的刀痕,刀气入腹使得朗生內腑都稍稍受损,否则吴普也不会有静养三月之说。单单论起伤势怕刘毅还要稍在关羽之上,说其力战胜之便多少有些鼓舞士气的意图在内,不过在与之力战之前朗生已然和张飞大战百余合体力消耗极大,又在黄忠神箭之下负了轻伤,这时再和关羽两败俱伤说是连胜关张二将倒也绝不为过。
坐镇鲁国之地,朗生一待就是半月之久,曹军固然遭遇了燕军的强力打击,刘备的扬州军在徐晃麴义周仓裴元绍数将合力的围追堵截之下日子也很不好过,幸亏诸葛亮见机极快,大军回撤迅捷无比,加上豫州曹军郡国的相助方能大致完好的退回江岸一线,不过在此过程之中丹阳精兵、无当飞军尤其是张飞的飞燕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倘若不是周瑜亲领水军接应他们恐怕还无法回转扬州之处。
而汉中燕军在张虎统帅之下亦是气势如虹,虎卫军、燕云军、长安营、司州营这四路强军齐头并进紧紧黏住曹军大队人马不放,与米仓山一役建立此战最大功勋的魏延又建奇功,他不顾自身安危毅然率军从曹军大队的肋部切入,如同一把利刃将对方硬生生的切割了开来,这一战燕军作为奇兵使用的一万五千虎卫军士卒损伤过半,但却让曹操不得不舍弃了尾部将近四万士卒,经此一战汉中战局的强弱便更为明显,张虎等人一直将曹操大军驱赶进葭萌关之后方才罢兵。
战局至此汉中兖州二处已然大局定矣,可刘毅却不会像之前那般先安定地方休养生息之后再徐图进取,两年方略之中面对南方三雄不断扩张实力的隐忍就是为了这一刻!无论在兵员后勤还是经济实力上燕军都具备了长时间连续作战的条件,刘毅要在大胜之余继续用无穷无尽的攻势将那两年之内三方取得的成效尽数收回,还要加上利息。
在大战之后安定地方休养生息抚慰百姓都乃必为之道,可以燕地多年以来丰富的行政接受经验与稳固之极的经济基础这些与战事是可以并存的,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控制战局的规模,似之前汉中兖州两处同时开战投入数十万大军及数十万人力还是会对领地的发展和生产的恢复有所影响,因此在和贾诩庞统徐庶郭嘉等人充分交换意见并认真听取了田豫等人的战备详报之后刘毅的选择便是猛攻局部。
经过半年的作战,此时青州、兖州、徐州全境都落在了燕王手中,豫州之地亦是在所难免,大战的战损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无论曹操还是刘备都将对刘毅处在守势之中而无力反击,至于孙策作为三雄之中最弱的一环还不能独力对燕军形成巨大的威胁。稳定徐兖青豫四州猛攻荆襄便成了眼下的最佳选择,刘毅亦可稳步进取不求实地,但要通过连续的作战和消耗将曹操遭受沉重打击的基础彻底拖垮!
以重骑营加太史慈北平军高览疾风军继续威慑寿春曹军,高顺的辽东军兼顾燕军占领的长江北岸一线,麴义的烈火军与甘宁的飞虎军携手水陆并存震慑扬州刘备,徐晃的龙骧军及燕王直属兵团的白虎玄武朱雀三营就能加入到荆襄战局之中,加上纵横此处的燕军铁骑营,兵力的绝对优势依旧属于刘毅一方。曹孟德想要增援荆州必须要从蜀中调动兵力,且不论此处曹军已然成为疲劳之师张虎十万大军陈军葭萌关下亦会使其不敢妄动,也许在这场局部战中孙策才是唯一变数,可即使小霸王亲自率军前来刘毅亦不惧怕,强大的铁骑可应对一切。
之前刘毅就有过编成大兵团用于决战之中,此时亦正好可以用上,荆襄之处赵云便可坐镇全局,辅以郭嘉贾及一众猛将当不会有失,徐南之处则由甘宁统领庞统徐庶辅佐,更有徐晃高顺助战,贾文和负责豫州方面的战事,汉中自然由张子才独揽,四大兵团交相辉映稳如泰山燕军进可攻退可守猛攻缓攻皆在选择之列其势亦是雄浑无比。
此乃军事上的全局部署,戏志才、田豫、陈群、简雍,江东二张、郭图审配等人都会加入到对新得领地的接受以及后勤补给的加强中去,刘毅的预计是在一年之内彻底让数州之地恢复或是高于战前的生产水准,且八大主力军及铁骑营亦要达到满编之数,这绝非是朗生自己心中的臆想,一切尽是通过麾下干才的详细商议计算。与两年方略不同,这一年燕军将会以不断的局部攻势让南方三雄得不到太多的喘息之机,此一战已然不仅仅是军事领域的对抗范围也会更加宽泛。
前线出刘毅与一干谋臣猛将详细谋划布局来稳定此番大战胜利的战果,当这个消息传到北平之后更引起了城中十余万百姓的欢呼,世子刘桓下令北平各处张灯结彩以庆祝燕王此次足以左右天下大势的胜利,更是组织了多次幽州书院年青学子的游行!这还是父王当日曾经对他提及过的宣传之道,而今用之实际刘桓亦是得心应手!
无论在那个朝代,年轻学子都是最容易被鼓动的一部分力量,往往大的变局也都是从此而始,加上主流社会的推波助澜这场活动竟是越演越烈,而它的核心只有一个,大汉失去国君已然有两年之久,如今天下万民都需要一个具有足够威望的领袖振臂一呼,带领大汉走向下一个辉煌,这个人毋庸置疑只有唯一选择,那便是燕王刘毅!
第一千零七十章 荆襄之战 一
刘毅在北平登基称帝,异族之中乌桓无疑是表现最为积极的一个,大头领呼延硕之子呼延玉就在幽州书院之中学习汉学,此处在数月之前关于燕王称帝之时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便是远在千里之外呼延硕亦可极快的得到大汉的讯息,这一次他是亲自赶在刘毅正位之前来到北平,并极为正式的递上了称臣的降表,言辞之中全以下臣自居,须知便是献帝在位之时乌桓虽也恭顺可在名义上还未如此的清晰。
朗生初为燕郡郡守之时青岭关一战可谓让乌桓尽皆胆寒,是役之后呼延硕、金善、图葛兄弟等人便尊刘毅为兄,一方面是由于其人的盖世武勇用兵如神,但更重要的还是对方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这一点在十数年间表现的极为明显,汉族与乌桓的通商各取所需使得两族百姓尤其是后者的生计有了长足的进步,久而久之已经有很多族人不再逐水草而居,边境也形成了好几处颇具一定规模的城市。
说起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乌桓与高句丽是最为彻底的,也自然是以更为先进的汉学为主导因素,假使青岭之盟时呼延硕等人还存着半分不甘人下的心思的话,刘毅在数年之间迅速的崛起百战百胜包括对匈奴奔狼一役都让他们感受到了大汉武力的强悍,对奔狼一战几名头领私下也有过商谈,假使易地处之面对呼酌泉集全族之力的十余万铁骑,纵使图葛彪这样的混人都没有那份气魄敢与之正面决一死战!可刘毅不仅敢还通过各种精妙的设计以弱胜强,就算没有乌桓铁骑的相助,呼延硕也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刘毅,因为当他们赶到战场之时,在那阵惊天狼啸之后便战局已定,目睹如此波浪壮阔的一战及汉军的血勇与谋略,乌桓众人都再无半点与刘毅争雄的想法。
之后的十余年刘毅一直遵守着青岭之盟中定下的盟约,将乌桓视为兄弟之邦,他的一言九鼎和无双战绩亦让族中之人佩服,在与大汉有了更多的交融之后,乌桓的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原本屈与匈奴之下的他们已然有了凌驾之势。便连更为强盛的鲜卑敢对于夫罗的部落动手却不敢加一兵一卒与乌桓众部落,其中除了对其战力的忌惮之外亦有大汉的威慑!刘毅之眼光无人怀疑绝不仅仅对于大汉子民而言,便在异族之中他也有着绝大的影响力,呼延硕对其就心服口服。
这些年来乌桓各部不但在经济与生活水平上有着极大的进步,文化方面也是一样,刘毅深知此处的重要性,比之战争它虽然见效不快但却胜在稳定持久。此时在北漠富贵一些的头领家中都有汉家典籍甚至还有专门的教师,民间汉语的使用率也是极高,已然成了一种身份与时尚的象征,就连图葛彪都会时不时掉上两句文就更遑论呼延硕这个乌桓大头领了,本来就不缺乏长远眼光的他加上十余年来的熏陶,对大汉眼下的形势以及自己这个“大哥”他是有着深刻的认识的。
燕王未曾登基之前他便看出汉家天下已然无人可以阻挡刘毅的一统之势,而今后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与富贵很大程度上就要取决于他们和大汉皇帝之间的关系,从奔狼到司隶呼延硕对于刘毅的要求几乎无所不应,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当燕王终于登基称帝之时他就要把事情做得更为彻底!大汉南方有曹刘孙三雄,北方之处亦有匈奴乌桓鲜卑三族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似此乌桓的行动就要抢在二者之前方能让刘毅觉得他们最大的诚意,而在他做出这个决定之后,金善、图葛兄弟等人亦是赞成,对于刘毅他们与呼延硕一般的信服。
当然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断也是基于呼延硕对刘毅的了解以及对华夏历史的细致研究,雄才伟略的君主们在国力强盛之时便会毫无意外的向外扩张,很显然在呼延硕的心中刘毅绝对可称得上雄才大略,与乌桓族中燕王亦是一等一的英雄豪杰!假如大汉真的对乌桓动手他们能挡的住吗?以他对燕地实力及燕军战力的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年刘毅麾下不过六万人马就能一战破匈奴十四万联军,如今其带甲百万兵精粮足,挥戈一击天下何人可以阻挡?
打不过就要服气,这个道理倒是北疆三岁孩童尽知,燕王刘毅天下无敌,鲜卑一时强大气焰熏天可其族中顶尖勇者别列古纳台兄弟在北平还不是被燕王一顿暴揍至今了无声息?比之呼延硕在史书之中读到的那些华夏君主,刘毅不光不逊与之更有着一身盖世的勇武,这一点以及燕军的强大也成了他说服部族长老与各头领的最好借口。
呼延硕的这番打算与心思并没有白费,见到他提前送上的上书刘毅亦承他的这份情,现在自己的全部精力还是集中在南方三雄身上,可一旦江山一统他首先要拿下的不是西域也不南疆而正是北疆的这些异族,在刘毅心中他绝不需要用之地域外族入侵的万里长城,似扶余、鲜卑这样的势力就只能臣服在汉军的铁骑之下,至于乌桓与匈奴就要看他们的态度了,呼延硕此时的这份上书可谓十分及时,让刘毅在对北方异族的形势衡量上更有了计较,只不过一切还需时日准备。
燕王登基改元大赦天下,分封诸路功臣,减少百姓在赋税与徭役之上的负担,一时间燕地可谓人人欢腾,而在军营之中就更是士气高涨,将军终于成了大汉至高无上的存在,令得每一个士卒都与有荣焉,况且刘毅从来就不是只会动嘴的人,不光军中将领得到了地位与荣光,士卒们的收获亦是颇丰,这些也在他们后方的家中得到了兑现。
自从张绣率军拿下义阳,徐晃兵进南阳和夏侯惇孙策酣战几场敌军后退形成对峙之态后,荆州的局面一时间便安静了下来,身为战役总指挥的贾诩郭嘉二人暂时停下了一切的军师行动,一来给麾下士卒足够的休整时间以期在今后的作战之中发挥出更强大的战力,二来亦是在等待燕王登基之举尘埃落定。虽是远隔千里但双方之间的书信来往却是从未断绝,二人与刘毅在战略上的见解并无二至,就在汉中兖州大战结束的一刻,燕军一统天下的脚步就已经毫不停顿的展开,与往常的全面打击不同,这一次是握紧拳头突击敌人最为要害的地方,此处就正是荆襄之地,对燕军而言这一战更是要求得必胜的局面。
刘毅在登基当日北平就以飞鸽传书将开元皇帝的旨意传达四方,贾诩郭嘉等人得到消息也不过就是相隔两三日之久,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军心,他们还特地在主营校场之上组织了一次场面宏大的迎接天子旨意的仪式,张绣、华雄、严纲、文丑,除了龙骧军统领徐晃徐公明需要坐镇南阳全局未曾赶来之外燕军一众猛将亦是济济一堂。听着天子颁布的一条又一条任命,看着自己的同袍或是上下级上台接受二位军师的嘉奖,士卒们的求战之心在这一刻被扇动到了顶点。荆襄之处根本不需要天子御驾亲征,他们定要在最短的时间拿下此处也算是为新帝登位献礼,之后帅帐之中一干将领也莫不是摩拳擦掌……
圣旨是贾诩当众向所有士卒宣示的,因此他身为大汉右丞相及郭嘉为兵部尚书的消息亦是满营皆知,荆襄一战便会由此二人来统领全局,且常山王在辽东、北平、疾风三军完成整补与修养之后就会从冀州出兵侧击,和贾郭集团形成钳形攻势,燕军五大主力汇聚一处还要加上铁骑营十万精锐,但就局部战役而言这一次的场面依然超越了之前所有,而此处曹军孙军加在一块不过十余万,强弱极为分明!
燕军的实力占据绝对优势此乃不争的事实,可无论是贾诩郭嘉还是身在北平的刘毅都绝不会因此而有半分轻敌,这近半月的时间燕军义阳大寨之中二位军师与一众将领都在反复专研此战将要采用的战术,尽量要将之完成的尽善尽美,不出则已,一出就要让敌军全无还手的余地!总之这般优势之下不能让任何的意外在战场上出现!
几番斟酌之后,众人还是把突破口选在了徐晃龙骧军进攻的南阳郡,这里先归刘表,后又为袁术攻取,之后几经反复再落在曹操手中,至此亦不过年余时间,在荆襄九郡之中算得上是对方根基最为薄弱之处,前一段龙骧军在数场大战之后已然占据了数县之地并将夏侯惇孙策联军逼退,一旦消息从荆南之处传来,燕军的总攻就会立刻发动!
%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荆襄之战 二
燕王登基颁下旨意将曹操刘备称为逆贼并将之昭示天下,继汉家正统之后刘毅更能把政治宣传这个手段运用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兵法之中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说法,身登大统乃是得天时,宣传造势就是破坏对方的人和,此二者皆得加上燕军拥有的战力优势,刘毅要将所有对自己有利的一面都利用起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绝对的,一日曹刘不亡就不能排除他们意外翻身的可能,此处绝不会因为登上帝位而冲昏头脑,他更需要谨慎的布局安排来防止一切意外的发生。
曹操攻取蜀中之地后用法正之计故意让刘璋及一众臣子北逃葭萌关为引蛇出洞之法诱使张任严颜出关接应,二员战将忠心耿耿虽是猜到其中可能有诈但主公之安危却不能不顾,关下一战二人力战身亡刘璋也为曹军大将夏侯惇所擒拿!和刘备一样为了稳定川中人心曹孟德亦未敢将刘季玉杀之而是将他送到南郡公安安养囚禁,此时这也成了他的罪状之一,徐晃的龙骧军首攻南郡亦不无解救刘璋之意,倘若此人在手对燕军与汉中发动攻势将是极大的利器,正面进攻只是其一,暗影与刘云所训练的那支特种小队亦在展开营救计划,这支小队刘毅几番斟酌之后将之名为“狼眼”,此次也是他们的第一次亮相。
曹孟德手中有刘璋刘季玉,刘备亦有刘琦,刘毅与刘表同为大汉宗室,乃是族兄弟之分,此番宣传攻势之中这也成了北地的重点,既然已经被斥为逆贼,曹操的骠骑将军合刘备的扬州刺史自然就要被天子所罢免,刘毅登基为帝他的意志就代表了汉室,除非二人敢于自立否则就算不论北地在宣传上的绝对优势曹刘亦是有口难言。此时可不是另一个时空中曹操身为魏王的时候,他们的实力也达不到自立的程度,强行为之袁术便是前车之鉴,由此亦可见刘毅登基带来的好处。
开元皇帝七月末登基为帝,荆襄之战的重开却直到九月方才开始,大战之后整整两月的时间各主力军都轮换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前线的一时平静和后方的热火朝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田豫、郭图、审配、张竑等人的全力以赴之下,无数的兵员、辎重、器械、粮草在向各军屯扎之处不断汇集,条条主要的官道之上莫不可见连绵数里的运送队伍,经刘毅与一众麾下干才多年精心治理,燕地的富强在这场大战之后显露无疑,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正是燕军连续作战的基础。
与此同时青州、兖州、豫州、徐南等地的接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燕地的官员们在这些工作上已经积累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经验,出于稳定的考虑,对地方上那些基层官员经天耳探查能够不动的刘毅都尽量不动,但分批分期接受施政纲领的培训却是必然之事,有着幽州等各州富强先进的经验在前,这些留守官员们在经过了一阵短暂的恐惶之后便能安定下来,稍有能力想在官场之上有所作为的亦在培训之中显得极为的认真,他们所听所见的很多都可说是生平仅见。而在这个过程中刘毅的一言九鼎重诺守约亦起到了绝大作用。
倘若将之前的燕王现在的开元皇帝统领之下的大汉各州比作一台机器的话,汉中兖州这场事关汉末全局的战事结束之后这台机器便开始满负荷的运行起来!一统天下固然最后要靠武力说话,可之前这些事无巨细的准备工作也是不可或缺。开元皇帝自己就是个工作狂,上行下效这段时日田豫简雍等人亦是不知日夜的操劳,他们这番努力并没有白费,短短的一个多月,新得的三州之地大体上已经恢复了战前的稳定,农业生产也没有遭受到太大的破坏,按照北平陈群等人根据各地数据作出的预估今年这三州秋收之后的收获较之往年大约要减产两成,这对于方经战火的三州而言已然可算是一个奇迹,而这个两成的损耗其余各州增产的数字便能完全补充,没有任何缺口。
对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绝大多数百姓而言,他们的要求再简单不过,两餐温饱、传宗接代,老婆孩子热炕头,而在乱世之中这个要求还要更为降低,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不用整天担心自己及家人的生命安全,勉强可以糊口就足够了!而刘毅不但给了他们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更让他们渐渐的变得富足起来,家中有田耕、年年有余粮,逢年过节还能在市集之上偶尔奢侈一回,什么叫幸福,百姓心中这就是幸福!饮水思源他们就自然对给予他们这一切的刘毅感激不已,朗生在燕地如此高的威望以及司隶之战中的表现便不难解释。
除了不具备刘毅来自后世的眼光,曹操刘备二人及他们周围的干才治政之能亦不会在燕地众人之下,但就是这种眼光多年下来就有了很大的差距,兖州乃是曹孟德起家之地,在此处算得上根深蒂固,百姓生活稳定自然也就有了很大的忠诚。可凡事最怕的就是比较,自己家里一日两餐不愁可在燕地却是三餐,自己家中勉强只能养活两个孩子还拙荆见浊可在燕地竟然还有当地县府给予分担,更重要的是家中后辈足够优秀的话他们还可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那些行商四方的商人总会将燕地的富强向四处宣扬,这不是有意为之的宣传战却要比前者更具真实性,人们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无法抑制的,在这场战乱之后他们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那些传言的真实,此乃诸侯之间的攻伐并非异族侵略的战场,很快这些百姓就能适应这种新的生活节奏。
舆论上开展宣传攻势,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安定民心,使得新得之地能够长治久安,军事上采取大部休整蓄力重点突击的方法使得对手始终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时机,刘毅登基前后亦可谓数管齐下。当然还有一条策略便是分化之策,本来以曹刘孙三人的见识都可以看出他们不加联手对抗北方就是死路一条,因此在当时想要离间分化三雄并不容易,可如今随着两线战场的胜利形势又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来三雄联手的实力还并不在北地之下,但经此一败之后及时他们能同心合力在军事上也要落在下风,更不用说政治经济民生等处,这个差距拖的越久还要更为明显,此时用上手段就是最为适合的时机了。
前往荆南与孙策接洽是颇具风险之事,虽然有着很大的把握小霸王不敢伤害自己派去的使者但为万全计似郭嘉贾诩这般的重臣刘毅还是不会派出,此时天耳之首刘云主动请缨,说起对孙策辖下的了解当今天下怕也无人可出此君其右。多年来领导天耳在隐蔽战线上屡建奇功,二掌柜的随机应变之能无人敢加质疑,刘毅考虑再三答应了刘云的请求,当然他天耳之首的身份绝不可暴露,只是作为天子密使。
当年群雄一处讨伐黄巾孙坚与刘毅相见之下就颇为相得,后他担任先锋进击汜水关却为袁术拖延粮草急于求战之下又遭华雄西凉铁骑伏兵,江东子弟损失惨重,孙策杀出重围求救正是朗生前往苦战将之解救,说刘毅对孙坚父子有再造之恩并不为过,论起来孙伯符也是他正儿八经的晚辈,此战之后小霸王对兄弟三人可是一口一个叔父。
刘云此去自是要携带天子的亲笔信件以及密诏,刘毅在信中追忆当年与孙坚的同袍之情,言道文台公其时为国讨逆忠肝义胆,亦是建立功勋,而今伯符不继父亲遗志为大汉效力反而要与朕为敌实乃不智之举,君之帐下周公瑾鲁子敬皆乃眼光深远勇谋兼备之人,对当今天下大势不会看不通透,倘若尔等三人真为一家说不得还有一拼之力但以此时又岂能真正做到齐心合力?曹操刘备朕已然将之列为大汉逆贼,誓要兴兵除之,唯对伯符还念几分故人之情,望君可以迷途知返为汉家出力则孙家荣光可以得到保存亦可为子孙后代谋福取利。
刘毅在信中并未对孙策提出任何割地而治理的许诺,他能保证的只是孙家的名声与富贵,但在政治上就不可能再有更多的诉求,且通篇洋洋洒洒数千言,没有只字片语提及当年的救命之恩,朗生根本不屑为此挟恩图报之事,隐隐之中亦透出一股极为强硬的态度。在外交而言这并不是一种太好的办法,俗话说漫天要价遍地还钱,倘若换了旁人小霸王定会怀疑他的诚意而不屑一顾,可刘毅却是例外,他是无敌天下的猛将亦是百战百胜的统帅,这信中所言才是他真正的风格,亦没有人会怀疑刘毅承诺所具备的效力!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荆襄之战 三
开元皇帝登基大封群臣,并在皇宫之前正南方位建立功德碑,一众有功文武及燕军将士将会镌名其上,亦有专人前往当年奔狼大战立碑之处重新修缮,但只此举便让天子尽得全军将士之心。当然军中自古以来就有派别山头,燕军亦不能免俗,分封众将刘毅已然尽量考虑细致但所谓众口难调,这战功高低与资历深厚也原本就难以说清。
当年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张牛角围攻,东莱太史慈杀透重围前来燕地向刘毅求助,后二人并肩入黄巾营中,视千军万马如无物,本来此事已了子义当去投奔其时的扬州刺史刘繇,但与朗生一番并肩作战却是深为其人的心胸气度所折,后亦投在刘毅麾下十年来东征西战屡建战功,此次身为北平军统领的太史慈被天子封为前将军并九虎上将之一可谓名高位重,但在其麾下依旧还有不少下属在为其鸣不平。
甘宁为靖海王,赵云为常山王,此二人乃是当今天子结义兄弟,同生共死十数年战功彪炳,与燕军之中具有绝大声望众将自不会与之相比,龙骧军统领徐晃、虎卫军统领张合久随燕王亦是名扬天下,龙骧虎卫向来并称燕军两大王牌,此二人为众将之首当是名至实归。北平军众将士为他们的统领鸣不平的乃是张辽高顺二人位在其上,他们还是在并州战役之后方才投效燕王的,当然在军中谁也不敢言天子有所偏颇,但以武安国为首的一干将校还是对此事很有些意见。
至于子义本人倒没有与此任何的想法,如今他功成名就妻贤子孝只想着为天子在战场上再建功勋,在性格上太史慈与赵云多有相近之处,皆是那种为大局着想并不太过在乎自身名利之人,麾下士卒有些怨言一开始子义也不愿多言其过,可后来此言竟在军营中越传越盛他才出面将众将训斥了一番。征南将军张辽张文远武艺超群将略非凡,司隶一战若非他冷静沉着力挽狂澜就不会有后来天子亲征大破韩张联军,此番汉中之战守卫坚城力拒数十万曹军精锐坚如磐石!
征北将军高顺高敬方当年在司隶之战便受燕王重托领军攻克虎牢,其时便连公明隽乂二将军亦在其帐下听调,亦未曾闻二位有任何微词,兖州之战正是高将军领兵攻克乐平生擒曹军大将乐进为我军立下头功,有此等功绩陛下将之位于慈上乃是真知灼见,陛下知人之明谁敢不敬?这大汉乱世若无陛下岂有我等家人之福?慈今生只愿为陛下征战沙场虽百死亦不改其志,尔等之言可以休矣,再若闻及休怪本将军不顾情面以军法治之,此时陛下方刚身登大统,曹刘二贼尚还未灭,正是尽心竭力与此中之时,岂可将心思用在这些细枝末节之上。
子义这番话义正言辞掷地有声,一腔忠诚之心溢于言表,众将闻之皆是信服,便不再多言,后刘毅闻之赞曰:大丈夫进不求名、退不取利,子义实乃为丈夫也,当为我大汉军中之表率!天子登基之礼一成靖海王与常山王便联袂自北平而回,到得军营之中常山王对太史慈此举亦是大加赞赏,并与荆襄一般在营中为众将进行授衔仪式。
军中既有子义这般不将功名利禄放在心间的大将,却也有为此力争之人,这倒也不能完全说前者就胜于后者,便是争功之中也能见男儿之志!此处说起来便是严纲与华雄二人,对张辽高顺他们倒是信服,疾风军统领高览高亭轩早在司隶一战拼死阻击韩张联军便是建立殊勋,其统军之能亦是可圈可点,严仲甫与华子威不服气的乃是烈火军统领麴义,说起来与虎卫军统领张合还脱不开干系,隽乂对麴义可是一肚子意见,二人素与之交好亦是一般。兖州之战烈火军虽也是立下战功但在主力军中并不太过突出,当年在冀州军中麴义的骄横跋扈等事亦成了众人的理由,对此事刘毅采取了冷处理的方法,只要不影响各军的合作,这些相争也并非坏事,相信麾下将领绝不会不顾大局。
当然在登基之后刘毅亦是忙的不可开交,说是日理万机也绝不为过,九五至尊可不是那么好做的,除非你想做一个昏君,否则那种工作强度绝非常人可以承受。且手中掌控大汉江山之后刘毅还有着更多的理想要去实现,种种新政与利民之策都需要通过它的手去实施,这每日勤政殿上的烛火几乎都是彻夜不灭,也就是朗生有狼王之体天赋异禀精力旺盛之极,但面对那四地云来的奏折也是颇有头疼之感。
华夏传统向来是男主外女主内,开元皇帝埋首与繁复政事军事之中,皇后蔡琰亦要为后宫之举劳心劳力,刘毅登基自然不会再住在原本的燕王府中而是全家搬入北平皇城,这里历年以来都经过不断的修缮与兴建,此时规模已然不在当年东都洛阳的皇城之下,且随着燕地经济与生产的不断发展,各种工艺亦有了长足的进步,北平皇宫就将此体现的淋漓尽致,较之东西二都还要更为恢弘大气匠心独运!
新皇登基自然要有新气象,月来皇宫之中又有了一番扩建,刘毅将之命名为紫禁城,虽是除他之外再无人知其典故却也是人人叫好,所谓紫气东来富贵之极,正应为天子所用!原本燕王府中一干女眷侍婢随入宫中,而那些仆从就不能与之一般了,皇宫内院当要以内臣为侍,其实在刘毅心中一直觉得此法颇为残忍,可此乃祖制却非他一人之力可以更改,便是想一切从简都无从说起,这内宫的主管便是当年献帝身边的心腹张云,此人心思细密行事稳重亦颇得刘毅的赏识。
身为燕王刘毅有侧妃十人,侍妾十余人,如今身登九五这个数字显然就太过单薄了,天子勤于政事无心于此,自登基之后皇后亦在不断充实着后宫的人员,卫家次女卫若兰便在刘毅称帝之后十日被迎入宫中为淑媛之一,此外亦在民间甄选美女百人入宫,这些举措皇后为之有理有据,也得到了群臣的一致支持,京中百官家有适龄女子者也很是积极的参与其中,能与皇上攀上亲家可是很有诱惑力的一件事。
天子每日与群臣议事并在勤政殿中操劳国事之后还是依照以往的惯例由众妃侍寝,丈夫的心思蔡琰不是不知,但身份地位的变化却决定了他不能如前一般,那些青春年华正盛的少女亦需承天子恩泽好为皇家更多的开枝散叶,使得大汉皇室越发兴盛。于是乎一月之间刘毅每晚都要观瞧那些甄选而出的美女图画,换做他人可能会是一种享受,可对见过后世无数高清照片的朗生而言却未必如此,一月的时间天子在新进后宫的女子之中亦只宠幸过卫淑媛一人,皇后倒是有心相劝只不过见夫君天天埋首在如山的案牍之中又怕损及了他的精力,这方刚登基千头万绪,此后宫之事自己料理完善再从长计议却也不迟。
汉时商人的地位较为低下,原本的天下六大商家能够有如此的声威名望亦与乱世及族中有人担任要职有关,不过这种情况在刘毅担任幽州刺史之后就已经渐渐得到了改善,此次天子专门设立商部亦算得上是一次真正的正名!多年之中对刘毅支持力度最大的无疑是冀州甄家,燕王登位之后他们获得的名望地位也是最高,甄宓之地甄均、甄安皆在商部之中担任侍郎之位,甄家亦成了开元朝四大官商之首。
这四大官商乃是甄、赵、卫、张,刘毅为此事的目的便是参照后世国家资本的做法,有一些经济领域是必须要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的,说白了亦与国有企业有相同之处,当然为了防止他们坐大而导致垄断的出现亦会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律法出台,如今向朗、魏悠等人亦在全力协助天子完善大汉律,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有着商法的影子。
甄家的根基在冀州,产业涉及煤盐铁米等各个领域,他最强之处还是为燕军提供军械,随着需求的扩大单单器具所及其下属的能力已经难以满足百万燕军的需求,片面扩大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甄家开展紧密合作不但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亦可带动整个民间产业的提升。
卫家乃是司隶第一大家,其车马行亦为众家之最,在四大官商的定位之中他的主营将会是日后的大汉交通建设,包括那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而在卫若兰入宫之后他们与天子之间的联系亦是越发紧密。
此二家原本就在六大商家之列,至于赵张两家显然就和刘毅的关系更为密切,赵家之主赵海与朗生实有兄弟之义,而张家之主张海更是天子的娘舅,原本他们虽是发展极为迅速但比之六大商家尚有一些差距,可此次朗生以刘氏的部分产业填补其中亦使之一跃便有与之分庭抗礼的实力,论资产还要在糜朱秦等四家之上!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荆襄之战 四
作为一个穿越者,在登上天下最高权力的皇位之后,刘毅对于大海的期盼是要远超华夏历史上所有君主的,假如你将眼光放宽到整个世界,那么近代人类历史的大发展便是始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一代又一代冒险者们用探索未知世界的无限激情拉开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序幕,而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最为强大帝国的明朝虽然拥有领先世界数十年的先进航海技术,却因为闭关锁国的政策和封建势力的过于强大而将社会制度发展的萌芽扼杀在了摇篮之中。之后华夏的前进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欧,也造成了近代受压迫的历史,岂不令人扼腕叹息?
那些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刘毅可不想让之重演,而这个时代的现实也给了他更多的发挥空间,毕竟自秦至汉封建社会虽也是高度发展起来但还不至于似后世明清那般达到顶峰,此时利用自己极高的威望去加以改良受到的阻力也会小上许多。也许自己并不能左右那段千余年的历史,但至少可以尽力去为之埋下一些种子并打下一些根基。
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是什么?近代马列主义对此的分析还是颇为准确的,土地日益集中在那些大地主大世家的手中造成占据社会绝大多数人口的百姓难以拥有自己的土地,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就会让生路断绝的他们揭竿而起,而王朝更替根本制度不加改变就只能让之周而复始始终不能解决本质问题。此外就是皇权的过于集中,虽说有时独断专行比之民主制度还要拥有更高的效率但人是不可能不犯错的,一般人付出的代价最对是自己或家人承担,但九五之尊若是有错承担这个后果的就是整个国家及千万黎民百姓,这些例子亦是屡见不鲜。
知晓这些只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就算如今朗生身为天子大权在握也不可能采用太过激烈的手段去加以改变,否则只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刘毅苦思良久而得的方法便是先从制度与外围做起逐渐向内延伸,这样的改良是不可能在他有生之年完成的,但他亦要去改变人们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在此大汉律便是一个颇为有效的手段,以法律的形式来限制地主阶级甚至是皇族的权力怕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今后摆在刘毅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律法在所有人心中的地位。
这些乃是从社会政治制度出发,与之相应的经济基础就必然也要做出调整,封建时代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作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就是最大的根本,虽然在各个朝代亦不缺乏兴盛的商业但商人的地位却是始终底下,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发出对社会具有决定性的声音!刘毅兴商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此后的不断发展当他们的力量强大到可以独立成为一个阶级的话就自然可以推动社会的变革,哪怕因此付出额代价是自己建立的王朝崩溃朗生也在所不惜,只要整个华夏名族得以繁荣昌盛他并不会在意家天下会如何,而几乎每次社会制度的进步亦会伴随着社会的激烈动荡。
工商不分家,在近代社会之中工业更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就目前而言大汉还没有真正的工业可言,但器具所的发展和造船业的逐渐兴盛就会让现今的这些手工作坊及规模较大的造船厂发展起来,因此航海业就成了刘毅必须去提倡发展的,一旦海路得到拓展各种各样的需求就会增多,亦会反过来推动国内各个与之相关行业的发展。
如今大汉的海事还多是军事用途,也是以官方为主,这样的方式在今后刘毅还会坚持加以推广,但亦要重视民间的力量,有的时候商人为了利益是能做出人们难以想象之事的,伟人说过战争的伟力存在与民众之中,这推动社会的创造力也是如此。如今以房山船坞的规模在保证供应飞虎军军用的同时也可以有一些余力用作其他,当然运用民间的力量刘毅也要找一个信得过的人,赵海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过马一战刘毅负伤,赵海心念兄长不远千里前来探望,那段时日直到回京他都陪伴在朗生的身旁,对于自己这个能够平等相交的朋友刘毅亦有着很深的了解,在赵海身上绝不缺少那种探索未知的激情,须知现今的这幅大汉全图可是有着此人不小的功绩!而在相谈之中刘毅所描绘的那个充满新奇与刺激的世界亦让赵海激动不已,他肯定不会怀疑兄长言语之中的真实,哪怕再过荒诞再过不可思议,虽然不知道刘毅的这些知识究竟来自何处,但赵海对刘毅的信任近乎盲从。
还有一点是赵海没有想到了,兄长竟然将刘家将近三成的生意转交给他,现在的赵匡胤绝非当年那个强抢民女的纨绔子弟,他的生意由小到大也近乎到了六大商家那般的地步,这三层生意的背后可是数以千万计的财富,但在刘毅口中却是那般的轻松!对此赵海感激无比的同时自然坚辞不受,兄长给他的实在太多,朗生苦说半天无果亦只有动用强硬的态度,并言及这三成生意并不是白给,自己无法脱身有很多的想法都需要赵海来代替他完成,至此后者方才承担下来。
兄长一力托付之事赵海为之自然是全力以赴,在此后的数十年中赵家俨然成了大汉航海业的一面旗帜,亦在其中推陈出新略有建树,为汉帝国乃至整个时代对海域的探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见,与大汉帝国之中百姓提起赵家皆以七海名之,七海赵家便在数千年后的史书之上亦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海路交给了赵家,这陆路之上与四方的交流刘毅亦准备以张家为主导,他要将丝绸之路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让大汉在拓展自己视野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支援与发展动力,西域使团已经先行为此打下了基础,通往周边国家的安全路径亦有所探明,商业之间的交流不但能让汉朝的经济更为繁荣亦可为之后汉军的兵锋所指提供足够多的信息。
“中原一甄、见道即卫、七海有赵、万里见张。”这是后来大汉百姓对于四大商家的概括之言,中原一代矿产丰富,以铸造业为主导的甄家自然要以此为根基,亦是华夏最为中心的部分;见道即卫说的乃是卫家在交通建设方面的成就,几乎有官道的地方就有卫家的影子,七海赵家不必多说,这万里见张说的正是将域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北平张家,便是远行万里之外都可以看见张家行商的商队。刘毅是希望通过树立起几个大商家来为后世的变革增加一些力量,这个目的能否达成就要留待百年之后再观其后效了,此时也难述优劣之处。
天子带头勤政不止,一众文武官员也不敢有丝毫的疏忽,新皇登基往往也是立威之时,谁也不愿意在这个当口作为反面典型出现。皇宫之中的勤政殿如今就是刘毅的办公室,其守卫之森严比之以前的燕王府及州府之中都要严密十分,就是太子刘桓都要依照程序方可求见父皇,纵算朗生本意并非如此但这也是皇室数百年来的规矩。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有一个人是被特许随时进出的,那便是戏志才。
哪怕手头有再多的大事要办,统一之战的进程仍然是眼下的重心所在,刘毅之所以没有御驾亲征乃因刚刚登位诸事繁杂,待稍稍理出一个头绪一切踏上正规之时他还是会亲自领兵南下的,扬州刘备以及与他为敌十数年的曹操他都要亲手给他们一个结局!因此荆襄之战虽是远在千里之外可每日军情都必须飞鸽传书报来京中,这些军情会先由戏志才及天狼众人分析汇总再由前者亲自入宫向天子面禀详情,虽然身为刑部尚书可郭嘉此时不在京中,一应事物亦由戏志才兼管。
曹昂等人在寿春之处为赵云亲率大军所逼退,曹营众将连同兖州撤离的十余万曹军亦撤到了襄阳之处,这无疑增强了曹军在荆襄之处的实力但与之相应在常山王回归之后前征北将军高顺的辽东军与前将军太史慈的北平军两大主力也被解放出来,至于高览的疾风军则要连同麴义的烈火军一道配合靖海王在豫州徐州筑其稳固立体的防线。
时间进入九月,各地的秋收都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各主力军的整补与休整也大致完成,身在寿春的常山王赵云手中可以动用的机动兵力已有十余万之多,正是与贾诩郭嘉集团配合对荆襄进行总攻之时,此时他们都还在等待着天子发动总攻击之令,而刘毅与戏志才在等的却是刘云与孙策方面沟通的消息,九月十五将会是最后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