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广渠门交战
就在朱聿键听到炮声的时候,另一场大战已经开始了。本来皇太极发现勤王大军在德胜门外列阵,似乎要与他决一生死之后,他就打算趁着明军集中到德胜门的机会,派人在广渠门偷袭。
为了确保战斗胜利,皇太极派遣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等人,带着正白旗、镶白旗和蒙古骑兵共计两万余人前往偷袭。这支大军比皇太极的军队出营还要早,只不过为了避开明军耳目,他们绕了个大圈子,直到德胜门已经分出了胜负的时候,这才抵达广渠门外。
然而也是阿济格等人运气太差,在得知京营和两路大军即将与皇太极决战的时候,袁崇焕害怕有失,因此加快了行进速度,此时刚好抵达广渠门外,就碰到了远路绕过来的偷袭部队。
明军斥候先发现了阿济格的大军,在接到消息之后,袁崇焕不顾远路劳顿,立刻命令全军在广渠门外列阵,同时派人知会城头,让京营用大炮掩护作战。此时袁崇焕部下有九千关宁铁骑,祖大寿手中有四千多骑兵,王承胤则是五千余步兵,双方在兵力上半斤八两,但是明军因为急行军,体力消耗不小。
袁崇焕知道己方士兵体力消耗颇大,为了给士卒争取时间休息,他故意背着城门立阵,将己方大军置于城头火炮的保护之下。袁崇焕将自己的骑兵放在中间,让祖大寿在南面的右翼,王承胤则在左翼掩护。
阿济格率军到了广渠门外,发现已经列好阵势的明军当即吓了一跳,他本来是奉命偷袭,没想到对方却早已列阵,他还以为落入了对方的圈套,心中顿时有些慌了。
阿济格本就是个粗暴少谋的人,一时间却没有了主意,不过十四贝勒多尔衮却是年少老成,虽然刚刚十七岁却已经显露出大将之材。见到哥哥犹豫,他上前低声道:“十二贝勒,明军士兵步伍纷乱显然是远途赶来,尚未得到休息。此时对方是强弩之末,如果我们立刻发起冲击,必然能获全功。”
阿济格和多尔衮都是阿巴亥所生,他们是真正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又对这个兄弟的机谋很是钦佩,当即询问道:“照你说咱们应该怎么打?”
多尔衮扫视了一下对方的阵型与旗帜后说道:“对方严阵以待却不进攻,显然是在抓紧时间休息。我看对方三路大军排成品字形,是要诱我们入榖的。看大旗中间是袁崇焕的兵马,这个人狡猾异常,如果我们先打他,必然遭到另外两路的夹击。”
“说的不错,可是如果我们不打中间的袁崇焕,万一他绕过来打咱们后路如何?”阿济格问道。
“打两路总比打三路好,我看北面那一路是步兵,我们就直接打南面这一部分,就算受到袁崇焕的夹攻,我们人多也还顶得住。北路的步兵一时难以增援,我们就借着这个时间以多打少,必然可获全功。”多尔衮说道。
“也好,我们先全力进攻敌军南路,让蒙古人去防守中路的袁崇焕,只要挡住片刻我们就能击溃敌人,到时候再反过来迎战袁崇焕,定要让他尝到败绩。”阿济格也知道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对方看起来比较弱的一路,以形成局部的优势。
多尔衮本打算自己亲自带着正白旗挡住袁崇焕,让阿济格和多铎率领镶白旗和蒙古骑兵进攻祖大寿的,没想到阿济格先做了分派。这种集中最精锐的兵力,进攻敌方弱点的方式,也不能算是错误。加之后金朝廷弥漫着一种对华夏人野战能力的不屑,让多尔衮也下意识的认为袁崇焕只是守城厉害。虽然他心中隐隐觉得不妥,却没有说出来。
“八旗的勇士们,随我冲。”阿济格一声令下,带着两旗的一万多人朝祖大寿的阵线冲去。
“冲啊,蒙古勇士们。”剩下的八千多蒙古骑兵也呼喝着,朝着袁崇焕的中军杀去。
在对方发动进攻的一瞬间,袁崇焕的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对方上当了。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士兵大喊道:“我们的身后是什么?”
“是京城,是皇上。”战士们参差不齐的喊着。
袁崇焕高声道:“不,那里还有需要我们保卫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姐妹。如果他们落到鞑子兵手里,就会成为奴隶生不如死,你们该怎么办?”
“杀,杀,杀。”这一次士兵们的喊声整齐划一,全军的士气顿时提升起来。
“非常好,杀鞑子保家国,有种的随我来。”袁崇焕大喝一声,率领着九千骑兵主动迎了上去,同时负责南路的祖大寿所部骑兵也开始催动战马,朝着对方杀去,根据事先的布置,王承胤开始缓缓向南移动。
“杀呀。”蒙古骑兵们大声呼喝着,誓要与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决一死战。与蒙古骑兵的密集楔形阵不同,明军骑兵的阵型非常松散,乍看没有什么冲击力,然而如果对手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明军之所以放弃了传统的密集阵型是为了发挥火器的威力,当双方还有百米距离时,所有明军骑兵纷纷举起了制式的三眼铳,对着蒙古骑兵扣下了扳机。砰砰的枪声在战场上响起,硝烟顿时弥漫全场。
中弹的蒙古骑兵纷纷落马,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作战方式,阵型顿时有些慌乱。整个关宁铁骑的队伍已经被浓郁的硝烟所笼罩,让蒙古骑兵一时间找不到了进攻的方向,加之马匹因为听到枪声而惊慌,让他们的冲锋速度一下子慢了不少。
“杀。”暴喝声接连响起,一队队或挥舞着三眼铳或高擎战刀的关宁铁骑从硝烟中冲出,直接杀入了蒙古骑兵中间。满桂的骑兵都是去年才归附的蒙古人所组建,使用的还是自己最擅长的马刀,他们只算是关宁铁骑的外围部队。真正的关宁铁骑的武器与其他军队不同,他们每人都装备有三眼铳,这种总长达到七十多厘米可以三次发射的火器在马上使用异常犀利。
为了确保战斗胜利,皇太极派遣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等人,带着正白旗、镶白旗和蒙古骑兵共计两万余人前往偷袭。这支大军比皇太极的军队出营还要早,只不过为了避开明军耳目,他们绕了个大圈子,直到德胜门已经分出了胜负的时候,这才抵达广渠门外。
然而也是阿济格等人运气太差,在得知京营和两路大军即将与皇太极决战的时候,袁崇焕害怕有失,因此加快了行进速度,此时刚好抵达广渠门外,就碰到了远路绕过来的偷袭部队。
明军斥候先发现了阿济格的大军,在接到消息之后,袁崇焕不顾远路劳顿,立刻命令全军在广渠门外列阵,同时派人知会城头,让京营用大炮掩护作战。此时袁崇焕部下有九千关宁铁骑,祖大寿手中有四千多骑兵,王承胤则是五千余步兵,双方在兵力上半斤八两,但是明军因为急行军,体力消耗不小。
袁崇焕知道己方士兵体力消耗颇大,为了给士卒争取时间休息,他故意背着城门立阵,将己方大军置于城头火炮的保护之下。袁崇焕将自己的骑兵放在中间,让祖大寿在南面的右翼,王承胤则在左翼掩护。
阿济格率军到了广渠门外,发现已经列好阵势的明军当即吓了一跳,他本来是奉命偷袭,没想到对方却早已列阵,他还以为落入了对方的圈套,心中顿时有些慌了。
阿济格本就是个粗暴少谋的人,一时间却没有了主意,不过十四贝勒多尔衮却是年少老成,虽然刚刚十七岁却已经显露出大将之材。见到哥哥犹豫,他上前低声道:“十二贝勒,明军士兵步伍纷乱显然是远途赶来,尚未得到休息。此时对方是强弩之末,如果我们立刻发起冲击,必然能获全功。”
阿济格和多尔衮都是阿巴亥所生,他们是真正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又对这个兄弟的机谋很是钦佩,当即询问道:“照你说咱们应该怎么打?”
多尔衮扫视了一下对方的阵型与旗帜后说道:“对方严阵以待却不进攻,显然是在抓紧时间休息。我看对方三路大军排成品字形,是要诱我们入榖的。看大旗中间是袁崇焕的兵马,这个人狡猾异常,如果我们先打他,必然遭到另外两路的夹击。”
“说的不错,可是如果我们不打中间的袁崇焕,万一他绕过来打咱们后路如何?”阿济格问道。
“打两路总比打三路好,我看北面那一路是步兵,我们就直接打南面这一部分,就算受到袁崇焕的夹攻,我们人多也还顶得住。北路的步兵一时难以增援,我们就借着这个时间以多打少,必然可获全功。”多尔衮说道。
“也好,我们先全力进攻敌军南路,让蒙古人去防守中路的袁崇焕,只要挡住片刻我们就能击溃敌人,到时候再反过来迎战袁崇焕,定要让他尝到败绩。”阿济格也知道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对方看起来比较弱的一路,以形成局部的优势。
多尔衮本打算自己亲自带着正白旗挡住袁崇焕,让阿济格和多铎率领镶白旗和蒙古骑兵进攻祖大寿的,没想到阿济格先做了分派。这种集中最精锐的兵力,进攻敌方弱点的方式,也不能算是错误。加之后金朝廷弥漫着一种对华夏人野战能力的不屑,让多尔衮也下意识的认为袁崇焕只是守城厉害。虽然他心中隐隐觉得不妥,却没有说出来。
“八旗的勇士们,随我冲。”阿济格一声令下,带着两旗的一万多人朝祖大寿的阵线冲去。
“冲啊,蒙古勇士们。”剩下的八千多蒙古骑兵也呼喝着,朝着袁崇焕的中军杀去。
在对方发动进攻的一瞬间,袁崇焕的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对方上当了。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士兵大喊道:“我们的身后是什么?”
“是京城,是皇上。”战士们参差不齐的喊着。
袁崇焕高声道:“不,那里还有需要我们保卫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姐妹。如果他们落到鞑子兵手里,就会成为奴隶生不如死,你们该怎么办?”
“杀,杀,杀。”这一次士兵们的喊声整齐划一,全军的士气顿时提升起来。
“非常好,杀鞑子保家国,有种的随我来。”袁崇焕大喝一声,率领着九千骑兵主动迎了上去,同时负责南路的祖大寿所部骑兵也开始催动战马,朝着对方杀去,根据事先的布置,王承胤开始缓缓向南移动。
“杀呀。”蒙古骑兵们大声呼喝着,誓要与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决一死战。与蒙古骑兵的密集楔形阵不同,明军骑兵的阵型非常松散,乍看没有什么冲击力,然而如果对手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明军之所以放弃了传统的密集阵型是为了发挥火器的威力,当双方还有百米距离时,所有明军骑兵纷纷举起了制式的三眼铳,对着蒙古骑兵扣下了扳机。砰砰的枪声在战场上响起,硝烟顿时弥漫全场。
中弹的蒙古骑兵纷纷落马,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作战方式,阵型顿时有些慌乱。整个关宁铁骑的队伍已经被浓郁的硝烟所笼罩,让蒙古骑兵一时间找不到了进攻的方向,加之马匹因为听到枪声而惊慌,让他们的冲锋速度一下子慢了不少。
“杀。”暴喝声接连响起,一队队或挥舞着三眼铳或高擎战刀的关宁铁骑从硝烟中冲出,直接杀入了蒙古骑兵中间。满桂的骑兵都是去年才归附的蒙古人所组建,使用的还是自己最擅长的马刀,他们只算是关宁铁骑的外围部队。真正的关宁铁骑的武器与其他军队不同,他们每人都装备有三眼铳,这种总长达到七十多厘米可以三次发射的火器在马上使用异常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