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祸不单行(三)
寒暄完毕,我把带来的礼物奉上,老头客气了一番,然后带我们到他的书房。
老头的书房不小,四壁和房子中间都是到房顶的书架,上面塞满了书、手稿和一些不知名的纸卷,有些还堆在地上,只在靠南墙的窗下安放了一张书桌和四把木头椅子,桌子上放着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笔筒、稿纸之类,桌椅都黑乎乎的,看上去年代久远,大概他经常在这里指导学生。
祝教授让我们坐,小保姆给端上茶来,闲聊了几句,他就开始问有什么能帮忙的。
我问:“祝教授,您有没有听说过‘雪魂珠’这东西?”
“雪魂珠?”祝教授瞪着眼睛看看我:“哦哦,我在藏传佛教文献中看到过,不过它的全名不叫‘雪魂珠’,而是叫‘雪魂舍利’。”
“什么?那个珠子是个舍利?”
“哦不不,它只是雪魂舍利的一部分,”祝教授说:“在藏传文献里记载,唐中宗的时候,吐蕃王赤德祖赞,也就是金城公主的丈夫,曾经从印度迎回一个佛祖的腕骨舍利,还专门送到长安供奉过一段时间。唐中宗让宫廷少府监的金银工匠给精工设计打造了一个黄金支架,上面镶嵌着很多珠宝,专门放腕骨舍利的。”
“舍利和雪魂珠有什么关系?”
“这个腕骨舍利里被放入一颗据说可以祛百邪、避百毒宝珠,叫‘雪魂珠’,所以这个佛祖的腕骨舍利也被称为‘雪魂舍利’,据说在供奉雪魂舍利的佛堂内,即使是三伏天也照旧是凉爽如秋,就是因为那颗宝珠奇寒无比。”
“原来如此,”总算有眉目,我心中大喜,问:“教授,您说,雪魂珠,不,雪魂舍利这东西,真的有吗?”
“小宇,如果你在两年前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告诉你这可能只是个藏地佛教文献中记载的传说,我无法确定它是不是真实的历史记载,自然也不能确定它的有无,可是,”祝教授摘下眼镜沉吟片刻:“现在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会老实地告诉你:这个东西真的有,而且我还亲眼见过!”
“什么什么?您亲眼见过?”我的脑袋“轰”地一下,心里一阵狂跳:天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我想象当中几乎不可能完成任务,竟然这么简单,在这个小老头这里就基本解决了。
老头戴上眼镜站起来,走到一个书架跟前,从上面抽出一个厚厚的文件袋,走回来坐下,把文件袋放在桌上一边打开一边说:“大概两年前吧,西藏羊八井地区发生了一次地震,在距离羊八井寺庙不远的一个废弃的旧寺庙遗址处裂开了一道口子,后来发现下面是一个地宫,经过西藏文物部门的清理,发现地宫是清代乾隆时期修的,里面出土了一批藏传佛教红帽系的文物和经书,其埋藏时间大概也是在乾隆时期。
“去年夏天,国家文物部门专门组织藏传佛教专家到拉萨去开了一次文物鉴定和研讨会,我也被邀请参加了。那些文物里,就有一个放在黄金支架上的腕骨舍利,根据同时出土的一卷经书记载,这个就是失踪已久的‘雪魂舍利’,当时即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意义重大。”
文件袋打开了,他从里面抽出厚厚的一摞材料:“这就是当时会议上发给我们这些专家的详细材料。”
我拿过来一看,主要是一摞高清照片,拍的都是那些出土文物,既有金银法器,也有经书的,那些经书全是藏文或梵文书写,一个字儿都看不懂;下面有一份材料倒是汉文,是那个地宫的发掘清理报告,里面详细记述了这些器物出土的时间、地点、过程,器物的详细清单及各种数据等等。
我对这些不感兴趣,只在那些照片里翻找,果然找到了三张那个舍利的照片,是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是一个黄金支架上放着一段管状物,根据报告上的数据,长13.1厘米,直径5.2厘米。黄金支架高17.4厘米,有半尺多高,是一个站在莲台上的金刚力士,双手上举,托着一艘大概有十厘米长的月牙形的莲花舟,上面镶嵌着很多彩色宝石,铸造得生动精美,华丽绚烂,让人叹为观止;
管状物就是放在那个莲花舟中,两端还露出来一部分。
那段管状物青白相间,说是骨头,却有一种玉质的晶莹感,不用说就是所谓的“腕骨舍利”了。可让人惊讶的是,那段骨头的粗细程度,直径5.2厘米,足有鸡蛋那么粗。
祝教授介绍说:“这个腕骨舍利,据一起出土的藏文文献记载,是佛祖右臂尺骨的一部分……”
“不可能!”大块头叫起来,他指着我手里的照片说:“这东西这么粗,都相当于一个正常人胫骨的粗细了,人的尺骨哪里有这么粗?看看,俺的块头就够大了,尺骨也没这么粗,除非佛祖是一个巨人!”
“可是文献里是这么说的,”祝教授说:“那个黄金支架也是唐代的器物无疑……”
“怎回事?!”当我看到第三张照片时,我不由地失声大叫起来:“祝教授,这是怎么回事?”
祝教授下了一跳:“怎、怎么了?”
我指着这张照片说:“这个舍利里面是空的,什么都没有!”
——第三张照片是从舍利的一端拍摄的,大概是为了让人看到它的直径,也正好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况,就是一段两头通的空骨管,里面什么都没有!
“祝教授,您不是说这个雪魂舍利里有雪魂珠吗?珠子呢?”我急吼吼地问。
耗子和大块头也都一齐叫:“是啊,真的是空的!”
“哦,这个啊,这个也正是当时学术会议争论的焦点问题,”老头说:“根据出土的文献记载是里面有颗叫‘雪魂珠’的宝珠的,是装在一个黄金小笼子里,卡在腕骨舍利中间的部位,因为它的寒气很重,所以舍利的两端会冒出象云雾一样白气,更增添了舍利的神秘感和神圣感。但是出土的实物里没有,所以大家都在争论,这个是不是真的‘雪魂舍利’……”
“老大,你说那个珠子有没有可能是被掏出来放在那个黄金支架里了?”耗子说。
“哦,这个不可能的,”老头说:“按照文献上的说法,如果真有那个宝珠,它能让一间佛堂都寒凉,说明它应该是寒气逼人的,可是我们都近距离看过那个舍利,根本就没有什么寒气,而且那个黄金支架是实心的,不可能在里面放东西,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无论舍利里还是那个黄金支架里都没有那个雪魂珠。”我有点有气无力了。
“对。”
“难道是出土时被人偷了?”大块头问。
“那也是不可能的,”祝教授说:“那个地宫是文物部门的专业人员去清理的,都有严密的保安措施,不可能失盗。更何况,传说那个珠子那么寒冷,人要夹带在身上往外走,不仅身体受不了,而且早就被人发现了。”
我大失所望,就象本来在云端里飘着,突然又掉进深渊里的感觉,脑子里再次蹦出了那四个字“祸不单行”。
老头的书房不小,四壁和房子中间都是到房顶的书架,上面塞满了书、手稿和一些不知名的纸卷,有些还堆在地上,只在靠南墙的窗下安放了一张书桌和四把木头椅子,桌子上放着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笔筒、稿纸之类,桌椅都黑乎乎的,看上去年代久远,大概他经常在这里指导学生。
祝教授让我们坐,小保姆给端上茶来,闲聊了几句,他就开始问有什么能帮忙的。
我问:“祝教授,您有没有听说过‘雪魂珠’这东西?”
“雪魂珠?”祝教授瞪着眼睛看看我:“哦哦,我在藏传佛教文献中看到过,不过它的全名不叫‘雪魂珠’,而是叫‘雪魂舍利’。”
“什么?那个珠子是个舍利?”
“哦不不,它只是雪魂舍利的一部分,”祝教授说:“在藏传文献里记载,唐中宗的时候,吐蕃王赤德祖赞,也就是金城公主的丈夫,曾经从印度迎回一个佛祖的腕骨舍利,还专门送到长安供奉过一段时间。唐中宗让宫廷少府监的金银工匠给精工设计打造了一个黄金支架,上面镶嵌着很多珠宝,专门放腕骨舍利的。”
“舍利和雪魂珠有什么关系?”
“这个腕骨舍利里被放入一颗据说可以祛百邪、避百毒宝珠,叫‘雪魂珠’,所以这个佛祖的腕骨舍利也被称为‘雪魂舍利’,据说在供奉雪魂舍利的佛堂内,即使是三伏天也照旧是凉爽如秋,就是因为那颗宝珠奇寒无比。”
“原来如此,”总算有眉目,我心中大喜,问:“教授,您说,雪魂珠,不,雪魂舍利这东西,真的有吗?”
“小宇,如果你在两年前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告诉你这可能只是个藏地佛教文献中记载的传说,我无法确定它是不是真实的历史记载,自然也不能确定它的有无,可是,”祝教授摘下眼镜沉吟片刻:“现在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会老实地告诉你:这个东西真的有,而且我还亲眼见过!”
“什么什么?您亲眼见过?”我的脑袋“轰”地一下,心里一阵狂跳:天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我想象当中几乎不可能完成任务,竟然这么简单,在这个小老头这里就基本解决了。
老头戴上眼镜站起来,走到一个书架跟前,从上面抽出一个厚厚的文件袋,走回来坐下,把文件袋放在桌上一边打开一边说:“大概两年前吧,西藏羊八井地区发生了一次地震,在距离羊八井寺庙不远的一个废弃的旧寺庙遗址处裂开了一道口子,后来发现下面是一个地宫,经过西藏文物部门的清理,发现地宫是清代乾隆时期修的,里面出土了一批藏传佛教红帽系的文物和经书,其埋藏时间大概也是在乾隆时期。
“去年夏天,国家文物部门专门组织藏传佛教专家到拉萨去开了一次文物鉴定和研讨会,我也被邀请参加了。那些文物里,就有一个放在黄金支架上的腕骨舍利,根据同时出土的一卷经书记载,这个就是失踪已久的‘雪魂舍利’,当时即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意义重大。”
文件袋打开了,他从里面抽出厚厚的一摞材料:“这就是当时会议上发给我们这些专家的详细材料。”
我拿过来一看,主要是一摞高清照片,拍的都是那些出土文物,既有金银法器,也有经书的,那些经书全是藏文或梵文书写,一个字儿都看不懂;下面有一份材料倒是汉文,是那个地宫的发掘清理报告,里面详细记述了这些器物出土的时间、地点、过程,器物的详细清单及各种数据等等。
我对这些不感兴趣,只在那些照片里翻找,果然找到了三张那个舍利的照片,是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是一个黄金支架上放着一段管状物,根据报告上的数据,长13.1厘米,直径5.2厘米。黄金支架高17.4厘米,有半尺多高,是一个站在莲台上的金刚力士,双手上举,托着一艘大概有十厘米长的月牙形的莲花舟,上面镶嵌着很多彩色宝石,铸造得生动精美,华丽绚烂,让人叹为观止;
管状物就是放在那个莲花舟中,两端还露出来一部分。
那段管状物青白相间,说是骨头,却有一种玉质的晶莹感,不用说就是所谓的“腕骨舍利”了。可让人惊讶的是,那段骨头的粗细程度,直径5.2厘米,足有鸡蛋那么粗。
祝教授介绍说:“这个腕骨舍利,据一起出土的藏文文献记载,是佛祖右臂尺骨的一部分……”
“不可能!”大块头叫起来,他指着我手里的照片说:“这东西这么粗,都相当于一个正常人胫骨的粗细了,人的尺骨哪里有这么粗?看看,俺的块头就够大了,尺骨也没这么粗,除非佛祖是一个巨人!”
“可是文献里是这么说的,”祝教授说:“那个黄金支架也是唐代的器物无疑……”
“怎回事?!”当我看到第三张照片时,我不由地失声大叫起来:“祝教授,这是怎么回事?”
祝教授下了一跳:“怎、怎么了?”
我指着这张照片说:“这个舍利里面是空的,什么都没有!”
——第三张照片是从舍利的一端拍摄的,大概是为了让人看到它的直径,也正好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况,就是一段两头通的空骨管,里面什么都没有!
“祝教授,您不是说这个雪魂舍利里有雪魂珠吗?珠子呢?”我急吼吼地问。
耗子和大块头也都一齐叫:“是啊,真的是空的!”
“哦,这个啊,这个也正是当时学术会议争论的焦点问题,”老头说:“根据出土的文献记载是里面有颗叫‘雪魂珠’的宝珠的,是装在一个黄金小笼子里,卡在腕骨舍利中间的部位,因为它的寒气很重,所以舍利的两端会冒出象云雾一样白气,更增添了舍利的神秘感和神圣感。但是出土的实物里没有,所以大家都在争论,这个是不是真的‘雪魂舍利’……”
“老大,你说那个珠子有没有可能是被掏出来放在那个黄金支架里了?”耗子说。
“哦,这个不可能的,”老头说:“按照文献上的说法,如果真有那个宝珠,它能让一间佛堂都寒凉,说明它应该是寒气逼人的,可是我们都近距离看过那个舍利,根本就没有什么寒气,而且那个黄金支架是实心的,不可能在里面放东西,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无论舍利里还是那个黄金支架里都没有那个雪魂珠。”我有点有气无力了。
“对。”
“难道是出土时被人偷了?”大块头问。
“那也是不可能的,”祝教授说:“那个地宫是文物部门的专业人员去清理的,都有严密的保安措施,不可能失盗。更何况,传说那个珠子那么寒冷,人要夹带在身上往外走,不仅身体受不了,而且早就被人发现了。”
我大失所望,就象本来在云端里飘着,突然又掉进深渊里的感觉,脑子里再次蹦出了那四个字“祸不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