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创业
在这个世界上,最不缺乏的就是那种,等待观望的人。他们总是幻想着,将风险留给别人,将盈利留给自己。
但实际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机遇总是伴随着风险的,只有敢于在别人观望时,主动出击,往往才会获得最大的盈利。
这个在纳林村里,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名叫刘刚。今年三十多岁,一直都是在纳林村里生活,依靠种地为生。
由于环境的限制,以及家庭的原因,使得刘刚并没有像现在很多年轻人那样,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可以任意放肆的去追逐所谓的梦想,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种着庄稼。
这一次,三十多岁的刘刚,意识到了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到了。
在这段时间里,他是往老村长家里,跑的次数最多的人,他反复的询问老村长,关于以后纳林村,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或许说该如何发展的规划。
毕竟,刘刚还是信任老村长的。
有一次,刘刚在老村长家里,遇到了来混饭的左建。刘刚心里清楚,纳林村之所以有这样的计划,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慕言冰和左建这两个老师身上,于是他鼓足勇气的和左建商量,想要在纳林村开一个饭店。
刘刚最担心的就是,会不会有人来吃饭?
左建很是鼓励了他半天,要知道,刘刚可是纳林村这一百多个村民中,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一个,询问自己这方面的人。
在左建眼里看来,打造影视基地最受益的人是谁?不是纳林县政府、也不是纳林村,真正最受益的人,正是这些土生土长的纳林村村民们,然而,这些村民们到目前为止,仿佛似乎都没有任何意识。
或者说,他们现在完全还在浑浑噩噩之中,浑然不清楚,一场改变命运的机会,其实已经悄悄放在他们面前了,是否能够把握住,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对于刘刚的疑惑,左建很痛快的告诉了他答案:“开饭店,绝对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开饭店,能够赚大钱,肯定要比你种地多许多,另外,你不用担心你的手艺,要开一个具有特色的饭店!”
“可是我和我家婆娘做的饭,都很一般,完全都是地道的农家饭,这样的饭,那些大城市里来的人,愿意吃吗?”刘刚颇有些忐忑不安,试探的说道:“左老师,你说我现在去学厨师,一年之后再回来开饭店,可以吗?”
听到刘刚的话,或者应该说是他的计划,左建不禁翻了一个白眼,虽然他没有做过生意,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刘刚这样地道的山里人面前,装一下博学多才,商场精英的范儿,他挥了挥手,用指点江山的口吻说道:“你这是南辕北辙,做无用之功!”
这句话一出,顿时让刘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的看着左建。
点燃一根香烟,左建继续说道:“将来纳林村打造成为著名的影视基地之后,你觉得来这里参观旅游的人,都是一些什么人?”
“肯定是那些有钱的城市人呗。”刘刚想也没有想的就回答道。
“嗯,孺子可教也。”左建一脸的欣慰,继续谆谆诱导说道:“你觉得那些城市里的人,什么样的饭,他们没有吃过?”
“这我可就不知道了,我也不是城市人。”刘刚皱着眉头想了一下,摇了摇头,猜测的说道:“反正应该什么样好吃的都吃过吧?总比俺们这些人吃过的好东西要多。”
“宾果!”
左建打了一个响指,笑道:“你说的实在太对了!他们什么样的好吃的都吃过,那像你们这里每天吃的饭菜,他们肯定是没有吃过的了,所以,你要开饭店,卖的饭菜,全部都是你们每天平时吃的粗茶淡饭就行了……对了,也不要太过简陋,比如说量要十足!”
“这样能行吗?”
刘刚听的目瞪口呆,但在心里仔细一想,左建说的也很有几分道理,难以抉择之下,他下意识的看向了老村长。
“我觉得行。”一旁的老村长,始终都在沉默着,但却也在心里琢磨着左建的话,从某种思路上来看,他提的意见很中肯。
“你放心吧,保证你赚钱。”左建拍着胸脯,大包大揽的说道:“你要从人的习惯上来分析,但凡是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玩意,你说他们会不会有试试的打算?总之,你这个饭店如果开起来,将来肯定是赚钱的。最好再加上几道你们纳林村本地人经常吃的饭菜,名其名曰为特色菜,城市人就好这一口。”
看见左建一脸胸有成竹的样子,刘刚心里踌躇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左老师,我回家和我们家婆娘商量一下,如果我们真的要开,还希望你能够多多帮助一下我们,给我们提提意见,或者想想办法。”
“没问题。”
左建自然是点头答应同意。
刘刚的决定很好,仅仅是过了一个晚上,刘刚就找到了左建,“左老师,我想好了,就按照你说的,开一个饭店,专门就卖我们这里的饭菜,至于地点就在我们家里。你觉得行不行?”
左建回想了一下,刘刚家大概的位置,他心里还是稍微有点儿印象的,地理位置在村子里面,离老村长家并不远,一进村子,门前有一棵两人合抱都抱不过来的大树。
“嗯,还行。”左建眼睛一转,笑吟吟的说道:“我看干脆饭店的名字,就叫做大树饭店好了。简单通俗。”
“嗯,左老师说的很对。”刘刚并没有多少文化,所以自然也不会想出什么好听的名字,欣然接受了左建的建议。
至于给刘刚借钱,纯属是左建主动的行为,原因很简单,刘刚家里很穷,全家上下能够拿出来的钱,也不过几百块钱而已,而要是开饭店,桌椅板凳、厨房设备这些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这么点儿钱根本什么都不够。
简单的来说,桌子板凳就恐怕要好几百块钱了。再加上运费……刘刚这个朴素的汉子,竟然是打算用脚力,将桌椅板凳等家伙搬回来,听到他这个打算,左建摇了摇头,二话没说,甩给了刘刚五千块钱。
“这算是我借给你的,将来赚钱了,记得加倍还我就行了。”为了怕刘刚不肯收这个钱,左建很是费了一些脑细胞。
手里握着这厚厚的一摞钱,刘刚的身体,都是哆嗦不已,嘴唇蠕动了几下,想要说什么,但是最终,千言万语都变成了一句话:“左老师,你放心吧,你这么鼓励我,我要是在不成功的话,就真的没有脸见你了。”
左建很是能够明白这个善良、朴实农家汉子的心情,他拍了拍刘刚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好好干。我很看好你!”
殊不知,左建原本只是随便说的一句话,让刘刚这个汉子感动的差点儿涕泪零下。
张罗了好几天,大树饭店在一个“黄道吉日”终于开张了——实际上的情况是,刘刚已经张罗好了,跑去找左建,帮忙让这个“文化人”选一个黄道吉日正式宣布开业,鞭炮都买好了。
但是在左建看来,搞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还黄道吉日,趁现在这么多人在这里,赶紧开张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啊。
于是,左建眼睛一转,语重心长的说道:“老刘啊,依照我看,改日不如择日,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不,就现在好了,你不是为了开业还专门买好了鞭炮吗?拿过来我看看。”
接过鞭炮,左建点燃一根香烟,深深的吸了一口,旋即,二话不说,将烟头凑到了炮捻上面。
啪啪啪啪清脆的鞭炮声响起,顿时让这个并不算大的纳林村变的有几分喜气热闹起来。
同时,也吸引了几个记者以及今天没有拍戏的人。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这些记者们的鼻子,实在是太好使了,开机仪式过后的第二天,各路的记者,就纷纷拍马杀到了这个在华夏国地图上面,根本找不到地名的纳林村里。
旋即,这些记者们整天重点跟踪的目标,无非就是三个人,左建、慕言冰、以及张克,在这其中,简直是受到了重点关注的人,自然就是左建了。
根据这些记者们自报家门,短短几天之内,就接连有来自于搜狗网、新狼网、大乐网等等知名网站的新闻记者。
根据不完全统计,这个小小的纳林村里的记者,此时此刻加起来,至少有二十家之多,这还是一些比较著名的,剩下那些不算是很出名的小报记者们,更是不计其数。
大树饭店开张,顿时让这些记者们心里一喜,要知道,现在剧组成员就有几十个人之多,几乎是纳林村村民一半的数量了,安排这些人吃住、已经达到了目前纳林村的极限容纳能力,换句话说,这些不请自来的记者们,吃饭没有地方、住宿也没有地方。
最苦逼的是,由于找不到地方住,一些记者们只能是每天往返在纳林县和纳林村之间,据说,几天下来,就有记者患上了一种名为拖拉机综合症的怪病……
但实际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机遇总是伴随着风险的,只有敢于在别人观望时,主动出击,往往才会获得最大的盈利。
这个在纳林村里,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名叫刘刚。今年三十多岁,一直都是在纳林村里生活,依靠种地为生。
由于环境的限制,以及家庭的原因,使得刘刚并没有像现在很多年轻人那样,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可以任意放肆的去追逐所谓的梦想,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种着庄稼。
这一次,三十多岁的刘刚,意识到了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到了。
在这段时间里,他是往老村长家里,跑的次数最多的人,他反复的询问老村长,关于以后纳林村,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或许说该如何发展的规划。
毕竟,刘刚还是信任老村长的。
有一次,刘刚在老村长家里,遇到了来混饭的左建。刘刚心里清楚,纳林村之所以有这样的计划,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慕言冰和左建这两个老师身上,于是他鼓足勇气的和左建商量,想要在纳林村开一个饭店。
刘刚最担心的就是,会不会有人来吃饭?
左建很是鼓励了他半天,要知道,刘刚可是纳林村这一百多个村民中,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一个,询问自己这方面的人。
在左建眼里看来,打造影视基地最受益的人是谁?不是纳林县政府、也不是纳林村,真正最受益的人,正是这些土生土长的纳林村村民们,然而,这些村民们到目前为止,仿佛似乎都没有任何意识。
或者说,他们现在完全还在浑浑噩噩之中,浑然不清楚,一场改变命运的机会,其实已经悄悄放在他们面前了,是否能够把握住,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对于刘刚的疑惑,左建很痛快的告诉了他答案:“开饭店,绝对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开饭店,能够赚大钱,肯定要比你种地多许多,另外,你不用担心你的手艺,要开一个具有特色的饭店!”
“可是我和我家婆娘做的饭,都很一般,完全都是地道的农家饭,这样的饭,那些大城市里来的人,愿意吃吗?”刘刚颇有些忐忑不安,试探的说道:“左老师,你说我现在去学厨师,一年之后再回来开饭店,可以吗?”
听到刘刚的话,或者应该说是他的计划,左建不禁翻了一个白眼,虽然他没有做过生意,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刘刚这样地道的山里人面前,装一下博学多才,商场精英的范儿,他挥了挥手,用指点江山的口吻说道:“你这是南辕北辙,做无用之功!”
这句话一出,顿时让刘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的看着左建。
点燃一根香烟,左建继续说道:“将来纳林村打造成为著名的影视基地之后,你觉得来这里参观旅游的人,都是一些什么人?”
“肯定是那些有钱的城市人呗。”刘刚想也没有想的就回答道。
“嗯,孺子可教也。”左建一脸的欣慰,继续谆谆诱导说道:“你觉得那些城市里的人,什么样的饭,他们没有吃过?”
“这我可就不知道了,我也不是城市人。”刘刚皱着眉头想了一下,摇了摇头,猜测的说道:“反正应该什么样好吃的都吃过吧?总比俺们这些人吃过的好东西要多。”
“宾果!”
左建打了一个响指,笑道:“你说的实在太对了!他们什么样的好吃的都吃过,那像你们这里每天吃的饭菜,他们肯定是没有吃过的了,所以,你要开饭店,卖的饭菜,全部都是你们每天平时吃的粗茶淡饭就行了……对了,也不要太过简陋,比如说量要十足!”
“这样能行吗?”
刘刚听的目瞪口呆,但在心里仔细一想,左建说的也很有几分道理,难以抉择之下,他下意识的看向了老村长。
“我觉得行。”一旁的老村长,始终都在沉默着,但却也在心里琢磨着左建的话,从某种思路上来看,他提的意见很中肯。
“你放心吧,保证你赚钱。”左建拍着胸脯,大包大揽的说道:“你要从人的习惯上来分析,但凡是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玩意,你说他们会不会有试试的打算?总之,你这个饭店如果开起来,将来肯定是赚钱的。最好再加上几道你们纳林村本地人经常吃的饭菜,名其名曰为特色菜,城市人就好这一口。”
看见左建一脸胸有成竹的样子,刘刚心里踌躇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左老师,我回家和我们家婆娘商量一下,如果我们真的要开,还希望你能够多多帮助一下我们,给我们提提意见,或者想想办法。”
“没问题。”
左建自然是点头答应同意。
刘刚的决定很好,仅仅是过了一个晚上,刘刚就找到了左建,“左老师,我想好了,就按照你说的,开一个饭店,专门就卖我们这里的饭菜,至于地点就在我们家里。你觉得行不行?”
左建回想了一下,刘刚家大概的位置,他心里还是稍微有点儿印象的,地理位置在村子里面,离老村长家并不远,一进村子,门前有一棵两人合抱都抱不过来的大树。
“嗯,还行。”左建眼睛一转,笑吟吟的说道:“我看干脆饭店的名字,就叫做大树饭店好了。简单通俗。”
“嗯,左老师说的很对。”刘刚并没有多少文化,所以自然也不会想出什么好听的名字,欣然接受了左建的建议。
至于给刘刚借钱,纯属是左建主动的行为,原因很简单,刘刚家里很穷,全家上下能够拿出来的钱,也不过几百块钱而已,而要是开饭店,桌椅板凳、厨房设备这些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这么点儿钱根本什么都不够。
简单的来说,桌子板凳就恐怕要好几百块钱了。再加上运费……刘刚这个朴素的汉子,竟然是打算用脚力,将桌椅板凳等家伙搬回来,听到他这个打算,左建摇了摇头,二话没说,甩给了刘刚五千块钱。
“这算是我借给你的,将来赚钱了,记得加倍还我就行了。”为了怕刘刚不肯收这个钱,左建很是费了一些脑细胞。
手里握着这厚厚的一摞钱,刘刚的身体,都是哆嗦不已,嘴唇蠕动了几下,想要说什么,但是最终,千言万语都变成了一句话:“左老师,你放心吧,你这么鼓励我,我要是在不成功的话,就真的没有脸见你了。”
左建很是能够明白这个善良、朴实农家汉子的心情,他拍了拍刘刚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好好干。我很看好你!”
殊不知,左建原本只是随便说的一句话,让刘刚这个汉子感动的差点儿涕泪零下。
张罗了好几天,大树饭店在一个“黄道吉日”终于开张了——实际上的情况是,刘刚已经张罗好了,跑去找左建,帮忙让这个“文化人”选一个黄道吉日正式宣布开业,鞭炮都买好了。
但是在左建看来,搞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还黄道吉日,趁现在这么多人在这里,赶紧开张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啊。
于是,左建眼睛一转,语重心长的说道:“老刘啊,依照我看,改日不如择日,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不,就现在好了,你不是为了开业还专门买好了鞭炮吗?拿过来我看看。”
接过鞭炮,左建点燃一根香烟,深深的吸了一口,旋即,二话不说,将烟头凑到了炮捻上面。
啪啪啪啪清脆的鞭炮声响起,顿时让这个并不算大的纳林村变的有几分喜气热闹起来。
同时,也吸引了几个记者以及今天没有拍戏的人。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这些记者们的鼻子,实在是太好使了,开机仪式过后的第二天,各路的记者,就纷纷拍马杀到了这个在华夏国地图上面,根本找不到地名的纳林村里。
旋即,这些记者们整天重点跟踪的目标,无非就是三个人,左建、慕言冰、以及张克,在这其中,简直是受到了重点关注的人,自然就是左建了。
根据这些记者们自报家门,短短几天之内,就接连有来自于搜狗网、新狼网、大乐网等等知名网站的新闻记者。
根据不完全统计,这个小小的纳林村里的记者,此时此刻加起来,至少有二十家之多,这还是一些比较著名的,剩下那些不算是很出名的小报记者们,更是不计其数。
大树饭店开张,顿时让这些记者们心里一喜,要知道,现在剧组成员就有几十个人之多,几乎是纳林村村民一半的数量了,安排这些人吃住、已经达到了目前纳林村的极限容纳能力,换句话说,这些不请自来的记者们,吃饭没有地方、住宿也没有地方。
最苦逼的是,由于找不到地方住,一些记者们只能是每天往返在纳林县和纳林村之间,据说,几天下来,就有记者患上了一种名为拖拉机综合症的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