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东都 第29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圣上治了这么久都没有好转,鲁王这是急性中毒,催吐无效,他们那些解毒的要也同样无效。
  萧太后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洛泱身上,她盯着洛泱郑重问道:
  “伊阳,你刚才那个方子,能不能救永儿?”
  第455章 你要自食其果
  萧太后的问话让洛泱心中一凛。
  圣上这状况眼看撑不过今年,刚才给圣上开的方子,那是贾宝玉胡诌来的,为了对付萧太后,她耍了个小聪明,方子中的“三千六百两六足龟”要到哪里去找?
  她想着,不惹怒太后,这事总能对付过去。
  圣上那是身体太虚受不了针灸,推说了个奇葩方子,可李永是急性中毒,她也不好再推说不能用针灸。
  洛泱那小脑瓜子正在想能圆过去的说法,太医令心中诧异,接话问道:
  “方子?伊阳郡主有给圣上治病的方子?”
  旁边站着的一个内侍忙将手中的方子递了过去,他是刘弘逸派去太医署送药方的,哪知鲁王府出了事,太医署没找到太医令,他刚刚追到追到这里,还没来得及把方子给太医。
  太医令打开方子从右到左足足看了三遍,上面写着的药材他都认识,就是这些药材的前缀实在是奇葩,这叫他们上哪里找?
  他正要开口细问,挤在一起看药方的太医正,悄悄拽了拽他的袖子,朝方子努努嘴。
  太医正上次和洛泱交流比较多,洛泱还将爷爷让她背的“汤头歌诀”默写出来送给他。这些药方他们大都知晓,只是编成歌诀却没人做过。
  这种便于记忆的形式,最适合太医署里培养新医师使用,所以他很感激洛泱。
  加上对洛泱的了解,他很快猜到了她的用意,那就是一個“拖”字诀。他拉住太医令,抢在前面回禀太后道:
  “药性都没错,但这方子上的药材,有两味药太金贵,恐怕很难找到。”
  一听药方没错,只是药材难寻,萧太后的脸上表情放松下来,点头道:“好好好,太医署赶紧安排人去找药材,通知各州府采药师尽全力去找!”
  她转念一想,药方是有了,可李永这里还等着急救呢。
  太医署并不是不懂药物和针灸解毒,常规的方法都尝试过了,对付丹药所带的重金属中毒,他们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萧太后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洛泱身上:
  “刚才你说圣上不能施针,那永儿呢?这总能施针了吧?圣上面瘫失言你都救得,永儿还那么小,你怎么忍心让他受这样的痛苦?”
  太医们全都低着头不敢看太后,也希望太后这时不要看见自己:
  看您这话说的,让鲁王痛苦的不是敬献丹药的道士吗?这与郡主有什么关系?
  他们还在腹诽,太后已经冲他们叫到:“什么病都不会治,还要你们太医署有何用?鲁王有事,哀家要让你们统统陪葬!”
  这下在场的人全都僵住了。
  洛泱闭了闭眼睛,让自己静下来思考:刚才太医令说过,他们已经用灌肠催吐的方法清除李永胃里的残余毒素,但毒素已经进入体内。
  若是在现代,还可以用人工合成的青霉胺、二巯丁二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普鲁士蓝解等化学药品毒。
  现在还能怎么做?
  她冷静片刻,想起自己曾经试过,用普通银针做不到的效果,手上这枚桃花针总能达到,那是否能借用桃花针的力量,加快新陈代谢,让进入消化系统和血液的毒素排出体外呢?
  “那……我试试。”
  洛泱就是这个性,只要有一丝希望,她也努力不放过。
  她边向李永床榻走去,边悄悄摘下桃花戒指,像往常一样,要把它拉直变成桃花针。但意外的事发生了:
  桃花戒指变得坚硬无比,无论她多用力,也无法将它拉开。
  洛泱惊异的看着桃花戒指,那支没变色的花蕊还在……
  对了,是不是因为它已经为阿呆做了治疗?虽然阿呆还没有全好,但治疗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它真的只有九次治疗的机会。
  洛泱蹙眉暗想:小桃花呀小桃花,你是不是记错了次数?就算加上阿呆,我明明只用了八次,还有一次机会被伱吃了?
  她头上的百会穴、四神冲穴突然一阵刺痛,这下她终于想起来了,当时桃花针确实是刺了这两个穴位,让她开窍。
  原来,还有一次机会是自己用掉的。
  这个想法差点让洛泱窒息,她在床榻边停下了脚步。没有桃花针,又没有化学药品,她真的无能为力。
  “伊阳?怎么了?太医,快把银针拿过来。”
  “太后,不是我不想治,可我学艺不精……”她心里也很难过,不知怎么才能解释。萧太后的脸沉了下来,她冷冷道:
  “伊阳,你怕不是见死不救吧?永儿挡了谁的路,你我心知肚明,你这样犹犹豫豫,心里想的是什么,怕哀家不知道吗?”
  太后虽是着急得口不择言,但这也是洛泱一再躲避为圣上治病之后,她的真实想法。
  在她看来,没了李永,李奏就搬掉了登基路上最大的障碍。
  洛泱目瞪口呆,她完全没想到,不为李永解毒,还会和政治斗争扯上关系。太后看她本镇住了,再下一剂猛药:
  “六郎早就上奏书求娶你,现在宋申锡有替苏五郎保媒,求娶清源,你治得好永儿,这两桩婚事哀家便都应下,治不好,你也要自食其果,两桩婚事……哀家只能答应一桩。”
  本想说都不答应,但李奏的势力她也不能不顾。
  洛泱的心像被刀扎一样,太后怎么连他们的亲事也扯进来?就算自己用普通银针扎一遍,李永也不可能治得好。
  “太后,是一样不好,但这与我五兄无关。”她无助的倚在床边,欲哭无泪。
  “那您就紧着答应清源的婚事吧!本王的亲事,本王自己可以做主。”
  李奏洪亮的声音传来,他与顾允之大步走了进来。顾允之忙道榻边为李永检查,他则一把扶着洛泱的胳膊,淡淡道:
  “伊阳又不是医女,会治的病也有限,您又何必这样威胁她?李冽,替本王将郡主送回去。”
  顾允之还在为鲁王把脉,萧太后不好马上翻脸,只好顺着说:
  “伊阳你就先退下吧。”
  洛泱抬头看了李奏一眼,正好他也在暖暖的看着她:
  别怕,有我在,谁也不能欺负你。
  第456章 夜长梦多
  洛泱走后,顾允之也得出了与太医署相同的答案。
  针灸解毒重在疔疮、疖肿、痈疽,李永身体里的毒与此不同。眼前的对策只有加大有解毒汤药用量,让他多排泄,逐渐减少体内毒素残留。
  至于能不能消除影响,那还要看各人体质,像他这么小的孩子,只怕五脏六腑都已受到损害,完全恢复的可能微乎其微。
  萧太后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李宗俭已经没了,李永再保不住,她还能靠病榻上的儿子?
  得出了结论,太医们去准备汤药,李奏便带着顾允之离开了。
  他只能晚上再悄悄去找她,现在,他要让几位相公进宫去看望圣上:本想等皇兄自然病故,但今日萧太后对洛泱的做法让他胆战心惊。
  他不能容忍有人一再威胁自己的女人,这其实就是在威胁他。
  既然这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现在还没有咽气的圣上写传位诏书,自己早一天登基,与自己相关的人才能早一天过上安稳日子。
  “齐王殿下,老臣几个已到太和殿探望过圣上,圣上他全身不能动弹,只有头脸能勉强转动,真是让人唏嘘......”
  路随是圣上亲自提拔做的同平章事,事到如今,他也不再坚持。
  李德裕接着道:“臣已经让中书省、内侍省准备拟传位诏书,殿下是圣上钦封的皇太弟,接任皇位理所应当。只是,殿下与圣上是亲兄弟,兄弟间传位,还需要太后、或是太皇太后给予支持,才能名正言顺,封住所有人的嘴。”
  “圣上与齐王都是太皇太后的孙子,当年圣上接替先圣的皇位,用的也是太皇太后的懿旨,解决了群臣的质疑。
  况且有一帮人还妄图将皇位传回先圣骨肉,若不能事先取得太皇太后支持,臣怕那一伙势力煽动太皇太后,事情更不可控。”
  宋申锡他们深知,牛李党斗争多年,不会因为牛僧孺、李宗闵被贬而结束,就算神策军在齐王手上,要向朝堂安定,最好将继位做得万无一失。
  “好,本王今日就借着鲁王中毒之事,到兴庆殿去见太皇太后,省得夜长梦多。”
  他又如何不知,几位相公面上是说“有些大臣妄图将皇位传回先圣骨肉”,实际上点的就是太皇太后。
  王太后是太皇太后当初亲自为儿子挑的媳妇,王太后如今也在兴庆宫中。
  三宫太后,有两宫倾向先圣的儿子李休复,若是她们站出来反对,难道齐王还能够让军队站出来兵戈相向?
  “不孝”二字,立刻会成为他最大的污点。
  李奏从兴庆门直接入了兴庆殿,太皇太后似乎知道他要来,早早穿着鸾鸟云纹凤尾裙,头戴凤冠,端坐在兴庆殿正殿上。
  见李奏行完礼,太皇太后点点头道:“赐座。”
  “哀家听闻鲁王误食圣上的丹药,四肢无力不能站立,这都是那些道士们害了父子两人,圣上糊涂啊。”太皇太后顿了顿,看着李奏道:
  “哀家知道,你迟早要过来,哀家也想了很久,休复比永儿大不了多少,若将大唐江山交给他,迟早也会落入你们这些权臣手中。
  那又何必再让大唐陷入叔侄相残的内乱?”
  太皇太后都这么说了,李奏沉默着:祖母能做这个妥协,那就等她把后面的条件说出来。
  兴庆殿在兴庆宫的西北角,殿外没有什么大树遮蔽,此时阳光正从敞开的西窗斜照进来,在正殿的地板上留下一个窗棂的形状。
  就算很快要日薄西山,她也要尽她最后的力量,在这個大殿上留下她的印记。
  太皇太后见李奏不做声,知道他已经愿意倾听自己的条件,慢慢开了口:
  “你的生母是位宫婢,因为生了你,才做了先圣的淑人。从这一点上讲,你的条件不如颍王,他的生母是韦贵妃,先圣宠爱的女人。”
  颍王?这时候为什么提颍王?
  他的生母再尊贵,可她也死去多年,和我母亲一样,到地下去陪伴父亲去了。
  李奏扫了一眼地上那块悄悄移动、略微变了形状的光斑,毫无兴趣道:“孙儿有这个自信,父皇母妃将来泉下有知,必会为孙儿骄傲。”
  太皇太后怎会被他的气势打扰,她继续有的放矢:
  “哀家母族太原郭氏,长兄孙女郭兰香,今年正好及笄,你又尚未娶亲,哀家做主,将兰香许配给伱做王妃,哀家和郭氏都会成为你的后盾,你便可以放心坐在那把龙椅上,谁也奈何不了你。”
  她见李奏低头不语,微笑道:
  “兰香出身开国公府,名门闺秀、知书达理,将来必能打理好六宫,让你后顾无忧。”
  “孙儿已有心仪之人,您也知道,她是苏府的伊阳郡主。她曾为孙儿治好腿疾后遗症,是孙儿的恩人,孙儿亦曾在太庙发誓,非她不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