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喜忧参半
风吹乱了李世民的头发,一脸笑容的他看着罗成,在得到罗成的表白之后,李世民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负手而立,看着在堤坝上忙碌的士兵,缓缓开口,道:“这一战不仅仅关系到大唐的命运,更关系到我在军中的地位,如果这一战胜了,大唐就能在争霸天下的征途上取的更为有利的地位,而我也将成为大唐的实权派。”
李世民指的是兵权,如今大唐的兵权主要分为几个派系,其中拥兵最多的自然是他的老子,大唐皇帝李渊。
除去李渊,太子李建成约有五千兵马。齐王李元吉三千,平阳公主两千。此外便是掌控凉州的李神通,有兵五万多人。
至于他李世民,虽然掌控的是大唐的禁军,但由于常年的战斗,已经有一部分的将领属于他掌控了。一些士兵甚至只知道秦王而不知道大唐皇帝。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久久埋藏在心底的野心如同春草一样滋生了。他决定取河北为根基,然后窥视中原,夺取山东,为他将来的霸业做基础。
所以,他在河北采取的方法是格外温柔的,程名振等人投降就源自于他恩威并施的结果。
在此刻,他认为河北的局势已经基本大定,所以开始极力招揽罗成,进而掌控幽州军。
听到李世民如此信心满满的话,罗成的一颗心也活络了起来,他本来就是一个不甘于平庸之人,自然不会老此一生。他轻声笑了笑,道:“殿下,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河北已经收入囊中,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正要说话,李道玄匆匆而来。李道玄这一次跟着李世民出征,是自动请缨而来,在李道宗被隋人害死之后,他便决意为兄弟报仇。而要报仇,在他看来不是简单地杀人,而是要一步一步蚕食逆隋的土地,让隋帝过的战战兢兢,每一天都活在恐惧之中,这才是报仇的最高境界。
大唐曾经吃过逆隋的亏,不服气的李道玄决意将这口恶气讨回来,所以他跟着李世民出征了。
不过二十岁的李道玄匆匆而来,额头上挂着汗水,到了李世民身边,他拱拱手,道:“大帅,在半个时辰前,有一名骑士从北方赶到了刘黑闼的大营,不知道所为何事。”
李世民微微皱眉,不满地道:“怎么回事,竟然捉不住此人?”
李道玄摇摇头,道:“此人异常狡猾,我军斥候在没有绝对的把握前,不敢贸然动手,不然破坏了与刘黑闼的关系。”
李世民“嗯”了一声,虽然他一直防着刘黑闼,也想一口将刘黑闼给吃掉,但在没有攻破乐寿城之前,李世民是不会和刘黑闼翻脸的。想到此,他点点头,示意李道玄继续说下去。
“此人似乎从渔阳而来,只是不知道带来什么消息。”李道玄有些遗憾。
李世民沉默半响,道:“不妨,只要看紧他,料想他翻不出什么大浪。”
刘黑闼大营,刘十善领着传令兵匆匆走进了大帐,他一脸喜色地喊着:“大哥,大哥。”
刘黑闼从堆积如山的地图中抬起头,双目有着红红的血丝。他咳嗽一声,道:“十善,有什么事情吗?”说着,不由咳嗽了两声。
刘十善快步走了过去,道:“大哥,大喜事呀!”
刘黑闼一愣,显得十分疑惑:“大喜事?有什么大喜事?”
“大哥,这是诸葛德威派来的传令兵。”刘十善说着,健壮的身躯微微挪开,刘黑闼这才注意到了弟弟身后之人。
“诸葛德威派你来,是有什么大喜事?”刘黑闼问道。
传令兵走上两步,双手抱拳,施礼之后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刘黑闼,道:“汉东王,诸葛将军派我来,的确是有天大的喜事。所有的事情详细地写在了信里,还请汉东王一阅。”
刘黑闼伸手接过书信,将火漆挑开,取出了信纸,展开一阅,忍不住眉头就是一挑!
刘黑闼在一旁看的仔细,不由急忙问道:“大哥,究竟是有怎样的喜事?”他虽然知道有喜事,具体却是不知。
刘黑闼呵呵一笑,将书信递给了他,道:“你看看就明白了。”
刘十善疑惑地接过,匆匆一阅,同样也是喜上眉头。
诸葛德威在信里说,在数日前,他成功地劫杀了高句丽派到中原的商人,夺取了大批的财富和粮食。这一批粮食足够大军食用三个月。
虽然有些诧异高句丽为何会将如此多的粮食送到中原,但诸葛德威一向办事稳重,想来是没有虚言的。
有了这批粮食,刘黑闼就能安然度过冬天,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诸葛德威在信里还说了,鉴于今年天气冷的特别早,恐怕大雪也会提前降临。若是下起了大雪,道路必然行走不便,军粮也难以运输。所以诸葛德威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汉东王能够批准。
建议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克服运输粮食难的问题,诸葛德威决定减少运输粮食的次数,但增加每一次运输粮食的数量。
这样运输的次数少了,在路上的损耗也相对变低。诸葛德威说,从以前没半个月一次运输改为一个月运送一次,这是最为划算的办法。
刘黑闼思考了半响,觉得诸葛德威的这个建议非常不错。不过,他觉得还是要再改一改时间。
河北地靠北方,下一次雪可能数月都不会融化,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太短了一些。他决定将这个时间改为两个月,这样十日后运粮队的任务虽然会特别重,但实际上却节省了很多麻烦的事情。
此外还有一点便是刘黑闼觉得在这十天半月内就会有一场大战,所以他需要足够的粮食来稳定军心和犒军。
想到这里,刘黑闼写了一封书信,让传令兵立刻返回渔阳,告诉诸葛德威,按照信中所言行事。
传令兵走了之后,刘黑闼松了一口气,粮食的危机竟然如此神奇地解决了,心头的大石落在了地上,让刘黑闼有更为充裕的时间做出更多的策划。
乐寿城,经过数日的忙碌,按照窦建德所构想的防御工事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乐寿城可以说是城中有城,就算被敌人攻破了外城,也能依靠城内节节防御工事进行抵抗。
大隋锦衣卫拼死传递回来的消息给了窦建德信心,尽管他还不明白大隋天子的军队会从那里杀过来。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当他有信心的时候,再困难的事情都能完成。但当他没有信心,心中已经绝望的时候,再容易的事情也会办的格外糟糕。当年的杨广是如此,而今的窦建德也是如此。
所不同的是杨广像一只鸵鸟一样,躲在在江都,以为不理不问就能将天下大乱的事情已经忘记。而窦建德却在种种压力之下,选择了奋起。这或许是因为两人的经历不同罢。
窦建德能在反贼数量仅次于山东的河北站稳脚跟,经历了太多。尤其是杨义臣差一点就将他挫骨扬灰。所以窦建德不怕失败,失败只会让他越挫越勇。
在西风中走了半个时辰,窦建德停住了脚步,从这里他能看清楚李唐在子牙河修建的堤坝。窦建德很清楚李世民的想法,他这是想要利用子牙河的大水来冲跨乐寿城的防御啊。可是按照往年子牙河的流量来看,这个时节想要利用河水冲跨乐寿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是觉得不可能,所以窦建德才非常疑惑,他每天都会登上城墙观看堤坝的进展,夜晚也曾偷偷派人去查看情况,据悉,河水已经有二十多丈深。
虽然河水已经很深,但窦建德也清楚,这是无法淹没乐寿城的。
既然他窦建德能看出这是不可能的,那么以李世民的智慧,看不出来吗?窦建德觉得不可能。和李世民没有交过手,但从苏定方的言语里,他能看出苏定方对李世民还是佩服的。对一个敌人佩服,只能证明这个敌人的确厉害。
这么厉害的敌人显然不会看不出其中的不足,也正是因为如此,窦建德才会觉得李世民另有其他目的,可是,他的目的何在?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在寒风中思考了片刻,窦建德转过了身子,向前缓缓而行,他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身子微微弓着,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已经有些无法承受。
这时,女儿窦红线走了过来,伸出手扶着他,道:“爹,天气寒冷,小娘已经做好了饭菜,爹回去吃饭吧。”
窦建德拉着女儿的手,道:“线儿,爹有些担心呀。”
窦红线伸出手,替父亲将脸上的褶子拉平,轻声道:“爹,如今虽然事情紧急,但女儿希望爹不要愁眉苦脸,要积极向上,多吃饭,才会有足够的精神和力气面对危机呀。”
窦建德听到女儿的老成之言,忍不住笑了笑,道:“线儿,爹又不是小孩子,还需要你来教吗?”
“爹。”窦红线突然叹了口气,目光悠悠地看着南方,道:“爹,这一次若是守住了乐寿,回归大隋的治下,爹还是将手中的兵权交给大隋皇帝吧。”
窦建德一愣,叹道:“女大不中留呀,还没有嫁人,心就冲着丈夫了。”
“爹。”窦红线娇嗔了一声,道:“爹,自古帝王心术难以猜测,爹虽然决定投靠大隋,可是若还掌握兵权,难免被有心人利用,不如回家种田钓鱼,日子倒也逍遥。”
窦建德轻轻一叹,他曾经以为他能过这样的生活,可是在时代的大波澜下,他选择了造反,并且登上了夏王的位置。如果可以重来,他绝对不愿意过这种刀尖上讨生活的日子。
想到此,他叹息了一声,拍了拍女儿的肩头,道:“线儿,这一次爹就听你的。”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负手而立,看着在堤坝上忙碌的士兵,缓缓开口,道:“这一战不仅仅关系到大唐的命运,更关系到我在军中的地位,如果这一战胜了,大唐就能在争霸天下的征途上取的更为有利的地位,而我也将成为大唐的实权派。”
李世民指的是兵权,如今大唐的兵权主要分为几个派系,其中拥兵最多的自然是他的老子,大唐皇帝李渊。
除去李渊,太子李建成约有五千兵马。齐王李元吉三千,平阳公主两千。此外便是掌控凉州的李神通,有兵五万多人。
至于他李世民,虽然掌控的是大唐的禁军,但由于常年的战斗,已经有一部分的将领属于他掌控了。一些士兵甚至只知道秦王而不知道大唐皇帝。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久久埋藏在心底的野心如同春草一样滋生了。他决定取河北为根基,然后窥视中原,夺取山东,为他将来的霸业做基础。
所以,他在河北采取的方法是格外温柔的,程名振等人投降就源自于他恩威并施的结果。
在此刻,他认为河北的局势已经基本大定,所以开始极力招揽罗成,进而掌控幽州军。
听到李世民如此信心满满的话,罗成的一颗心也活络了起来,他本来就是一个不甘于平庸之人,自然不会老此一生。他轻声笑了笑,道:“殿下,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河北已经收入囊中,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正要说话,李道玄匆匆而来。李道玄这一次跟着李世民出征,是自动请缨而来,在李道宗被隋人害死之后,他便决意为兄弟报仇。而要报仇,在他看来不是简单地杀人,而是要一步一步蚕食逆隋的土地,让隋帝过的战战兢兢,每一天都活在恐惧之中,这才是报仇的最高境界。
大唐曾经吃过逆隋的亏,不服气的李道玄决意将这口恶气讨回来,所以他跟着李世民出征了。
不过二十岁的李道玄匆匆而来,额头上挂着汗水,到了李世民身边,他拱拱手,道:“大帅,在半个时辰前,有一名骑士从北方赶到了刘黑闼的大营,不知道所为何事。”
李世民微微皱眉,不满地道:“怎么回事,竟然捉不住此人?”
李道玄摇摇头,道:“此人异常狡猾,我军斥候在没有绝对的把握前,不敢贸然动手,不然破坏了与刘黑闼的关系。”
李世民“嗯”了一声,虽然他一直防着刘黑闼,也想一口将刘黑闼给吃掉,但在没有攻破乐寿城之前,李世民是不会和刘黑闼翻脸的。想到此,他点点头,示意李道玄继续说下去。
“此人似乎从渔阳而来,只是不知道带来什么消息。”李道玄有些遗憾。
李世民沉默半响,道:“不妨,只要看紧他,料想他翻不出什么大浪。”
刘黑闼大营,刘十善领着传令兵匆匆走进了大帐,他一脸喜色地喊着:“大哥,大哥。”
刘黑闼从堆积如山的地图中抬起头,双目有着红红的血丝。他咳嗽一声,道:“十善,有什么事情吗?”说着,不由咳嗽了两声。
刘十善快步走了过去,道:“大哥,大喜事呀!”
刘黑闼一愣,显得十分疑惑:“大喜事?有什么大喜事?”
“大哥,这是诸葛德威派来的传令兵。”刘十善说着,健壮的身躯微微挪开,刘黑闼这才注意到了弟弟身后之人。
“诸葛德威派你来,是有什么大喜事?”刘黑闼问道。
传令兵走上两步,双手抱拳,施礼之后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刘黑闼,道:“汉东王,诸葛将军派我来,的确是有天大的喜事。所有的事情详细地写在了信里,还请汉东王一阅。”
刘黑闼伸手接过书信,将火漆挑开,取出了信纸,展开一阅,忍不住眉头就是一挑!
刘黑闼在一旁看的仔细,不由急忙问道:“大哥,究竟是有怎样的喜事?”他虽然知道有喜事,具体却是不知。
刘黑闼呵呵一笑,将书信递给了他,道:“你看看就明白了。”
刘十善疑惑地接过,匆匆一阅,同样也是喜上眉头。
诸葛德威在信里说,在数日前,他成功地劫杀了高句丽派到中原的商人,夺取了大批的财富和粮食。这一批粮食足够大军食用三个月。
虽然有些诧异高句丽为何会将如此多的粮食送到中原,但诸葛德威一向办事稳重,想来是没有虚言的。
有了这批粮食,刘黑闼就能安然度过冬天,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诸葛德威在信里还说了,鉴于今年天气冷的特别早,恐怕大雪也会提前降临。若是下起了大雪,道路必然行走不便,军粮也难以运输。所以诸葛德威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汉东王能够批准。
建议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克服运输粮食难的问题,诸葛德威决定减少运输粮食的次数,但增加每一次运输粮食的数量。
这样运输的次数少了,在路上的损耗也相对变低。诸葛德威说,从以前没半个月一次运输改为一个月运送一次,这是最为划算的办法。
刘黑闼思考了半响,觉得诸葛德威的这个建议非常不错。不过,他觉得还是要再改一改时间。
河北地靠北方,下一次雪可能数月都不会融化,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太短了一些。他决定将这个时间改为两个月,这样十日后运粮队的任务虽然会特别重,但实际上却节省了很多麻烦的事情。
此外还有一点便是刘黑闼觉得在这十天半月内就会有一场大战,所以他需要足够的粮食来稳定军心和犒军。
想到这里,刘黑闼写了一封书信,让传令兵立刻返回渔阳,告诉诸葛德威,按照信中所言行事。
传令兵走了之后,刘黑闼松了一口气,粮食的危机竟然如此神奇地解决了,心头的大石落在了地上,让刘黑闼有更为充裕的时间做出更多的策划。
乐寿城,经过数日的忙碌,按照窦建德所构想的防御工事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乐寿城可以说是城中有城,就算被敌人攻破了外城,也能依靠城内节节防御工事进行抵抗。
大隋锦衣卫拼死传递回来的消息给了窦建德信心,尽管他还不明白大隋天子的军队会从那里杀过来。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当他有信心的时候,再困难的事情都能完成。但当他没有信心,心中已经绝望的时候,再容易的事情也会办的格外糟糕。当年的杨广是如此,而今的窦建德也是如此。
所不同的是杨广像一只鸵鸟一样,躲在在江都,以为不理不问就能将天下大乱的事情已经忘记。而窦建德却在种种压力之下,选择了奋起。这或许是因为两人的经历不同罢。
窦建德能在反贼数量仅次于山东的河北站稳脚跟,经历了太多。尤其是杨义臣差一点就将他挫骨扬灰。所以窦建德不怕失败,失败只会让他越挫越勇。
在西风中走了半个时辰,窦建德停住了脚步,从这里他能看清楚李唐在子牙河修建的堤坝。窦建德很清楚李世民的想法,他这是想要利用子牙河的大水来冲跨乐寿城的防御啊。可是按照往年子牙河的流量来看,这个时节想要利用河水冲跨乐寿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是觉得不可能,所以窦建德才非常疑惑,他每天都会登上城墙观看堤坝的进展,夜晚也曾偷偷派人去查看情况,据悉,河水已经有二十多丈深。
虽然河水已经很深,但窦建德也清楚,这是无法淹没乐寿城的。
既然他窦建德能看出这是不可能的,那么以李世民的智慧,看不出来吗?窦建德觉得不可能。和李世民没有交过手,但从苏定方的言语里,他能看出苏定方对李世民还是佩服的。对一个敌人佩服,只能证明这个敌人的确厉害。
这么厉害的敌人显然不会看不出其中的不足,也正是因为如此,窦建德才会觉得李世民另有其他目的,可是,他的目的何在?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在寒风中思考了片刻,窦建德转过了身子,向前缓缓而行,他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身子微微弓着,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已经有些无法承受。
这时,女儿窦红线走了过来,伸出手扶着他,道:“爹,天气寒冷,小娘已经做好了饭菜,爹回去吃饭吧。”
窦建德拉着女儿的手,道:“线儿,爹有些担心呀。”
窦红线伸出手,替父亲将脸上的褶子拉平,轻声道:“爹,如今虽然事情紧急,但女儿希望爹不要愁眉苦脸,要积极向上,多吃饭,才会有足够的精神和力气面对危机呀。”
窦建德听到女儿的老成之言,忍不住笑了笑,道:“线儿,爹又不是小孩子,还需要你来教吗?”
“爹。”窦红线突然叹了口气,目光悠悠地看着南方,道:“爹,这一次若是守住了乐寿,回归大隋的治下,爹还是将手中的兵权交给大隋皇帝吧。”
窦建德一愣,叹道:“女大不中留呀,还没有嫁人,心就冲着丈夫了。”
“爹。”窦红线娇嗔了一声,道:“爹,自古帝王心术难以猜测,爹虽然决定投靠大隋,可是若还掌握兵权,难免被有心人利用,不如回家种田钓鱼,日子倒也逍遥。”
窦建德轻轻一叹,他曾经以为他能过这样的生活,可是在时代的大波澜下,他选择了造反,并且登上了夏王的位置。如果可以重来,他绝对不愿意过这种刀尖上讨生活的日子。
想到此,他叹息了一声,拍了拍女儿的肩头,道:“线儿,这一次爹就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