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世人的选择(上)
让士族、土豪和寒门之人感觉不解的是,徐州的州郡县官员基本全部留任,公孙家族三郡国的县级官员择优录用了一部分,而汝南郡和陈郡的县级官员一人都没有留任,全部从冀州、青州或者兖州调来的;且当地家族没有一人获得任职的机会。
仔细回味,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之处。
徐州是刺史陶谦主动交予高顺势力的,且陶谦已辞世,儿孙皆未从官,不会再影响高顺对徐州的统治,州郡县级官员全部留任,这很好理解。
他们不知道的是,徐州的各级官员,皆为此前高顺势力早已安插的自己人。
陈国国相骆俊被袁绍毒杀,他的妻子、儿子和女儿却获得了很好的照顾,儿子被送往历城读书,还免费赠送了一处庄园,朝廷赐下谥号为“康”,千古荣耀,可见高顺对忠正之人最为看重。
与之对比,陈国各县的县令等官员,在袁绍来袭之时,要么逃离,要么屈服于袁绍势力,所以他们的品行皆未得到高顺势力的青睐,全部被辞退,这也不难理解了。
公孙家族虽然也是主动投靠高顺势力,但是他们高官得坐,这与徐州情况差异很大,所以才择优录取,辞退一部分,便于安插自己人员,加强对当地的统治。
联姻是与高顺势力建立深密关系且快速上位的最佳捷径,比如郭家家族,诸葛家族、赵云一家、许林一家等;否则,即便靠才能和家族上位,若是在工作中略有瑕疵,也会被弃之不用,比如徐州军师陈登,指挥大军进攻豫州,没有取得应有战功,立即被罢免军师之职,转职为屯田校尉,不管地位还是权力,这个落差非常大。
综合看来,有绝对能力者,高顺势力还是给予任职的机会,只要不断立功,便会得到不断提升,比如程立和黄忠便是代表。
靠家世获得上位的人,在高顺势力中基本没有,这让辖区内的大族和土豪们极为失望。
当初他们不主动出仕,就是感觉高顺出自边疆,若是没有士族的支持,他从哪里寻找这么多读书之人来帮助他管理地方呢?即便高顺势力的兵马再强,也离不开他们这些读书人,现在看来,他们错了,高顺势力不仅不缺人,而是人才济济。
首先,士族内部不团结,总会有人主动投靠,比如郭家家族、审配家族等,一旦投靠,便会带来大量的人才。
其次,寒门之士众多,比如高顺信任的张飞、徐晃、关羽、颜良、文丑、徐荣等人,皆是投靠时间比较早的人,因忠心耿耿而获得高顺的信任;高顺出身寒门,更容易获得寒门之士的认可,比如当初跟随他起家的十多人,现在皆牧守一方,最出色的当属周飞和房良。
第三,便是落魄或者门庭衰败的士族之人,戏志才、程立、田丰、沮丧、郭嘉等人皆是如此。
第四,主动投降的势力,也能带来许多可用之人,比如公孙家族一家,中郎将就有三位,太守一位,别部司马和军司马多位,成为显耀的武将家族。
最后,高顺投入巨资,积极培养自己人,为此先后建立了历山大学,各州、郡、县学,比如这次便从历山大学的优秀学子中调来多人担任县令等职,作为储备人才,此后定会源源不断的提供可用人才。
现在高顺占领北方诸州,将来统一天下、结束乱世的唯一人选,若是不尽快主动投靠,等将来天下已定,他们如何能在新的朝廷中占得一席之地?若是不能成为高顺势力中的一员,按照高顺的行事习惯,他们的家族必将被压制、打压,这对他们来说,是最难以接受。
这些大族之人的心中完全没有对朝廷的忠心,有的只是对家族的利益。
与此有相似想法的不知士族、土豪,那些寒门之士更是积极,此前各类官职皆被士族把持,他们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若是不能主动把握,令家族崛起,那就是个人家族问题,而不能怨没有机会了。
最先准备出仕的是原韩馥的军师兼大将潘凤,当初阵斩华雄,可是为他争取了足够的荣耀。
现在老主公韩馥被杀,袁绍被灭,他感觉该出仕了,以他的才能,不应老死乡野。
不过他自恃武艺高强,谋略出众,没有去拜访房良,而是直接去冀州拜见高顺。
高顺查看其属性,确实不错,算是能独当一面的全才人物,怪不得有傲气,可惜的是韩馥不能善加利用,以至于兵败身亡。
经过慎重考虑,高顺任命其为别部司马,派往益州归赵云调遣,待其立功后再提拔;此举一是压制益州大家豪族,二是有牵制公孙瓒的意思。
这个位置不高不低,相比袁绍家族的人获得的职位,已经很高了,潘凤没什么不满。
高顺又赐其特优级战马一匹,光明铠甲一身,令其非常满意,便前往益州上任。
第二位让高顺意想不到的人竟然是许褚,这可是让他期待已久的人。
在豫州稳定之后,许褚家族的人便主动选择从军,他没有在豫州从军,而是前往兖州定陶城投奔黄忠,黄忠与其比试一场,感觉是难得的武将,不能做主,怕耽误了许褚的前程,便主动推荐给了高顺。
许褚家族聚族而居,建立村堡,在乱世中以求自保;在韩馥和袁绍统治的时候,他们更喜欢使用世家大族之人,像许褚这种寒门之士根本没有被重用的机会。
历史上,许褚选择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已发展壮大了,且曹操采取不拘一格的用人策略,他们才选择主动投靠曹操;而今世,曹操远在颍川郡,且势力比较弱小,在夹缝中生存,只能自保,所以不能成为他们的投靠对象。
就是这种仅有千多人的小家族,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锐利的目光,也懂得投机与投资的区别,否则很难保全于乱世。
校场辕门卫士见十多魁梧之人,向前询问,方知是来投军的,不能做主,又畏惧于许褚几人想雄壮,便立即上报。
值班的军司马乃系统之人,听卫士介绍,忙出门查看。
即便是高顺非常信任黄忠,在他的部队中,各级军官也是由高顺或者房良任命,黄忠没有人事权,只有推荐权。
军司马乃高级武将,有八十多的武力值,见许褚诸人,大吃一惊,绝对是一群猛人,不用比武,便感觉不是对手,于是客气的将他们迎进军营,并立即派人通知黄忠前来决断。
前来者共有十一人,以许褚兄弟二人为首,另有八名强壮的族人,还有一人负责对外联络事务;他们本来还担心被拒绝,没想到军官对他们如此客气,这让他们有些喜出望外。
仔细回味,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之处。
徐州是刺史陶谦主动交予高顺势力的,且陶谦已辞世,儿孙皆未从官,不会再影响高顺对徐州的统治,州郡县级官员全部留任,这很好理解。
他们不知道的是,徐州的各级官员,皆为此前高顺势力早已安插的自己人。
陈国国相骆俊被袁绍毒杀,他的妻子、儿子和女儿却获得了很好的照顾,儿子被送往历城读书,还免费赠送了一处庄园,朝廷赐下谥号为“康”,千古荣耀,可见高顺对忠正之人最为看重。
与之对比,陈国各县的县令等官员,在袁绍来袭之时,要么逃离,要么屈服于袁绍势力,所以他们的品行皆未得到高顺势力的青睐,全部被辞退,这也不难理解了。
公孙家族虽然也是主动投靠高顺势力,但是他们高官得坐,这与徐州情况差异很大,所以才择优录取,辞退一部分,便于安插自己人员,加强对当地的统治。
联姻是与高顺势力建立深密关系且快速上位的最佳捷径,比如郭家家族,诸葛家族、赵云一家、许林一家等;否则,即便靠才能和家族上位,若是在工作中略有瑕疵,也会被弃之不用,比如徐州军师陈登,指挥大军进攻豫州,没有取得应有战功,立即被罢免军师之职,转职为屯田校尉,不管地位还是权力,这个落差非常大。
综合看来,有绝对能力者,高顺势力还是给予任职的机会,只要不断立功,便会得到不断提升,比如程立和黄忠便是代表。
靠家世获得上位的人,在高顺势力中基本没有,这让辖区内的大族和土豪们极为失望。
当初他们不主动出仕,就是感觉高顺出自边疆,若是没有士族的支持,他从哪里寻找这么多读书之人来帮助他管理地方呢?即便高顺势力的兵马再强,也离不开他们这些读书人,现在看来,他们错了,高顺势力不仅不缺人,而是人才济济。
首先,士族内部不团结,总会有人主动投靠,比如郭家家族、审配家族等,一旦投靠,便会带来大量的人才。
其次,寒门之士众多,比如高顺信任的张飞、徐晃、关羽、颜良、文丑、徐荣等人,皆是投靠时间比较早的人,因忠心耿耿而获得高顺的信任;高顺出身寒门,更容易获得寒门之士的认可,比如当初跟随他起家的十多人,现在皆牧守一方,最出色的当属周飞和房良。
第三,便是落魄或者门庭衰败的士族之人,戏志才、程立、田丰、沮丧、郭嘉等人皆是如此。
第四,主动投降的势力,也能带来许多可用之人,比如公孙家族一家,中郎将就有三位,太守一位,别部司马和军司马多位,成为显耀的武将家族。
最后,高顺投入巨资,积极培养自己人,为此先后建立了历山大学,各州、郡、县学,比如这次便从历山大学的优秀学子中调来多人担任县令等职,作为储备人才,此后定会源源不断的提供可用人才。
现在高顺占领北方诸州,将来统一天下、结束乱世的唯一人选,若是不尽快主动投靠,等将来天下已定,他们如何能在新的朝廷中占得一席之地?若是不能成为高顺势力中的一员,按照高顺的行事习惯,他们的家族必将被压制、打压,这对他们来说,是最难以接受。
这些大族之人的心中完全没有对朝廷的忠心,有的只是对家族的利益。
与此有相似想法的不知士族、土豪,那些寒门之士更是积极,此前各类官职皆被士族把持,他们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若是不能主动把握,令家族崛起,那就是个人家族问题,而不能怨没有机会了。
最先准备出仕的是原韩馥的军师兼大将潘凤,当初阵斩华雄,可是为他争取了足够的荣耀。
现在老主公韩馥被杀,袁绍被灭,他感觉该出仕了,以他的才能,不应老死乡野。
不过他自恃武艺高强,谋略出众,没有去拜访房良,而是直接去冀州拜见高顺。
高顺查看其属性,确实不错,算是能独当一面的全才人物,怪不得有傲气,可惜的是韩馥不能善加利用,以至于兵败身亡。
经过慎重考虑,高顺任命其为别部司马,派往益州归赵云调遣,待其立功后再提拔;此举一是压制益州大家豪族,二是有牵制公孙瓒的意思。
这个位置不高不低,相比袁绍家族的人获得的职位,已经很高了,潘凤没什么不满。
高顺又赐其特优级战马一匹,光明铠甲一身,令其非常满意,便前往益州上任。
第二位让高顺意想不到的人竟然是许褚,这可是让他期待已久的人。
在豫州稳定之后,许褚家族的人便主动选择从军,他没有在豫州从军,而是前往兖州定陶城投奔黄忠,黄忠与其比试一场,感觉是难得的武将,不能做主,怕耽误了许褚的前程,便主动推荐给了高顺。
许褚家族聚族而居,建立村堡,在乱世中以求自保;在韩馥和袁绍统治的时候,他们更喜欢使用世家大族之人,像许褚这种寒门之士根本没有被重用的机会。
历史上,许褚选择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已发展壮大了,且曹操采取不拘一格的用人策略,他们才选择主动投靠曹操;而今世,曹操远在颍川郡,且势力比较弱小,在夹缝中生存,只能自保,所以不能成为他们的投靠对象。
就是这种仅有千多人的小家族,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锐利的目光,也懂得投机与投资的区别,否则很难保全于乱世。
校场辕门卫士见十多魁梧之人,向前询问,方知是来投军的,不能做主,又畏惧于许褚几人想雄壮,便立即上报。
值班的军司马乃系统之人,听卫士介绍,忙出门查看。
即便是高顺非常信任黄忠,在他的部队中,各级军官也是由高顺或者房良任命,黄忠没有人事权,只有推荐权。
军司马乃高级武将,有八十多的武力值,见许褚诸人,大吃一惊,绝对是一群猛人,不用比武,便感觉不是对手,于是客气的将他们迎进军营,并立即派人通知黄忠前来决断。
前来者共有十一人,以许褚兄弟二人为首,另有八名强壮的族人,还有一人负责对外联络事务;他们本来还担心被拒绝,没想到军官对他们如此客气,这让他们有些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