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等徐子桢的解释
对于张邦昌,百姓们没一个对他有好感,当初他还是大宋首相时就没什么好名声,手黑心贪没什么不敢做的,又善于揣摩圣意,连同为一殿之臣的李邦彦之流都不敢得罪他,尤其是当汴京城破后他居然身登大宝当了皇帝。
身为宋臣,却为金人当奴才当个伪帝,百姓自然是不服的,而且最关键的是有人在事后透露出了一条消息,那就是当初金人围住汴京时,正是张邦昌下的令,让守城军不得妄动刀兵,金人才刚逼近过来就全体弃战,降了。
正是因为这个,所以如今天下百姓无不恨他入骨,要不是他,汴京不会破得那么容易,二帝不会被掳去,汴京数百万百姓也不会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虽然听说张邦昌为帝时还算低调,理政时也不敢面南而坐,依然以臣子自居,可是他这皇帝却是实打实的,而且在别人眼里看来那就是他放金人入城后得到的奖赏和酬劳,所以百姓们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可是现在,他们却听说张邦昌回来了,那个伪帝不做了,回来向赵构问安,这是安的什么心?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咱们都去看看!”于是所有人呼应一声齐齐往皇宫而去。
皇宫当然不是谁都能进去的,于是本来找徐子桢要说法的数百人现在全都聚在了宫外,而且人越积越多,最后竟来了有三千多人,从宫外玉带桥上看去黑压压一片全是人头。
临近午时,宫门内清道锣响了起来,百官退朝了,禁军也先一步出来,将堵在门外的百姓喝散,然后只见一顶顶官轿出来,那些百姓被逼得远远的,只能伸长脖子看着,却看不出谁是谁。
直到所有官员全都退净,他们也没发现张邦昌,连徐子桢也不见了。每个人都心痒难搔,可却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再回徐家堵着显然也不是个事,徐子桢那狡猾性子谁还能真堵到他?渐渐的所有人都只能带着满腔疑惑散去。
……
集翠坊是城内最大的一条街市,从东到西长五里有余,汇聚了全应天府最有名气的酒楼布庄首饰铺等,应天府有些身份有点钱的全爱往这儿跑,因为这里不光有最好的酒食,还有最快的消息,不论是朝中政事还是坊间野事。
而这天傍晚,一条消息象被点燃的引线般,飞快地传遍了这里每一个角落——官家欲问罪张邦昌,被徐子桢一力保了下来。
这个消息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传开,所有听到这消息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张邦昌这样的卖国奸贼,徐子桢竟然保他?而且听说最后官家竟然屈服了,免了他一死,还钦赐张邦昌金银布帛无数,让他荣归故里养老去了?
凭什么?这样一个卖国贼除了满门抄斩以谢天下,就不该有别的结果,徐子桢为什么会保他?
全城沸腾了,每个人都不肯相信徐子桢会做这样的事,可是很快又有一条消息传了出来,更让他们目瞪口呆。
张邦昌当初喝令守城军不得拒敌,并开门放金兵入城,竟然是受了徐子桢之命。
全城又静默了,没人相信这是真的,徐子桢会让张邦昌开城投降?他会是靖康之难的首恶?这绝不可能!
可是当传出这条消息的人出现时,人们却发现这是真的,因为传出消息的是三个人:当朝首相李纲的管家,开平王高雍的管家,第三个则是刚回朝的原大理寺卿马春林,如果说前两个的消息或许还有些不靠谱,那么马春林亲口说出的话就是铁板钉钉了,因为正如天下人都知道张邦昌的奸,他们也都知道马春林的正。
百姓的情绪一下子又炸了,他们不是愤怒,而是不敢相信,甚至是迷茫,可能全大宋除了太原之外,哪个地方都不如应天府的百姓相信徐子桢,他们绝不相信徐子桢会做出这样的事来,可是他们同样不相信马春林会骗他们,因为他们听说今天在朝上时马春林就曾当面怒斥过徐子桢,骂他是个奸诈小人,还说自己瞎了眼,看错了他。
李纲和开平王雍爷都是与徐子桢交情菲浅,所以他们的管家传出这样的消息应该也不是假的。
夕阳如血,无数百姓涌到了徐子桢家门外,有读书人,有商人,有手艺人,甚至还有老人和妇女,他们是徐子桢忠实的拥趸,现在,他们只想当着徐子桢的面问个清楚,究竟传言是不是真的。
可是他们没能见到徐子桢,因为徐家门外早已列着一队盔明甲净的军士,他们面无表情的将所有人拦在了门外,并且一言不发,面对这样的情形谁都无可奈何,因为这支守门的军士不是宋军,而是大夏与吐蕃的国使护卫联合军,冲撞他们就是冲撞国使,一个不慎就会引来外交纠纷,应天府百姓见得多,这种事知道轻重。
进又进不得,退也不可能,于是这些人全都留了下来,就这么席地而坐围住了整个徐府,偌大一座院子,竟被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连只苍蝇怕是都飞不进院子里去。
他们也不吵也不闹,就等着徐子桢出来见一下他们,和他们说一声那是假的,他还是大宋的英雄,大宋的战神。
可是让所有人失望了,徐子桢始终没有出现。
这时的徐子桢在哪?他当然在家,这时他正在书房,饶有兴趣地看着面前的一个年轻人。
“你来得挺快,我还以为你至少两个月才能到。”
年轻人笑了笑:“小人早已在左近等候,先生召唤,小人怎敢怠慢。”
徐子桢拍了拍手:“不错不错,看你这样子你是想通了,真愿意跟着我混?”
年轻人的笑容渐渐收起,缓缓说道:“是,我要报仇!”
徐子桢大笑站起:“哈哈!好,那咱们这就准备准备走吧。”
“是!”年轻人也跟着站起,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这不是别人,正是完颜泓临行前徐子桢吩咐她叫来的,原金国铁浮屠都统,完颜宗德。
身为宋臣,却为金人当奴才当个伪帝,百姓自然是不服的,而且最关键的是有人在事后透露出了一条消息,那就是当初金人围住汴京时,正是张邦昌下的令,让守城军不得妄动刀兵,金人才刚逼近过来就全体弃战,降了。
正是因为这个,所以如今天下百姓无不恨他入骨,要不是他,汴京不会破得那么容易,二帝不会被掳去,汴京数百万百姓也不会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虽然听说张邦昌为帝时还算低调,理政时也不敢面南而坐,依然以臣子自居,可是他这皇帝却是实打实的,而且在别人眼里看来那就是他放金人入城后得到的奖赏和酬劳,所以百姓们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可是现在,他们却听说张邦昌回来了,那个伪帝不做了,回来向赵构问安,这是安的什么心?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咱们都去看看!”于是所有人呼应一声齐齐往皇宫而去。
皇宫当然不是谁都能进去的,于是本来找徐子桢要说法的数百人现在全都聚在了宫外,而且人越积越多,最后竟来了有三千多人,从宫外玉带桥上看去黑压压一片全是人头。
临近午时,宫门内清道锣响了起来,百官退朝了,禁军也先一步出来,将堵在门外的百姓喝散,然后只见一顶顶官轿出来,那些百姓被逼得远远的,只能伸长脖子看着,却看不出谁是谁。
直到所有官员全都退净,他们也没发现张邦昌,连徐子桢也不见了。每个人都心痒难搔,可却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再回徐家堵着显然也不是个事,徐子桢那狡猾性子谁还能真堵到他?渐渐的所有人都只能带着满腔疑惑散去。
……
集翠坊是城内最大的一条街市,从东到西长五里有余,汇聚了全应天府最有名气的酒楼布庄首饰铺等,应天府有些身份有点钱的全爱往这儿跑,因为这里不光有最好的酒食,还有最快的消息,不论是朝中政事还是坊间野事。
而这天傍晚,一条消息象被点燃的引线般,飞快地传遍了这里每一个角落——官家欲问罪张邦昌,被徐子桢一力保了下来。
这个消息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传开,所有听到这消息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张邦昌这样的卖国奸贼,徐子桢竟然保他?而且听说最后官家竟然屈服了,免了他一死,还钦赐张邦昌金银布帛无数,让他荣归故里养老去了?
凭什么?这样一个卖国贼除了满门抄斩以谢天下,就不该有别的结果,徐子桢为什么会保他?
全城沸腾了,每个人都不肯相信徐子桢会做这样的事,可是很快又有一条消息传了出来,更让他们目瞪口呆。
张邦昌当初喝令守城军不得拒敌,并开门放金兵入城,竟然是受了徐子桢之命。
全城又静默了,没人相信这是真的,徐子桢会让张邦昌开城投降?他会是靖康之难的首恶?这绝不可能!
可是当传出这条消息的人出现时,人们却发现这是真的,因为传出消息的是三个人:当朝首相李纲的管家,开平王高雍的管家,第三个则是刚回朝的原大理寺卿马春林,如果说前两个的消息或许还有些不靠谱,那么马春林亲口说出的话就是铁板钉钉了,因为正如天下人都知道张邦昌的奸,他们也都知道马春林的正。
百姓的情绪一下子又炸了,他们不是愤怒,而是不敢相信,甚至是迷茫,可能全大宋除了太原之外,哪个地方都不如应天府的百姓相信徐子桢,他们绝不相信徐子桢会做出这样的事来,可是他们同样不相信马春林会骗他们,因为他们听说今天在朝上时马春林就曾当面怒斥过徐子桢,骂他是个奸诈小人,还说自己瞎了眼,看错了他。
李纲和开平王雍爷都是与徐子桢交情菲浅,所以他们的管家传出这样的消息应该也不是假的。
夕阳如血,无数百姓涌到了徐子桢家门外,有读书人,有商人,有手艺人,甚至还有老人和妇女,他们是徐子桢忠实的拥趸,现在,他们只想当着徐子桢的面问个清楚,究竟传言是不是真的。
可是他们没能见到徐子桢,因为徐家门外早已列着一队盔明甲净的军士,他们面无表情的将所有人拦在了门外,并且一言不发,面对这样的情形谁都无可奈何,因为这支守门的军士不是宋军,而是大夏与吐蕃的国使护卫联合军,冲撞他们就是冲撞国使,一个不慎就会引来外交纠纷,应天府百姓见得多,这种事知道轻重。
进又进不得,退也不可能,于是这些人全都留了下来,就这么席地而坐围住了整个徐府,偌大一座院子,竟被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连只苍蝇怕是都飞不进院子里去。
他们也不吵也不闹,就等着徐子桢出来见一下他们,和他们说一声那是假的,他还是大宋的英雄,大宋的战神。
可是让所有人失望了,徐子桢始终没有出现。
这时的徐子桢在哪?他当然在家,这时他正在书房,饶有兴趣地看着面前的一个年轻人。
“你来得挺快,我还以为你至少两个月才能到。”
年轻人笑了笑:“小人早已在左近等候,先生召唤,小人怎敢怠慢。”
徐子桢拍了拍手:“不错不错,看你这样子你是想通了,真愿意跟着我混?”
年轻人的笑容渐渐收起,缓缓说道:“是,我要报仇!”
徐子桢大笑站起:“哈哈!好,那咱们这就准备准备走吧。”
“是!”年轻人也跟着站起,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这不是别人,正是完颜泓临行前徐子桢吩咐她叫来的,原金国铁浮屠都统,完颜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