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293节
这让她老人家如何能不起防备之心?
见罗通的神情,任礼便知晓他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继续道。
“对于宫中那位贵人来说,我等跟张輗那些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对贵人忠心,不会挟功自傲,不会不将贵人放在眼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对贵人来说,就没有用处,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谨记这一点。”
“今日回去之后,我会修书一封,托长公主带入宫中,将一切筹划都告诉贵人,下一步该怎么做,得贵人来定,如果贵人不同意的话,那么无论如何,这些人手一个都不能动!”
任礼说的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的商量余地。
罗通默然,神色有些复杂。
他这才明白,任礼这么着急的找他,究竟是为了什么。
任礼这是,在给宫中的贵人纳投名状!
第355章 说好的不内斗
和这些树大根深,在朝中经营多年的勋戚不一样。
宫中那位贵人,在土木之役以前,其实没怎么在朝中经营势力。
毕竟,以她老人家的地位,没有必要干预外朝的事务。
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官员们通过各种方式求到她老人家的面前,然后顺手提拔一把而已。
说来,这还和王振有些关系,当时王振专权,对于太上皇来说,最信任的人除了王振,就是那位贵人了。
因此,很多因为各种缘故得罪了王振的人,往往都会求到她老人家的面前,因此积了不少善缘。
但是能够真正在朝中如臂指使的人,其实并不太多。
加之土木一役的折损,瓦剌一战当中许多被派到边境巡查战死的,如今还在朝中的已经不剩多少了。
如今罗通手中的名单,应该是仅存的一些人手了。
叩阙的后果到底是什么,没有人敢确定。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成功扳倒王文,阻止互市,但是可以想见的是,参与叩阙的人,或多或少的会受到惩罚。
尤其是对于普通的御史来说,丢到一个犄角旮旯里去当知县,都算是天恩浩荡了。
一念至此,罗通头上不由渗出一丝冷汗。
怪不得,英国公府那边,把这份名单给的这么爽快。
他手中的这份名单里头,有勋戚的人,也有宫中安排的人,两者的数量相当,都是差不多二十个人,有御史,有给事中,也有部院的一些官员。
但是想也知道,这帮勋戚在朝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会只有这么点人脉。
他们原本就盘算好了,事情如果成功顺利,自然是好。
如果不顺利,那么这些人就都赔进去。
这对英国公府来说,压根不是什么伤筋动骨的事。
但是如此一来,那位贵人在外朝仅存的一点点影响力,恐怕也会彻底消失殆尽。
没了这些人手,贵人哪怕再不愿意,也唯有继续依靠英国公府这一条路了。
原来,根本不是他罗通算计了英国公府,而是被人家当了枪使。
任礼现在所做的,就是抢在英国公府之前,将事情的详情告诉宫中。
罗通相信,在任礼的描述当中,叩阙的风险一定是无比巨大的,这些人手一定是不值得投入进去的。
如此一来,贵人只会觉得,任礼是一心一意为她着想,会更加信任他们,同时,还会加大宫里和英国公府的裂痕,一举两得。
毕竟,这些人手,可是贵人在朝中仅存不多的人手了,必定会斟酌再三。
半晌,罗通重重的叹了口气,神色有些萧索,开口道:“可要是这样的话,叩阙恐怕很难成功,如此一来,互市一事……”
任礼冷笑一声,淡淡的道。
“计划都是二爷和宁阳伯等人敲定的,成不了自然也该他们来负责,你罗大人都为他们如此奔走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罗通还是有些犹豫,道:“话虽如此,但是太上皇……”
这回,话没说完,就被任礼打断了。
“太上皇什么?就算互市通过,消息传到瓦剌,最多也就是谈判破裂,也先难道敢杀了太上皇不成?”
罗通一时语塞。
杀了太上皇肯定不会,如今双方都心知肚明,也先绝没有这个胆子,敢对太上皇下杀手。
不然的话,大明举倾国之力的报复,瓦剌绝对承担不起。
片刻之后,罗通叹了口气,道:“但是如此一来,太上皇归朝的时日,恐怕不知要何年何月了……”
任礼也摇了摇头,道。
“哪有那么严重,最多也就是迟个一年半载,但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本侯也想太上皇早日归来,但是叩阙一事,成功与否本就难料,一旦失败,投入那么多的人手,代价太大,根本没有必要。”
“何况,太上皇归朝也未必就真的会受此影响,有第一次出使,就会有第二次出使。”
“太上皇终归会回来的,这次不成,还有下次,我等只要在朝中安稳发展人手,那么太上皇归来之时,面临的局面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还有一句话,任礼没说,但是罗通却听懂了。
那就是,这次出使的许彬,萧维祯等人,都和英国公府走的极近。
迎回太上皇的这份大功,落到他们的身上,真的甘心吗?
迟疑片刻,罗通最终点了点头。
于是,任礼的脸上重新浮起了笑意,开口道。
“罗大人放心,只不过是替贵人保存些人手而已,你放心,贵人是最担心太上皇的,如果她老人家觉得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该奔走的,还是需要罗大人继续奔走,不过保险起见,本侯建议,真正叩阙的时候,罗大人还是不要亲自出马了。”
闻言,罗通有些纠结。
任礼的意思他明白,人手不够,那么叩阙的风险就会直线上升,如此一来,跟在后头浑水摸鱼,博个敢言直谏的名声,说不定就会变成把自己给搭进去。
所以最好置身事外,但是就像任礼说的,这次的叩阙,四处奔走的是他。
结果临到关头,他自己没去,那这个名声可就彻底坏掉了。
而如果他放弃叩阙的计划,那么自己是安全了,可英国公府那边,必然会以为罗通在戏耍他们,可就彻底给得罪了。
因此,一时之间,罗通有些左右为难。
这个时候,任礼忽然开口道。
“如果罗大人为难的话,本侯倒是有一计,可保你安稳脱身不受非议,只不过,有些冒险,不知罗大人有没有这个胆量……”
说着,俯下身子凑到罗通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听得罗通差点没跳起来。
“这,这也太冒险了吧?万一要是……”
任礼无奈的摊了摊手,道。
“的确有些风险,不过到了这个地步,罗大人难道还有别的法子吗?”
罗通的神色一阵变化,半晌,方有些艰难的道。
“侯爷能保证,安排的人不会失手?”
任礼自信的一笑,拍了拍罗通的肩膀,开口道。
“罗大人,你我现在是自己人。”
“今日回府之后,本侯便会将你的情况,如实写入信中,告诉宫中的贵人。”
“如果你不放心的话,可以跟本侯回府,看着本侯将信交给长公主,于情于理,本侯不可能会害你的,这一点你放心便是。”
外头的雨声越发急促,夹杂着轰隆隆的雷声,一阵风吹来,卷开了厚厚的轿帘。
电光闪烁当中,罗通艰难的点了点头。
“好,既然如此,就拜托侯爷了。”
第356章 各方云动
傍晚的云霞一片灿烂,仿佛火烧一般,映红了整片天际。
乾清宫的廊下,朱祁钰负手而立,望着远处绚烂的云霞,不知在想些什么。
脚步声由远及近,一道略显谄媚的声音响起:“奴婢舒良,给皇爷请安。”
朱祁钰没有回身,淡淡的吩咐道:“起来吧,该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从鸿胪寺的奏疏明发各衙门开始,今日已经是第六天了,明天就是廷议的日子了。
舒良小心的站起来,往前走了两步,开口道。
“回皇爷,事情查明白了,这些日子递上来奏本,支持互市的那些大臣,有不少人,都是受了于尚书和俞阁老的托付。”
“于谦?”
朱祁钰略感意外,这些日子,他陆陆续续的收到了不少的奏本,有支持的有反对的。
反对的人,其实无非也就是他之前和沈翼奏对的时候,提到的那些理由。
不过有些出乎他意料的是,支持的声音要比反对的声音大的多。
虽然互市的事情,沈翼从年前就开始准备,也发动了不少属于自己的人脉关系。
但是很显然,在没有拿出那份压轴的互市条例之前,他能说服的人有限。
然而事实却是,朝中支持此事的人,远超朱祁钰的想象。
后来,朱祁钰特意召了沈翼过来询问,却发现他也是一头雾水,很多上奏的大臣,根本和他就没什么交情。
却没想到,竟然是于谦在背后推波助澜。
不过,思忖片刻,朱祁钰也就将这件事情暂且放下,继续问道:“那反对的那些人呢,查的怎么样了?”
按理来说,这种朝堂大政,有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很正常。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见罗通的神情,任礼便知晓他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继续道。
“对于宫中那位贵人来说,我等跟张輗那些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对贵人忠心,不会挟功自傲,不会不将贵人放在眼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对贵人来说,就没有用处,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谨记这一点。”
“今日回去之后,我会修书一封,托长公主带入宫中,将一切筹划都告诉贵人,下一步该怎么做,得贵人来定,如果贵人不同意的话,那么无论如何,这些人手一个都不能动!”
任礼说的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的商量余地。
罗通默然,神色有些复杂。
他这才明白,任礼这么着急的找他,究竟是为了什么。
任礼这是,在给宫中的贵人纳投名状!
第355章 说好的不内斗
和这些树大根深,在朝中经营多年的勋戚不一样。
宫中那位贵人,在土木之役以前,其实没怎么在朝中经营势力。
毕竟,以她老人家的地位,没有必要干预外朝的事务。
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官员们通过各种方式求到她老人家的面前,然后顺手提拔一把而已。
说来,这还和王振有些关系,当时王振专权,对于太上皇来说,最信任的人除了王振,就是那位贵人了。
因此,很多因为各种缘故得罪了王振的人,往往都会求到她老人家的面前,因此积了不少善缘。
但是能够真正在朝中如臂指使的人,其实并不太多。
加之土木一役的折损,瓦剌一战当中许多被派到边境巡查战死的,如今还在朝中的已经不剩多少了。
如今罗通手中的名单,应该是仅存的一些人手了。
叩阙的后果到底是什么,没有人敢确定。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成功扳倒王文,阻止互市,但是可以想见的是,参与叩阙的人,或多或少的会受到惩罚。
尤其是对于普通的御史来说,丢到一个犄角旮旯里去当知县,都算是天恩浩荡了。
一念至此,罗通头上不由渗出一丝冷汗。
怪不得,英国公府那边,把这份名单给的这么爽快。
他手中的这份名单里头,有勋戚的人,也有宫中安排的人,两者的数量相当,都是差不多二十个人,有御史,有给事中,也有部院的一些官员。
但是想也知道,这帮勋戚在朝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会只有这么点人脉。
他们原本就盘算好了,事情如果成功顺利,自然是好。
如果不顺利,那么这些人就都赔进去。
这对英国公府来说,压根不是什么伤筋动骨的事。
但是如此一来,那位贵人在外朝仅存的一点点影响力,恐怕也会彻底消失殆尽。
没了这些人手,贵人哪怕再不愿意,也唯有继续依靠英国公府这一条路了。
原来,根本不是他罗通算计了英国公府,而是被人家当了枪使。
任礼现在所做的,就是抢在英国公府之前,将事情的详情告诉宫中。
罗通相信,在任礼的描述当中,叩阙的风险一定是无比巨大的,这些人手一定是不值得投入进去的。
如此一来,贵人只会觉得,任礼是一心一意为她着想,会更加信任他们,同时,还会加大宫里和英国公府的裂痕,一举两得。
毕竟,这些人手,可是贵人在朝中仅存不多的人手了,必定会斟酌再三。
半晌,罗通重重的叹了口气,神色有些萧索,开口道:“可要是这样的话,叩阙恐怕很难成功,如此一来,互市一事……”
任礼冷笑一声,淡淡的道。
“计划都是二爷和宁阳伯等人敲定的,成不了自然也该他们来负责,你罗大人都为他们如此奔走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罗通还是有些犹豫,道:“话虽如此,但是太上皇……”
这回,话没说完,就被任礼打断了。
“太上皇什么?就算互市通过,消息传到瓦剌,最多也就是谈判破裂,也先难道敢杀了太上皇不成?”
罗通一时语塞。
杀了太上皇肯定不会,如今双方都心知肚明,也先绝没有这个胆子,敢对太上皇下杀手。
不然的话,大明举倾国之力的报复,瓦剌绝对承担不起。
片刻之后,罗通叹了口气,道:“但是如此一来,太上皇归朝的时日,恐怕不知要何年何月了……”
任礼也摇了摇头,道。
“哪有那么严重,最多也就是迟个一年半载,但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本侯也想太上皇早日归来,但是叩阙一事,成功与否本就难料,一旦失败,投入那么多的人手,代价太大,根本没有必要。”
“何况,太上皇归朝也未必就真的会受此影响,有第一次出使,就会有第二次出使。”
“太上皇终归会回来的,这次不成,还有下次,我等只要在朝中安稳发展人手,那么太上皇归来之时,面临的局面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还有一句话,任礼没说,但是罗通却听懂了。
那就是,这次出使的许彬,萧维祯等人,都和英国公府走的极近。
迎回太上皇的这份大功,落到他们的身上,真的甘心吗?
迟疑片刻,罗通最终点了点头。
于是,任礼的脸上重新浮起了笑意,开口道。
“罗大人放心,只不过是替贵人保存些人手而已,你放心,贵人是最担心太上皇的,如果她老人家觉得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该奔走的,还是需要罗大人继续奔走,不过保险起见,本侯建议,真正叩阙的时候,罗大人还是不要亲自出马了。”
闻言,罗通有些纠结。
任礼的意思他明白,人手不够,那么叩阙的风险就会直线上升,如此一来,跟在后头浑水摸鱼,博个敢言直谏的名声,说不定就会变成把自己给搭进去。
所以最好置身事外,但是就像任礼说的,这次的叩阙,四处奔走的是他。
结果临到关头,他自己没去,那这个名声可就彻底坏掉了。
而如果他放弃叩阙的计划,那么自己是安全了,可英国公府那边,必然会以为罗通在戏耍他们,可就彻底给得罪了。
因此,一时之间,罗通有些左右为难。
这个时候,任礼忽然开口道。
“如果罗大人为难的话,本侯倒是有一计,可保你安稳脱身不受非议,只不过,有些冒险,不知罗大人有没有这个胆量……”
说着,俯下身子凑到罗通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听得罗通差点没跳起来。
“这,这也太冒险了吧?万一要是……”
任礼无奈的摊了摊手,道。
“的确有些风险,不过到了这个地步,罗大人难道还有别的法子吗?”
罗通的神色一阵变化,半晌,方有些艰难的道。
“侯爷能保证,安排的人不会失手?”
任礼自信的一笑,拍了拍罗通的肩膀,开口道。
“罗大人,你我现在是自己人。”
“今日回府之后,本侯便会将你的情况,如实写入信中,告诉宫中的贵人。”
“如果你不放心的话,可以跟本侯回府,看着本侯将信交给长公主,于情于理,本侯不可能会害你的,这一点你放心便是。”
外头的雨声越发急促,夹杂着轰隆隆的雷声,一阵风吹来,卷开了厚厚的轿帘。
电光闪烁当中,罗通艰难的点了点头。
“好,既然如此,就拜托侯爷了。”
第356章 各方云动
傍晚的云霞一片灿烂,仿佛火烧一般,映红了整片天际。
乾清宫的廊下,朱祁钰负手而立,望着远处绚烂的云霞,不知在想些什么。
脚步声由远及近,一道略显谄媚的声音响起:“奴婢舒良,给皇爷请安。”
朱祁钰没有回身,淡淡的吩咐道:“起来吧,该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从鸿胪寺的奏疏明发各衙门开始,今日已经是第六天了,明天就是廷议的日子了。
舒良小心的站起来,往前走了两步,开口道。
“回皇爷,事情查明白了,这些日子递上来奏本,支持互市的那些大臣,有不少人,都是受了于尚书和俞阁老的托付。”
“于谦?”
朱祁钰略感意外,这些日子,他陆陆续续的收到了不少的奏本,有支持的有反对的。
反对的人,其实无非也就是他之前和沈翼奏对的时候,提到的那些理由。
不过有些出乎他意料的是,支持的声音要比反对的声音大的多。
虽然互市的事情,沈翼从年前就开始准备,也发动了不少属于自己的人脉关系。
但是很显然,在没有拿出那份压轴的互市条例之前,他能说服的人有限。
然而事实却是,朝中支持此事的人,远超朱祁钰的想象。
后来,朱祁钰特意召了沈翼过来询问,却发现他也是一头雾水,很多上奏的大臣,根本和他就没什么交情。
却没想到,竟然是于谦在背后推波助澜。
不过,思忖片刻,朱祁钰也就将这件事情暂且放下,继续问道:“那反对的那些人呢,查的怎么样了?”
按理来说,这种朝堂大政,有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很正常。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