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32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王晏,手段或许强硬些,但也可以理解,毕竟出身行伍,性情暴烈些。”收起报告,刘承祐呢喃了句,抬眼看着李崇矩:“玉玺的事,查证如何?”
  “确有其事!”
  “哦!”刘承祐脸上已无意外之色,只是点了下头。
  “回陛下,据察,收藏玉玺的商人,乃其父早在天福年间,得之,匿于府,传于他手。据其所言,本欲进献朝廷,又恐坐私匿之罪!”李崇矩则继续道。
  “仅凭进献之功,足以抵罪!再者,你说这是玉石商人,又因罪过被王晏查处,足以证明,其人心怀侥幸,所言不实。朕看呐,倒确实可以治其私匿之罪!”刘承祐冷淡地点评道,又看向李崇矩:“王晏又是怎么回事?”
  “根据最新消息,王使君得之,十分重视,但一时难辨真伪,恐为假玺,想要鉴别之后,再向朝廷汇报。这两日,他从洛阳城中,召集了一干才士以鉴之!”李崇矩道。
  “是这样?”刘承祐神情终于缓和了些,嘀咕道:“如此,倒是可以谅解,若直接送上一方假玺,倒也成罪过了……”
  事实上,初闻此事之时,刘承祐心头便有些存疑,一是玉玺真伪,二则是王晏的选择。怎么想,王晏都不像那种得玺而不献的蠢人。
  “请陛下治罪!”这个时候,李崇矩却是单膝拜倒了。
  见其状,刘承祐脸上露出了点意外之色:“朕还想嘉奖你办事干练,何罪之有?”
  “玉玺之事,臣未查实,便向陛下禀报,险误陛下判断!”李崇矩严肃道。
  听其言,观其形容,刘承祐却是不禁有些感慨。这便是李崇矩与王景崇之间的差别了吧,若是王景崇,同样一件事,刘承祐大概能猜出其做法。
  不管玉玺真假,他都会先给王晏定性处置,以显示他的权威,若玉玺为真,还会想法将进献之功据为己有。
  有念及此,刘承祐十分宽和地对李崇矩道:“起来吧!你只是尽心办事罢了,朕岂会苛责!”
  “谢陛下!”李崇矩这才起身。
  这么多年来,刘承祐常觉臣下与他疏离,事实上,则是皇帝当久了,他养成了高高在上的习惯,也越发多疑。
  到如今为止,让他感到放心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李崇矩则例外。不只是因为他乃潜邸侍卫出身的将领,此人始终安安分分,兢兢业业,谨守人臣之礼。
  多年以来,许多皇帝的旧人,都得到升迁提拔,不是大将,就是军使。李崇矩也一样,但他有一点为人所诟病着,就是没有实在的战功。
  他统帅内殿直军期间,一直扮演着守备京师的习惯,即便如此,面对非议,李崇矩仍旧不为所动,也不反驳,也不向刘承祐求取立功的机会,只是一丝不苟,在其位,谋其政,安居其职,尽心做事。这一点,就很难得。
  是故,将武德司交给李崇矩的这两年了,刘承祐很放心的。
  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
  隔一日,西京留守王晏遣人奉传国玉玺诣阙以献,皇帝受之,传视群臣鉴赏,皆以为真,由是大悦,即颁示天下。
  事实上,就算此玺为假,刘承祐都打算把他当作真的了,左右,这不过是一个用以凝聚人心的工具。玉石或许珍贵,但更重要的是石头上附加的传承价值与象征。刘承祐完全可以另寻宝玉,雕制镌刻,并赋予它传国的意义,说它是真,那就是真。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刘承祐喃喃道,嘴角流露出的始终玩世不恭的笑意,手里把玩着那干文臣慎重以待的宝玺,就仿佛真的在把弄一个玩意儿。
  “陛下得此宝玺,实乃天命所钟,不只满朝公卿,连东京士民,都是群情喜悦,为陛下与大汉欢呼!”张德钧在旁,看皇帝心情着实不错,出言恭维道。
  注意着这宦官脸上的少许谄媚之色,刘承祐偏过头,略带好奇地看着张德钧:“是嘛?宫外是这种反应?你手下那些细作、喽啰,都铺到宫外去了?”
  张德钧年纪不大,不过已然是宫内有名的内侍大太监,至少在汉宫之中,权势很盛,坐拥实权。并且,在刘承祐的授意之下,秘密组织了一批眼线,用以监视皇城内外,当然,不似武德司那般正规。如此,刘承祐的眼线,终于遍布内外。
  迎着天子那笑吟吟的目光,张德钧心里一个咯噔,有些把不住刘承祐的意思,陪着一点恭敬谦卑的笑容,道:“小的是从出宫采买宫人嘴中听说的!”
  “哦!”刘承祐则应了声,收回目光,放下玉玺,摆了下手,吩咐道:“收起来吧!”
  “陛下,枢密使郭荣、殿前都指挥使慕容延钊殿外求见!”
  “在殿庑下准备些酒肉,朕要与二臣同食!”刘承祐吩咐着。
  “是!”
  就在殿庑下,摆上一张宽食案,架起一座炭炉,既能取暖,还能烤肉。边上温着酒,十几碟串好的羊肉摆了几层,又备着花椒、精油、盐巴等佐料……
  外边又飘起了雪,不甚大,风寒也被这酝酿着的火热驱散。君臣三人相对而坐,刘承祐亲自熟络地招待着宾客,冲郭荣与慕容延钊招呼道:“今日都自己动手,我们君臣三人,吃酒烤肉!说起来,这稀簌雪景下,动手暖身饱腹,倒也别有一番情调!”
  “陛下有此雅兴,臣等自当奉陪!”慕容延钊也不客气,直接拿起酒樽,分别给刘承祐、郭荣斟上。
  “可不敢谈雅兴!”刘承祐拿起一串羊肉,又指着酒杯,笑道:“文臣高士谈雅,朕只是酒兴来了!”
  闻言,慕容延钊道:“陛下赐酒赏肉,臣二人,可要好好享受一番!”
  三人碰了一杯,温酒下肚,暖洋洋的,宫廷御酒,尚带有些甜意。郭荣拿起一串肉,架到火上,刷着油,散着盐,动作十分熟练,表情轻松了些,说道:“陛下日理万机,难得闲暇,今召臣二人来,只怕也不只是为了吃酒食肉吧……”
  “不愧是扬名内外的郭枢相,这一张嘴,便往正事上扯!”刘承祐难得地,朝郭荣开着玩笑,他口重,往羊肉上多撒了些盐,并力求均匀。
  抬首看着殿外飞雪,刘承祐感慨道:“已是腊月,再熬不到一月,乾祐七年也就过去了。赵普大抵已在入川道路中,以此人的才干,此番伐蜀,定然足以在朕的预想中收尾。
  汉中事了,朕决意,于西南再整兵马,囤积粮草军械,开阔道路,稳固后方,消化新取州县。但大汉一统天下的脚步,却是不能停下来!”
  刘承祐话落,两个人神情都郑重了些。向刘承祐敬了杯酒,郭荣道:“陛下打算对荆湖动手了?”
  “不错!”刘承祐颔首,并不掩饰。事实上,皇帝思荆湖久矣,这几乎是朝廷高层所共知的事情,只是因秦凤的缘故,而不得不先把西南的问题解决了。
  如今四州已下,顺带着汉中也攻取,蜀国军力国力重创。刘承祐既言暂无灭蜀之意,战略转向,也只有荆南与湖南最适合攻略了。
  肉香已经开始飘散,刘承祐不由深吸了一口气,说:“朕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取荆湖的益处,不需多赘言,臣自是赞同的!只是西南战事方休,后续犹需国力支持,朝廷是否有余力向荆湖用兵,何时发兵,就需要陛下与诸公审定了!”慕容延钊显得很干脆,直接表明态度。
  咬了口烤好的肉,闷了杯酒,露出点畅快的表情,刘承祐看向郭荣。
  郭荣考虑了下,突然认真地道:“若是可以,最好能于明年春发兵!”
  闻言,不只是慕容延钊,连刘承祐都忍不住皱眉:“如此,是不是太急了!说说你的考量!”
  郭荣从容而应道:“荆南高氏,当不足为虑,高保融迂懦不堪,才能平庸,徒以出身继位。根据军情司所探,这些年,大汉日益强盛,锋芒四溢,而高保融日益恐慌,不敢有所触怒违背,整日荒于国事,于王府享乐。
  臣料想,高保融实则已有被大汉收取的准备。朝廷发兵南下,只要把控得当,或可兵不血刃,全取荆南,尔后进兵湖南!”
  “如能逼降高氏,那自然是最好!”刘承祐琢磨着:“说说湖南!”
  “荆湖战略的关键,也正在湖南。湖南如今的形势,陛下想来也有所耳闻。张文表终究一匹夫,不足以扶持,骄奢淫逸,贪图享受,治下军民,已多厌恶之,若非今岁湖南大饥,只恐其已为周行逢所并。
  从湖南传来的消息可知,今岁湖南之饥荒,乃近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诸多百姓只能食草木充饥。大灾之际,却与周行逢邀买人心的机会。
  其于潭、朗、衡诸州开仓放粮赈济,全活其众,甚至张文表治下之民北上求活,也悉给口粮。由此可见,周行逢之野望。此人性格虽然凶悍,但手段不凡,有胆略,士民所以能附之。
  只要熬过明年,他可随时南下,轻取张文表,使湖南复归一统,而我朝欲南进,阻碍抵抗当更大!”
  刘承祐又取出两串肉,翻转在火焰上,撒上佐料,盯着出神。沉凝的眼神中,这两串肉,似乎有所幻化,一串叫荆南,一串叫湖南。
  郭荣饮了一杯酒,兴致又浓了些,继续道:“臣所以建议明岁春动兵,正是因为湖南大饥,而周行逢发仓济民,待到开春,又需粮种之消耗,其府库当更加空虚。
  纵使其麾下有些兵马,略有战力,在缺粮的情况下,又岂能抵挡我军的攻势?西南伐蜀,虽然消耗巨大,但以朝廷如今的国力,派遣一支步骑南下,还是没有多少问题的!
  若事起湖南,以假途灭虢之策,先收荆南,则还可以高氏之兵马钱粮,以为助力。荆南地虽狭,民不富,但高氏镇守多年,少经战祸,总归有些积蓄……”
  “郭卿啊,你这是提前把荆南,视为囊中之物了!”刘承祐终于开口了,语气比较轻松。
  郭荣咬了口肉,细嚼慢咽之后,方才道:“臣固知不可存轻慢之心,然以荆南高氏如今之情况,若是过于重视之,倒也没有必要!”
  “兵马如何调动,可有腹稿?”刘承祐直接问道。
  第286章 进兵方略
  兵马安排的征询,刘承祐是问慕容延钊郭荣两人的,不过,此慕容延钊很是淡定地摇头,说:“兵马之调动,乃陛下只令,枢密之任,末将等只需听候差遣即可。”
  慕容延钊说得从容,注意力集中在收拾烤肉上,刘承祐闻之,先愣了下,注视了下他神色,方露恍然,嘴角咧开一道笑意,转向郭荣:“我们的殿帅,说兵马调动是你的职责,说说看吧,如果开春动兵,准备调动哪几支军队?”
  兴致上来的郭荣,也不迟疑,饮着小酒,侃侃道来:“东京禁军,以小底军全军、护圣军左厢、奉国军左厢、铁骑军左厢,再兼一部分襄、安、蔡、邓地方军队,计以三万步骑。若顺利进占江陵,可夺其水陆军马,再用荆南钱粮、民力。由此军力,足以扫平湖南,不论形势如何发展!”
  感受着郭荣的自信,刘承祐又满意了,道:“看来郭卿,是胸有成竹了!”
  “陛下如决议动兵,自是胜券在握!”郭荣举杯相邀。
  “师出何名?”刘承祐朝慕容延钊示意了下,又与郭荣相碰,问他。
  虽然可以直接发兵,但为了吃相,为了大义,还是不要那么地强凶霸道。而郭荣显然也有考虑,说:“只需差人联络张文表即可!只湖南一动兵,就给了朝廷动手的借口!”
  “唐军的反应,可曾考虑过,那鄂州的刘仁赡,可十分强硬!”刘承祐说。
  “据察,刘仁赡此人,虽有驭兵之才,但善守而不善攻,再兼其受制于金陵小朝廷,岂敢擅动?”郭荣道。
  刘承祐嘴角微翘,说:“如今在金陵掌权的,可是以韩熙载为首的江北士人,他们未必会无动于衷!”
  郭荣却很肯定地摇头:“自我朝收取江北,南唐国力渐衰,虽有韩熙载等人进策革新,但失去淮南影响,是难以挽回的。再加上,每岁的岁贡,对其财政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因变革之故,又得罪了大批的两江权贵、豪强、商贾。如今金陵朝堂上的情况,陛下应当也清楚才是。再者,以朝廷对李璟君臣的影响,其苟安已觉幸,又岂敢与我朝作对?”
  郭荣所言,当然是有道理的。淮南一战,尽失江北,虽然刻骨铭心,但两年的时间下来,也足够缓解伤痛了。唐宫之中,李璟仍旧是吟诗作赋,醉生梦死,豪奢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屈辱称臣之下的奋进之心,已然消磨得差不多了。
  并且,因为江北派当权,再加他的皇太子李弘冀为首的一干人,有些太过激进了,终日喊着收复江北,出兵中原,使得李璟又把冯延巳给抬了出来,用以打压。冯延巳领着一干人,开始攻讦韩熙载的改革成果,党争复起。
  另外一方面,还有一些身在唐营心在汉的唐臣,他们与中原联络颇多,基本以钟谟为首,在两方之间,还能起到搅屎棍的作用。
  当年,被刘承祐放还金陵,对于钟谟的成分,南唐朝廷还引起了一番争论。还是凭借着三寸巧舌与深厚的表演功力,再兼东京这边为其宣扬“忠名”,李璟选择了相信钟谟。且因为顾念钟谟被掳去东京的苦楚与坚贞不屈的品质,还将之提拔为门下侍郎,到今年春,又拜相。
  是故,在金陵相互掣肘的情况下,鄂州的刘仁赡想要有所作为,绝不容易。
  而郭荣,则继续发言,神宇间始终带着自信:“再者,即便刘仁赡敢动兵,在我朝有准备的情况下,以鄂州之力,也难以造成太大影响。而倘若没有唐廷的同意,刘仁赡岂敢擅自动兵,他需要考虑后果。
  甚至于,臣倒希望刘仁赡擅自发兵。那么,朝廷又可遣使申斥问罪,激化唐廷内部矛盾。若能引得李璟杀了刘仁赡,那于我朝而言,则更足喜了……”
  此冬未过,兵马未发,情势未定,郭荣已然一副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样子。
  而君臣两人聊得欢,慕容延钊在旁却吃得欢,见状,刘承祐忍不住道:“我的殿帅,不要只忙着吃喝,对于郭枢密的方略,你有什么看法。小底军、铁骑军可都为殿前司所辖,你总该发表些意见!”
  迎着刘承祐的目光,慕容延钊这才放下手中的羊肉与酒杯,擦了擦嘴上的油腻,又捋了捋胡须,轻笑道:“陛下与郭枢相,所思所虑,已是十分周详。若要臣再作补充,那只有将岭南的伪朝与巴东的蜀军考虑到了。不过此二者,实不足为虑。另,湖南境内之蛮族,也是股力量!”
  “呵呵!”显然,慕容延钊嘴在吃喝,但一直倾听着,刘承祐端起酒杯,浅酌一口,缓缓道:“那么现在,还剩一个重要问题,何人统兵!”
  闻言,郭荣微微一笑:“陛下召慕容殿帅进宫,用意当在此吧!”
  看向慕容延钊,刘承祐目光炯炯,问道:“自南征之后,卿在东京也待了两年多了,可愿率师南下?”
  “陛下有命,臣不敢辞!”慕容延钊很果断,表情肃重地拱手。
  事实上,当刘承祐谈及荆湖的时候,他心里已经做好了,率军出击的准备。
  “说说看,有没有进军方案?”刘承祐问。
  “聚兵于郢州,轻装疾进,直趋江陵,迫高保融投降,夺其军,取其粮,而后渡江进取湖南,扫平周、张之类……”慕容延钊说得异常轻松。
  “就这?”刘承祐说。
  慕容延钊道:“南方形势不定,臣只能说出大体用兵方略,再详细,只能待发兵之后,再因时因势调整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