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 第43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历史上的苻坚不仅启用了一个慕容垂,还重用慕容暐、慕容冲、慕容泓、慕容麟、慕容凤、慕容农、慕容隆等等,以至于慕容家能同时在关中和河北作乱……
  最关键的是,王猛、邓羌、苻融、徐成等一批名臣名将死后,偌大的前秦,非但无一人是慕容垂的对手,连姚苌都解决不了。
  这种局面绝不会出现在梁国。
  目前能压住慕容垂的人至少三人,以后只会更多。
  李跃对人才梯次的重视,前所未有。
  第一梯队,王猛、贾坚、魏山、秦彪、鹿勃早,第二梯队徐成、高云、吕光、张蚝,第三梯队刘牢之、慕容令、桓伊、窦封、诸葛侃等等。
  新一代的人也在继续成长之中。
  加上每三年一次的武举,不愁没有人才。
  江山代有才人出,华夏大地永远不缺人才,只要上升通道没有闭塞,他们迟早会崭露头角。
  压在慕容垂头顶上不是李跃一个人,而是一个有健全机制的国家。
  在大梁面前,慕容垂也不过如此。
  西面如此漫长的战线,自然需要一人统属,不然各自为战,容易被各个击破。
  李跃当即升王猛为征西大将军,假节钺,都督并、代、洛、荆诸军事。
  如此一来,等于将西线战场上的生杀大权一并给了他。
  任何人有不臣之举,不听号令,都可持节钺斩之。
  安排好一切,已是秋尽冬来,朔风南下,天气寒凉。
  “今年冬狩是否进行?”已经升为兵部侍郎的刘应前来询问。
  “去,为何不去?拓跋什翼健不是回来了么?正好给我们送牛羊!”
  出征辽东也只带了五六万黑云主力,邺城中尚有两万余人留守,也该他们去发发横财。
  以前都是骁骑军为主,拿下燕国后,获战马四万余头,完全可以让步军骑上马,去草原逛一圈。
  此外,不少以前臣服于燕国的鲜卑、乌桓、匈奴部落,不愿当大梁的僮民和奴隶,逃亡草原,也该清理清理。
  拓跋什翼健南下,接收了不少这些人。
  代国在草原仍有一定的实力。
  梁国不打他,他就要来袭扰中土。
  所以李跃宁愿打出去,让战争在敌境爆发。
  黑云军整装待发,自上谷而出,配合蓟城改造的燕军精锐一同出兵。
  慕容氏积累近百年,还是有不少家当,仅工匠就有八千多人,全被带回邺城。
  燕军中的大量中原人精锐,自然不能令卸甲归田,不然那一天就被别有用心的人召集起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吸收进黑云军。
  这批人留在蓟城接受鸿胪司的思想改造,其中也有不少鲜卑勇士,一辈子除了上马打仗,不会别的,也被顺势招入黑云军中,一同改造。
  一旦通过改造,分田分房分女人。
  这比在燕国当军奴和部曲强太多了。
  按燕国的军封制,士卒为将领私有,既然是私有,扩张时还能喝上一口汤,衰落时连牛马牲畜都不如。
  慕容氏几十年的汉化,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小,投入华夏正统的怀抱也理所当然。
  其实天下本没有那么多的夷狄,羌、氐、鲜卑都可算华夏外围族群。
  东汉不愿接纳羌人,歧视压迫,出尔反尔,以至有了长达百年的汉羌战争。
  魏晋迁徙大量羌氐入关中,打仗他们上,徭役赋税却比中原高,最终也逼反了他们。
  南匈奴同样如此,迁入并州分为五部,替曹魏出兵出力出粮,却没有真正的吸收他们。
  当然,直接将这些异族吸纳进来,遗患不小,白给的东西谁也不会珍惜。
  所以才有四等民制度。
  并非一潭死水,奴隶的后代可以转为僮民,僮民努力个二十年,可以转为庶民,庶民同样也可转为子民。
  北方大地,被石虎倒行逆施后,人口凋零,遍地都是夷狄,鲜卑、匈奴、乌桓、羌氐……
  足有数百万之巨,大梁一统关东,境内也有百万规模的各族百姓,不可能全都杀光,冉闵已经证明了靠杀戮走不下去,最终逼的他们誓死抵抗。
  连冉闵自己最后也妥协了。
  历史的大趋势已经证明,杀戮没有出路,只能走向融合。
  吸收掉这批燕国精锐后,黑云军又增加了八千六百余众。
  都是燕国几十年打出来的精华,骁勇善战。
  燕国的家当不止于此,慕容家男的俊女的俏,几个慕容氏的宗女,相貌出众,留在外面也是祸害,李跃虽不好色,但为了收拢鲜卑人心,勉为其难的收入后宫,算是与鲜卑人联姻,加强联系。
  说不定将来能生出几个慕容恪、慕容垂一般的人物,大梁江山也就稳固了。
  第五百七十一章 忠奸录
  这边黑云军一出兵,都没朝云中出兵,拓跋什翼健犹如惊弓之鸟一般,弃盛乐城而走,遁入草原之中……
  李跃有些哭笑不得,这厮还是有分自知之明。
  不过他如此胆怯,以后想要剿灭他只怕更难。
  草原太大了,从北海到漠南,从大鲜卑山到金山,翻过金山,依旧是广袤无垠的草原。
  两三万人马投进去,杯水车薪。
  汉匈之战,大汉动辄出兵一二十万,犁庭扫穴,依旧没有完全灭亡匈奴,一部南下,成为南匈奴,一部西走,翻过金山,成为西匈奴。
  “陛下何不联合柔然人,夹击拓跋什翼健?”刘应劝谏道。
  吞并燕国后,高句丽、百济、柔然都遣使入梁,请求册封。
  李跃一概没有理会。
  联合柔然人,意味着要支持他们,输送兵器铠甲粮食。
  但柔然人的威胁不比拓跋什翼健小,他们更凶残,更有野心,一旦吞并代国,一定会南下。
  “鲜卑无论如何都算华夏近亲,沐中国之王化,柔然人却非我族类,就让他们在草原上狗咬狗,大梁谁也不帮。”
  不是李跃看不起拓跋什翼健,而是这几年这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志大才疏,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容易对付。
  而柔然人是一个未知不可测的对手,自然要谨慎一些。
  就在两人商议柔然时,辛粲捧着两本书,献宝似的前来觐见,“耗时四年,臣修纂的《晋书》终于完成,请陛下过目!”
  亲卫递上,李跃随意翻看了几章,比上次公允多了。
  司马家干的破事一件没少,尤其是八王之乱,将司马家的无耻无能贪婪的嘴脸全都展现出来。
  当然,这并不是他一人的功劳,而是整个文学馆四年的成果。
  能送到李跃面前,已经经过审核。
  “此书一成,晋室正统再去三分!辛老居功厥伟。”李跃称赞不已。
  辛粲满脸红光,“此乃臣之本分,当年臣正因看不惯司马氏嘴脸,所以没有南下,留在荥阳,得遇陛下!”
  “辛老有心了,着书局印刷,先放给江东。”李跃一脸古怪笑意,身上一阵肉麻。
  这厮当年可是动不动就劝自己投归江东,而他之所以留在荥阳,一是没跑成,二是江东看不上他。
  辛氏早就没落了。
  “臣除了晋书,还作了一本忠奸录,自汉魏以来,所有重臣、佞臣皆在其上,可令其流芳千古,亦或遗臭万年!”辛粲得意洋洋道。
  李跃一愣,这招够毒的。
  士族除了争权夺利,还极其爱惜名声。
  这本忠奸录一问世,只怕南边的士族们寝食难安。
  江东士族门阀,谁的屁股后面是干净的?
  第一个造司马家反的正是出自琅琊王氏的王敦,司马炎的女婿……
  谢家先祖谢缵,在高平陵之变中带头投靠司马懿,阻止桓范外逃,得司马懿重用,此后世代簪缨,谢家由此而兴。
  李跃翻看了几页,“辛老不愧国家栋梁!”
  要对付士族,还是要靠士族,只有他们最了解自己的死穴。
  “若非这些丧尽天良之辈,华夏焉能如此?幸苍天不弃,陛下出荥阳,方能重振我华夏!”辛粲一把年纪了,拍起马屁来脸不红心不跳。
  李跃盯着他,感觉不太像是他想出的点子。
  若有这脑子,辛粲当年也不会一再鼓动自己投晋。
  这么多年,谁有几斤,谁有几两,李跃太清楚了。
  刘应眼中带着戏谑,“此书真为辛老一人所作?”
  辛粲望着刘应,干笑两声,“令尊也参与其中。”
  刘应之父刘尚,一向醉心书卷之中,能想出这东西不奇怪。
  李跃疑惑的望着辛粲,辛粲又干笑两声,“还有……崔潜、韩绪、郑昌、卢偃……”
  李跃一阵无语,人越老越不要脸……
  不过也能理解,大梁取消了门荫入仕,辛粲的儿子辛伸孙子辛茽都是泛泛之辈,屡试不中,眼看辛家就要后继无人了。
  永嘉之乱后,辛氏倒也出过几个人物,侍中辛勉与晋怀帝司马炽一同被俘,刘聪爱其才,以毒酒逼之。
  辛勉宁死不屈,“大丈夫岂以数年之命而亏高节,事二姓,下见武皇帝哉!”
  大儒辛谧屡次拒绝刘聪、石勒的招揽,后冉闵起事,召其为太常,辛谧劝其归顺东晋,然后绝食而死。
  不过这两人都是陇西辛氏,跟辛粲的颍川辛氏早已分道扬镳。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