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慕之宾 第16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祝氏看着我,没有言语。
  过不久,宫人们呈上糕点和羹汤,原本庄重的大殿之上,登时变得香气四溢。
  我向众命妇道:“众卿一早入宫,本宫想着,必是少有好用过早膳的,水米未进,捱到这个时辰着实辛苦。既如此,今日这觐见,不若就改成赐宴。众卿与本宫共进早膳,如何?”
  众命妇面面相觑,有人犹疑不决,但更多的人脸上露出喜色,纷纷拜谢。
  越国夫人、随国夫人等坐在上首,祝氏坐在下首。
  她的嘴唇微微弯着,身上的朝服衬得仪态端庄,却看不出任何高兴的样子。
  越国夫人和随国夫人都上了年纪,地位虽尊,看着却是不爱掺和事的。我与她们寒暄,也不过问一句答一句,神色恭敬。
  与之相较,武陵郡夫人倒是活泼许多,颇为健谈。
  她的年纪不大,看上去不到三十。她的位子就在两位国夫人身边,且与她们很是熟络。宫人呈上早膳,她甚至亲手为她们布菜。
  我微笑,道:“武陵郡夫人,想来平日里时常与两位国夫人相处?”
  武陵郡夫人答道:“正是。妾家中信奉黄老,恰好两位国夫人爱好读经访道,妾便时常陪着她们一道往宫观中去。”
  我说:“哦?”
  第二百三十四章 赐宴(下)
  越国夫人微笑道:“妾等寡居在家,日子空闲。除了读经访道,也喜欢四处走走,免得在家中闷出病来。只是到底年纪大了,应付不得许多事,可是多亏了武陵郡夫人时常陪伴。”
  随国夫人道:“可怜她家中有儿女要照料,却总为我们这两个老妪操劳,想起来也难免愧疚。”
  武陵郡夫人嗔道:“二位这又是哪里话,皇后面前,不可说胡话才是。”
  祝氏没有看对面,将一只小匙缓缓搅动着碗中的肉穈粥,唇上仍弯着,高傲清冷。
  我也微笑,对一旁的内侍道:“武陵郡夫人盘中的藕粉糕空了,将本宫的呈过去。”
  内侍应下。
  武陵郡夫人露出讶色,似有些受宠若惊。
  “谢皇后隆恩。”她忙行礼。
  我将她止住,道:“既是宴上,只有主宾,没有君臣。夫人既热心他人之事,本宫身为主人,照料宾客亦是应当。”
  武陵郡夫人再拜谢过。
  祝氏方才还在摆弄这碗里的粥,现在,则全然收了手,端正地坐在席上。
  那些与她来往密切的命妇们见得如此,也都规规矩矩坐着。
  一时间,这殿上竟是肉眼可见分成了两派。
  吃的,和不吃的。
  我拈着一块小而精巧的莲子糕,放入口中,缓缓咽尽,喝一口茶。
  而后,我看向祝氏。
  “夫人怎不用膳?”我问,“是不合胃口?”
  祝氏欠身道:“妾来前用过膳,不觉饥饿。”
  我看一眼其余人,也不劝食,继续慢慢用膳,直到吃饱了,才再度看向她。
  “今日本宫见众卿,亦有一桩要事,要与众卿商议。”我从宫人手中接过茶来,轻轻抿一口之后,放了下来,“本宫阅了命妇名册,当下朝中,得封乡君以上诰命的,只有数十人。有司说,这是皇后未立,无人主持之故,是么?”
  祝氏看着我,少顷,颔首:“禀皇后,正是。”
  我说:“既如此,如今本宫用事,此事,也该操办起来了。按本朝法度,命妇以品秩划分,各有名号。如清河侯夫人,清河侯从三品,侯夫人当封郡君,而非当下这般,委屈她只担着侯夫人这么个笼统名头。此议,夫人以为如何?”
  这声音,不高不低,足以让附近的人都听到。
  果然,包括祝氏身后的人在内,众人无论是不是在用膳,皆停了手,其其看向我。
  祝氏的目光终于泛起寒意,有些不定。
  “皇后所言极是。”她的声音依旧干巴巴的,说,“可这诰封之事,须得朝会商议,非我等在此处可定下。”
  我说:“此事,本宫自会报知上皇,由上皇定夺。不过这毕竟事关众卿身家,在告知上皇前,本宫想征询众卿之意。看看众卿是更喜欢都冠以侯夫人之名,还会按照本朝之制,分以数等,各冠名号。”
  这话,我知道其实不用问。
  但凡命妇,无人会喜欢那不分品秩的侯夫人。尤其姜氏那样,丈夫受太上皇器重的人。
  前番与京城的命妇,她们吃了不少亏。由于不曾定下品秩,她们就算嘴皮子耍得再好,也要在那些实际不如自己家的人面前行礼,简直奇耻大辱。
  故而包括姜氏在内,几乎每个人的脸上有或多或少有了期许之色,不过同时,她们也朝祝氏看来。
  果然,祝氏仍坚持道:“家国大事,妾等只听由上皇吩咐,岂敢置喙。”
  我瞥着她,心中已是明了。
  据我所知,当初力主立下这诰封的规矩的,除了林知贤等一干大臣之外,还有就是祝氏。
  当初的道理也很是简单。虽是妇人的诰封,但其中所依据的,其实是男子们的功勋和品秩。这势必要有一场论功行赏的掰扯,对于当时的洛阳而言,无论人力财力,都无疑要消耗一场。
  为了节省,大臣们才商量出这么个主意,以皇后未立为借口,暂且按压下去。
  而这两年,朝中臣子该升迁还是该谪贬,该封什么,该定什么,都已经有了模样。而外命妇这边仍无动静,便有些耐人寻味。
  此事既然明面与皇后有关,那么谁当上了皇后,就是谁来主持。
  可想而知,命妇们会将此视为皇后的恩泽,对皇后服服帖帖。换言之,这何尝不是一场可预见的市恩?
  加上我还知道,祝氏有意让杜婈来做这太上皇后,一切就变得格外有意思。
  我听着祝氏这心不甘情不愿的话,笑了笑,道:“夫人果然识礼。”
  “妾不敢,皇后谬赞。”祝氏道,“另有一时,妾也要请皇后定夺。”
  “何事?”
  祝氏让人将一本名册呈上,道:“这是妾奉上皇之命拟定的,每日在宫中当值的命妇名册,还请皇后过目。”
  我将那名册接过来,翻了翻。
  朝中命妇有数百,有的在洛阳,有的不在洛阳,要将她们分出个轮班来,确实费神。
  不过也仅此而起。
  要紧的,是那些在我身边充当心腹的人。
  这些,祝氏也十分周到地考虑到了。给我安排了不少,每个名字都很熟悉,一看就是她的人。
  外命妇外命妇,真正的外人,是我这个皇后。
  我仍旧心平气和,看过之后,将名册放到一边。
  “夫人辛苦。”我说,“不过我身边的传唤之人,便不必夫人来操心了。我已经有一个和宫女史的人选,可堪此任。另外,本宫以为,在跟前的命妇,不但要行止大方得体,也不可少了品秩,以免不能服众,闹出许多笑话来。”
  祝氏道:“这册上的,皆是妾精心筛选,中宫可放心。”
  我说:“如此,怎不见武陵郡夫人的名氏?”
  众人露出讶色,祝氏的目光更是定了定。
  “妾德才浅薄,难堪此任。”武陵郡夫人忙向我一礼,道,“皇后错爱……”
  “怎么。”我打断道,“夫人身康体健,有闲情陪两位国夫人访仙问道,却无暇到本宫跟前用事么?外命妇皆皇后统辖,难道在这边全不在法度之中?”
  武陵郡夫人无言以对,只得道:“妾不敢。”
  我不理她,只看着祝氏,微笑:“关于外命妇的安排,本宫亦已经拟了名册。”
  说罢,我让宫人递给面露讶色的祝氏,道:“还请夫人过目。”
  第二百三十五章 使臣(上)
  子烨的父母早已经去世,新妇见舅姑便改作了到宗庙之中祭拜。
  洛阳的宗庙,与京城的不可同日而语。无论占地还是建筑,皆不如京城宏伟。
  但这是太上皇大婚,加上景璘和明玉也到场,二圣同祭,可谓开天辟地第一回 。
  故而祭拜之时,那仪仗,竟比明玉成婚时还盛大了许多。
  景璘和明玉也都穿上了祭服,站在宗庙里。
  我一向觉得景璘穿祭服比他穿别的要好看,皆因他在我面前过于玩世不恭,而那玄衣纁裳足够严肃,而他其实长得不赖,二者结合,能让他展现出那天子该有的凛然正气。
  当然,子烨穿的也是天子祭服。在子烨面前,景璘身上光芒骤然黯淡。
  何况,他还要向子烨行礼。
  就算是只看背影,我也知道他不情不愿。
  明玉也也和我一样,都穿着皇后的祎衣。
  她穿祭服,与景璘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在我面前过于不正经,突然装起肃穆的时候,颇有那再世为人之感。
  不过当她目光乱瞟,我知道,她还是萧明玉。
  她瞟的方向,倒不是子烨,而是站在侧边的兄长。
  兄长身为国舅并郑国公,也穿上了祭服。
  在一群大臣之中,论年轻,能与他相较的只有林知贤。可林知贤纵然也生得一表人才,举手投足却不如兄长这公侯家的子弟来得讲究,少了几分优雅高贵之气,这等场合难免相形见绌。
  我和子烨在赞者的引导下,将脩肉等物摆到案上,奉上茶酒,跪地叩拜。
  皇帝的婚仪,并非只有六礼。亲迎之后,谒庙、朝拜、谢恩、受贺、盥馈等等一场接一场。
  我倒是无妨,左不过就是穿上各种各样的吉服,见各种各样的人。
  子烨却不一样,除了这些仪礼之外,还要与众臣朝会,处理朝政。
  以至于我们虽是新婚,但除了行礼和会见宾客之时会见上面,竟是连私下相处说说话的机会也没有。夜里,我困得忍不住睡着之后,他才回来。第二日睁眼,他又已经不见了。
  直到五日过后,一切才真正变得不那么像打仗。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