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陆军的杀手锏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借着兵棋推演的机会,李卫国毫不留情的敲打了海军高层。
  作用非常明显,以林继云为首的海军高层将领迅速收敛了傲气,跟陆军、空军高层之间的关系改善,不再像以前那样炫酷吊炸天了。
  林继云等海军高层被李卫国训了一顿,回到海军部后,自然少不了拿海军部其他官员和将领撒气。
  于是,自上而下,海军高层训斥海军中层,海军中层训斥海军基层,基层海军将领直接拿海军士兵们一顿猛训,令整个海军上下的狂傲风气迅速降温,取而代之的是虚心学习国外海军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不敢再小觑其他国家海军了,以防在战时吃大亏。
  对于海军风气的转变,李卫国感到还算满意,但相当长一段时间,他对林继云等海军高层官员的态度还是很冷淡,继续敲打他们,让他们彻底降温,真正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
  当然,中华帝国海军的狂傲是全世界出了名的。
  其实中华帝国陆军一样狂傲,只不过风头被海军压制了而已。随着海军从上而下都变得低调之后,陆军就成为了李卫国新的关注目标。
  张小六非常了解李卫国的脾性,不用等李卫国发飙,他主动先在陆军部发飙了,先给陆军高层降降温,再给整个陆军体系降降温,省得日后被李卫国骂得狗血喷头,丢人现眼。
  不得不说,李卫国对张小六还是很满意的。
  这跟张小六出身有关系,他本就是李家奴才出身,不像林继云等出身高门大户,他没有高门大户的那种孤傲,所以陆军体系中,大部分将领的出身都不是很高,能够保持一份谦卑的心态。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整个中华帝国海陆军,狂傲自大的风气便被迅速刹住。
  外出的时候,再没有海陆军官员或者士兵在外挑事吹嘘的事情发生,整个神策军体系变得低调的多了。
  国内舆论对此事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也有军事专家们认为,军方的低调,全靠皇帝的强势,若是换了一个皇帝,未必有这种效果。
  这也给李卫国提了醒,在他面前,整个中华帝国军方,没人敢嘚瑟。但将来呢?李卫国的继任者是否还有威慑力,让军方如此老实?
  于是,李卫国开始在自己的子女们当中,重点培养他们在军方的威望,对军队的把控放在第一位,这对今后皇权的稳定非常重要。
  随着中华帝国神策军整体上降温,带来的却是战斗力的迅猛提升。
  军营之中,训练热火朝天。
  校场上,手持最新型卫国式步枪的神策军战士们,正挥汗如雨的进行刺杀训练。
  他们都是今年的新兵,与往年不同的是,他们都是学生,来自附近城市的大学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和中学三年级。
  这是最近中华帝国新出台的军法典,规定初中毕业生如果想要得到毕业证,必须服兵役两年。升学可免除服兵役,但高一学生也需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军训。同样,高中毕业生如果想要得到毕业证,必须服兵役一年,升学可免除服兵役,但大一新生同样要进行为期半年的军事训练。
  新出台的军法典,是为了应对战争而设立的。
  主要目标是加大后备役兵源的规模,同时也是为了提升军队战斗力。因为随着现代战争的环境变化,军队士兵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重要,一支文化素养越高的军队,接受新装备新战术的能力越强,战斗力也就越强。
  目前全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都非常重视士兵的文化水平。一个没有文化的士兵,训练时需要大量时间,往往战争爆发,最缺的就是新兵训练时间,而一个有文化的新兵,学得快,战斗力得到迅速提升。
  中华帝国作为全世界第一个普及中学义务教育的国家,战争潜力巨大。以前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因为人口众多,所以兵源充足,已经让世界各国所忌惮了。
  如今中华帝国颁布军法典,进一步提升军队官兵的文化率,将获得更强悍的战斗力。
  协约国集团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加紧提高各自军队兵源的整体文化素质,应对中华帝国的军事挑战。
  就连经济条件最差的日本帝国,也实现了士兵全部识字,会基本的小学加减乘除法,使得军队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不过,军队平均文化素质水平是一个因素,但还有更多决定一个国家军队战斗力的因素。
  比如军队训练水平,军队装备水平,战略物资储备数量,乃至军官作战经验和作战素质等等。
  在军队装备方面,中华帝国神策军无疑还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截止目前,中华帝国神策军陆军的一线装备为光华15年定型m15cd型卫国式步枪,这种步枪是目前全世界精度最高,而且经过恶劣环境的最终测试,可靠性非常高。成为德意志陆军新装备的毛瑟步枪、美利坚陆军新装备的春田步枪、大英帝国陆军新装备的恩菲尔德步枪、沙俄的莫辛纳甘步枪等国际步枪中的佼佼者,目前中华帝国神策军装备数量超过400万支。
  全世界各国步兵师团,基本上以装备大量步枪、少量重机枪、少量轻型步兵炮为主,这跟步兵的负载能力有直接关系,普通的步兵师团全靠两条腿走路,不可能装备更多的重武器。
  当然,这也跟不同国家的财力强弱有关系,只有有钱的国家,才会给步兵师团装备更多的重机枪、火炮等重武器,甚至是战车、卡车等等。
  在这方面,中华帝国神策军的装备就让全世界各国军队羡慕嫉妒恨。
  其中中华帝国成立的龙骑兵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龙骑兵团的士兵除了装备最基本的步枪外,还装备大量的手枪、重机枪、火焰喷射器、火炮,其中重机枪和火焰喷射器可以安装在经过车体加固后的突击战车上面快速机动,亦可以拆下来安置在阵地上或者碉堡中使用。火炮则以卡车牵引为主。
  另外,战地医院、后勤所需的各种物资,都通过卡车来进行运输,负载能力都远超传统步兵师。普遍步兵乘坐三轮摩托车和突击车行动,机动性极强,日行几百公里,是普遍步兵师望尘莫及的机动速度。
  除此之外,中华帝国的其他陆军也全部实现了后勤机械化,炮兵机械化,各镇步兵大都开始配备卡车和摩托车进行运输。
  整体上,中华帝国陆军正在向半机械化部队转变,这个速度随着协约国集团日益威胁的加大,而不断加快改革速度。
  火炮,一直被誉为陆地上的战神,中华帝国古代将火炮赋予各种大将军称号,可见火炮的重要性。
  同样,在现代战争中,火炮的优势性依然不可替代。
  中华帝国陆军高度重视火炮的研制工作,一直以来,神策军装备的火炮只有三种型号,75毫米步兵炮,125毫米加农炮,以及155毫米重榴弹炮。
  以前,没有卡车的情况下,一线作战部队往往喜欢带着75毫米步兵炮,只因为轻便。至于125毫米加农炮和155毫米重榴弹炮,一般是随各镇师团部一起行动。
  后来有了卡车,机动性高了,携带比以前方便了,但炮兵还是抱怨太重。
  十多年来,中华帝国各级军工单位,不断努力研制新型火炮,一边采用强度更高的新型合金钢材,一边优化设计,去掉臃肿的零部件,在确保精度、火力、可靠性不下降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轻火炮重量,方便炮兵快速部署。
  m20型重榴弹炮,由江南制造局于建元3981年开始研制,3982年交付陆军5门火炮进行测试,最后3987年设计定型,于光华二十年通过国会批准,军方大规模采购,最终定型m20。
  该炮替代已经使用了20多年的m1重榴弹炮,由炮身、反后坐装置和炮架等部分组成。战斗全重5.6吨,比m1轻了整整2.4吨,口径为45倍,发射榴弹时最大初速863.9米每秒,最大射程35.6公里,最大射速5发每分钟。
  之所以没有使用50倍或者52倍口径,主要是因为炮管寿命问题,在陆战当中,虽然火力和射程是第一要素,但寿命也是非常关键的。
  跟海战不同,海战中,炮管寿命维持在150发至250发之间就可以了,因为这足够击沉一艘敌舰了,结束战斗了。而敌舰建造周期很长,往往一年到几年时间,所以战斗结束后,有充足的时间更换炮管。
  但陆战不一样,一旦炮管寿命太短,战斗中突然损坏,就算敌人的火炮也坏了,可敌人还有步兵啊!手无寸铁的炮兵,就算更换炮管,也来不及阻挡敌人步兵靠近。
  这就要求陆军的火炮寿命摆在第一位,因此江南制造局将炮管口径下调至45倍,在射程、威力和寿命三者之间寻找了一个最佳平衡点,确保战斗力不会受到影响。
  当然,这是根据敌人同类装备的性能进行部署的。
  目前协约国集团装备的基本上是大英帝国研制的39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不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不如中华帝国的m20重榴弹炮,这也是中华帝国陆军装备m20的根本原因。
  假如协约国集团换装了50倍口径155榴弹炮,那么中华帝国陆军也得更换更强大的52倍口径155榴弹炮了,哪怕影响寿命也必须得部署了。
  不过,中华帝国陆军还有一款秘密武器没有曝光。
  跟帝国海军拥有各种杀手锏武器一样,帝国陆军同样拥有杀手锏武器。
  李卫国在考察陆军装备和训练时,知道炮兵抱怨太辛苦,因此想到了轻便携带的迫击炮武器。
  由于迫击炮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更容易模仿山寨,一旦提前拿出来,很容易被协约国集团模仿。因此李卫国虽然命令相关军工部门将迫击炮研制出来了,但并没有装备部队,而是秘密雪藏了起来。
  迫击炮单兵即可携带,是一线部队的最直接火力支援武器,尤其在山地作战时,迫击炮弹道曲射,可以打击敌方反斜面目标,战术灵活,机动性灵活,对于一线指挥官和一线战士们来说,比火炮重要多了。
  正是因为重要性,而且一旦拿出来使用,很快就会被敌对国家发现迫击炮的优点,很容易就会山寨出来,因此只能一次性使用,第一次使用时,才会占大便宜。
  在李卫国的督导下,军工部门一共研制了六款口径的迫击炮。分别是40迫击炮,60迫击炮,80迫击炮,100迫击炮和120迫击炮。
  其中,40迫击炮和60迫击炮为单兵携带,全炮重不超过20公斤,连排级支援火力。80迫击炮拆解成两部分,可单兵携带,用于营级支援火力。100迫击炮和120迫击炮为师团级支援火力,由车辆携带,亦可以分解后由多名步兵携带。
  其中40迫击炮和60迫击炮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了,这两款迫击炮的射程大致相同,最近50米,最远1.2千米,只是杀伤半径不同。前者杀伤半径为10x10米,后者杀伤半径为15x15米。
  大口径的80迫击炮、100迫击炮和120迫击炮,李卫国并未打算大规模生产,因为这当中涉及到一个火力重叠性问题,毕竟陆军已经拥有了75步兵炮、125加农炮和155重榴弹炮等火力支援武器。
  对于后勤而言,最好不要型号太多口径太多,那样会增加后勤负担,造成火力浪费等不良后果。
  一般需要使用大口径迫击炮的地方不会太多,因此每个型号暂时只生产500门,弹药只生产100个基数就停下,然后视情况在决定是否再开工制造。
  至于小口径的40、60迫击炮,因为使用单位是一线最基层的连排作战单位,所以一直在生产,甚至李卫国都没有规定上限是多少,这要求军工单位一直生产,多多储备火炮和弹药。
  李卫国打算将其部署到基层作战单位,因为要占编制,所以涉及到军队改制问题,为了保密,暂时没有改制的打算。
  不过,李卫国已经命令兵部招募迫击炮学员了,主要从各大炮兵学院,一线部队炮兵中抽调精干力量,规模在五千人左右,成立一个单独的迫击炮部队,编制为镇级。
  当战争爆发时,将这支迫击炮部队在下放到各连队,直接扩充编制,可以立即形成战斗力,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