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火器思路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许多东西看似简单,做起来才知道铁匠师傅们的辛苦与不易。哪怕是一件最为寻常的民间多见的火门枪三眼铳,说起来成本不过千把文钱,可这却往往需要工匠师傅们忙碌一个月才行。
  “这火铳以前我也造过,这铸造之后的打眼是最难的。弓箭的成本很大部分在于材料和保管,尤其是动物的劲角来之不易。这火铳的成本要非很大人工。”负责箭头打制的郭师傅对张海说到。
  同西方的卷制锻打火器不同,此时东方的火枪是在整块铸造铁的基础上钻孔,全天数个小时的汗水换来一寸的深度,长身管的火铳要一个月才能成形。不过相比两个人超过一年的人工才能磨制外加穿制成的鳞甲锁子甲之类,这火铳已经算的上人工成本和低的东西了。
  平日里训练乃至了解帐目的时候觉得很多事情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而实地跟着工匠师傅们做一做才知道哪怕是刀、剑、弓、手铳这些相对廉价的兵器也是凝结着匠人们的汗水与心血。
  “听说海外以及南方的军中有一种可以用燃烧的绳子点燃的鸟枪?”张海问道。
  “鸟枪我见过,但一见便知道是以我的手艺力有不逮的事情了。那铁管之后用于闭锁的螺纹就是我等一般外行可以轻易造的合式的。那得是南方大户人家或者军中的能工巧匠才做的出来的东西。
  张海这才觉得很多事情急不来,古代史的几千年技术进步虽然缓慢但也不是白发展的,很多看似很普通的军器实际上每一件都要求不俗的锻打磨制技术。而文艺复兴时代以后的很多西方装备乃至制法更是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行。哪怕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工匠,要摸索一件新式器具从模具到锻造也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
  但哪怕困难,张海也并不决定在蹉跎中浪费时间,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几张带有文字的图纸:“郭师傅,你可识的字?”
  “承蒙张家老爷关照,这些年来也认得几个字。”
  “不要求鸟枪的闭锁螺纹,这种之字杠杆发射机构可单人手持发射的火门枪能不能做出来?”
  郭师傅看了看又在张文的讲解下终于明白了:“原来竟然如此简单,这个没有问题。”
  “那么我下面的要求呢?带木柄的全枪不超过三斤重,并且能够打穿几十米外一分厚的铁甲,弹丸不能超过一钱五,装药不超过一钱,可能做的到?”
  郭师傅紧锁双眉:“孩子,你可知这一分厚的铁板是什么概念?为何不做的更大一些满足要求呢?一钱五的弹丸和一钱的火药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威力的。”
  “人工总比装备费钱。五百根这样的枪支甚至枪管,如果你们二十几个人能够在六年之内加工完成,并且不打折扣的达到要求。在第一件符合要求的成品的时候我家就会付三倍的工钱”张海不讲什么组织管理控制之类的概念,只好这样说到。
  如果对于外面的寻常工匠,张海知道这个堪比日本大名家私人高级工匠所产铁炮的要求是强人所难。但张家箭头的一个不传之秘便是用标准金尺和西洋玻璃制成的放大镜来控制公差,加上此时东方大多数情况下难以做到的火药保管原则和精确百分比的配方,上面那些要求虽然仍然是难了一些却不是没有可能达到。
  从15世纪开始,西方与东方的火门武器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前者在单一身管的发射便捷性上找出路下功夫,最终发展出火绳枪燧发枪甚至远程高精度的米尼枪乃至后膛枪。
  如今的张宅仅仅是从小门小户刚刚起家而已,燧发枪甚至更高级单管火器所需要的工艺技术人才条件是自己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不具备的。
  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精益的管理和制造让火门武器在此时亚洲防护装具还不算发展的很成熟的战场条件下发挥出更高的效能。如果能把有效破寻常盾甲的火器全重控制在两千克以内,那么一个战兵就有能力携带四五件火器。
  就算严格训练的近代步兵,实战中填装弹丸火药乃至射击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但如果只发射装好了火药与弹丸的“首发武器”则大不一样。
  尽管实战中依然受到心理乃至敌人火器压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却可能在中近距离的交火中把对于大群队列目标的首发命中杀伤率提升到一成以上的比率。
  通过多联火器的配置让一个普通的士兵也能够确保在一次交战中以不大的伤亡风险很大几率的杀伤一名敌兵,做到如此就是很大的成功了。这样样通过战术安排来达到不逊色甚至超越一般燧发枪的火力效能。
  箭坊的郭师傅虽然在思索了很久之后答应了,但张海却知道这件事急不来。制造出这样要求并不算低的一件火器成品,没有一年的熟悉适应过程是不成的。即便在工业时代生产一样新的武器装备也有一个“工业熟练度”的过程。
  万历四十四年的整整一年时间里,张海的大部分时间并没有去工坊做自己并不适合去做的监工。而是依然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同孩子们在一起的锻炼和学习,自己也在逐渐增加的力量性锻炼中从射箭到防身武艺不断增长。
  春节那件事之后,剩下的四十二个孩子经过一年多紧张有秩序的优秀军营般生活也逐渐适应起来。八九岁年纪的孩子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这样只有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生活是那样难以忍受了。
  张文从原来冷漠的瘟神形象也逐渐适当的与孩子们拉近了距离。
  “这一年以来的时间你们的进步着实不小,开弓的力量不谈,至少在接近自己最大力量猎弓的准确性上按照当年戚少保的练兵考核要求也算是合格了,不过在实战中究竟达到什么样的水准还得我来试试才行。”万历四十四年秋季来临的时候张海打算以切身的比试考验一些这些孩子。
  众人闻听此言不由的心有余悸。谁都知道张海的实力不要说一个个来,就是几个人一起上也是难以对付的。
  “师傅,饶了我们吧!”众人喊道。
  张文却笑道:“我独自和你们这么多人演习比试,该喊下手请注意的是我才对。”
  听到这样说,孩子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时间毫无反映。随后不少人心里都暗自兴奋起来。
  对于这位管到自己吃喝拉撒,辈分却又不是很大的“师傅”,不少孩子虽然在力量武艺上服气,可却还是有潜意识想要报复和教训这位严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