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耀州坚城
其实即便是张海也未必完全清楚,新军此时六个全副武装起来的主力旅集中起来的时候已经是整个亚洲乃至整个世界一股难以比拟的力量。尽管各部队尽量克制着自己的火力,展现出来的实力还是威慑了前来的两蓝旗主力。
“撤!快撤!”负责指挥留守力量的镶蓝旗满州都统很快的就做出了选择:眼前的这股力量至少也是不逊色于当年浑河之战时那样明军精锐的力量,甚至要远远强之。如果是拥有不少精锐的八旗主力回师,那或许还有把握对付对付。现在这股临时聚集起来比对方人数少的的留守马队,是根本不可能吃掉甚至重创这些全身铁甲的精锐的,当务之急显然是要保障耀州一带的防御。
当新军主力闪电般扫荡辽东半岛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后金统治区域的时候,分布在三河两岸的满州居民们以最快的速度按照早就有的准备向核心大城市内集结。而且按照事前“分而力弱”“合而力强”的经验估计,分布在耀州至海州一带的两蓝旗青壮主力及留守的精兵云集于耀州;原本分布在辽阳至沈阳的两红旗青壮主力及留守的精兵重点确保盛京新都,而实力最为强劲的两黄旗主力则在辽东深处萨尔浒以东的老寨图赫阿拉一带集结并进行防御准备。以三股较强的防御据点加上三股较弱的城池最大限度的迟滞那传闻中异常强悍的张海等人率领的主力部队扫荡辽东的速度,力争同回师的后金主力汇歼来犯之敌于辽东平原深处。
而各处的其余没有太大协防价值的老弱则在少数人的带领下尽可能的向北逃,暂云集于沈阳至老寨一带以最大限度的保存整个族众的实力。
兴建于辽代的耀州城本来并不是一座十分适合防御的坚固城池,周长不到三里,面积不超过十公顷,城高也并不比复州城头高多少。如果说优点,那就是长期以来只有南北两座城门开放。不过这对于极少从正门进攻几乎都是攻墙而入的张海等人来说就算不上什么优点了。
张海所率领的六个旅的主力很快就追击到耀州城下,可张海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骑马步兵”从人到马与满州那些留守的青壮相比似乎也有不小的差距,根本无法在保证最低队形要求的情况下追上那些逃向盖州城的人。尤其是在两蓝旗的马队还派出了近千负责干扰的马队让战士们不得不下马展开枪铳火力消灭这些人的情况下。
追击过程中的战斗让两蓝旗清醒的认识到了新军主力部队的真正实力,远以外依靠马上的优势以集中起来的力量可以打垮对手一两个百人队,却没想到即便聚集起十倍兵力的马队还是在追敌可以接连不断施放的火器面前败下阵来。而且新军临时拼凑起来的马队追击的距离并不长,没有同敌人拉开太远的距离,这也让两蓝旗留守部队的主力没有来的及逃向更远的地方,只得按原来的计划退守耀州城,并且放弃了对张海等人所率领的新军部队主力先锋进行一次反击的计划。、
张海所率领的六个步兵旅包括炮兵及辎重在内的主力在不远的距离上并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就抵达了距离城池不远的地方。
李千兰所在的航空大队在娴熟的地勤人员帮助下没有花费多长时间就为热气球冲好了气,并接着东南方向的风升到了二百米左右的高空中。八岁上下的小女孩们以珍贵的望远镜了望着城内的敌情,并利用早已熟练的速记法和速绘方法记在纸上迅速的通过绳索和专用的工具快速的传递下来。
张海本人对判读那些图上的内容和文字也已经十分熟练了。毫无疑问:防御本来算不上多强,如同内地中下等县城一般的耀州城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云集了超过两万武装力量的大型军阵:在城头上几乎站满了人,那差不多就似乎是一个连绵三里左右的野战军阵,并且在城墙的内外还拥有着似乎不逊色于城头的预备兵力随时可以轮换防御。张海自盐山起事以来队伍上已经打过很多攻坚战了。但兵力防御这么密集的攻坚战似乎还是第一次。
“这有什么?兵力越密,我军的杀伤效果就越好。这两蓝旗一带的敌人可能还不了解我军的火力特点。我们全军三百余门长炮展开几轮远程重霰弹轰击就会让那县城内外的敌人知道轻重。”亲卫连的宋子悦对那看似十分坚固的所谓防御并不以为然。
张海想到如今六个旅集结在一起时所拥有的火力,也就放下心来了。从李千兰等人绘制的航空侦察图上发现在聚集在耀州城墙内外的敌人已经开始准备了一些专门的劈开的树木做被覆,张海决定让小女孩们掌握的空中火力对城内之敌展开“外科手术”,而不是使用长炮发射的重霰弹。二百克重的重霰弹若要保证能够接受的精度外加考虑身管能力也要把初速控制在一二百米的级别,这样威力的重霰弹虽然能够杀伤任何披甲持盾的目标,并且能够对付以桌床门板等简单家具进行凑合防御的人,但对于以真正木排做为被覆的目标来说杀伤能力就十分可疑了。而高空借助加速度倾斜下来的火箭却可以让百虎齐奔箭的威力相比在平地发射时产生质的变化,能够对付除转石堡垒以外的大部分目标。火箭在勤务性能上同重霰弹差不多,虽然重量轻一倍但是无法重复使用。张海考虑在攻坚支援的情况下更多使用热气球航空队的原因还在于拥有主动权的进攻时,天气晴好的情况下使用什么武器是自己能够选择的。而如果什么时候同八旗主力展开决战,决战时的天气是否有利则是张海无法确定的。
就这样,趁着秋季的辽东天气还算晴好,张海迅速以旗帜下达了向已经在天空中完全升空作战准备的小女孩们下达了针对耀州城墙内外的敌人展开“高效打击”的命令。
“撤!快撤!”负责指挥留守力量的镶蓝旗满州都统很快的就做出了选择:眼前的这股力量至少也是不逊色于当年浑河之战时那样明军精锐的力量,甚至要远远强之。如果是拥有不少精锐的八旗主力回师,那或许还有把握对付对付。现在这股临时聚集起来比对方人数少的的留守马队,是根本不可能吃掉甚至重创这些全身铁甲的精锐的,当务之急显然是要保障耀州一带的防御。
当新军主力闪电般扫荡辽东半岛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后金统治区域的时候,分布在三河两岸的满州居民们以最快的速度按照早就有的准备向核心大城市内集结。而且按照事前“分而力弱”“合而力强”的经验估计,分布在耀州至海州一带的两蓝旗青壮主力及留守的精兵云集于耀州;原本分布在辽阳至沈阳的两红旗青壮主力及留守的精兵重点确保盛京新都,而实力最为强劲的两黄旗主力则在辽东深处萨尔浒以东的老寨图赫阿拉一带集结并进行防御准备。以三股较强的防御据点加上三股较弱的城池最大限度的迟滞那传闻中异常强悍的张海等人率领的主力部队扫荡辽东的速度,力争同回师的后金主力汇歼来犯之敌于辽东平原深处。
而各处的其余没有太大协防价值的老弱则在少数人的带领下尽可能的向北逃,暂云集于沈阳至老寨一带以最大限度的保存整个族众的实力。
兴建于辽代的耀州城本来并不是一座十分适合防御的坚固城池,周长不到三里,面积不超过十公顷,城高也并不比复州城头高多少。如果说优点,那就是长期以来只有南北两座城门开放。不过这对于极少从正门进攻几乎都是攻墙而入的张海等人来说就算不上什么优点了。
张海所率领的六个旅的主力很快就追击到耀州城下,可张海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骑马步兵”从人到马与满州那些留守的青壮相比似乎也有不小的差距,根本无法在保证最低队形要求的情况下追上那些逃向盖州城的人。尤其是在两蓝旗的马队还派出了近千负责干扰的马队让战士们不得不下马展开枪铳火力消灭这些人的情况下。
追击过程中的战斗让两蓝旗清醒的认识到了新军主力部队的真正实力,远以外依靠马上的优势以集中起来的力量可以打垮对手一两个百人队,却没想到即便聚集起十倍兵力的马队还是在追敌可以接连不断施放的火器面前败下阵来。而且新军临时拼凑起来的马队追击的距离并不长,没有同敌人拉开太远的距离,这也让两蓝旗留守部队的主力没有来的及逃向更远的地方,只得按原来的计划退守耀州城,并且放弃了对张海等人所率领的新军部队主力先锋进行一次反击的计划。、
张海所率领的六个步兵旅包括炮兵及辎重在内的主力在不远的距离上并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就抵达了距离城池不远的地方。
李千兰所在的航空大队在娴熟的地勤人员帮助下没有花费多长时间就为热气球冲好了气,并接着东南方向的风升到了二百米左右的高空中。八岁上下的小女孩们以珍贵的望远镜了望着城内的敌情,并利用早已熟练的速记法和速绘方法记在纸上迅速的通过绳索和专用的工具快速的传递下来。
张海本人对判读那些图上的内容和文字也已经十分熟练了。毫无疑问:防御本来算不上多强,如同内地中下等县城一般的耀州城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云集了超过两万武装力量的大型军阵:在城头上几乎站满了人,那差不多就似乎是一个连绵三里左右的野战军阵,并且在城墙的内外还拥有着似乎不逊色于城头的预备兵力随时可以轮换防御。张海自盐山起事以来队伍上已经打过很多攻坚战了。但兵力防御这么密集的攻坚战似乎还是第一次。
“这有什么?兵力越密,我军的杀伤效果就越好。这两蓝旗一带的敌人可能还不了解我军的火力特点。我们全军三百余门长炮展开几轮远程重霰弹轰击就会让那县城内外的敌人知道轻重。”亲卫连的宋子悦对那看似十分坚固的所谓防御并不以为然。
张海想到如今六个旅集结在一起时所拥有的火力,也就放下心来了。从李千兰等人绘制的航空侦察图上发现在聚集在耀州城墙内外的敌人已经开始准备了一些专门的劈开的树木做被覆,张海决定让小女孩们掌握的空中火力对城内之敌展开“外科手术”,而不是使用长炮发射的重霰弹。二百克重的重霰弹若要保证能够接受的精度外加考虑身管能力也要把初速控制在一二百米的级别,这样威力的重霰弹虽然能够杀伤任何披甲持盾的目标,并且能够对付以桌床门板等简单家具进行凑合防御的人,但对于以真正木排做为被覆的目标来说杀伤能力就十分可疑了。而高空借助加速度倾斜下来的火箭却可以让百虎齐奔箭的威力相比在平地发射时产生质的变化,能够对付除转石堡垒以外的大部分目标。火箭在勤务性能上同重霰弹差不多,虽然重量轻一倍但是无法重复使用。张海考虑在攻坚支援的情况下更多使用热气球航空队的原因还在于拥有主动权的进攻时,天气晴好的情况下使用什么武器是自己能够选择的。而如果什么时候同八旗主力展开决战,决战时的天气是否有利则是张海无法确定的。
就这样,趁着秋季的辽东天气还算晴好,张海迅速以旗帜下达了向已经在天空中完全升空作战准备的小女孩们下达了针对耀州城墙内外的敌人展开“高效打击”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