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起航南下
短暂的休整没有多长时间就结束了,经过新朝三年以来的一系列作战,新军主力部队的战士们不但学会了小船登桨,不少人学会了操帆掌舵,驾御马匹也实现了从“刚刚会”到“能够正常运用”的转变,虽然同那些草原上的骑手甚至是汉地的职业骑兵相比马术差距依然巨大,但完成正常的行军并最大限度的发挥马匹潜力是不成问题了。
关内的汉地还有足够的道路,有足够的车辆,在自己的控制区内随时可以获得给养,这样整个两万多人的主力留下了不少伤员在太原城后驾御着经过补充之后重新恢复到三四万左右的马匹在完成了休整之后,再一次抓紧每一个小时的时间展开了急行军。
其中张海所率领的近卫部队及第四旅,第三旅万余人从太原到烟台又是接近两千里的长途行军,依靠华北地区民间能够提供不断的马匹,经过十三天的强行军,主力部队于新朝三年腊月十五终于赶到了登州一带。同时,辽东作战时规模庞大的船队也已经占据了登州做为船队出发的基地。
后世最北的不冻港是辽东半岛的南端,可在如今,辽东半岛的南端也出现了大面积的海冰,登州就是整个中国海岸隆冬季节最靠北的不冻港口。
虽然经过隆冬季节长途的行军作战之后主力部队再一次感觉到疲惫不堪,甚至有饥寒交迫的感觉,马匹也在这样的行军中损失了不少。不过当队伍上到船上的时候,终于有了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冬季北方的海面上还算平静,可要到了舟山以南,又要经历惊涛骇浪的考验,这几天让各营连的战士们抓紧时间休息吧。除了日常的政治工作及武器保养,其他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也可以缓一缓,上船之前队伍还在集结状态的时候。”张海对各旅的弟子们叮嘱到。
“船队到了松江的时候可以要稍做休整,香儿还要随队伍一起去南方么?”在船上的时候张海也有了更多同柳香独处的时间,忽然间询问道。南方作战的危险其实比不久前那次在隆冬季节的大漠西北远征追敌风险要小上不少。毕竟春季虽然在东南一带有大风大浪,但还不是台风肆虐的季节。不过回想起这此北征的时候张海还是有些后怕,觉得这样的危险自己或许出于全军表率的缘故有必要参加,而柳香根本没有必要跟随自己一起冒这样的风险。
柳香思索了片刻回答道:“这些日子以来父母为我们分担了不少,而且我也想回去看看我们的女儿惠兰了,孩子渐渐已经长大,没有父母在身边总是不好的。”
柳香似乎也意识到张海让自己回到南京可能还有别的方面的忧虑,不过也终究没有把话跳明。
数百到千把吨级别的大型海船在北方的海面上行使的十分平稳,在夏季的南方水战中经历过重重考验的战士们并没有晕船的感觉。包括张海在内的战士们在船舱内半睡半醒的渡过了两天两夜的时间,长期征战的疲惫才终于有所缓解。在整个庞大的船队只携带三个旅的战士的时候空间也显得宽松了很多。
张海没有让正在恢复精力过程中的战士们负责为那些临时安装了人力螺旋桨的大船们蹬桨助划,不过船队借助着沿海的北风,还是仅仅用了不过四天的时间就从登州抵达到了松江一带。
南方的征战也早有准备,为了避免在南方征战中出现大量的非战斗减员,队伍补充了不少燃料还有药品。王新盟所率领的第四旅的战士们有些遗憾的按照计划下了船。而完成了换装训练的王永所率领的第七旅还有高海量所率领的第八旅补充到了队伍中,整个船队的地面部队官兵人数再一次增加到了一万七八千人的规模。
这次南方进军,队伍打算分兵两路进军,在战区地理条件同样不是很好的西南一带最大限度的增加队伍的灵活性。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出问题,张海还是决定第七旅跟随近卫部队,第八旅跟随石垒所率领的第三旅行动。这样的力量已经比夏季南征时的力量强大了很多,而且在早春季节,队伍多少有条件以铠甲最大限度的避免伤亡。
规模庞大的船队在经历过松江一带的轮换补充乃至休整继续向南行进,见整个船队的人手充裕了起来,经过几天航行的休整部队的体力精力也有很大恢复。四个步兵旅的战士们开始协助着船员水手们一起蹬桨划船,同时借助沿海的东风方向的风向展开航行。飞快的航速让海上的大船在舟山以南复杂恶劣的大海中劈波斩浪,最大限度的减小了船体的摇晃。夏季的水训水战乃至秋季的沿河行动淘汰了不少晕船反应极大的人,其他的官兵也大多得到了训练,因此即便是四五级海况的寻常风浪下,整个船队虽然有个别人反应不良,但是终究没有因为东海上的航行而带来太大的问题。
福建乃至两广的海面上夏季作战时曾经被清理之后,整个大海上也少见来寻衅的不明船只了。整个船队在越过了福建之间最为凶险的海峡之后风浪也逐渐减小起来。
随着船队飞快的向前南行,隆冬季节南北方气候的明显差异也让战士们感受深刻。从呼吸能够清晰看见自己呼出的白气的北方,仅仅不过十余天的时间后就似乎进入了阳春季节。铠甲套上太多的内衬之后在船舱里都能多少感觉到一丝暑热。
“船队还要向南航行么?”船头上的第七旅旅长王永向张海询问道。如果天气变化的速度这样下去,那么到了云南两广一带不是要像夏季一样暑热?南方荒蛮之地没有四季一年都是夏季,这是北方不少人都有的印象。
不过张海还是早就了解到亚热地区毕竟不同于真正的热带,在隆冬季节甚至早春不过是北方阳春时节一样的天气。这气候的变化就在很大程度上为船队的南行指明了方向。
关内的汉地还有足够的道路,有足够的车辆,在自己的控制区内随时可以获得给养,这样整个两万多人的主力留下了不少伤员在太原城后驾御着经过补充之后重新恢复到三四万左右的马匹在完成了休整之后,再一次抓紧每一个小时的时间展开了急行军。
其中张海所率领的近卫部队及第四旅,第三旅万余人从太原到烟台又是接近两千里的长途行军,依靠华北地区民间能够提供不断的马匹,经过十三天的强行军,主力部队于新朝三年腊月十五终于赶到了登州一带。同时,辽东作战时规模庞大的船队也已经占据了登州做为船队出发的基地。
后世最北的不冻港是辽东半岛的南端,可在如今,辽东半岛的南端也出现了大面积的海冰,登州就是整个中国海岸隆冬季节最靠北的不冻港口。
虽然经过隆冬季节长途的行军作战之后主力部队再一次感觉到疲惫不堪,甚至有饥寒交迫的感觉,马匹也在这样的行军中损失了不少。不过当队伍上到船上的时候,终于有了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冬季北方的海面上还算平静,可要到了舟山以南,又要经历惊涛骇浪的考验,这几天让各营连的战士们抓紧时间休息吧。除了日常的政治工作及武器保养,其他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也可以缓一缓,上船之前队伍还在集结状态的时候。”张海对各旅的弟子们叮嘱到。
“船队到了松江的时候可以要稍做休整,香儿还要随队伍一起去南方么?”在船上的时候张海也有了更多同柳香独处的时间,忽然间询问道。南方作战的危险其实比不久前那次在隆冬季节的大漠西北远征追敌风险要小上不少。毕竟春季虽然在东南一带有大风大浪,但还不是台风肆虐的季节。不过回想起这此北征的时候张海还是有些后怕,觉得这样的危险自己或许出于全军表率的缘故有必要参加,而柳香根本没有必要跟随自己一起冒这样的风险。
柳香思索了片刻回答道:“这些日子以来父母为我们分担了不少,而且我也想回去看看我们的女儿惠兰了,孩子渐渐已经长大,没有父母在身边总是不好的。”
柳香似乎也意识到张海让自己回到南京可能还有别的方面的忧虑,不过也终究没有把话跳明。
数百到千把吨级别的大型海船在北方的海面上行使的十分平稳,在夏季的南方水战中经历过重重考验的战士们并没有晕船的感觉。包括张海在内的战士们在船舱内半睡半醒的渡过了两天两夜的时间,长期征战的疲惫才终于有所缓解。在整个庞大的船队只携带三个旅的战士的时候空间也显得宽松了很多。
张海没有让正在恢复精力过程中的战士们负责为那些临时安装了人力螺旋桨的大船们蹬桨助划,不过船队借助着沿海的北风,还是仅仅用了不过四天的时间就从登州抵达到了松江一带。
南方的征战也早有准备,为了避免在南方征战中出现大量的非战斗减员,队伍补充了不少燃料还有药品。王新盟所率领的第四旅的战士们有些遗憾的按照计划下了船。而完成了换装训练的王永所率领的第七旅还有高海量所率领的第八旅补充到了队伍中,整个船队的地面部队官兵人数再一次增加到了一万七八千人的规模。
这次南方进军,队伍打算分兵两路进军,在战区地理条件同样不是很好的西南一带最大限度的增加队伍的灵活性。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出问题,张海还是决定第七旅跟随近卫部队,第八旅跟随石垒所率领的第三旅行动。这样的力量已经比夏季南征时的力量强大了很多,而且在早春季节,队伍多少有条件以铠甲最大限度的避免伤亡。
规模庞大的船队在经历过松江一带的轮换补充乃至休整继续向南行进,见整个船队的人手充裕了起来,经过几天航行的休整部队的体力精力也有很大恢复。四个步兵旅的战士们开始协助着船员水手们一起蹬桨划船,同时借助沿海的东风方向的风向展开航行。飞快的航速让海上的大船在舟山以南复杂恶劣的大海中劈波斩浪,最大限度的减小了船体的摇晃。夏季的水训水战乃至秋季的沿河行动淘汰了不少晕船反应极大的人,其他的官兵也大多得到了训练,因此即便是四五级海况的寻常风浪下,整个船队虽然有个别人反应不良,但是终究没有因为东海上的航行而带来太大的问题。
福建乃至两广的海面上夏季作战时曾经被清理之后,整个大海上也少见来寻衅的不明船只了。整个船队在越过了福建之间最为凶险的海峡之后风浪也逐渐减小起来。
随着船队飞快的向前南行,隆冬季节南北方气候的明显差异也让战士们感受深刻。从呼吸能够清晰看见自己呼出的白气的北方,仅仅不过十余天的时间后就似乎进入了阳春季节。铠甲套上太多的内衬之后在船舱里都能多少感觉到一丝暑热。
“船队还要向南航行么?”船头上的第七旅旅长王永向张海询问道。如果天气变化的速度这样下去,那么到了云南两广一带不是要像夏季一样暑热?南方荒蛮之地没有四季一年都是夏季,这是北方不少人都有的印象。
不过张海还是早就了解到亚热地区毕竟不同于真正的热带,在隆冬季节甚至早春不过是北方阳春时节一样的天气。这气候的变化就在很大程度上为船队的南行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