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欺君之罪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孙伏伽?
  李世民略微诧异,第一反应是他怎么也来添乱?
  但转念一想,孙伏伽是稳重之人,不会无的放矢,既然是有急事求见,想必确实是有紧急之事。
  “宣!”没有避讳在场的重臣,李世民直接传召。
  孙伏伽来的很快,行礼之后,看着满殿的重臣官员,也颇为惊讶,也略有迟疑。
  “孙卿,何事?”
  “陛下,陕州袭击御营案的嫌犯抓到了。”
  “哦,快快道来。”李世民对此颇为惊讶,也甚有兴趣。
  孙伏伽道:“陛下,今日河间郡王次子,金吾卫中郎将李崇晦在南郊行猎,于一处坟茔处抓获一人。
  经辨认,此人是杜伏威义子阚棱,仵作验看被其击伤武士的伤口,与李崇晦当日受伤情形相似。”
  “阚棱?杜伏威的义子?”李世民眉头紧皱,神色骤然凝重了不少。
  “是的,河间郡王的贴身侍卫认得此人,确认无疑。”
  “竟有此事?”李世民看似疑问,但神色一动,好似很多事情瞬间便通透了。比如他派侯君集出任陈州刺史,就是因为江淮异动,现在看来,原因找到了。
  杜伏威是昔年江淮霸主,其义子竟然没死,那么再组织起些余孽,暗中行不轨之事也不奇怪。
  但他们胆大包天,竟然刺王杀驾,袭击御营,这是李世民所不能容忍的。
  “陛下,而今只能确定阚棱袭击过李崇晦,至于其他尚不能定论。”孙伏伽的言辞十分严谨。
  “阚棱可有交代?”
  “没有,自从进了大理寺,一句话都不曾讲。”
  李世民皱眉道:“没有结果,你着急来见朕……”
  “陛下,朕请见是因为此事另有牵涉。”
  “是何牵涉?”
  孙伏伽沉声道:“从韦家传来消息,当初韦悦欲求亲谢杜氏,故派人前往江淮调查其出身,从线索显示,恐怕淮阳县伯府的谢杜氏与杜伏威有关。”
  此话一出,满殿皆惊!
  这才是事情的关键,矛头真正所指的方向——谢逸!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眼神里闪过些许惊讶,岑文本也略微不淡定。不过是顷刻间,几位重臣的思绪已经转了好几个弯,前因后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揣测和推敲。
  李世民的神色也为之一变,沉声道:“你说什么?”
  孙伏伽躬身道:“臣为了谨慎,前去向河间郡王求证,他承认当初籍没杜伏威家眷时,走掉一妾,似乎还有个女儿。
  魏王府的管家刘轩当时恰好也在,同样提供了一条消息,他在洛阳宫看到过谢杜氏在僻静处放河灯,上面只有‘先父杜’三个字,此事魏王殿下也曾目睹。”
  “青雀也看到了?”
  “是的,不过这是刘轩一面之词,臣还不曾向魏王殿下求证。”
  孙伏伽道:“还有一事比较蹊跷,当时有刺客对晋王和晋阳公主殿下不利,为谢杜氏所救……刺中谢杜氏的那名刺客,身上有致命伤口似也是阚棱的手笔。
  前些日子,太子殿下遇刺,在乐游原一条小河桥下找到了两具尸体,身上也有阚棱留下的伤口。”
  话有一点绕,但仔细推敲理解,似乎能得出一很符合逻辑的推论——阚棱为救杜氏而杀了刺客,也许这个刺客是他的同伙;那么他和杜氏是有关联的,所以杜氏和杜伏威有关系,很可能是其挑掉的女儿……
  事情很突然,诸多线索联系在一起,让人由不得不信。
  阚棱是刺客,是杜伏威的义子,谢杜氏是杜伏威的女儿,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呢?
  再推论一步,谢逸也难逃干系!
  这才是重点!
  承庆殿中君臣都是人精,自然明白其中意味,顿时便觉得事情非同小可。
  孙伏伽道:“兹事体大,臣不知该如何行事,特来请示陛下。”
  “向朕请示什么?”
  “陛下,眼下并无确凿证据,证明谢学士叔嫂与此事有关,但或有嫌疑……且谢杜氏或为杜伏威家眷。”
  孙伏伽道:“淮阳县伯谢逸乃弘文馆学士,又是晋王府长史,臣不敢擅自处置。”
  “怎么?你的意思是收押谢家叔嫂?”
  孙伏伽道:“大理寺有两种看法,一个是谢学士叔嫂不知情,并未参与行刺之事;但谢杜氏身份敏感,谢学士若知悉不报,是否会另有图谋呢?”
  “玄龄,你怎么看?”李世民皱眉,看向一旁的房玄龄,当初陕州行刺案是他负责调查的。
  房玄龄急忙躬身道:“陛下,臣有失察之罪,当时调查验看伤口等细微事皆是谢逸负责,并无发现,而今想来,是否有知情不报之嫌?
  不过谢逸和杜氏都救驾有功,杜氏更险些丧命,保护晋王和晋阳公主……”
  房玄龄的回答谨慎,同意谢逸的行为可能存在问题,言辞之中却又转折,以免落井下石。
  孙伏伽道:“陛下,除此之外,大理寺有同僚认为,杜氏受伤或许是苦肉计,兴许另有图谋。至关重大,臣不敢隐瞒耽搁,特来恭请陛下圣裁。”
  “既如此,那你把谢逸带去大理寺问个清楚!”李世民沉吟片刻,给出这么一个答案,不怒自威。
  多疑和猜忌是帝王通病,谢杜氏要是杜伏威的女儿,虽说……却也算得上罪臣之女。
  虽说当年只是个小孩,却也不排除与阚棱勾结,一样的居心叵测。而谢逸,这个自己最青睐宠信的臣子,很可能知情不报,私藏罪臣之女,甚至为行刺的叛逆遮掩!
  他的忠诚是不是值得怀疑?他与阚棱等人有没有钱牵连?是否居心叵测,另有图谋?
  单单是房玄龄所言,谢逸参与调查陕州袭营案,却毫无发现,是否真是知情不报,蓄意隐瞒呢?
  这些多少都值得怀疑,说严重点,这已然是欺君之罪。
  谢逸和杜氏必须“收押”,毕竟有藏匿罪遗,欺君罔上的嫌疑。
  国法纲纪,帝王威严,容不得丝毫挑衅。
  天花突起,肆虐同州,已经让人焦头烂额,却不想有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李世民着实心烦。
  一众大臣都看在眼里,陛下盛怒之下,故而谁也不敢多说什么,纷纷告退,各司其职。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