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屡屡杀招
朱由检顺着王承恩的手指方向,在山海关稍微往北的位置看去,果然有个地名叫作永安。但是他仔细看了一阵,脸上竟然露出了冷笑。
“几个老头子也太小家子气了,封公不许,封侯又用了个已经被鞑子烧毁的堡寨,这不是在轻慢大明功臣吗?”
王承恩哪想到皇帝找到了永安的所在竟突然发怒,登时便后悔将永安之所在指了出来,但木已成舟又没有办法,只好双膝跪,口称有罪。朱由检则道:“起来,你有什么罪?拟旨,朕准备加封李信镇虏侯,加太子太保,挂征虏副将军印!”
王承恩欲言又止,心道明日指不定又会惊起什么惊涛骇浪,那些朝臣们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李信的封号在第二天公布以后,果然在朝臣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范复粹等人提出以永安作为李信的封号,除了是在名号上给与李信压制以外,还是一种提醒。永安二字,自是要告诫其要永远安分守己。对此,李信不屑一顾,不过皇帝却为之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李信奉诏上殿,当受封镇虏侯的圣旨公布后,他注意到了满朝不知有多少人难以置信的张开了一张嘴,显然是吃惊不小,但这又如何,朝中大佬们的博弈,他不打算参与,只想尽快返回山西去。出来半年有余,也不知田复珍将山西经营成了什么模样。
至于在镇虏侯之后的太子太保和征虏副将军便显得黯然失色,不受人关注了。太子太保在明朝几乎可以用批发货来形容,已经比不得两宋封侯易,加太子太保难,李信也不在乎。还有那征虏副将军,明朝的将军名号李信也多少了解了一下,他此前的征西前将军在其中位列第四等,往上第三等为副副将军,前面加名号。再往上第二等便是副将军,李信的征虏副将军便是这一等。至于第一等便是大将军,前面加封号便如征虏大将军等……
一般而言,明代武将挂第四等将军印便已经实属难得,皇帝就然越级使其升格为第二等,这是嫌他招惹的风雨还不够多啊!
但是,在镇虏侯面前,其余的名号自然便相形失色。李信暗道皇帝果然够意思,镇虏卫是他起家的地方,他的第一任官职三卫总兵,便在镇虏卫。皇帝以镇虏名号封其为侯,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就实而言,李信也挺喜欢这名号,至少听着比什么永安侯威风不少,想到此处在看范复粹等人一脸的不爽,他这才叹息了一声,刘宇亮所言不假,朝中文臣只要有一天还在内阁,便会对他们这些因为有着大功而急速蹿升的武将,进行不遗余力的打压。这不由得让李信想到了狄青,不过是当了枢密使而已,最后竟让那些文人们活活给逼疯了。
文华殿上群臣们唇枪舌剑,还在为李信的封号不遗余力的争着。李信却无心参与,甚至无心去听,他正不无恶趣味的想着,若是哪天他的功劳大到足以入阁为相,不知这些道貌岸然满嘴忠君报国的老家伙们又会是个什么德行?
最后,皇帝终于烦了,大手一挥。
“就这么定了,都别再聒噪了。对了,还有那个祖义,实在可恶,明日便斩了!不行,太便宜他了,凌迟处死吧!”
范复粹张了张嘴,刚想出班,却被后面的刘宇亮拉住了,“这等事还争什么?”范复粹略微一想,也是,凌迟就凌迟吧,总不能事事与皇帝做对,那他这阁臣怕是也做到头了。
本来宦官已经瞄着皇帝表情已经准备宣布散朝了,可一直没有言声的薛国观却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如今张四知去朝,内阁中人手不够,还请圣上钦点一位补那……”
这等事岂是为人臣子所能说的?李信暗暗冷笑,就算他在不通朝廷那些龌龊之事,也明白这薛国观是眼见这张四知倒台以后,心里边已经惦记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只是不便公然提出来,便委婉的以点人入阁来做提醒。
李信又偷偷的去瞄丹墀上的皇帝,却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亦无法判断他的喜怒。
“薛卿所言甚是,回去票拟吧,调周延儒入京,朕打算重新启用他!内阁是该用这样有能之人来做主,否则,你们看看都成了什么样子?朕募捐银子以支持前方抗敌,内阁都干了什么?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个个都在拖朕的后腿。这也就罢了,跟着别有用心之人,构陷朕的爱将,这是要毁了朕的长城吗?”
朱由检这一番话说的夹枪带棒极为刻薄,几位阁臣的脸上都挂不住了。李信万没想到朱由检竟然说的如此直白,不禁叹道,如果阁臣们还要脸,此刻应该跪地请辞了吧。
不过,却没有一人请辞,整个文华殿突然之间又鸦雀无声了。李信摇头苦笑,看来还是自己的脸皮太薄了,这些老家伙们舍不得内阁的那几把椅子,几张桌子啊!
这等戏看的好没意思,李信的主意已经打定,这就回山西去,不想在这乌烟瘴气的京师多住半日。
“臣李信有本启奏!”
李信主意打定之后忽然就跪了下来,这却将御座上的朱由检惊了一跳,李信是来受封的本不须发言,如今竟还跪请陈奏,莫不是有甚委屈?朱由检当即便大手一挥,“说!”
“臣想即日便返回山西,毕竟臣的职守之地在太原,已经出来近半年,心中实在忧虑……”
朱由检万没想到李信竟然主动提出来要回山西,本来还想留李信在京师另有任用,他觉得李信留在山西真真是大材小用,如今的蓟辽和中原才是统兵之将大显身手的地方。而且,在得知李信竟然奇袭满清都城又全身而退的消息后,他的心里一个从未生起过的想法竟逐渐成型了。
辽东边患到现在二十余载,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明军更是养成了谈鞑子而色变的怯战心理。原本对辽东局势,朱由检只求维持稳定便可,集中精力肃清内部流贼才是重中之重。
但随着杨嗣昌在河南陕西等地连连报捷,如今鞑子举国进攻又遭挫败,什么满万无人敌的所谓神话被一举摧毁,朱由检竟然就起了灭清之心。所以,他打算以李信坐镇辽西,总览灭清之战。
朱由检也深知,灭清之战提出来容易,但是若要任命一位武将督理兵事,这些内阁大臣们肯定会一个个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行掣肘之事。也因此,他才想到了将相对比较听话,又善解人意的周延儒召回京城,重新启用。
只没想到李信居然急着返回山西,在他看来山西那个地方已经没有兵乱,听说治理的不错,搞了什么玉麦,居然也小有收获。其他省份颗粒无收,只有山西产出了粮食,至少不用朝廷拨款赈灾,算是大功一件。
此前,有人以山西开荒地,聚民耕作,又私除税卡来参劾李信。但在朱由检看来,这分明就是栽赃陷害,李信不过是带兵的武将而已,此前又是马贼一个,细数那些开荒聚民,等一桩桩举措,分明是只有经世致用大才之人才能做得出来的。所以,朱由检的目光便一直放在了太原知府田复珍身上。他知道此人是进士出身,又因为得罪了同僚才被人借故贬到了北地。
这种人不善交际,正是经世致用之才的上好坯子。因此,朱由检断言,山西的种种举措,只怕十之七八是出自此人之手。不过此前既有此人不过临时任职太原知府的任免,一年期满之后,便自行免职。
事到如今,朱由检竟起了爱才之心,这等经世致用之才,做个太原知府是委屈了,便已经起了启用此人为山西布政使的打算。至于现任山西布政使刘令誉,此人都察院出身,并没有任职地方的经验,就其半年来的表现看,也是难当其任,不如召回朝廷。
朱由检正在盘算,如何想个理由将李信留在京师,却听范复粹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朱由检不置可否,范复粹跪在地上便自顾自的说道:“晋王郡主早就过了及笄之年,年初许以镇虏侯时曾因大战不得已延缓婚期,如今北地鞑子退却,中原乱贼逐渐平息……”
本来置身事外一直在看热闹的李信,在听到范复粹突然祭出的这一计杀手锏之后,顿时便目瞪口呆。倘若此时便让他与晋王之女新乐郡主完婚的话,别说回山西了,就连三卫军都得拱手让出来。
一念及此,李信立时便惊起了一身的冷汗。范复粹这一招好歹毒,他禁不住有几分怨恨,这老头子并不像张四知等人是个只谋私利之徒,却何苦总是为难自己?
与此同时,丹墀之上的大明天子朱由检亦是难抑心中愤怒,如何朕想启用一名武将就如此之难吗?非要把朕灭清的计划搅合没了不成?
“几个老头子也太小家子气了,封公不许,封侯又用了个已经被鞑子烧毁的堡寨,这不是在轻慢大明功臣吗?”
王承恩哪想到皇帝找到了永安的所在竟突然发怒,登时便后悔将永安之所在指了出来,但木已成舟又没有办法,只好双膝跪,口称有罪。朱由检则道:“起来,你有什么罪?拟旨,朕准备加封李信镇虏侯,加太子太保,挂征虏副将军印!”
王承恩欲言又止,心道明日指不定又会惊起什么惊涛骇浪,那些朝臣们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李信的封号在第二天公布以后,果然在朝臣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范复粹等人提出以永安作为李信的封号,除了是在名号上给与李信压制以外,还是一种提醒。永安二字,自是要告诫其要永远安分守己。对此,李信不屑一顾,不过皇帝却为之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李信奉诏上殿,当受封镇虏侯的圣旨公布后,他注意到了满朝不知有多少人难以置信的张开了一张嘴,显然是吃惊不小,但这又如何,朝中大佬们的博弈,他不打算参与,只想尽快返回山西去。出来半年有余,也不知田复珍将山西经营成了什么模样。
至于在镇虏侯之后的太子太保和征虏副将军便显得黯然失色,不受人关注了。太子太保在明朝几乎可以用批发货来形容,已经比不得两宋封侯易,加太子太保难,李信也不在乎。还有那征虏副将军,明朝的将军名号李信也多少了解了一下,他此前的征西前将军在其中位列第四等,往上第三等为副副将军,前面加名号。再往上第二等便是副将军,李信的征虏副将军便是这一等。至于第一等便是大将军,前面加封号便如征虏大将军等……
一般而言,明代武将挂第四等将军印便已经实属难得,皇帝就然越级使其升格为第二等,这是嫌他招惹的风雨还不够多啊!
但是,在镇虏侯面前,其余的名号自然便相形失色。李信暗道皇帝果然够意思,镇虏卫是他起家的地方,他的第一任官职三卫总兵,便在镇虏卫。皇帝以镇虏名号封其为侯,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就实而言,李信也挺喜欢这名号,至少听着比什么永安侯威风不少,想到此处在看范复粹等人一脸的不爽,他这才叹息了一声,刘宇亮所言不假,朝中文臣只要有一天还在内阁,便会对他们这些因为有着大功而急速蹿升的武将,进行不遗余力的打压。这不由得让李信想到了狄青,不过是当了枢密使而已,最后竟让那些文人们活活给逼疯了。
文华殿上群臣们唇枪舌剑,还在为李信的封号不遗余力的争着。李信却无心参与,甚至无心去听,他正不无恶趣味的想着,若是哪天他的功劳大到足以入阁为相,不知这些道貌岸然满嘴忠君报国的老家伙们又会是个什么德行?
最后,皇帝终于烦了,大手一挥。
“就这么定了,都别再聒噪了。对了,还有那个祖义,实在可恶,明日便斩了!不行,太便宜他了,凌迟处死吧!”
范复粹张了张嘴,刚想出班,却被后面的刘宇亮拉住了,“这等事还争什么?”范复粹略微一想,也是,凌迟就凌迟吧,总不能事事与皇帝做对,那他这阁臣怕是也做到头了。
本来宦官已经瞄着皇帝表情已经准备宣布散朝了,可一直没有言声的薛国观却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如今张四知去朝,内阁中人手不够,还请圣上钦点一位补那……”
这等事岂是为人臣子所能说的?李信暗暗冷笑,就算他在不通朝廷那些龌龊之事,也明白这薛国观是眼见这张四知倒台以后,心里边已经惦记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只是不便公然提出来,便委婉的以点人入阁来做提醒。
李信又偷偷的去瞄丹墀上的皇帝,却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亦无法判断他的喜怒。
“薛卿所言甚是,回去票拟吧,调周延儒入京,朕打算重新启用他!内阁是该用这样有能之人来做主,否则,你们看看都成了什么样子?朕募捐银子以支持前方抗敌,内阁都干了什么?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个个都在拖朕的后腿。这也就罢了,跟着别有用心之人,构陷朕的爱将,这是要毁了朕的长城吗?”
朱由检这一番话说的夹枪带棒极为刻薄,几位阁臣的脸上都挂不住了。李信万没想到朱由检竟然说的如此直白,不禁叹道,如果阁臣们还要脸,此刻应该跪地请辞了吧。
不过,却没有一人请辞,整个文华殿突然之间又鸦雀无声了。李信摇头苦笑,看来还是自己的脸皮太薄了,这些老家伙们舍不得内阁的那几把椅子,几张桌子啊!
这等戏看的好没意思,李信的主意已经打定,这就回山西去,不想在这乌烟瘴气的京师多住半日。
“臣李信有本启奏!”
李信主意打定之后忽然就跪了下来,这却将御座上的朱由检惊了一跳,李信是来受封的本不须发言,如今竟还跪请陈奏,莫不是有甚委屈?朱由检当即便大手一挥,“说!”
“臣想即日便返回山西,毕竟臣的职守之地在太原,已经出来近半年,心中实在忧虑……”
朱由检万没想到李信竟然主动提出来要回山西,本来还想留李信在京师另有任用,他觉得李信留在山西真真是大材小用,如今的蓟辽和中原才是统兵之将大显身手的地方。而且,在得知李信竟然奇袭满清都城又全身而退的消息后,他的心里一个从未生起过的想法竟逐渐成型了。
辽东边患到现在二十余载,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明军更是养成了谈鞑子而色变的怯战心理。原本对辽东局势,朱由检只求维持稳定便可,集中精力肃清内部流贼才是重中之重。
但随着杨嗣昌在河南陕西等地连连报捷,如今鞑子举国进攻又遭挫败,什么满万无人敌的所谓神话被一举摧毁,朱由检竟然就起了灭清之心。所以,他打算以李信坐镇辽西,总览灭清之战。
朱由检也深知,灭清之战提出来容易,但是若要任命一位武将督理兵事,这些内阁大臣们肯定会一个个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行掣肘之事。也因此,他才想到了将相对比较听话,又善解人意的周延儒召回京城,重新启用。
只没想到李信居然急着返回山西,在他看来山西那个地方已经没有兵乱,听说治理的不错,搞了什么玉麦,居然也小有收获。其他省份颗粒无收,只有山西产出了粮食,至少不用朝廷拨款赈灾,算是大功一件。
此前,有人以山西开荒地,聚民耕作,又私除税卡来参劾李信。但在朱由检看来,这分明就是栽赃陷害,李信不过是带兵的武将而已,此前又是马贼一个,细数那些开荒聚民,等一桩桩举措,分明是只有经世致用大才之人才能做得出来的。所以,朱由检的目光便一直放在了太原知府田复珍身上。他知道此人是进士出身,又因为得罪了同僚才被人借故贬到了北地。
这种人不善交际,正是经世致用之才的上好坯子。因此,朱由检断言,山西的种种举措,只怕十之七八是出自此人之手。不过此前既有此人不过临时任职太原知府的任免,一年期满之后,便自行免职。
事到如今,朱由检竟起了爱才之心,这等经世致用之才,做个太原知府是委屈了,便已经起了启用此人为山西布政使的打算。至于现任山西布政使刘令誉,此人都察院出身,并没有任职地方的经验,就其半年来的表现看,也是难当其任,不如召回朝廷。
朱由检正在盘算,如何想个理由将李信留在京师,却听范复粹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朱由检不置可否,范复粹跪在地上便自顾自的说道:“晋王郡主早就过了及笄之年,年初许以镇虏侯时曾因大战不得已延缓婚期,如今北地鞑子退却,中原乱贼逐渐平息……”
本来置身事外一直在看热闹的李信,在听到范复粹突然祭出的这一计杀手锏之后,顿时便目瞪口呆。倘若此时便让他与晋王之女新乐郡主完婚的话,别说回山西了,就连三卫军都得拱手让出来。
一念及此,李信立时便惊起了一身的冷汗。范复粹这一招好歹毒,他禁不住有几分怨恨,这老头子并不像张四知等人是个只谋私利之徒,却何苦总是为难自己?
与此同时,丹墀之上的大明天子朱由检亦是难抑心中愤怒,如何朕想启用一名武将就如此之难吗?非要把朕灭清的计划搅合没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