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尔衮,狠辣的郑芝龙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打,狠狠的给我打!”
  郑森这个时候就站在一处炮兵阵地里,耳朵里听到炮兵指挥高昂的喊声。
  两军厮杀正烈,这个时候却是他们炮兵建功的最后时机。
  把一颗颗炮弹越过战线送到清军的后头去,不说彻底封锁鞑子的进援线路,好歹也给鞑子增添几分麻烦。这就是这一战里他们炮兵在开封城下最后的作为了。
  所有炮火全力急速射。连连的炮声伴随着硝烟弥漫,恨不得将整个开封东城给湮没。
  清军的抵挡不是不尽心竭力,但挡不住就是挡不住。
  祖贵很敢战,徐勇也敢战,两人也都挺能打能杀的,也愿意为祖泽润为满清效力。而且带领的队伍也都算靠谱。
  但眼下的开封城,说起来也好几万人马驻守,然整个城池里靠谱的队伍可能也就这两支吧!
  当披挂着铁甲,手持着斩马大刀的铁人军杀入战场后,那胜利的天枰就迅速的向郑军倾斜。
  整个突破口附近也已经躺满了死尸。双方尸体层层叠叠。
  郑芝龙看着眼前的士兵眼睛里染上了一丝怀念。或许百年后的郑氏帝国中依旧保留着铁人军的番号,但那时候的铁人军必然已经不是现在的铁人军了。如眼前这样身披铁甲的重装步兵,不要说百年的光阴,即便是眼下都也显得落后于时代。
  他们是郑军中的第一批重步兵,可也必然是最后的一批重步兵。
  冷兵器的光辉已经没落,重步兵的光辉自然也随之消散。
  但他自己却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支军队。因为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支军队。
  为首的郑峰、郑群二人都是郑芝龙的心腹侍卫,后者在兖州之战身披重甲,带领铁人军,跟随郑森冲锋陷阵,自身是没受大伤,所部则损失不小。
  郑芝龙现在派上的是郑峰营。这些个铁人军士兵,个头普遍在一米八以上,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堪称巨人营!
  “冲啊……”
  炮火的掩护下,郑峰挥舞着手中的大刀,高吼着。
  身后上千名铁人军士兵,大声高呼着,迈开大步,向着开封城冲去。
  如果城内的清军中有着大批八旗真鞑,那还好说。可问题是城内的清军主力是绿旗,这些绿皮中配备着皮甲、棉甲的连三分之一都没。所以,祖泽润第一眼看到铁人军的时候就不由的吞咽了一口吐沫,他就知道这城真的是守不住了。
  枪声寥寥的响起,一个个铁人军战士冲进了豁口当中。一与清兵交手,就是势如破竹。祖贵和徐勇把嗓子都喊破了,也没有半分的鸟用!
  “少将军小心。”许定虎口撕裂,厚背斩马刀掉落到地上,下一刻就被亲兵扑倒一边,然后他整个人迅速的被亲兵架着往后退去。
  可他的眼睛却一直在瞪着前方,眼睁睁的看着那个披着铁甲的大汉,挥舞着斩马大刀将掩护自己的几个家丁亲兵斩杀殆尽。
  作为徐勇的长子,大小在军营里长大的他,一身勇力也不是白给的。今天他却败得无话可说。
  大汉挥舞着大刀又砍死了两个清军后,不远处响起了几声枪声,从火光中喷射出的弹丸击中了那人胸前的铁甲。“咣当”一声,就见大汉整个人像重重的挨了一拳一样,身子往后倒退了三四步,倒在了一堆废墟上。
  再勇武的人也顶不住枪弹的攒射。这大汉精通武艺,身披厚甲,放到冷兵器时代里就是一骁勇之将,可是在现在,杀他只需要几颗廉价的弹丸。
  可许定的脸上却一点笑容也没露出来,因为整个战场上如这大汉一样的铁甲军兵比比皆是。
  弹子能打穿的厚甲,但有机会打出枪子的清兵却是很少的,大多数清兵手里的刀枪更是对铁人军身上的厚甲无能为力。
  对付这样的重步兵,必须用到破甲钝器。如斧头,锤子,大棒铁鞭等。然,开封清军又哪里会有啊?
  残酷的肉搏战迅速的分出了胜负!
  祖贵和徐勇手下的精锐力量迅速的减少着数量,憋住一口气抵挡住了郑军前两拨攻势的清兵被铁人军以绝对的战力碾碎。
  无奈下祖泽润集结手下的队伍转身就向城西逃去。叫他带人冲上去堵窟窿?那可就真不是祖家人了。
  祖泽润逃了,罗锦绣逃了,祖贵和徐勇自然也逃了。明面上三四万清军固守的开封城被拿下了,郑芝龙光俘虏就抓了一万多人。可惜里头就没几个是八旗鞑子。
  多铎带领着八旗鞑子死死的蹲在河洛,就是开封告急,也没见他从河洛移开一步,反倒对潼关的李顺军不住的施加压力。
  很显然,满清是不准备给李自成东入中原的可能了。
  燕京城里的满清权贵们对于开封的失守也是不以为然,他们一个个的目光都集中在关外呢。郑鸿逵已经带兵杀向了辽阳,此前的耀州、海州、牛庄、鞍山等地根本没能阻挡他一分一毫。
  留守关外的两红旗并且全员都在,代善已经派出一部分兵马进入关内了,只剩下万把主力镇守偌大的关外。按道理说这是一支很强大的军事力量,配合着汉兵和包衣阿哈,乃至是被满清征服的少民,这已经足以维持他们在关外建立的秩序了。
  就像历史上的满清,八旗主力尽数入关,留在老巢的人马连现下的一半都没。要对付老毛子的先头部队都要向朝鲜调兵,可即便如此,他们也安安稳稳的镇住了关外广袤的土地。
  但现在不一样了。郑鸿逵手下有陆师三万人,这是一支鞑子根本就无法抵挡的力量。
  别说两红旗的兵马都分散于整个关外,就是万把人都被代善集中到了辽阳,那也没个屁用。
  在郑鸿逵带领大军拿下了山海关,继而痛殴辽西走廊的吴三桂部,震动整个关外,消息传到盛京后,代善想都不想就向燕京发来了求援书。
  郑芝龙大军杀入关外,想都不要想,就能知道他们肯定要杀入辽东的。就代善手里的那些兵马,他可抵挡不住。
  这时候不赶紧求援,等郑军大兵杀到盛京,捣毁了黄台吉那尚在建造中的皇陵之后,才再去求援吗?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关宁军一样不顶打。
  满达海在山海关只顶了一天,吴三辅在宁远城也一样只支撑了一天。
  全无顾忌的郑军,只把火炮轰的吴军抬不起头来,然后一架架投石车从船上被送了下来,一颗颗开花弹、燃烧弹叫吴三辅只能落荒而逃。
  结果,吴三辅是逃了,宁远城内的关宁军家属却没能逃脱,至少三万老少被抓去了觉华岛上,关入了劳改营中。据说吴三辅返回了空荡荡的宁远城,看着废墟一片人影全无的城池当众就失声痛哭。
  然后就在阿济格带兵北上的时候,郑鸿逵已经领兵杀入了辽河。
  睿亲王府里,多尔衮这些日子里彻夜难眠,黑眼圈加青白脸皮,整个人憔悴的都不像摄政王了。
  他现在真难受极了。
  因为他想不出破解眼下困局的办法,整个满清朝堂上的大大小小人物也全都一筹莫展。
  郑芝龙是一个很强壮的人,他现在是挥出了两只强有力的拳头向满清打来,可一样强壮的满清,甚至是比郑军更强壮的满清,却在用一只手压着李自成,多尔衮只能用一只手来招架郑军的攻势。这叫他如何招架的住?
  虽然他只用了两根手指头便轻松吊打了朱明的二三十万大军。但郑芝龙不是朱由检,郑军不是明军。
  现在满清左支右绌,已经被揍了个鼻青脸肿。
  而要只是如此那也就罢了,问题是郑芝龙还不依不饶,一副要把满清趁机打死的样儿。
  人家两只拳头,一只朝着满清的脑袋打来,一只朝着满清的小弟弟打来,这真的很要命很要命。
  脑袋上的这一拳不招架的话,会被郑芝龙打的满脸血不说,晕头转向中他们怕是要好一阵才能恢复。
  而小弟弟这一拳若不招架,那也要不了满清的命,但却绝对能叫满清痛入骨髓,以至于几年内都要半身不遂。
  要清楚,关外是鞑子真正的老巢,是他们两代先主的埋身之地,岂能真的任由郑军肆虐而坐视不理?
  不说这样对满清的威严有多么严重的伤害,就是从礼法上讲都有可能动摇满清的根基。
  清承明制,入关后的鞑子为了更好地拉拢北地的士绅阶层,与之分享利益,继而形成一个广博的利益共同体就是必然的选择。
  所以,多尔衮大手一拍,鞑子就开始高声宣讲“以孝道治天下”了。
  这口号并不稀罕,中国历朝历代都推崇孝道。这是因为如此口号一是具备着很强的迷惑性,百善孝为先么,二就是如此的口号能叫朝廷更好的拉拢地方的士绅大族。
  因为你只要推行孝治就离不开宗族家族制度,而宗族家族与士绅之间更是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族权家法的发展就是孝治的必然产物啊。
  但满清却大肆的将孝道与宗族族权联系在了一起,高声叫嚣着:笃宗族以昭雍睦。第一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来公开为族权家法站台。
  笃宗族以昭雍睦就是在说宗族由人伦而推,雍睦未昭,即孝悌有所不尽。
  换而言之,就是在说“只有人人都敦孝悌了,如此才能宗族和睦”。而想要家和万事兴,则族人就一定要尊孝悌敬长辈。
  那宗族的族长和族老,一个个可都是长辈啊。
  这明面上看是企图用血缘关系调和阶级的、社会的矛盾。实则更是在给地方士绅大族让权,叫‘族权家法’成为族长族老们用来约束、管理,乃至是统治族人的‘伦理纲常’。
  清廷公开给予法律上的支持,可不就叫地方宗族里的族长族老们权利大增?
  这样一来地方上的士绅宗族岂会再反对满清的统治?
  而现在鞑子flag都立下了,他们自己却要坐视郑军在关外横冲直撞,冲撞了黄台吉的皇陵,甚至是老奴在阿拉赫图的皇陵,那可就是太打脸了。
  无论是从法礼,还是从鞑子的尊严、威严上看——他们可才入关没两年,亦或是多尔衮个人的权威上看,那都是决不允许的。
  故而,郑芝龙打向鞑子小弟弟的这一拳,多尔衮一定要挡住。
  而这样就又涉及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要想挡住关外的郑军,只靠阿济格的这两万八旗就能成么?
  要不要继续从关中调兵,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选择了。再说了,阿济格一去,已经拿下了开封的郑芝龙又会如何呢?
  现在看满清似乎只有从关中撤兵这一条路好走了。
  只是满清要从关中一退兵,战线都已经快要烧到长安城的大好形势可就全一去不复还了,李自成就也活了啊?
  满清费了那么大的精力才把李自成逼到了死地,就差临门一脚了,却要收会拳头来。多尔衮心里很不甘的。但满清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他根本别无选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