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
三月十六日,漕船刚刚出发,淮安火器局在一片喧嚣声中默默挂牌成立了。
火器局归属兵器局直接管辖。
管辖兵器局的上级部门挺多的,按照规矩来说,兵部是直接管辖兵器局的,兵器局所辖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匠户,军户和匠户的户籍,悉数都是兵部直接管辖,故而兵器局也直接归兵部管辖,但南京的情况有所不同,兵部尚书因为参赞机务,掌握了实际权力,需要管辖全面的事宜,包括了军事、行政、后勤保障等等诸多的事宜,从嘉靖年间来说,兵器局就归户部尚书直接统管,当时的原因是倭寇肆掠,南京兵器局承担繁重的火器研制事宜,需要大量的钱粮,户部尚书直接统管,便于钱粮上面的调度。
作为兵部尚书或者是户部尚书,直接管理具体事情的时间是很少的,毕竟下面有一大帮的官吏,具体事情都是下面的官吏去做,嘉靖之后,南京兵器局依旧是户部尚书直接管辖,可兵部因为主官匠户的原因,故而兵部同样可以插手兵器局的事宜,这就导致兵器局有了户部和兵部同时管辖。
多年以来,因为兵器局缺乏银两,无法研制和制造火器和其他作战需要的冷兵器,渐渐的不为人所重视,兵部和户部悉数都不过问兵器局的事宜,礼部右侍郎毕懋康利用兵器局的器械,研制燧发枪,都是依靠个人的官职和影响,找到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讨要到一定的银两之后,才能够研制。
郑勋睿派遣郑家军将士,将兵器局中火器局的所有器械都搬走了,心有不甘的刘宗周,还是提出了要求,火器局必须服从兵部和户部的管辖,服从兵器局的管辖,这次不过是将火器局搬迁到淮安去,但隶属关系是不会变化的,也就是说兵部和户部可以直接插手火器局的任何事宜,兵器局更是可以直接干涉火器局的事宜。
郑勋睿当然不会理睬刘宗周的要求,开什么玩笑,火器局搬迁到淮安来了,一切的开销都是漕运总督府负责,南京的兵部和户部不出钱不出力,凭什么插手火器局的事宜。
更加关键的是,郑勋睿对火器局是寄予厚望的,此后的一段时间,他的主要精力将投入到火器局,研制新型的火器,他脑海中的很多先进的理念,就在火器研制的过程之中,发挥出来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如此情况之下,南京兵部和户部想着插手火器局的事宜,岂不是笑话了。
兵器局最为关键的是需要保密,不管是京城的兵器局,还是南京的兵器局,哪怕处于停滞的状态,其内部所有的器械和图纸等等,都是绝密,不能够泄漏出去的,不管是兵器还是火器,都被视为利器,轻易不能够示人,要知道朝廷军队面对后金鞑子的时候,在火器上面面前占据一定的优势,若是火器研制的秘密也泄漏出去了,那朝廷大军面对后金鞑子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的优势。
郑勋睿的那些理念,即将贯彻到火器研制过程之中,一旦先进的火器研制出来,产生的震撼力是巨大的,而且肯定会对社会的进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甚至是直接影响到全世界的进程,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局限在大明,而且会改变世界。
火器的研制是绝对保密的,不管是古代还是几百年之后,先进的武器往往代表着称霸,代表着可以征服世界、引领世界的潮流。
从这个程度上面来说,火器局承担的重任是巨大的,是需要绝对保密的,故而火器局的选址,郑勋睿是非常谨慎的,火器局紧靠着郑家军的军营,周遭五百米的范围之内,没有任何的住户,在寸土寸金的淮安,找寻到这样的地方,郑勋睿是耗费了极大气力,也是花费了无数心思的,好在这个时代的搬迁,不比几百年之后,漕运总督府下达的搬迁命令,谁都是要不折不扣执行的。
搬迁的过程之中,漕运总督府拿出来相当数量的银子,保证搬迁的住户能够找到新的地方建房居住,官府做到了这一点,百姓基本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淮安火器局正式成立,其管理体制非常简单。
淮安府衙不准干涉火器局的任何事宜,总督府之中,郑勋睿直接管辖火器局,徐望华为火器局的参议,郑家军之中,郑锦宏为火器局的名誉负责人,主要负责为火器局提供足够的钱粮,也就是说,郑勋睿身边的人,唯有郑锦宏和徐望华可以牵涉到火器局内部的事宜,其余人都不能够干涉。
当然总督府的兵房,为火器局的直接上级部门。
总督府的兵房,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兵房,管理的事情很多,包括协调郑家军的事宜。
火器局内部的管理也是很简单的,总负责人为汤若望,汤若望的副手为薄玉,两人的分工也很明确,汤若望主要负责火器的研发等事宜,薄玉主要负责火器的制造等事宜,三百余名工匠以及招徕的精通制造术的人员,悉数由薄玉负责调配。
督催御史赵单羽抽调到火器局,负责全面协调事宜。
赵单羽的职责非常明确,一是代表郑勋睿全面管辖火器局,二是协调火器局之中的具体事宜,汤若望和薄玉等人,都是技术性的人才,他们的精力不能够分散到火器局的管理事宜上面,故而这些协调的事宜,全部都是赵单羽来做。
再说火器局一旦开始了研发火器的事宜,必然会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牵涉到的相关部门等等,有赵单羽出面协调,大家都是买账的,这也让火器局的日常运转会很正常,不会受到任何的干扰,尽管说徐望华也关心火器局的相关事宜,可徐望华的事情太多,不可能专门关心火器局的事宜,让赵单羽出面具体协调,效率会高很多。
赵单羽必须要服从汤若望和薄玉的管理,根据汤若望和薄玉提出的要求做事情,这是因为火器的研发是精深的事情,外行决不能够领导内行,只能够为内行做好服务,而且是按照内行的要求来做好服务。
火器局一旦开始运作,需要大量的银子支撑。
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火器研制一直都处于摸索的阶段,不可能说某一次的试验就能够有成果出现,或许十次甚至更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够有成功的希望,这个过程之中,消耗的银两是很多的,几百年之后对武器研发的评价,就是烧钱,如今也是一样。
可以说大明朝廷之中,除开郑勋睿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舍得投入银子,其余的任何人都舍不得投入大量的银子进行火器研发的,就算是皇上都是如此,宁愿从荷兰以及葡萄牙等地方购进红夷大炮,也不愿意真正的开始研发威力更大的火炮。
郑勋睿可不是这样的任务,吸取他人的经验是必须的,可更加重要的是自行研制,掌握了真正的核心技术,才能够真正走在时代的前列,否则抄袭他人的成果,从长远看是难以有什么出息的。
郑家军在与后金鞑子的数次战斗之中,获取了大量的钱财,除掉必要的开销,存储的银子总数接近三千万两白银,也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多的存储,郑勋睿才下定决心开始火器的研发,在火器局刚刚成立的时候,郑锦宏直接拨付了一百万两白银,作为先期的投入。
郑勋睿的要求,令郑锦宏都感觉到诧异,郑勋睿要求火器局每月的开销,保证在四十到五十万两白银,特别是刚开始起步研制火器和火炮的时候,这样的银两开销必须要保证,这让郑锦宏吃惊,火器局的开销,甚至超过了郑家军将士每月的开销,要知道郑家军将士的总数,接近五万人了,这里面包括杨贺在复州招募的一万多的辽东汉人。
郑锦宏认为,火器局如此的开销,是难以承受的,也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
郑勋睿不在意,前面大量的投入,意味着后期大量的收入,只要真正掌握了犀利的火器,到时候就有了源源不断的钱粮了。
当然这里面的因果关系,郑勋睿暂时不会说出来的。
火器局内部的任何事宜,都是保密的,包括每月的开销用度等等,而且火器局平日里也是低调的,不显山不露水,默默的做事情,汤若望和薄玉等人,露面的机会也不是很多,他们的俸禄相当于郑家军的参将待遇,每月有一百二十两白银的俸禄,这是非常高的俸禄,放在任何地方都难以想象。
工匠的俸禄也进行了调整,根据薄玉的建议,工匠分为三个等次,分别为一等工匠、二等工匠和三等工匠,一等工匠每月的俸禄为四十两白银,二等工匠为二十五两白银,三等工匠为十两白银,这样的俸禄,足够工匠的家人过上相对舒适和富足的生活了。
如此的投入,清楚的就是徐望华、郑锦宏、赵单羽等人,就连他们,对于郑勋睿大手笔的投入,都感觉到吃惊。
火器局归属兵器局直接管辖。
管辖兵器局的上级部门挺多的,按照规矩来说,兵部是直接管辖兵器局的,兵器局所辖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匠户,军户和匠户的户籍,悉数都是兵部直接管辖,故而兵器局也直接归兵部管辖,但南京的情况有所不同,兵部尚书因为参赞机务,掌握了实际权力,需要管辖全面的事宜,包括了军事、行政、后勤保障等等诸多的事宜,从嘉靖年间来说,兵器局就归户部尚书直接统管,当时的原因是倭寇肆掠,南京兵器局承担繁重的火器研制事宜,需要大量的钱粮,户部尚书直接统管,便于钱粮上面的调度。
作为兵部尚书或者是户部尚书,直接管理具体事情的时间是很少的,毕竟下面有一大帮的官吏,具体事情都是下面的官吏去做,嘉靖之后,南京兵器局依旧是户部尚书直接管辖,可兵部因为主官匠户的原因,故而兵部同样可以插手兵器局的事宜,这就导致兵器局有了户部和兵部同时管辖。
多年以来,因为兵器局缺乏银两,无法研制和制造火器和其他作战需要的冷兵器,渐渐的不为人所重视,兵部和户部悉数都不过问兵器局的事宜,礼部右侍郎毕懋康利用兵器局的器械,研制燧发枪,都是依靠个人的官职和影响,找到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讨要到一定的银两之后,才能够研制。
郑勋睿派遣郑家军将士,将兵器局中火器局的所有器械都搬走了,心有不甘的刘宗周,还是提出了要求,火器局必须服从兵部和户部的管辖,服从兵器局的管辖,这次不过是将火器局搬迁到淮安去,但隶属关系是不会变化的,也就是说兵部和户部可以直接插手火器局的任何事宜,兵器局更是可以直接干涉火器局的事宜。
郑勋睿当然不会理睬刘宗周的要求,开什么玩笑,火器局搬迁到淮安来了,一切的开销都是漕运总督府负责,南京的兵部和户部不出钱不出力,凭什么插手火器局的事宜。
更加关键的是,郑勋睿对火器局是寄予厚望的,此后的一段时间,他的主要精力将投入到火器局,研制新型的火器,他脑海中的很多先进的理念,就在火器研制的过程之中,发挥出来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如此情况之下,南京兵部和户部想着插手火器局的事宜,岂不是笑话了。
兵器局最为关键的是需要保密,不管是京城的兵器局,还是南京的兵器局,哪怕处于停滞的状态,其内部所有的器械和图纸等等,都是绝密,不能够泄漏出去的,不管是兵器还是火器,都被视为利器,轻易不能够示人,要知道朝廷军队面对后金鞑子的时候,在火器上面面前占据一定的优势,若是火器研制的秘密也泄漏出去了,那朝廷大军面对后金鞑子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的优势。
郑勋睿的那些理念,即将贯彻到火器研制过程之中,一旦先进的火器研制出来,产生的震撼力是巨大的,而且肯定会对社会的进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甚至是直接影响到全世界的进程,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局限在大明,而且会改变世界。
火器的研制是绝对保密的,不管是古代还是几百年之后,先进的武器往往代表着称霸,代表着可以征服世界、引领世界的潮流。
从这个程度上面来说,火器局承担的重任是巨大的,是需要绝对保密的,故而火器局的选址,郑勋睿是非常谨慎的,火器局紧靠着郑家军的军营,周遭五百米的范围之内,没有任何的住户,在寸土寸金的淮安,找寻到这样的地方,郑勋睿是耗费了极大气力,也是花费了无数心思的,好在这个时代的搬迁,不比几百年之后,漕运总督府下达的搬迁命令,谁都是要不折不扣执行的。
搬迁的过程之中,漕运总督府拿出来相当数量的银子,保证搬迁的住户能够找到新的地方建房居住,官府做到了这一点,百姓基本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淮安火器局正式成立,其管理体制非常简单。
淮安府衙不准干涉火器局的任何事宜,总督府之中,郑勋睿直接管辖火器局,徐望华为火器局的参议,郑家军之中,郑锦宏为火器局的名誉负责人,主要负责为火器局提供足够的钱粮,也就是说,郑勋睿身边的人,唯有郑锦宏和徐望华可以牵涉到火器局内部的事宜,其余人都不能够干涉。
当然总督府的兵房,为火器局的直接上级部门。
总督府的兵房,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兵房,管理的事情很多,包括协调郑家军的事宜。
火器局内部的管理也是很简单的,总负责人为汤若望,汤若望的副手为薄玉,两人的分工也很明确,汤若望主要负责火器的研发等事宜,薄玉主要负责火器的制造等事宜,三百余名工匠以及招徕的精通制造术的人员,悉数由薄玉负责调配。
督催御史赵单羽抽调到火器局,负责全面协调事宜。
赵单羽的职责非常明确,一是代表郑勋睿全面管辖火器局,二是协调火器局之中的具体事宜,汤若望和薄玉等人,都是技术性的人才,他们的精力不能够分散到火器局的管理事宜上面,故而这些协调的事宜,全部都是赵单羽来做。
再说火器局一旦开始了研发火器的事宜,必然会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牵涉到的相关部门等等,有赵单羽出面协调,大家都是买账的,这也让火器局的日常运转会很正常,不会受到任何的干扰,尽管说徐望华也关心火器局的相关事宜,可徐望华的事情太多,不可能专门关心火器局的事宜,让赵单羽出面具体协调,效率会高很多。
赵单羽必须要服从汤若望和薄玉的管理,根据汤若望和薄玉提出的要求做事情,这是因为火器的研发是精深的事情,外行决不能够领导内行,只能够为内行做好服务,而且是按照内行的要求来做好服务。
火器局一旦开始运作,需要大量的银子支撑。
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火器研制一直都处于摸索的阶段,不可能说某一次的试验就能够有成果出现,或许十次甚至更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够有成功的希望,这个过程之中,消耗的银两是很多的,几百年之后对武器研发的评价,就是烧钱,如今也是一样。
可以说大明朝廷之中,除开郑勋睿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舍得投入银子,其余的任何人都舍不得投入大量的银子进行火器研发的,就算是皇上都是如此,宁愿从荷兰以及葡萄牙等地方购进红夷大炮,也不愿意真正的开始研发威力更大的火炮。
郑勋睿可不是这样的任务,吸取他人的经验是必须的,可更加重要的是自行研制,掌握了真正的核心技术,才能够真正走在时代的前列,否则抄袭他人的成果,从长远看是难以有什么出息的。
郑家军在与后金鞑子的数次战斗之中,获取了大量的钱财,除掉必要的开销,存储的银子总数接近三千万两白银,也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多的存储,郑勋睿才下定决心开始火器的研发,在火器局刚刚成立的时候,郑锦宏直接拨付了一百万两白银,作为先期的投入。
郑勋睿的要求,令郑锦宏都感觉到诧异,郑勋睿要求火器局每月的开销,保证在四十到五十万两白银,特别是刚开始起步研制火器和火炮的时候,这样的银两开销必须要保证,这让郑锦宏吃惊,火器局的开销,甚至超过了郑家军将士每月的开销,要知道郑家军将士的总数,接近五万人了,这里面包括杨贺在复州招募的一万多的辽东汉人。
郑锦宏认为,火器局如此的开销,是难以承受的,也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
郑勋睿不在意,前面大量的投入,意味着后期大量的收入,只要真正掌握了犀利的火器,到时候就有了源源不断的钱粮了。
当然这里面的因果关系,郑勋睿暂时不会说出来的。
火器局内部的任何事宜,都是保密的,包括每月的开销用度等等,而且火器局平日里也是低调的,不显山不露水,默默的做事情,汤若望和薄玉等人,露面的机会也不是很多,他们的俸禄相当于郑家军的参将待遇,每月有一百二十两白银的俸禄,这是非常高的俸禄,放在任何地方都难以想象。
工匠的俸禄也进行了调整,根据薄玉的建议,工匠分为三个等次,分别为一等工匠、二等工匠和三等工匠,一等工匠每月的俸禄为四十两白银,二等工匠为二十五两白银,三等工匠为十两白银,这样的俸禄,足够工匠的家人过上相对舒适和富足的生活了。
如此的投入,清楚的就是徐望华、郑锦宏、赵单羽等人,就连他们,对于郑勋睿大手笔的投入,都感觉到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