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局势的反转
一万前军被全部剿灭,逃回来的军士寥寥无几,这让刘宗敏胆寒,他感受到了郑家军獠厉的尖牙,一万人可不是小数目,前军指挥官牛万才也阵亡了。
芮城距离潼关不过八十里地,若是郑家军乘胜追击,自己是不是能够率领驻扎在芮城的义军安全撤离,这都已经是未知数了。
芮城的义军早就做好了准备,本来是打算驰援潼关的,刘宗敏果断的做出了决定,大军全部撤离芮城,星夜兼程赶赴陕州,与驻扎在陕州的大军会和,至于说下一步该怎么办,现在还想不清楚,进攻陕西是不大可能了,能够率领大军安全撤离就算是很不错了。
刘宗敏想到了顾君恩的嘱托,此刻才觉得顾君恩的考虑是完全正确的。
顾君恩毕竟和郑家军有过面对面的交锋,知道郑家军的骁勇,故而才极力不赞成义军进攻陕西的,而当战斗真正铺开,刘宗敏也曾经抱有幻想,希望能够在潼关之战取得突破。
这个想法太幼稚了,有些自取灭亡的味道。
一口气撤离到陕州之后,刘宗敏才稍稍的放心,他马上给闯王李自成和顾君恩等人写去了信函,禀报了潼关之战的情形,恳请取消进攻陕西的战斗部署。
接下来刘宗敏是绝不会对潼关展开进攻了,在等待闯王命令的过程之中,他痛定思痛,将矛头对准了朝廷大军,皇上和朝廷就是想着义军与郑家军之间捉对厮杀,让义军元气大伤,如此朝廷不需要耗费多大的气力,就可以彻底剿灭义军了。
至于说册封闯王李自成为大顺王的承诺,那是一个笑话,一旦义军被打残了,没有实力了,皇上和朝廷伸出来的是刀子,哪里还会给你圣旨。
刘宗敏认为,义军主要的对手就是朝廷大军,一旦打败了杨嗣昌率领的朝廷大军,义军就可以朝着北直隶的方向阔步前进,兵锋直指京城了。
只有占据了京城,义军才有真正和郑家军叫板的资本。
义军与朝廷大军作战,有着很大的胜算,况且朝廷大军松山之战后,基本没有了士气。
这些看法和认识,刘宗敏在信函之中毫无保留的说出来了。
郑家军没有乘胜追击。
其实郑锦宏是想着追击的,不过这个时候,郑勋睿的信函到来了,信函之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管潼关之战的结局如何,郑家军都不允许追击流寇。
潼关之战刚刚结束,郑勋睿不可能知道战斗的结局,不过信函之中口气如此的肯定,说明是下定决心的,这一点让郑锦宏难以理解,但郑勋睿的命令是必须要执行的。
大局观的把握上面,郑锦宏是崇拜郑勋睿的,自家少爷做出的每一次有关大局的判断,都是那么的精准,几乎是分毫不差,而随着基业的逐渐扩大,少爷更是对时局有着一般人无法做出的判断,尽管南京不少人都认为郑家军可以横扫大明天下了,甚至此番作战之前,就有人建议郑家军趁机北进,连同流寇和后金鞑子一并剿灭,不过少爷是绝不同意的。
看了信函之后,郑锦宏马上做出相应的部署调整,潼关留守五千郑家军将士,驻守吴堡镇的郑家军将士撤回到延安府,延安府同样留下五千郑家军将士,其余将士则是回到西安等地,按照原来的部署驻扎。
郑锦宏本人也迅速回到了西安府城,与文坤和洪欣涛等人交接之后,率领近两千的郑家军将士,赶回南京去。
南京兵部。
不少人对郑勋睿的安排不是特别理解,虽说郑家军不用与流寇拼死搏杀,不过在占据优势的前提之下,更多的杀伤流寇,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毕竟流寇也是郑家军需要剿灭的对象,更何况李自成的实力已经是不一般。
可是郑勋睿的命令,是郑家军不要出陕西,打退流寇的进攻足矣。
郑勋睿不好解释其中的理由,现如今已经到了七月底,他在等待一件事情,一件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情,那就是后金的皇太极,是不是在八月份突然病故。
这件事情对于郑家军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皇太极突然病逝之后,因为继承人没有确定下来,大清国皇位的争夺产生了不小的震荡,豪格与多尔衮都是虎视眈眈,最终年纪幼小的福临被推上了皇位,而睿亲王多尔衮则成为大清国最有权势之人,满八旗之中的正白旗也因为多尔衮成为上三旗之一,原来的正蓝旗则降格为下五旗。
多尔衮的能力比起皇太极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至少在全局观方面明显不足,不过多尔衮掌控大权之后,经过多年的磨砺,也的确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枭雄人物。
郑勋睿可不会给多尔衮任何表现的机会。
不知道为什么,郑勋睿内心有着一丝淡淡的惆怅,他不希望皇太极突然病故,放眼整个的天下,能够成为他对手的,也就是皇太极了,若是不能够与这个对手真正的过招,那是有些遗憾的,就好比是武侠小说之中的绝顶高手,本来就不多,偏偏唯一一个对手又突然消失了,剩下一个就要体会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滋味了。
当然,郑勋睿不允许郑家军主动出击,重点还是考虑到朝廷的阴谋。
大明朝廷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朱由检也该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了,接下来郑家军不插手的情况之下,朝廷大军将不堪一击,铁定败给李自成,而李自成进入京城的时候,就是大明朝廷轰然倒下的时候。
大明朝廷这次将真正的倒下,后面所谓的南明已经不存在了,郑勋睿和郑家军掌控了整个的南方,大明朝廷在这里没有了任何的影响力。
说的直白和自私一些,郑勋睿希望崇祯十七年的历史重演,那样的情况之下,他就能够顺理成章的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接下来这个王朝的任务就是真正的统一大明天下,让大汉民族开始迸发出来耀眼的光辉,让几百年之后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彻底消失。
郑勋睿有能力做到这一切,他不仅仅要在大明天下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一个全新的王朝,他还要带着这个王朝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他的眼光绝不会局限在中原和南方,也不会局限在草原,他将看向更远的地方,这个地方越过大海辐射到全世界。
郑勋睿能够掌控眼前一切的局势,可有一点他无法掌控,那就是自身的寿命究竟有多长,尽管他还不到三十岁,可是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每一步的发展都需要小心翼翼。
从这个角度考虑,郑勋睿需要在崇祯十七年的四月之前,做好全部的征伐准备。
“郑锦宏马上就要回到南京来了,潼关之战的战报诸位也都见到了,或许诸位很是奇怪,郑家军占据了如此的优势,我为什么命令停止进攻,没有乘胜追击,这里面的原因,我不想过多的解释,不要多长的时间,诸位就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从现在开始,郑家军开始全面的整合,目前郑家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人,第二军五万人驻扎在山东,水师一万人分别驻扎在山东与福建,郑芝龙水师的整合尚未彻底完成,按照徐望华和郑凯华的预计,整合之后将有两万四千人进入郑家军的水师,第三军的五万人驻扎在陕西,第一军的十万人,驻扎在南方各地,南京四万五千人,淮北一万人,四川五千人,湖广一万人,江西一万人,福建一万五千人,云南五千人,第一军十万人承担了稳定整个南方的重任。”
“这种兵力驻扎的方式,其实是不行的,兵力分散不说,还会直接影响到郑家军的征伐,诸位都知道北方的局势不稳定,一旦流寇将进攻的主力方向对准了朝廷大军,大乱很快就要到来,那个时候,郑家军必须要保证十万以上的大军出征。”
“所以我们需要整合郑家军,调整兵力的部署。”
“我的意见,山东的第二军和陕西的第三军暂时不予整合,重点整合南方的第一军,四川湖广两地合为一块,驻扎一万郑将军将士,江西和云南合为一块,驻扎一万郑家军将士,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何为一块,驻扎一万郑家军将士,其余军士全部撤回南京,淮北驻扎的郑家军将士暂时不调整,待到河南局势稳定之后,再行裁撤。”
“一旦北方大乱的局面出现,则第二军和第三军各自抽调四万人,南京抽调五万人,一共十三万人参与到征伐。”
“北直隶和山西、河南等地的局势,肯定会出现重大的动荡,我已经给陕西巡抚文坤写信了,要求他给李自成直接写去文书,告诉李自成不要想着陕西,郑家军与他李自成之间井水不犯河水,若是李自成执意要与郑家军为敌,则郑家军倾巢出动也要彻底剿灭他。”
“相信这个时候,李自成应该收到了文坤的信函,接下来就该朝廷来应对庞大的李自成了,我们的目光暂时集中在南方,在半年时间之内,彻底整合郑家军,完全稳定南方的局势。”
芮城距离潼关不过八十里地,若是郑家军乘胜追击,自己是不是能够率领驻扎在芮城的义军安全撤离,这都已经是未知数了。
芮城的义军早就做好了准备,本来是打算驰援潼关的,刘宗敏果断的做出了决定,大军全部撤离芮城,星夜兼程赶赴陕州,与驻扎在陕州的大军会和,至于说下一步该怎么办,现在还想不清楚,进攻陕西是不大可能了,能够率领大军安全撤离就算是很不错了。
刘宗敏想到了顾君恩的嘱托,此刻才觉得顾君恩的考虑是完全正确的。
顾君恩毕竟和郑家军有过面对面的交锋,知道郑家军的骁勇,故而才极力不赞成义军进攻陕西的,而当战斗真正铺开,刘宗敏也曾经抱有幻想,希望能够在潼关之战取得突破。
这个想法太幼稚了,有些自取灭亡的味道。
一口气撤离到陕州之后,刘宗敏才稍稍的放心,他马上给闯王李自成和顾君恩等人写去了信函,禀报了潼关之战的情形,恳请取消进攻陕西的战斗部署。
接下来刘宗敏是绝不会对潼关展开进攻了,在等待闯王命令的过程之中,他痛定思痛,将矛头对准了朝廷大军,皇上和朝廷就是想着义军与郑家军之间捉对厮杀,让义军元气大伤,如此朝廷不需要耗费多大的气力,就可以彻底剿灭义军了。
至于说册封闯王李自成为大顺王的承诺,那是一个笑话,一旦义军被打残了,没有实力了,皇上和朝廷伸出来的是刀子,哪里还会给你圣旨。
刘宗敏认为,义军主要的对手就是朝廷大军,一旦打败了杨嗣昌率领的朝廷大军,义军就可以朝着北直隶的方向阔步前进,兵锋直指京城了。
只有占据了京城,义军才有真正和郑家军叫板的资本。
义军与朝廷大军作战,有着很大的胜算,况且朝廷大军松山之战后,基本没有了士气。
这些看法和认识,刘宗敏在信函之中毫无保留的说出来了。
郑家军没有乘胜追击。
其实郑锦宏是想着追击的,不过这个时候,郑勋睿的信函到来了,信函之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管潼关之战的结局如何,郑家军都不允许追击流寇。
潼关之战刚刚结束,郑勋睿不可能知道战斗的结局,不过信函之中口气如此的肯定,说明是下定决心的,这一点让郑锦宏难以理解,但郑勋睿的命令是必须要执行的。
大局观的把握上面,郑锦宏是崇拜郑勋睿的,自家少爷做出的每一次有关大局的判断,都是那么的精准,几乎是分毫不差,而随着基业的逐渐扩大,少爷更是对时局有着一般人无法做出的判断,尽管南京不少人都认为郑家军可以横扫大明天下了,甚至此番作战之前,就有人建议郑家军趁机北进,连同流寇和后金鞑子一并剿灭,不过少爷是绝不同意的。
看了信函之后,郑锦宏马上做出相应的部署调整,潼关留守五千郑家军将士,驻守吴堡镇的郑家军将士撤回到延安府,延安府同样留下五千郑家军将士,其余将士则是回到西安等地,按照原来的部署驻扎。
郑锦宏本人也迅速回到了西安府城,与文坤和洪欣涛等人交接之后,率领近两千的郑家军将士,赶回南京去。
南京兵部。
不少人对郑勋睿的安排不是特别理解,虽说郑家军不用与流寇拼死搏杀,不过在占据优势的前提之下,更多的杀伤流寇,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毕竟流寇也是郑家军需要剿灭的对象,更何况李自成的实力已经是不一般。
可是郑勋睿的命令,是郑家军不要出陕西,打退流寇的进攻足矣。
郑勋睿不好解释其中的理由,现如今已经到了七月底,他在等待一件事情,一件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情,那就是后金的皇太极,是不是在八月份突然病故。
这件事情对于郑家军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皇太极突然病逝之后,因为继承人没有确定下来,大清国皇位的争夺产生了不小的震荡,豪格与多尔衮都是虎视眈眈,最终年纪幼小的福临被推上了皇位,而睿亲王多尔衮则成为大清国最有权势之人,满八旗之中的正白旗也因为多尔衮成为上三旗之一,原来的正蓝旗则降格为下五旗。
多尔衮的能力比起皇太极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至少在全局观方面明显不足,不过多尔衮掌控大权之后,经过多年的磨砺,也的确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枭雄人物。
郑勋睿可不会给多尔衮任何表现的机会。
不知道为什么,郑勋睿内心有着一丝淡淡的惆怅,他不希望皇太极突然病故,放眼整个的天下,能够成为他对手的,也就是皇太极了,若是不能够与这个对手真正的过招,那是有些遗憾的,就好比是武侠小说之中的绝顶高手,本来就不多,偏偏唯一一个对手又突然消失了,剩下一个就要体会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滋味了。
当然,郑勋睿不允许郑家军主动出击,重点还是考虑到朝廷的阴谋。
大明朝廷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朱由检也该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了,接下来郑家军不插手的情况之下,朝廷大军将不堪一击,铁定败给李自成,而李自成进入京城的时候,就是大明朝廷轰然倒下的时候。
大明朝廷这次将真正的倒下,后面所谓的南明已经不存在了,郑勋睿和郑家军掌控了整个的南方,大明朝廷在这里没有了任何的影响力。
说的直白和自私一些,郑勋睿希望崇祯十七年的历史重演,那样的情况之下,他就能够顺理成章的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接下来这个王朝的任务就是真正的统一大明天下,让大汉民族开始迸发出来耀眼的光辉,让几百年之后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彻底消失。
郑勋睿有能力做到这一切,他不仅仅要在大明天下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一个全新的王朝,他还要带着这个王朝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他的眼光绝不会局限在中原和南方,也不会局限在草原,他将看向更远的地方,这个地方越过大海辐射到全世界。
郑勋睿能够掌控眼前一切的局势,可有一点他无法掌控,那就是自身的寿命究竟有多长,尽管他还不到三十岁,可是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每一步的发展都需要小心翼翼。
从这个角度考虑,郑勋睿需要在崇祯十七年的四月之前,做好全部的征伐准备。
“郑锦宏马上就要回到南京来了,潼关之战的战报诸位也都见到了,或许诸位很是奇怪,郑家军占据了如此的优势,我为什么命令停止进攻,没有乘胜追击,这里面的原因,我不想过多的解释,不要多长的时间,诸位就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从现在开始,郑家军开始全面的整合,目前郑家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人,第二军五万人驻扎在山东,水师一万人分别驻扎在山东与福建,郑芝龙水师的整合尚未彻底完成,按照徐望华和郑凯华的预计,整合之后将有两万四千人进入郑家军的水师,第三军的五万人驻扎在陕西,第一军的十万人,驻扎在南方各地,南京四万五千人,淮北一万人,四川五千人,湖广一万人,江西一万人,福建一万五千人,云南五千人,第一军十万人承担了稳定整个南方的重任。”
“这种兵力驻扎的方式,其实是不行的,兵力分散不说,还会直接影响到郑家军的征伐,诸位都知道北方的局势不稳定,一旦流寇将进攻的主力方向对准了朝廷大军,大乱很快就要到来,那个时候,郑家军必须要保证十万以上的大军出征。”
“所以我们需要整合郑家军,调整兵力的部署。”
“我的意见,山东的第二军和陕西的第三军暂时不予整合,重点整合南方的第一军,四川湖广两地合为一块,驻扎一万郑将军将士,江西和云南合为一块,驻扎一万郑家军将士,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何为一块,驻扎一万郑家军将士,其余军士全部撤回南京,淮北驻扎的郑家军将士暂时不调整,待到河南局势稳定之后,再行裁撤。”
“一旦北方大乱的局面出现,则第二军和第三军各自抽调四万人,南京抽调五万人,一共十三万人参与到征伐。”
“北直隶和山西、河南等地的局势,肯定会出现重大的动荡,我已经给陕西巡抚文坤写信了,要求他给李自成直接写去文书,告诉李自成不要想着陕西,郑家军与他李自成之间井水不犯河水,若是李自成执意要与郑家军为敌,则郑家军倾巢出动也要彻底剿灭他。”
“相信这个时候,李自成应该收到了文坤的信函,接下来就该朝廷来应对庞大的李自成了,我们的目光暂时集中在南方,在半年时间之内,彻底整合郑家军,完全稳定南方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