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密九和昌平帝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件事,两人一对视线,密九和气地问道:“就这一把刀么?殿下见过别的没?”
大童站在一边,犹豫了一下,说道:“还有一把不一样的。”说着也指了指床下。好么,这张看似平凡的床底下竟然这么有讲究。
密九又从床底下拉出一口大藤箱子,不用说,凭感觉他也知道这里应该是和刚才那口差不多。
果然,大童打开机关锁,里面也是宝光闪闪的,一把腰刀横在金银锭子上头。密九拿起腰刀,也是短刀,鲨鱼皮鞘,把手上镶着几块大宝石,黄铜护手,抽出刀来肃杀之气便迎面而来。
昌平帝微一眯眼,他抬手取过这把刀来,仔细看了看,没错,就是零二八的随身佩刀。当初报了死亡的时候,这把刀是不知去向的,看来根本就是故意的。那,是不是说,整个事情至少从零二八死亡之前就开始预谋了?!
而大内侍卫出任务即便是死亡了,一般也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大楚这么多年来出任务死亡的大内侍卫不少,没有尸身的却不超过五十人,而零二八却并不在其中。他死后是走正常上报流程的,后事也一样。
如此……昌平帝觉得他需要好好想想……
“陛下!”密九轻声叫醒了昌平帝,眼神询问这刀如何处理。
昌平帝看着坐在地毯上闷头翻东西的小儿子,难得地坐在床沿儿上问道:“小十二,你找什么?”
“信!”小十二仰起小脸道。
“什么信?”昌平帝追问。
“大侠婶婶说,是重要的信,要最信任的人才能看。小十二最信爹爹了。”
“十二殿下,你人小,不如让属下帮您找找。你在边上指挥就行了。”密九一听来了精神,立刻蹲下来准备动手。
“那你要小心些,别碰坏了我的私产。”小童小心地指点着密九道:“在这底下。”
密九三下午五除二,翻出一个破布包来,递给小十二。
小童接过来,放在金银锭子堆上,小胖指头翘着一层层打开布包,露出一叠信纸来。他数了数张数,又瞅了瞅信的次序,点点头,转手递给昌平帝,“爹爹看,大侠婶婶说是要紧的证据。”
密九端了烛台放在床头照亮。昌平帝接过信纸,扫视起来,密九虽不知信里写得什么,但看圣上的脸色却越来越凝重,他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他蹲下来,看着小童轻声问道:“属下请教十二殿下,这信和刀是从哪里来的?”然后又加了一句,“这很重要哦!”
“都是从倒下的两个坏人身上拿的。”小十二满不在乎地说道。
“哦?是殿下亲眼看见的?”
“不是亲眼看见的……是本小爷亲手从他们身上搜出来的!”小童被问得傲娇了。他扬起脖子,乜了密九一眼,一把抢过自己的战利品,放回箱子里,关上,锁好。
“这是我从敌人身上亲手缴获的战利品,是荣耀,不能给你!”小童拍拍手站起身来,又指挥密九把箱子放了回去。
密九摸了摸鼻子,他刚才好像被一个‘小崽儿’给鄙视了?!尽管这位是皇家的‘小崽儿’,可那也是小崽儿啊!
他还想把腰刀带回去查问一番,等案子破了求皇上赏给他岂不是正好?现在看来是没指望了。
密九又认命地帮大童把箱子放回去,老沉的,一大箱子金银锭子能不沉么。
昌平帝已经把信看完,脸色恢复了正常,他把信揣在自己怀里,摸了摸小童道:“小十二做的很好、爹爹很欣慰。这事也不用对人说起。爹爹要赶回去抓坏人了,免得他们跑了。不过,爹爹会让人保护你们的。”
说着,又勉励大童道:“听说你一直护着弟……小十二,你也很好。”
然后看一眼对他十分依恋不舍的小儿,挥挥衣袖,走了。
李旭眼看着这两个人出了屋子,还瞅了他一眼,而后一纵身便融入了夜色之中。
他走进屋子去看了看俩小童,俩小童正抹着眼泪一言不发,见他进门齐齐扑过来抱住大腿,低声呜咽起来。
李旭知道他什么也不能问,便任他们抱着哭了一会,才把俩人安置到床上让他们睡觉,他说:“明天的太阳照常会从东方升起,日子还得继续。该吃吃、该睡睡,该练功也不能拉下。”
俩小童瞬间被打击得没了声音,是啊,明天还得起大早蹲马步呢,现在不睡,明天可没得补觉!
“咳!”密九轻咳了一声。
昌平帝借机扯了袍摆在俩小童湿漉漉的脸上糊了一把,道:“好了,哭哭啼啼的哪还像个男儿?起来咱们好好说话。朕可是悄悄出来的,时间不多。”
俩小童闻言果真止了哭声,抬起朦胧的泪眼瞧昌平帝的脸色,刚才他们一时激动,忘了上头这个人还是皇帝来着。这会子回了神儿,倒知道收敛一二了。
他们憋屈着小脸儿给昌平帝行了礼,有些拘谨地站着,垂着小脑袋不出声,倒是让昌平帝有些不忍了。想想俩孩子还小,又受过这场磨难,也只好表现得慈爱些。他招招手,道:“小十二过来,囡囡也过来坐着,朕有话和你们说。”
第一百五十六章 彻查
回到皇宫,昌平帝便把自己关在了御书房里。他打发掉了身边所有伺候的人,自己把烛台挪到近前,才从怀里摸出那几张信纸,再次细细揣摩起来。
这几封信既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甚至连日期也没有留下;信上的笔迹遒劲有力,墨透纸背,且言简意赅,字数都不多;从纸张和墨迹看,最早的也有几年时间了,最新的应该是三两个月前的;至于信上的内容,呵呵,昌平帝冷笑一声。
他提起一只黛笔,新铺了一纸张,在上头写下‘青远银矿’、‘屏山劫银’、‘十二皇子被劫’、‘二龙山’、‘大内侍卫’、‘齐四儿’,想了想,又写上‘后宫’……
看着这些似乎不相干的内容,昌平帝紧锁着眉头,脑海里隐约浮现出了什么,却又似被迷雾重重遮掩着,若隐若现,根本看不清楚……
他甩甩头,仰望屋顶,思虑着眼前最关键的两件事:银矿和十二皇子……齐四儿……
这个齐四儿显然只是整件事的执行者并非策划和图谋者。
作为执行者,齐四儿图得很可能是银钱,而且是一大笔的银钱,不然他不会动心;如果他没有按照策划者最后的要求去做,能是因为什么?无非是免予对方杀人灭口,或者是反制对方……
而能鼓动了齐四儿又被齐四儿有所顾忌的人……从信中看必然是‘大人物’,而帮这位大人物找上齐四儿的就是零二八了……
那么零二八作为双方的中间人和信使的可能性很大,不过最终他却抛弃策划者选择和齐四儿一起出逃,也是为了银钱?还是别的什么呢?
不管是谁,眼下可以被图谋也只有银矿和‘十二皇子’。银矿已经挖完了,被劫的也不过是最后的一小部分,可这点银子值得犯下这么大的案件么?
反过来,如果目的是十二,劫银子只是为了出逃‘买退路’也不是说不过去,可小十二才四岁,很容易在劫持中不慎夭折了,倒是岂不是得不偿失?
那么‘银矿’和‘十二’这两者中,究竟谁是因,谁又是果呢?
又或者两者都不是最后的目的,那到底是什么呢?
御书房里的烛光一直燃到天明。
=========
第二天一早,昌平帝依然照常去上早朝。早朝上定王紧锁着眉头欲言又止,手更是揣在袖子里抚摸了半天,还是忍了下来。大臣们有几个也瞄着定王,见他没动也缩了回来,观望起来。这些小动作昌平帝坐在高处全都看着眼里,他暗自冷哼一声,全当没见。
下朝后刚回到御书房,就有执事太监进来禀报:定王求见!
昌平帝淡淡说道:“叫他进来吧!”
很快门外进来一个年轻的锦衣男子,他身材颀长,剑眉星目,一副典型楚家人的相貌,跟昌平帝有七分相似,跟十二皇子却像个八分。
“父皇安好!”定王稳步走到御案前躬身行礼。
“嗯,朕很好,倒是老三你,近日来愁眉不展,可有什么为难之事?”昌平帝淡淡地瞄了儿子一眼,不过关心的话却是不要钱的,能说就说了。
定王乍一听,还以为耳朵出了幻觉,他不由抬头悄悄看了一眼,正巧被昌平帝逮个正着。
“哼,有事说事,探头探脑像什么样子!”昌平帝冷哼一声,把御笔丢在案子上,朝定王瞪眼。
这才正常嘛,定王不由暗自抹了一把汗。他这父皇突然来这么一出慈父谈心的架势他还真是不习惯。不管定王心里怎么想,嘴上却他恭敬地说道:“儿臣想请父皇彻查十二弟和小表舅之事。”
说着他又抬眉看了看上头,道:“英亲王婶寿筵当日儿子也亲眼看过那小儿……儿子跟十二弟一奶同胞,依儿臣看,这小儿十有八九正是十二弟!
只是,‘景秀宫’里也有一个,儿臣想要请求父皇彻查此事,事关十二弟真假,儿臣愿意牵这个头!”
说完,他从袖子里抽出一份奏折来呈到御案上。
“那你,刚才在朝上怎么不说?”昌平帝一手掀开奏折瞧了几眼。
定王一躬身,答道:“儿臣想来想去,怕父皇这里有了别的安排,冒然在朝上提出,恐坏了父皇的打算。”
“还算你有长进!”昌平帝又打开折子看了看道:“你回去改一下,明日早朝当庭上奏就是。
这折子里最好有些真凭实据,而不是仅仅是猜测。你不是御史!”
定王不由有些汗颜……
御史可以闻风奏事,而他是王爷自然要有凭有据,他的折子里只罗列了几点相似之处,却并没有真正的凭据。不过,这样一来也可以确定父皇早已经心里有数,他可以放开手脚查了……
定王刚走,御书房又迎来了宗人府的宗正令,人称‘百年不遇’的康老亲王。
这位宗令大人不比昌平帝大多少,但辈分实在是高出不少,昌平帝一听小太监的禀告,也亲自走下来迎接这位老亲王,又亲自陪着坐在榻上喝茶。
“……本不想打扰陛下,但皇室宗法不容轻忽,日前外界传扬的十二皇子之事想来圣上也有耳闻了,老臣这里也有些眉目,特地呈上来供圣上御览决断……宗室血脉断不容许混淆!”说着,宗正大人留下一叠纸,挥挥衣袖走了。
昌平帝望天,好吧,如果这件事仅仅是为了恶心他的话,那对方一定是达到目的了!
第二天朝堂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执事太监的阴柔的声音在前朝大殿上回荡着。太监的声音一落,定王便出列上前,朗声道:“启奏父皇,儿臣有本上奏!”
大臣们不免有些惊讶,齐齐把眼光落在定王身上。要知道定王如今也算是韬光养晦,轻易不出头的。今天这是憋出个什么大事呢?
定王果然不负众望,确实抛出了一颗炸弹,直指‘景秀宫’里的养病的两个小儿是假非真,而真的早被劫持到千里之外,又被辅国将军夫人解救回京,如今无名无份地养在石狮子胡同的‘端华堂’里云云,最后要求彻查此事。
这事原本也有一些大臣和宗室勋贵听到些风声,私下也都揣测一二,如今堂而皇之的被揭开来,这事便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这下朝野上下炸开了锅,不到半天时间京城里都传遍了‘狸猫换皇子’,企图以假乱真的事,更有好事者捕风捉影地编出了好几个版本的故事来。
茶楼说书人一听说这样传奇的事件里竟然还是大名鼎鼎的辅国将军夫人从天而降,拯救皇子于危难之中的事迹,当即一拍巴掌,“着哇!可惜了皇子年龄太小,不然岂不又是一段可歌可泣、引人遐想的传奇?”
不过这也难不倒说书人,他连忙亲自跑到辅国将军府后角门处,专门等下人们出门,塞上一角银子打探第一手消息。
下人们都知道这位说书人,如今到处风传他们夫人的新事迹,他们自然也不含糊,但凡有点影的,都少不得唾沫横飞地说上一二。
晚饭前,说书人又在前门守到了两个当事人小童,亲眼看着俩人下了马车欢欢喜喜地回府,便二话不说,急忙奔回去,准备连夜写个神勇无敌的辅国将军夫人的新续集出来。
且不说市井里如何风传,后宫里如今也乱了套。皇后娘娘自然是被武阳大长公主提前扎了一针,心里已经有了些准备,可到底还是心存侥幸,并不怎么相信。当事情真的揭开的时候她也难免有些焦虑了。
别的不说,这‘景秀宫’可是归她这个皇后娘娘管辖的,如果堂堂大楚后宫里竟然进来两个假货,那不是说她这个皇后也有失职?
皇后娘娘生气啊,这到底是谁搞得鬼?能在后宫里泛起浪花的,保不准就是哪个小妖精。如果被她查出来是谁干的,哼哼!
不过,这件事圣上并没有如定王所愿,指给定王牵头调查,而是着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三司,会同宗人府、御史台一起调查,牵头人是鼎鼎有名的大理寺卿罗世锋,另又调集了黑甲卫八百人把皇城内外守得水泄不通,连一直苍蝇也飞不出去。
黑甲卫是大楚立国以来最为神秘的三大奇卫之一,排在金甲卫、银甲卫之后,只听命于隶属于皇帝本人,黑甲卫总计三千人,因他们身披玄黑色战甲,被称之为‘黑甲卫’。
黑甲卫的成员都由雪域之地来人亲自挑选,他们大都是孤儿或者生活无着的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选中专门集中陪养,只有经过一系列严苛的训练和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成为黑甲卫,专门为皇帝效命。
只有最优秀的黑甲卫或者最突出的人才才能被选为银甲卫或者金甲卫,除此而外,银甲卫和金甲卫的成员除了功夫超过黑甲卫外,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独特的一项特长,并且在此特长中绝对是独领风骚。
昌平帝此番动用黑甲卫实在也是迫不得已。黑甲卫等闲不现于人前,如果圣上动用了黑甲卫,只能说其他的守卫力量已经不能够被皇帝所信赖。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堂堂皇子,光天化日之下居然被人掉了包,这若是还有人喊无辜,满京城人的唾沫都得把人淹死。而由谁来主持这个案子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朝堂上也有大臣提议主审的人选,不过,不管是谁提出的人选都不免被另一群人攻击一番,找出各种不合适的理由来。最后,昌平帝一拍御案,定下了‘神断’罗大人。
大理寺卿罗世锋人称‘神断’,如今作为三品的九卿大员早不轻易出手参与刑讼案件审理,这次昌平帝祭出罗大人,满朝满野想挑刺的人立时都闭了嘴,因为罗大人定下的案子如今还没有谁能翻得了的,即使不服也说不出口来。
罗世锋当场走马上任,他很快就让人把俩小童从辅国将军府带到了宗人府特别辟出来的一个院子里,而后‘景秀宫’里的俩个病患也在懵懂之中被带到了此处。
不知是不是有意,四个小孩儿在院子里相遇。
大童站在一边,犹豫了一下,说道:“还有一把不一样的。”说着也指了指床下。好么,这张看似平凡的床底下竟然这么有讲究。
密九又从床底下拉出一口大藤箱子,不用说,凭感觉他也知道这里应该是和刚才那口差不多。
果然,大童打开机关锁,里面也是宝光闪闪的,一把腰刀横在金银锭子上头。密九拿起腰刀,也是短刀,鲨鱼皮鞘,把手上镶着几块大宝石,黄铜护手,抽出刀来肃杀之气便迎面而来。
昌平帝微一眯眼,他抬手取过这把刀来,仔细看了看,没错,就是零二八的随身佩刀。当初报了死亡的时候,这把刀是不知去向的,看来根本就是故意的。那,是不是说,整个事情至少从零二八死亡之前就开始预谋了?!
而大内侍卫出任务即便是死亡了,一般也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大楚这么多年来出任务死亡的大内侍卫不少,没有尸身的却不超过五十人,而零二八却并不在其中。他死后是走正常上报流程的,后事也一样。
如此……昌平帝觉得他需要好好想想……
“陛下!”密九轻声叫醒了昌平帝,眼神询问这刀如何处理。
昌平帝看着坐在地毯上闷头翻东西的小儿子,难得地坐在床沿儿上问道:“小十二,你找什么?”
“信!”小十二仰起小脸道。
“什么信?”昌平帝追问。
“大侠婶婶说,是重要的信,要最信任的人才能看。小十二最信爹爹了。”
“十二殿下,你人小,不如让属下帮您找找。你在边上指挥就行了。”密九一听来了精神,立刻蹲下来准备动手。
“那你要小心些,别碰坏了我的私产。”小童小心地指点着密九道:“在这底下。”
密九三下午五除二,翻出一个破布包来,递给小十二。
小童接过来,放在金银锭子堆上,小胖指头翘着一层层打开布包,露出一叠信纸来。他数了数张数,又瞅了瞅信的次序,点点头,转手递给昌平帝,“爹爹看,大侠婶婶说是要紧的证据。”
密九端了烛台放在床头照亮。昌平帝接过信纸,扫视起来,密九虽不知信里写得什么,但看圣上的脸色却越来越凝重,他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他蹲下来,看着小童轻声问道:“属下请教十二殿下,这信和刀是从哪里来的?”然后又加了一句,“这很重要哦!”
“都是从倒下的两个坏人身上拿的。”小十二满不在乎地说道。
“哦?是殿下亲眼看见的?”
“不是亲眼看见的……是本小爷亲手从他们身上搜出来的!”小童被问得傲娇了。他扬起脖子,乜了密九一眼,一把抢过自己的战利品,放回箱子里,关上,锁好。
“这是我从敌人身上亲手缴获的战利品,是荣耀,不能给你!”小童拍拍手站起身来,又指挥密九把箱子放了回去。
密九摸了摸鼻子,他刚才好像被一个‘小崽儿’给鄙视了?!尽管这位是皇家的‘小崽儿’,可那也是小崽儿啊!
他还想把腰刀带回去查问一番,等案子破了求皇上赏给他岂不是正好?现在看来是没指望了。
密九又认命地帮大童把箱子放回去,老沉的,一大箱子金银锭子能不沉么。
昌平帝已经把信看完,脸色恢复了正常,他把信揣在自己怀里,摸了摸小童道:“小十二做的很好、爹爹很欣慰。这事也不用对人说起。爹爹要赶回去抓坏人了,免得他们跑了。不过,爹爹会让人保护你们的。”
说着,又勉励大童道:“听说你一直护着弟……小十二,你也很好。”
然后看一眼对他十分依恋不舍的小儿,挥挥衣袖,走了。
李旭眼看着这两个人出了屋子,还瞅了他一眼,而后一纵身便融入了夜色之中。
他走进屋子去看了看俩小童,俩小童正抹着眼泪一言不发,见他进门齐齐扑过来抱住大腿,低声呜咽起来。
李旭知道他什么也不能问,便任他们抱着哭了一会,才把俩人安置到床上让他们睡觉,他说:“明天的太阳照常会从东方升起,日子还得继续。该吃吃、该睡睡,该练功也不能拉下。”
俩小童瞬间被打击得没了声音,是啊,明天还得起大早蹲马步呢,现在不睡,明天可没得补觉!
“咳!”密九轻咳了一声。
昌平帝借机扯了袍摆在俩小童湿漉漉的脸上糊了一把,道:“好了,哭哭啼啼的哪还像个男儿?起来咱们好好说话。朕可是悄悄出来的,时间不多。”
俩小童闻言果真止了哭声,抬起朦胧的泪眼瞧昌平帝的脸色,刚才他们一时激动,忘了上头这个人还是皇帝来着。这会子回了神儿,倒知道收敛一二了。
他们憋屈着小脸儿给昌平帝行了礼,有些拘谨地站着,垂着小脑袋不出声,倒是让昌平帝有些不忍了。想想俩孩子还小,又受过这场磨难,也只好表现得慈爱些。他招招手,道:“小十二过来,囡囡也过来坐着,朕有话和你们说。”
第一百五十六章 彻查
回到皇宫,昌平帝便把自己关在了御书房里。他打发掉了身边所有伺候的人,自己把烛台挪到近前,才从怀里摸出那几张信纸,再次细细揣摩起来。
这几封信既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甚至连日期也没有留下;信上的笔迹遒劲有力,墨透纸背,且言简意赅,字数都不多;从纸张和墨迹看,最早的也有几年时间了,最新的应该是三两个月前的;至于信上的内容,呵呵,昌平帝冷笑一声。
他提起一只黛笔,新铺了一纸张,在上头写下‘青远银矿’、‘屏山劫银’、‘十二皇子被劫’、‘二龙山’、‘大内侍卫’、‘齐四儿’,想了想,又写上‘后宫’……
看着这些似乎不相干的内容,昌平帝紧锁着眉头,脑海里隐约浮现出了什么,却又似被迷雾重重遮掩着,若隐若现,根本看不清楚……
他甩甩头,仰望屋顶,思虑着眼前最关键的两件事:银矿和十二皇子……齐四儿……
这个齐四儿显然只是整件事的执行者并非策划和图谋者。
作为执行者,齐四儿图得很可能是银钱,而且是一大笔的银钱,不然他不会动心;如果他没有按照策划者最后的要求去做,能是因为什么?无非是免予对方杀人灭口,或者是反制对方……
而能鼓动了齐四儿又被齐四儿有所顾忌的人……从信中看必然是‘大人物’,而帮这位大人物找上齐四儿的就是零二八了……
那么零二八作为双方的中间人和信使的可能性很大,不过最终他却抛弃策划者选择和齐四儿一起出逃,也是为了银钱?还是别的什么呢?
不管是谁,眼下可以被图谋也只有银矿和‘十二皇子’。银矿已经挖完了,被劫的也不过是最后的一小部分,可这点银子值得犯下这么大的案件么?
反过来,如果目的是十二,劫银子只是为了出逃‘买退路’也不是说不过去,可小十二才四岁,很容易在劫持中不慎夭折了,倒是岂不是得不偿失?
那么‘银矿’和‘十二’这两者中,究竟谁是因,谁又是果呢?
又或者两者都不是最后的目的,那到底是什么呢?
御书房里的烛光一直燃到天明。
=========
第二天一早,昌平帝依然照常去上早朝。早朝上定王紧锁着眉头欲言又止,手更是揣在袖子里抚摸了半天,还是忍了下来。大臣们有几个也瞄着定王,见他没动也缩了回来,观望起来。这些小动作昌平帝坐在高处全都看着眼里,他暗自冷哼一声,全当没见。
下朝后刚回到御书房,就有执事太监进来禀报:定王求见!
昌平帝淡淡说道:“叫他进来吧!”
很快门外进来一个年轻的锦衣男子,他身材颀长,剑眉星目,一副典型楚家人的相貌,跟昌平帝有七分相似,跟十二皇子却像个八分。
“父皇安好!”定王稳步走到御案前躬身行礼。
“嗯,朕很好,倒是老三你,近日来愁眉不展,可有什么为难之事?”昌平帝淡淡地瞄了儿子一眼,不过关心的话却是不要钱的,能说就说了。
定王乍一听,还以为耳朵出了幻觉,他不由抬头悄悄看了一眼,正巧被昌平帝逮个正着。
“哼,有事说事,探头探脑像什么样子!”昌平帝冷哼一声,把御笔丢在案子上,朝定王瞪眼。
这才正常嘛,定王不由暗自抹了一把汗。他这父皇突然来这么一出慈父谈心的架势他还真是不习惯。不管定王心里怎么想,嘴上却他恭敬地说道:“儿臣想请父皇彻查十二弟和小表舅之事。”
说着他又抬眉看了看上头,道:“英亲王婶寿筵当日儿子也亲眼看过那小儿……儿子跟十二弟一奶同胞,依儿臣看,这小儿十有八九正是十二弟!
只是,‘景秀宫’里也有一个,儿臣想要请求父皇彻查此事,事关十二弟真假,儿臣愿意牵这个头!”
说完,他从袖子里抽出一份奏折来呈到御案上。
“那你,刚才在朝上怎么不说?”昌平帝一手掀开奏折瞧了几眼。
定王一躬身,答道:“儿臣想来想去,怕父皇这里有了别的安排,冒然在朝上提出,恐坏了父皇的打算。”
“还算你有长进!”昌平帝又打开折子看了看道:“你回去改一下,明日早朝当庭上奏就是。
这折子里最好有些真凭实据,而不是仅仅是猜测。你不是御史!”
定王不由有些汗颜……
御史可以闻风奏事,而他是王爷自然要有凭有据,他的折子里只罗列了几点相似之处,却并没有真正的凭据。不过,这样一来也可以确定父皇早已经心里有数,他可以放开手脚查了……
定王刚走,御书房又迎来了宗人府的宗正令,人称‘百年不遇’的康老亲王。
这位宗令大人不比昌平帝大多少,但辈分实在是高出不少,昌平帝一听小太监的禀告,也亲自走下来迎接这位老亲王,又亲自陪着坐在榻上喝茶。
“……本不想打扰陛下,但皇室宗法不容轻忽,日前外界传扬的十二皇子之事想来圣上也有耳闻了,老臣这里也有些眉目,特地呈上来供圣上御览决断……宗室血脉断不容许混淆!”说着,宗正大人留下一叠纸,挥挥衣袖走了。
昌平帝望天,好吧,如果这件事仅仅是为了恶心他的话,那对方一定是达到目的了!
第二天朝堂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执事太监的阴柔的声音在前朝大殿上回荡着。太监的声音一落,定王便出列上前,朗声道:“启奏父皇,儿臣有本上奏!”
大臣们不免有些惊讶,齐齐把眼光落在定王身上。要知道定王如今也算是韬光养晦,轻易不出头的。今天这是憋出个什么大事呢?
定王果然不负众望,确实抛出了一颗炸弹,直指‘景秀宫’里的养病的两个小儿是假非真,而真的早被劫持到千里之外,又被辅国将军夫人解救回京,如今无名无份地养在石狮子胡同的‘端华堂’里云云,最后要求彻查此事。
这事原本也有一些大臣和宗室勋贵听到些风声,私下也都揣测一二,如今堂而皇之的被揭开来,这事便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这下朝野上下炸开了锅,不到半天时间京城里都传遍了‘狸猫换皇子’,企图以假乱真的事,更有好事者捕风捉影地编出了好几个版本的故事来。
茶楼说书人一听说这样传奇的事件里竟然还是大名鼎鼎的辅国将军夫人从天而降,拯救皇子于危难之中的事迹,当即一拍巴掌,“着哇!可惜了皇子年龄太小,不然岂不又是一段可歌可泣、引人遐想的传奇?”
不过这也难不倒说书人,他连忙亲自跑到辅国将军府后角门处,专门等下人们出门,塞上一角银子打探第一手消息。
下人们都知道这位说书人,如今到处风传他们夫人的新事迹,他们自然也不含糊,但凡有点影的,都少不得唾沫横飞地说上一二。
晚饭前,说书人又在前门守到了两个当事人小童,亲眼看着俩人下了马车欢欢喜喜地回府,便二话不说,急忙奔回去,准备连夜写个神勇无敌的辅国将军夫人的新续集出来。
且不说市井里如何风传,后宫里如今也乱了套。皇后娘娘自然是被武阳大长公主提前扎了一针,心里已经有了些准备,可到底还是心存侥幸,并不怎么相信。当事情真的揭开的时候她也难免有些焦虑了。
别的不说,这‘景秀宫’可是归她这个皇后娘娘管辖的,如果堂堂大楚后宫里竟然进来两个假货,那不是说她这个皇后也有失职?
皇后娘娘生气啊,这到底是谁搞得鬼?能在后宫里泛起浪花的,保不准就是哪个小妖精。如果被她查出来是谁干的,哼哼!
不过,这件事圣上并没有如定王所愿,指给定王牵头调查,而是着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三司,会同宗人府、御史台一起调查,牵头人是鼎鼎有名的大理寺卿罗世锋,另又调集了黑甲卫八百人把皇城内外守得水泄不通,连一直苍蝇也飞不出去。
黑甲卫是大楚立国以来最为神秘的三大奇卫之一,排在金甲卫、银甲卫之后,只听命于隶属于皇帝本人,黑甲卫总计三千人,因他们身披玄黑色战甲,被称之为‘黑甲卫’。
黑甲卫的成员都由雪域之地来人亲自挑选,他们大都是孤儿或者生活无着的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选中专门集中陪养,只有经过一系列严苛的训练和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成为黑甲卫,专门为皇帝效命。
只有最优秀的黑甲卫或者最突出的人才才能被选为银甲卫或者金甲卫,除此而外,银甲卫和金甲卫的成员除了功夫超过黑甲卫外,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独特的一项特长,并且在此特长中绝对是独领风骚。
昌平帝此番动用黑甲卫实在也是迫不得已。黑甲卫等闲不现于人前,如果圣上动用了黑甲卫,只能说其他的守卫力量已经不能够被皇帝所信赖。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堂堂皇子,光天化日之下居然被人掉了包,这若是还有人喊无辜,满京城人的唾沫都得把人淹死。而由谁来主持这个案子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朝堂上也有大臣提议主审的人选,不过,不管是谁提出的人选都不免被另一群人攻击一番,找出各种不合适的理由来。最后,昌平帝一拍御案,定下了‘神断’罗大人。
大理寺卿罗世锋人称‘神断’,如今作为三品的九卿大员早不轻易出手参与刑讼案件审理,这次昌平帝祭出罗大人,满朝满野想挑刺的人立时都闭了嘴,因为罗大人定下的案子如今还没有谁能翻得了的,即使不服也说不出口来。
罗世锋当场走马上任,他很快就让人把俩小童从辅国将军府带到了宗人府特别辟出来的一个院子里,而后‘景秀宫’里的俩个病患也在懵懂之中被带到了此处。
不知是不是有意,四个小孩儿在院子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