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建奴南侵
老先生身子不好,被这个曾经的学生挟着走了半天,已是气喘吁吁。不片刻,就经受不住,叫道:“停下,停下。”
那个叫刘明的人这才将关先生放下,长长一揖:“学生刘明,见过关先生。听人说,先生已经被建奴俘虏,却不想今日竟然能够在京城中见着你,不胜之喜。却不知道师母她们现在何处?”
一听到刘明提自己亲人,关老先生眼睛里就沁出两点泪光:“你师母她……她已经死在鞑子手头,至于我儿子和女儿,被建奴抓了去。到如今,他们是死是活,又在辽东何处,谁也不知道。”
看老师伤心成这样,刘明也是心中凄惨,沉默半天,才问:“先生以后有什么打算,准备就这么在茶馆里说一辈子书,做侍侯人的活儿?”
“还能怎么样,你看看我这张脸,跟个鬼似的,去别的地方,还有人肯要吗?”关先生凄凉地笑起来:“自从家园毁于战火,我权当自己已是一个活死人,混得一天算是一天罢。”
“老师。”看着关先生那张可怕的脸,刘明眼睛里也有泪水沁出来。确实,这张脸实在太恐怖了,就算先生学富五车,只怕也没人肯要他。更别说,先生的学问也属寻常,否则,准备考了一辈子科举,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秀才。
而自己,不也是混一天算一天,又如何帮得了他?
他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塞到关先生手中,叹息一声,正要说声珍重,告辞而去。
关先生也不推辞,接了银子,突然问:“刘明,我记得你家境还算不错,怎么现在却做起了军汉?”
一听到先生问起这话,刘明一张脸涨得通红。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明朝军户身份卑微,自己好好的一个良家子却去做了军汉,叫人看到确实有些丢人。
“先生,我家不是受了兵灾吗,日子过得艰难,就想去真定府台衙门投靠一个亲戚,想寻个差事。却不想,路上遇到渤海所的宁乡军,被人抓了丁。今日好不容易得了个机会,却从军营里逃了出来,准备回家去。刚才渴得厉害,就进茶馆来喝口水。恰好遇到先生,先生一张脸变成这样,学生也是半天才将你认出来。”
“学生怎么说也是读过几天圣人书的,竟做了卑贱军汉,叫先生失望了,惭愧,惭愧!”
其实,这话刘明却是撒谎,去真定府投靠亲戚,又被宁乡军抓丁之说乃是他胡乱编出来的。实际上,前年建奴退兵之后,他一直在京城厮混。就在一个月前,在城中遇到一个老乡,如今正在天雄军川军王允成将军麾下做书办,邀他一道过去混口饭吃。
又说,天雄军的军官们都是北直隶人氏,彼此都粘亲带故,遍地都是熟人,去了之后,也有个照应。
刘明正穷得厉害,一听是去给人抄抄写写,薪俸还不低,立即就愿意了。
可一进军营,不知道怎么的,竟被王允成看上了,被他打发去宁乡军做细作。说是让他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宁乡军是怎么训练的,部队为什么这么能打。看明白之后,才回去禀告,以便让川军照葫芦画瓢学学。
被人派去做细作,刘明自然是老大的不愿意。可王将军有令,他却不好不执行。
本以为那宁乡军和天雄军没什么区别,当兵吃粮,吃粮当兵,反正就是混日子。在那里呆上一段时间之后,胡闹弄些情报,到时候在回去禀告王允成就是了,这任务不要太简单。
去宁乡军之后,军队的人听说他识字,都是异常欢喜,立即充实进一线作战部队。
接下来的事情对刘明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宁乡军的训练实在太苦了。每日眼睛一睁,就开始走正步,练队型,背着二十多斤的包裹在野地里跑,直累得浑身像是散了架子,到天黑才能上床。
最最可怕的是,宁乡军的规矩实在太多。走路有走路的规矩,吃饭有吃饭的规矩,睡觉有睡觉的规矩,就连你洗干净的衣裳该怎么叠、放哪里都有规矩。但凡有一丝一毫出错,等待你的就是军法官花样百出的折磨。
只在那里呆了十天,刘明就经受不住,直接做了逃兵:太他娘可怕了,爷再呆下去会被整死的,爷不侍侯了。
“有什么好惭愧的。”突然间,关先生哼了一声:“百无一用是书生,就算熟读《四书》《五经》又如何,遇到金奴的大刀,不一样要做人家的奴隶。依我看来,对强盗,就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对了,你所说的渤海宁乡军,是不是孙元孙太初的宁乡军?”
刘明一呆:“先生也知道孙太初将军?”
“废话,怎么会不知道。”关先生突然一脸的崇敬:“听人说,上次建奴入寇,朝廷大军畏惧金人,两个月了,竟不放一箭,任由敌人在我京畿纵横烧杀。只有宁乡军,在京南和敌人狠狠地打上一仗,斩首三百余级。”
“可惜,朝廷出了奸佞,那阉贼高起潜嫉恨孙太初,污了他的功劳,陷害忠良。高起潜这等奸贼,该杀,该杀!”说到这里,关先生狠狠地一巴掌拍在路边的栓马柱上。
刘明:“这事儿北京人都知道了呀?”
关先生:“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高贼能不成还想一手遮天,瞒住天下人的眼睛?”
说到这里,他面色难看起来,呵斥道:“刘明,刚才听你说去投了宁乡军为国效力,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老师甚是欣慰。却不想,你却做了逃兵,混帐东西,你不感到可耻吗?”
刘明没想到关先生会这么训斥自己,心中有怒气涌起。可人家毕竟是自己的老师,却不方便回嘴,只将头低了下去。
关先生继续骂道:“做逃兵,做逃兵……刘明,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连个功名也无,还真当自己是读书种子,去当兵还污了你的名节?若真有一天,建奴鞑子杀进京城了,国破家亡,你就算读了再多书,又有何用?终归是靖康旧事重演。若我是你,就不会当这个逃兵……我算是看明白了,这边军都是废物点心。又哪一支部队能够抵住建奴,只有宁乡军。若我是你,我就去做宁乡军的兵,随孙太初一起杀建奴,死了拉倒……家园尽毁,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要杀鞑子,我要救我孩儿回来……”
说到这里,他又开始大哭起来。却没发现,刘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远处,刘明狠狠地朝街角吐了一口唾沫:“混帐的死夯货,你他娘算什么东西,还真将自己当成我的恩师了。要当兵,你怎么不去当。爷爷自在惯了,怎么可能去当大头兵。别说宁乡军,天雄军老子也不去了。”
……
关先生哭了半天,这才发现刘明已经走了。
心中一口气泻了,正要再回茶馆去浑浑厄厄混日子,突然间,前方传来一阵轰隆的马蹄声。
一个身着边军制服模样的骑兵大声喊:“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建奴十万大军入寇,已攻破墙子岭、青山口!”
“什么!”街上几乎所有的行人都同时大叫一声,面上露出恐惧之色。
墙自岭位于密云以东八十里的长城关隘,青山口则位于山海关附近的抚宁卫。
在以往,辽东建奴已经三次入寇,战争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大明朝挨的打多了,京城人氏已经具备基本的军事、地理常识。
抚宁卫乃是关宁军的军事重镇,东面又是重兵囤积的山海关。这次,建奴竟然从青山口破关而入,显然关宁军已经在人家手下吃了空前败仗。而且,敌人无惧明朝大军敢从这里南下,显然出动的兵力异常雄厚。刚才快马口中所说的十万之数当不是假话。
至于墙子岭陷落,问题就更严重了。
此处居高临下,一旦被敌军攻占,南面将是一马平川。清兵朝发,夕可至北京城下。
前两次清兵南下,朝廷军队的鬼样子,百姓可都是看在眼里的,对于九边边军可谓是彻底失望。这次清军第四次南下,大明朝必然又是一场丢脸到家的败仗。
这些年,京畿被建奴祸害得厉害。北京城外,到处都是无人的村庄和荒地。不少百姓都逃进城中谋生,这几年,北京城因为不断接纳流民,人口直接呈暴涨的趋势。
城中百姓谁在城外没有几家亲戚,听到说建奴大军再次入寇,所有人都面色大变。已经有不少人开始雇车备马,准备第一时间出城通知亲戚进城避难。
满大街都是纷乱的人群,到处都是商铺上门板的声音。
整个京城,陷入了无秩序的混乱之中。
“长城又被建奴破了……”关先生目瞪口呆地站在街上,半天,才凄凉一笑:“我怎么说又,难道我对这大明朝已经死心了……儿啊,我的孩儿啊,你这次会不会被金人押着一并入京……会的,会的……建奴人丁单薄,每次入寇都会征用大量的奴隶做辅兵和民夫……上次我被建奴挟持时,所见的情形就是这样……”
没错,这个说书先生就是上次被孔兆等人挤下悬崖的那人。
喃喃地说到这里,他眼睛一亮。
立即伸手拦住一辆马车,将刚才刘明给自己的那锭银子递过去:“车把势,车把势,劳驾跑一趟。”
那锭银子重约二两,足够普通人家三四个月的开销,那车夫眼睛一亮:“老头你要去那里,说好了,太远的地方我可不去。否则建奴一到,京城戒严,我不是被关在城外等死了?”
“不远,不远,渤海所,也就两百来里,来回三四天工夫。”
那个叫刘明的人这才将关先生放下,长长一揖:“学生刘明,见过关先生。听人说,先生已经被建奴俘虏,却不想今日竟然能够在京城中见着你,不胜之喜。却不知道师母她们现在何处?”
一听到刘明提自己亲人,关老先生眼睛里就沁出两点泪光:“你师母她……她已经死在鞑子手头,至于我儿子和女儿,被建奴抓了去。到如今,他们是死是活,又在辽东何处,谁也不知道。”
看老师伤心成这样,刘明也是心中凄惨,沉默半天,才问:“先生以后有什么打算,准备就这么在茶馆里说一辈子书,做侍侯人的活儿?”
“还能怎么样,你看看我这张脸,跟个鬼似的,去别的地方,还有人肯要吗?”关先生凄凉地笑起来:“自从家园毁于战火,我权当自己已是一个活死人,混得一天算是一天罢。”
“老师。”看着关先生那张可怕的脸,刘明眼睛里也有泪水沁出来。确实,这张脸实在太恐怖了,就算先生学富五车,只怕也没人肯要他。更别说,先生的学问也属寻常,否则,准备考了一辈子科举,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秀才。
而自己,不也是混一天算一天,又如何帮得了他?
他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塞到关先生手中,叹息一声,正要说声珍重,告辞而去。
关先生也不推辞,接了银子,突然问:“刘明,我记得你家境还算不错,怎么现在却做起了军汉?”
一听到先生问起这话,刘明一张脸涨得通红。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明朝军户身份卑微,自己好好的一个良家子却去做了军汉,叫人看到确实有些丢人。
“先生,我家不是受了兵灾吗,日子过得艰难,就想去真定府台衙门投靠一个亲戚,想寻个差事。却不想,路上遇到渤海所的宁乡军,被人抓了丁。今日好不容易得了个机会,却从军营里逃了出来,准备回家去。刚才渴得厉害,就进茶馆来喝口水。恰好遇到先生,先生一张脸变成这样,学生也是半天才将你认出来。”
“学生怎么说也是读过几天圣人书的,竟做了卑贱军汉,叫先生失望了,惭愧,惭愧!”
其实,这话刘明却是撒谎,去真定府投靠亲戚,又被宁乡军抓丁之说乃是他胡乱编出来的。实际上,前年建奴退兵之后,他一直在京城厮混。就在一个月前,在城中遇到一个老乡,如今正在天雄军川军王允成将军麾下做书办,邀他一道过去混口饭吃。
又说,天雄军的军官们都是北直隶人氏,彼此都粘亲带故,遍地都是熟人,去了之后,也有个照应。
刘明正穷得厉害,一听是去给人抄抄写写,薪俸还不低,立即就愿意了。
可一进军营,不知道怎么的,竟被王允成看上了,被他打发去宁乡军做细作。说是让他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宁乡军是怎么训练的,部队为什么这么能打。看明白之后,才回去禀告,以便让川军照葫芦画瓢学学。
被人派去做细作,刘明自然是老大的不愿意。可王将军有令,他却不好不执行。
本以为那宁乡军和天雄军没什么区别,当兵吃粮,吃粮当兵,反正就是混日子。在那里呆上一段时间之后,胡闹弄些情报,到时候在回去禀告王允成就是了,这任务不要太简单。
去宁乡军之后,军队的人听说他识字,都是异常欢喜,立即充实进一线作战部队。
接下来的事情对刘明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宁乡军的训练实在太苦了。每日眼睛一睁,就开始走正步,练队型,背着二十多斤的包裹在野地里跑,直累得浑身像是散了架子,到天黑才能上床。
最最可怕的是,宁乡军的规矩实在太多。走路有走路的规矩,吃饭有吃饭的规矩,睡觉有睡觉的规矩,就连你洗干净的衣裳该怎么叠、放哪里都有规矩。但凡有一丝一毫出错,等待你的就是军法官花样百出的折磨。
只在那里呆了十天,刘明就经受不住,直接做了逃兵:太他娘可怕了,爷再呆下去会被整死的,爷不侍侯了。
“有什么好惭愧的。”突然间,关先生哼了一声:“百无一用是书生,就算熟读《四书》《五经》又如何,遇到金奴的大刀,不一样要做人家的奴隶。依我看来,对强盗,就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对了,你所说的渤海宁乡军,是不是孙元孙太初的宁乡军?”
刘明一呆:“先生也知道孙太初将军?”
“废话,怎么会不知道。”关先生突然一脸的崇敬:“听人说,上次建奴入寇,朝廷大军畏惧金人,两个月了,竟不放一箭,任由敌人在我京畿纵横烧杀。只有宁乡军,在京南和敌人狠狠地打上一仗,斩首三百余级。”
“可惜,朝廷出了奸佞,那阉贼高起潜嫉恨孙太初,污了他的功劳,陷害忠良。高起潜这等奸贼,该杀,该杀!”说到这里,关先生狠狠地一巴掌拍在路边的栓马柱上。
刘明:“这事儿北京人都知道了呀?”
关先生:“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高贼能不成还想一手遮天,瞒住天下人的眼睛?”
说到这里,他面色难看起来,呵斥道:“刘明,刚才听你说去投了宁乡军为国效力,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老师甚是欣慰。却不想,你却做了逃兵,混帐东西,你不感到可耻吗?”
刘明没想到关先生会这么训斥自己,心中有怒气涌起。可人家毕竟是自己的老师,却不方便回嘴,只将头低了下去。
关先生继续骂道:“做逃兵,做逃兵……刘明,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连个功名也无,还真当自己是读书种子,去当兵还污了你的名节?若真有一天,建奴鞑子杀进京城了,国破家亡,你就算读了再多书,又有何用?终归是靖康旧事重演。若我是你,就不会当这个逃兵……我算是看明白了,这边军都是废物点心。又哪一支部队能够抵住建奴,只有宁乡军。若我是你,我就去做宁乡军的兵,随孙太初一起杀建奴,死了拉倒……家园尽毁,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要杀鞑子,我要救我孩儿回来……”
说到这里,他又开始大哭起来。却没发现,刘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远处,刘明狠狠地朝街角吐了一口唾沫:“混帐的死夯货,你他娘算什么东西,还真将自己当成我的恩师了。要当兵,你怎么不去当。爷爷自在惯了,怎么可能去当大头兵。别说宁乡军,天雄军老子也不去了。”
……
关先生哭了半天,这才发现刘明已经走了。
心中一口气泻了,正要再回茶馆去浑浑厄厄混日子,突然间,前方传来一阵轰隆的马蹄声。
一个身着边军制服模样的骑兵大声喊:“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建奴十万大军入寇,已攻破墙子岭、青山口!”
“什么!”街上几乎所有的行人都同时大叫一声,面上露出恐惧之色。
墙自岭位于密云以东八十里的长城关隘,青山口则位于山海关附近的抚宁卫。
在以往,辽东建奴已经三次入寇,战争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大明朝挨的打多了,京城人氏已经具备基本的军事、地理常识。
抚宁卫乃是关宁军的军事重镇,东面又是重兵囤积的山海关。这次,建奴竟然从青山口破关而入,显然关宁军已经在人家手下吃了空前败仗。而且,敌人无惧明朝大军敢从这里南下,显然出动的兵力异常雄厚。刚才快马口中所说的十万之数当不是假话。
至于墙子岭陷落,问题就更严重了。
此处居高临下,一旦被敌军攻占,南面将是一马平川。清兵朝发,夕可至北京城下。
前两次清兵南下,朝廷军队的鬼样子,百姓可都是看在眼里的,对于九边边军可谓是彻底失望。这次清军第四次南下,大明朝必然又是一场丢脸到家的败仗。
这些年,京畿被建奴祸害得厉害。北京城外,到处都是无人的村庄和荒地。不少百姓都逃进城中谋生,这几年,北京城因为不断接纳流民,人口直接呈暴涨的趋势。
城中百姓谁在城外没有几家亲戚,听到说建奴大军再次入寇,所有人都面色大变。已经有不少人开始雇车备马,准备第一时间出城通知亲戚进城避难。
满大街都是纷乱的人群,到处都是商铺上门板的声音。
整个京城,陷入了无秩序的混乱之中。
“长城又被建奴破了……”关先生目瞪口呆地站在街上,半天,才凄凉一笑:“我怎么说又,难道我对这大明朝已经死心了……儿啊,我的孩儿啊,你这次会不会被金人押着一并入京……会的,会的……建奴人丁单薄,每次入寇都会征用大量的奴隶做辅兵和民夫……上次我被建奴挟持时,所见的情形就是这样……”
没错,这个说书先生就是上次被孔兆等人挤下悬崖的那人。
喃喃地说到这里,他眼睛一亮。
立即伸手拦住一辆马车,将刚才刘明给自己的那锭银子递过去:“车把势,车把势,劳驾跑一趟。”
那锭银子重约二两,足够普通人家三四个月的开销,那车夫眼睛一亮:“老头你要去那里,说好了,太远的地方我可不去。否则建奴一到,京城戒严,我不是被关在城外等死了?”
“不远,不远,渤海所,也就两百来里,来回三四天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