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碎屑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孙元现在正在这里,肯定会给曹化淳竖一根大拇指的:佩服,佩服,你连这诗乃是帝王手笔都看得出来。谁说太监没学问的,这学问可比内阁大学士和翰林们强大多了。
  确实,这首诗乃是后世开阔***所作。
  这可是古往今来,数得上的一代雄主。
  他所留下来的诗词,无不气象极大,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当年重庆谈判的时候,一首《沁园春雪》更是震动天下。蒋公大怒,命手下的大师大儒也以这个题目作词一首,想将之比下去。可这些大师大儒无论怎么写,也作不住那种真龙天子的气象。无他,诗为心声,没有那种大胸怀,也写不出这样的大境界来。
  曹化淳既然已经在孙元头上扣下了一个反贼的帽子,也豁出去了。当下就高声道:“确实,所谓气韵和境界一说,确实是子虚乌有。不过,咱家听人说过。去年冬天,孙元和刘宇亮在济南时,孙曾经指着连天大雪对刘阁老笑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孙元连唐宗宋祖都看不上,还说什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看今朝,究竟看谁,还不是看他孙太初?”
  说到这里,曹化淳已经冷笑起来:“单从这句话来看,此子狼视鹰顾,已经有不臣之心,当诛!”
  “混帐东西!”王承恩大怒,就要厉声呵斥。
  崇祯突然长叹息一声:“罢了,罢了,你们也不用吵,朕很累,很累,朕要歇息了。”
  “是,万岁爷。”两个太监这才住了口。
  曹化淳得意地看了王承恩一眼,他自是知道王承恩这人对孙元很有好感。若有他在皇帝身边不停说好话,只怕将来皇帝心血一来潮,说不定就将孙元给招回京城来了。
  而且,听人说,孙元在不能做宣府总兵官之后,又想回扬州独领一镇。为此,更是撒出去了十多万两银子,说不定王承恩也得了他的好处。以王承恩的地位,几万两总是能够看到的。
  嘿嘿,咱家现在也懒得同你争。咱们这个万岁爷对于权力最是着紧,也最是疑心深重。怀疑已经在陛下的心中播种下去了,不管怎么说,这个孙元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回北京了。
  *****************************************************
  此时,京东遵化县境内。
  从这里向北看去,晴朗的天空一碧如洗,这天高得几乎看不到头。在天空下面,那一圈如刀似刃的山峦却显得如此之小,隐约还能看到山脊上蜿蜒盘旋的长城。
  原野上,到处都是兵。
  部队发出响亮的喧哗,一步步向前移去。
  惊动飞鸟,“哗啦啦”中,满天都是大乌鸦在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的阳光下飞翔,将一点点巨大的阴影投射在光秃秃的土地上。
  一面面红旗在烈风中招展,到处都是喘着粗气的士兵和战马,黑压压的人潮一眼也看不到边。
  红旗上,一个巨大的“洪”字忽而合拢忽而展开。
  没错,这正是向辽西走廊开拔的秦军主力。
  这几万三秦子弟自去年秋季由陕西出发,历经万里来到京畿,如今又要去辽西。
  鲍丘水一战打得实在憋屈,一向骄傲的秦军再提不起精神了,所有人都被日头晒得有气无力。
  不过,在一处高地上,洪承畴的目光却熠熠生辉。
  终于拿到了蓟辽总督的职位,终于可以统领关宁大军,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的军费,足够他一展胸中的抱负。
  这个时候的他,却是意气风发了。
  以前在陕西做三边总制,和农民军作战的时候,部队是真的穷啊。陕、甘三边边军因为不是位于大明王朝对东北建州的第一线,再加上地处边远,根本不受朝廷重视。每年国家拨下来的款子经过层层克扣,真落到手头,也没有几个。
  到现在,陕甘三边的边军,每镇能够凑够一营主力战兵都难。只能守住各处关卡,要想主动出击,根本没有可能。
  到三秦乱起之时,可以说,三镇边军能够自保已属不易,还谈何剿灭贼寇?
  洪承畴出任三边总制之后,这几年和孙传庭一道拆东墙补西墙,生聚教训,总算练出了这么一支强军,将贼军从陕西赶了出去。
  此乃是洪承畴的为官履历上最光彩的篇章,他自己心中也甚为得意。可思想中还是保持这一份情形的,没错,秦军是打出了赫赫威名,在西北战场似乎是百战百胜。只不过,他们所遇到的是烂得一塌糊涂的农民贼军、流寇,并没有遇到真正强硬的对手。
  而且,秦军虽然规模庞大,有几万人马,可真正的家丁级的主力战兵,也只有两千来人。
  这两千多人马,在鲍丘一战,遇到强大的建奴,竟丢了一大半,可以说伤筋动骨,元气大伤,若想重建,也不知道好花多少工夫。
  如今某总算是拿到了蓟辽总督的职位,掌握着海量的军费和人力物力,要想重建秦军还不容易?
  “总督,过了遵化,前面六十里地就是蓟州镇,最多两日就能抵达。蓟州镇那边的几位总兵带信来说他们已经在来迎接总督的路上,还请总督你带这一队轻骑先去蓟州坐镇。”一个军官禀告道:“总督,大军已经出发三日,一路急行,士卒都已疲乏,是不是在蓟州镇休整几日?”
  洪承畴哼了一声:“这才走了多远点路,就要休整上几日,如此磨蹭,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宁远?你告诉我,一个月、两个月,还是三个月?”
  那部将不敢吱声。
  洪承畴:“看这天热得厉害,又要开始旱了,今年北方说不定有要遭灾。建奴的日子也不好过,须防这他们秋后再次南下。我等得尽快将部队带去宁远,必须在立秋之前构筑好宁远的防御。你们去回蓟州镇的几个总兵,就说洪某今次就不同他们见面了,叫他们准备好大军所需的一应粮秣。”
  “是,总督说得是。”
  等那个军官退下,一个幕僚模样的人骑着马跑过来,手上还提着一块蓝布包袱:“总督,总督,刘阁老已经乞骸骨回乡荣养,听他说,今日就是刘阁老和宁乡军开拨的日子。”
  “为人当三思,思危思变思退,这个刘阁老,此次倒是退得潇洒。”洪承畴:“刘阁老已经位极人臣、又是武定伯,人臣该有的荣耀都有了,也是到了该退的时候。说起来,还真叫某羡慕啊!”
  那幕僚将手中的蓝布包裹递给洪承畴:“总督,这是刘阁老先前命人送过来的。”
  “什么东西?”洪承筹没想到刘宇亮会给自己送东西,一楞,伸手接过去,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一个木匣子。
  又揭开木匣子,却是一份稿子。
  幕僚道:“回总督的话,这是刘阁老所写的《戍边策》。说是,既然总督你节制关宁诸军,总理辽西军务,将来自然是要同建奴作战的。这是他这半年来同建奴作战的一点心得以及对辽西防务的看法,一管之见,总督看看也好,说不定能够有些用处。”
  听到是刘宇亮所写的边策,洪承畴身边的将领和官员们都是一脸的愤怒,更有脾气暴躁之人忍不住怒喝道:“这个刘宇亮什么玩意儿,都回乡养老了,还想在总督面前指手画脚。他以前就想过抢俺们总督的位置,落了败,就想来恶心人?咱们总督什么人物,辽西防务和仗该怎么打,用得着他来废话?”
  “是啊,这刘宇亮端的是可厌!”
  ……
  听到众人的议论,洪承畴又想起自己在山东战场的碌碌无为,以及这阵子刘宇亮在朝堂上嚣张模样,心中有一股怒气涌上来。
  好个刘阁老,你争位争不过某,现在又做出一副宽厚长者模样给我送一篇戍边策过来,怎么,想让天下人都对你的胸怀宽广而交口赞叹吗?嘿嘿,捞名声捞到这等程度,真真是可恶到极点。
  同为文官,洪承畴自然知道文官系统的相干人等为了刷声望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特别是天启年间,官员们为了出名,甚至主动上折子痛骂皇帝,想的就是骗一顿廷杖。只要被皇帝打了屁股,立即就能名满天下,成为天下人口中的直臣、君子。
  这个刘宇亮今天给我来这一手,嘿嘿,干得还真漂亮啊!若是传了出去,只怕人人都会称赞他宰相肚子里能撑船,乃是个宽厚长者。
  这厮,都卸职回乡养老了,临走时还不忘刷一道声望,老狗好生可恶!
  洪承畴那张平静无波的脸渐渐地变成了猪肝色,他冷哼一声,双手一用力,将那份《戍边策》扯得粉碎。
  大风吹来,白色的碎屑连翩飞高,散落在原野上。
  阳光依旧灼烈,呼啸的风声中,天高地厚,大军滚滚而来,北地风光是如此壮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