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剧组的生活是非常无聊的,对于大家偶然的松懈,身为总导演的苔米并不放在心上,也没有阻止这些人跑偏的话题。
  薇诺娜大约真的非常看重这次合作,所以她表现的非常不错,甚至超过了男一号马修·卡索维茨。
  在片场难得说出什么赞赏话的苔米也忍不住发声:“她的镜头太少,角色给她发挥的余地也不多。”
  言下之意是能演到这个程度真的非常不容易。
  合作许多年的杜瓦尔忍不住看向老搭档,“你要给她加戏吗?”
  “开什么玩笑,我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苔米再欣赏一个演员,也不会在片场无原则给这个演员加戏,毕竟这部戏的主角是马修,而马修本人也是抱有十二分的诚意参与这次拍摄,不仅推迟了个人其他的工作,还愿意降低演出片酬和待遇。
  若只因为某个与主线关系不大的演员发挥得好,而压缩剧情主线的戏份,这个导演也太不专业了。
  所以说,欣赏也只是欣赏,但也仅限于此。
  只能说若有机会再度合作,这次也只能这样了。
  相比薇诺娜与马修的表现,苔米更欣赏安妮·康斯金尼与吉姆·布劳德本特,因为相比前一对在镜头前若有似无的飙戏出演,康斯金尼和布劳德本特的自然流露更符合苔米的期待。
  大约康斯金尼本人并不缺戏拍,她对镜头的渴望并没有薇诺娜那么强烈,于是在出演对手戏的时候,布劳德本特的表现也更加抢眼。
  这样主次分明是导演所希望看到的,因为太出色的薇诺娜很容易让后期在剪片时,将她对手戏盖过主角的那些镜头统统都删光。
  原定三天的拍摄内容,两位女星用她们出色的表演提前完成。
  不过这个速度仍然让导演不算非常满意,她以为这样简单的戏份,一天就可以完成,事实却并非如此,两位女演员用了两天时间。
  差强人意的表现,也算是帮剧组节约了一天的开支,于是导演决定晚上暂停拍摄,让工作人员提前离开早点回去睡觉。
  薇诺娜一直很想问导演是否还有再次合作的机会,很显然,霍恩导演不准备给她这个答案,于是在她走之前,都没有什么机会去问导演对她是否满意。
  这种忐忑又惆怅的心态一直到她回美国都没有消失。
  摄影师布尔维尔如今已经算是导演身边说话比较有分量的人了,在作品方面,布尔维尔的建议在苔米这儿远比电影发行方受重视的多。
  他是真的挺欣赏薇诺娜·瑞德,对方演得很好,长得也不错,性格方面也不像是很极品的人,虽然那些丑闻让薇诺娜身败名裂,但这个圈子,什么奇葩事儿没有,看得多了,宽容度也高了。
  于是他忍不住替薇诺娜说起好话,“你明知道瑞德很想得到你一句赞赏,为什么当着她的面你却一句都不说,这不太符合你的风格。”
  “我又不能保证下次再与她合作,说太多也不好。”苔米解释道,万一对方误会她对她很满意,下次还要找她拍戏怎么办。
  连导演本身都不能确定,自己下一部戏拍什么,怎么保证下次还用这个演员,满意也要适可而止的闭嘴啊。
  摄影师想了想,觉得是这个理,于是也不再多说什么。
  两位女演员来了又走了,对于两位戏份颇重的主演,马修·卡索维茨和吉姆·布劳德本特来说,意味着他们接下来的拍摄任务愈发繁重。
  因为剧组很快要启程前往中东难民营,开始实景拍摄。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拍摄的过程中出差池,剧组只有一周的时间。
  这一周时间,还是雷蒙德花了三个月时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走了军方的关系,才得到的宝贵机会。
  一周,多一天都不行。
  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整个剧组都要加班加点地完成本来应该在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拍摄。
  若是《大新闻》剧组做不到的话,势必会影响接下来的拍摄和整个剧本的走向。
  为此,导演甚至特意在自己家给全剧组召开了一个会议。
  “我们现在已经预料了重重困难,事实上实际拍摄中肯定会比现在更加困难,我不希望,到那个时候再有人对我说,导演我受不了了,我要退出,现在,我给大家退出的机会,不用支付任何违约金,包括演员,若是现在不退出的话,那么接下来无论再苦再累,你也没有机会离开了。”
  怀孕之后的苔米,为了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她很少说这么严肃地话。
  剧组所有人都沉默了,因为在导演说这番话之前,还告诉大家,他们可能会遇到导弹,遇到难民□□抢劫,遇到军方刁难,受到当地人攻击,连最基本的吃喝都不能保证,住宿条件也非常差。
  他们要去的地方,不是什么环境优美的摄影基地,而是真真正正的难民营。
  霍恩说话一贯实事求是,对她的话,大家十分信服,他们知道实际情况可能比他们预料的还要糟糕,面对真正的战场,没有人真的不恐惧。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大家都在思考,是否要真的前往中东。
  让苔米欣慰的是,虽然很多人脸上有犹豫,不过最终,大家都愿意前往,并没有一人中途退出。
  当然,这也和大家已经合作了多部戏有很大的关系。
  在《大新闻》剧组,除了演员,基本上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至少和导演合作了两部戏以上,他们彼此既是同事,又是朋友,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学生时代就认识彼此,这个像小作坊一样的剧组,早已拧成了一股绳。
  决定共同进退的工作人员,并没有退出的想法。
  至于演员,早在开机之前,该讲清楚的导演都讲清楚了,他们的经纪人在签合同的时候也提醒过了,他们既然来了,就没有离开的道理。
  》》》》》》》
  《大新闻》的故事和剧组一样,从中东之行才彻底开始。
  记者狄奥和他的老搭档摄影师文森特,两人决定去中东难民营实地暗访,来一个轰动全国乃至全欧洲的大新闻。
  在当地蛇头的带领下,三人潜伏在难民营,遇到了前来购买少女的人贩子,两人想要保护那些小孩,找到蛇头希望送小孩到土耳其,在过土耳其边境时,二人却被土耳其军方误以为是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组织成员扣押,就此和蛇头走散。
  在扣押的过程中两人成功逃跑,因为不认识当地文字误打误撞被isis组织招募,并到了更远的伊拉克,然后二人目睹被isis武装围困的雅兹迪人,这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又来错地方了。
  两个倒霉蛋凭借智慧,成功骗过isis组织成员,救出两个雅兹迪儿童,逃出生天,平安回到欧洲。
  回到法国,二人将他们的经历报道出来,不仅没有失业,还因为传奇经历成为欧洲名人,到处演讲,并有两位导演争夺他们真人经历改编版权。
  一个是马修·卡索维茨,而另一个是塔玛拉·霍恩。
  这也是苔米从影以来,第一次将自己的名字写入台词,虽然仅是以他人的口吻提起。
  虽然电影现在还处于前期拍摄阶段,但是她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电影上映后观众的反映了。
  ☆、144|实际拍摄中的困难
  拍摄比想象中的更加不顺利。
  事实上,早在剧组到达这里之前,营地已经和剧组达成了协议。
  剧组会支付给营地每人一定金额的“讨扰费”,因为汇率和当地收入水平的关系,这笔钱并不算多。
  但实际拍戏却遇到了困难。
  剧组在这里,每天都会有营地的人骚扰。
  要知道剧组拍戏都是同期录音,这对周围环境的质量要求非常高。
  他们已经封锁了现场,搭建了敞篷,确保现场的安静。
  可还是架不住有不配合的无赖,在外面大声嚷嚷,企图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阻碍剧组的拍摄。
  若是剧组想要继续拍下去,就要给他们私人一定金额的“静音费”。
  若是不给的话,他们会继续打扰剧组拍摄进度。
  “之前有剧组到我们这里拍摄,我知道你们到这里有时限,不能完成你们要多拿很多很多钱,想要让我们配合,至少要拿出点诚意,否则我们也不能管住我们的嘴。”
  一个卷发带有明显阿拉伯特征的年轻人叼着一根烟,笑眯眯地对苔米等人说道。
  剧组并非所有人都能听懂阿拉伯语,所以刚开始大家都没有什么反应,不过当他们从翻译口中知道这家伙在说些什么的时候,杜瓦尔首先坐不住了。
  “这简直是流氓,无赖,我们已经给过钱了,这分明是敲诈,他应该去抢银行!”
  马修·卡索维茨和吉姆·布劳德本特面面相觑,老实说在这之前他们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这也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到这种地方拍戏。
  两个大男人一时间也没有办法,他们倒是想说些什么和这个嚣张的年轻人沟通一下,不过却因为语言问题,沟通无能。
  导演皱着眉头,因为她曾经用作品嘲讽过极端穆斯林,出于对她的保护,剧组中所有工作人员都若有似无淡化了导演的存在。
  她自己也为了保护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她心甘情愿受人胁迫。
  于是苔米果断对翻译说,“告诉这个人,在这样下去,你们一个子儿也拿不到,大不了我们走人,不过走之前,我们会告诉这里的负责人,有人在这里敲诈!”
  顿了顿,霍恩导演笑了,“所以要不要配合拍摄,让他们看着办。”
  赶出营地、配合拍摄,二选一。
  看谁硬过谁,大不了他们不拍了走人,要是因为他们捣乱,这里的人拿不到钱,看到时候谁比较倒霉!
  在阿拉伯国家,因为宗教原因,他们普遍将女人当做男人的附庸品或者是私有物,这些人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拥有剧组最大话语权就是苔米这个怀着孕的女人。
  霍恩导演威武霸气的一番话,翻译说起来也是特别带劲儿,来到这儿吃不好住不好,连工作也处处受阻,他们已经是窝了一肚子火,如今导演一番话,让他们再嚣张。
  或许是没有想到霍恩一行人竟然这么强硬,那些之前折腾剧组的嚣张无赖一下子像是被撒了气的皮球,不再来折腾。
  剧组的拍摄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对于演员的演技,导演要求并不算高,她并不指望可以复制出一个路易·德·菲耐斯2.0,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她更多是要求演员端正一个态度。
  并且能自然地完成剧本中需要他们表演的内容。
  对于幽默,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苔米不希望演员为了诠释导演所能理解的幽默,而绞尽脑汁。
  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实际拍摄时,霍恩的这个标准,却让剧组演员大伤脑筋。
  有的时候,自由发挥,是最不好发挥的。
  尤其是幽默。
  马修·卡索维茨和吉姆·布劳德本特都发现,《大新闻》的幽默,更多是用情节和演员的肢体动作去完成的,而不是语言。
  对于喜剧电影来说,少了语言这个利器,展现幽默时,就非常考察演员肢体语言能力。
  霍恩本身并不喜欢特别花哨的表演方式,所以她的剧本中,更多展示的是一种冷幽默,但是文字是给予人无限遐想的,作为台前的演员,怎样展现这种发人深省的冷幽默,就需要下更多功夫。
  早在正式开机的前两个月,卡索维茨和布劳德本特就开始研究剧本和他们的表演方式,两个人花了很多功夫去设计肢体语言,希望达到导演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剧本中,卡索维茨饰演的记者才是第一男主,但表演上,布劳德本特饰演的摄影师,才是整个剧组最累的,因为他需要完成的动作,和剧本中设置的场景,远比卡索维茨的更要困难复杂,而且因为导演希望布劳德本特体重更胖一些,在开机之前的两个月,体重原本就有些超出正常范围的布劳德本特又加重了二十斤,在整个拍摄的过程中,布劳德本特都需要拖着笨重的身体完成复杂的拍摄内容。
  而在剧组休息之余,他需要不断进食,防止因为拍摄过程中运动量变大,体重降低。
  事后回忆起这段拍摄经历,吉姆·布劳德本特非常幽默地说,“因为剧组资金有限,食物并不丰盛,整个剧组吃得最好的就是我,我是剧组唯一一个每天都能吃到鸡腿和牛排的人。”
  除了两位主演,剧本中中东之行的路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角色,包括蛇头、士兵、叙利亚少女、雅兹迪儿童等等,除了蛇头,是由演员塞米·鲍亚吉拉担任,其余角色都是来自本地居民扮演。
  值得一提的是,选演员时,身为总导演的霍恩,既不要求他们会法语也不要求他们会英语,因为她需要的,就是语言不通所造成的微妙的笑点。
  饶是如此,为了这些看似要求极低的演员,选角导演依然跑断了腿儿,因为想演得她看不上,觉得没有灵气,而她看上的,很多都是家庭并不接受孩子出来拍戏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