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目标,柯伊伯带外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约下午六点左右,这个时节的天空还一片明亮,加上地球星环的存在更加延长了入夜的时间,距离天黑起码要等待那么一到两个小时。
  徐庆云载着“黎川”来到了这片露天基地平台,不过这不是他真人,而是他的特殊生命体,本人正和老婆孩子热炕头呐。
  来到现场刚下车不久,楚思远的量子分身第一时间找到了他,“老板,真的不试飞?是不是有点太刺激了?虽然我们的确经费充足!”
  徐庆云把他送到这儿来便开车离去了,黎川闻言淡定的说道:“这是科考船,实验船,试飞永远都是处在进行时!”
  说话间黎川不由得望去,眼前的“问天号”毫无疑问的创下了人类制造飞行载具的新纪录,飞船的体积大到简直就是军舰,超过了3000吨排水量的级别。
  得益于锺晶合金材料,“问天号”飞船可以变得更加的科幻,最大的优势便在于可以整体进行星球表面与轨道穿梭,也无需像第一代飞船那般,还需要在太空中二次装载,飞船外部挂载的东西大包小包的难看要死,难看也就算了,还会因此失去对有大气的星球进行登陆的能力。
  “问天号”外观的最大变化就是新增了四个超大型的独立引擎,四个独立引擎位于飞船主体的中后半部(ps:参考《普罗米修斯》人类飞船)。
  但它们并非是“跃迁引擎”,跃迁引擎是在飞船内部,实际上是个独立的跃迁室,不存在引擎喷口之类,因为量场跃迁不属于常规的、在空间中进行连续移动的一种位移状态,而是如同游戏中玩家操控英雄单位进行“闪现”一样瞬移,在极限空间跳跃范围内,选择坐标点就像是玩家移动鼠标在“闪现”技能的距离之内任意瞬间位移。
  而这四个独立的引擎属于无工质核动力推进,这里的核动力是用核聚变发生能量,思路是一样的,便是利用高温等离子体,但说句实话,这其实也是一种工质,只不过鉴于其作为一种低质量的燃料推进,可以算作是无工质。
  真正的关键是还是锺晶材料,得以让小型化的聚变核心能够实现,才有了这艘飞船。
  “问天号”飞船的四个独立的无工质核动力引擎,简单来说就是把核聚变产生的辐射能直接导向飞船后方,用反冲作用推进飞船前进。
  如果说太阳帆飞船是借助太阳的辐射飞行,那么无工质核动力推进就是自身建造一个“人造小太阳”带在了飞船身上。
  这个“人造太阳”其实就是一个由锺晶材料构筑的聚变核心燃烧室,通过向燃烧室的核燃料球发射电子束,产生高温等离子体,这些等离子就是推力的来源。
  燃烧室在运作时,每秒钟向燃烧室发射220~2200颗核燃料小球,在第一颗核燃料小球射入的时候,分布于燃烧室内腔的几十个电子束发生器射出电子束,轰击核燃料小球,氘和氦三等核燃料将产生每秒220~2200次核聚变反应,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推动飞行器高速向前飞行。
  得益于锺晶材料使得聚变核心小型化,能够把一个“人造太阳”放进飞船内,而且不用担心燃烧室产生的高温会把飞船像蜡烛一般熔化掉。但同时也给黎川带来了另一个新的技术难点,那就是防止大量的能量被锺晶材料本身吸收,然后以引力波的新式释放出去。
  要知道,就目前的实验来看,哪怕是指甲大小的锺晶体,但对于外部的能量是有多少它都能吸收进去,锺晶材料就像是黑洞一样根本无法被满足。
  克服这个难题几乎占据了黎川开发小型化聚变核心70%的时间和精力。
  理论上,“问天号”飞船的四个无工质核动力推进系统在全功率推进时,可以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十一,但飞船可携带的燃料不够,而且跨远距离航行在有了更加强大的跃迁引擎之后,完全没有必要了。
  “老板……”这时,身边的楚思远遥望远方天际,黎川也不由得顺着他的视线望去。
  “核料终于准时运回来了……”楚思远望着远方的天际喃喃的说道,只见得一艘运天级飞船从太空进入大气,飞抵回来了,刘进在月球上折腾了这么久,终于把第一批在月表采集的氦三核料运回来。
  此时,露天基地平台一片忙碌,自动化工程机器正在将一套套适用于空间探索的机械设备送入飞船内部,有采掘设备、实验分析设备、工程车辆、生活物资等等。
  新一代的“问天号”个子大了,可以将所有的设备装入机仓内部,而且能够装更多的设备物资,还无需挂载在飞船外部。
  “走吧……”黎川率先朝着飞船而去,楚思远也是收回目光连忙跟随上去,两人进入飞船随之来到了舰桥指挥室,黎川站在舰桥舷窗看着下方,他现在所处的高度与地面落差了近18.7米高,可见这艘飞船之大。
  大约过去了两个小时,露天基地平台被众多的摄灯照的明亮,而一辆运输车在黑夜中从远方驶来。
  “老板,我是刘进,我回来啦!”
  “带回来多少核料?”
  “4325千克,超额完成任务。”
  “听说你们在月球上的日子过的很滋润,喝着啤酒,躺着沙发,看着世界杯……”
  “是考克那家伙,如果国足踢进了世界杯我倒会看看!”
  “来舰桥吧。”
  刘进把采集的氦三核料带回地球,飞船有了燃料,起飞在即。
  到了20点26分,所有乘员到齐,除了原来的团队又新增了数位新成员,此次探索任务的参与者总共达到了33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点40分,基地平台的工程机器人都已经结束了工作,其他的工作人员也都散场。
  20点46分,第二代“问天号”飞船的聚变核心首次运作,以每秒发生270次核聚变反应的频率,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四个独立引擎反推着偌大的飞船缓缓升空,在黑夜中无比的明亮。
  即便距离数十公里,远在华盛集团总部的人都能感受到地表隆隆的沉绵震感。
  “增压系统稳定。”
  “5个g。”
  “17%功率推进。”
  “高度27千米。”
  飞船控制室,数据监测员不断的汇报飞行状态反馈的实时数据,随着“问天号”飞船升空,四个独立引擎的喷口从与地表垂直逐渐变转为水平,继续推动飞船向太空而去。
  “准确入轨!”
  533秒后,“问天号”成功进入了467千米高的预定地球轨道,空旷的舰桥上,黎川从座位上卸掉安全带然后走到了立方体式的中央控制台身边,飞船进入太空便已经处于失重状态了,能够在舰桥上走不过是穿着的鞋底能与地板合金产生磁力吸引而已。
  “关闭无工质引擎,所有能量集中跃迁室,加速二号至六号传导装置,所有人听我口令,准备进行跃迁传送!”黎川凝望这控制台上的数据,所有操作员都各司其职。
  与此同时,飞船四个独立的无工质核动力引擎全部关闭,“问天号”依托惯性在轨道前行,而聚变核心燃烧室以每秒产生2200次核聚变的峰值运作,发生的能量都朝着跃迁室传导,跃迁引擎不断的在蓄能,不断提高的能级数值也反馈到了舰桥上。
  值得一提的是,飞船跃迁是不能在地球上进行的,以后或许有理论上的可能,但现在的第一代跃迁技术是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技术太难了,跃迁是会受到质量和重力因素的作用影响,必须要远离星球。
  之所以要进入外层空间,是因为重力发生变化时,空间跃迁会变得不稳定,这个倒也可以勉强克服。最大的问题是量场跃迁进行时,会受到单位空间范围内的物质质量影响,简单来说如果在地球上进行,就会被视为同一个物质进行跃迁,等于要带着一个地球的质量进行跃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此时此刻,黎川正盯着控制台上的拔高的能级数值,跃迁能级的高低或者说能耗,取决与飞船当前的实际质量、空间状态和跃迁空间坐标相对距离,这些都会被严格的计算出来。
  “3……2……1开始!”
  ……

章节目录